韓國電影有這種人,不牛掰才怪

2020-12-04 獨立魚電影

連續兩年,坎城把金棕櫚獎頒給了亞洲導演。

去年是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

今年是奉俊昊的《寄生蟲》。

回想起來,我們的金棕櫚已經是 26 年前的事情了(陳凱歌《霸王別姬》)。

近年偶有一部進主競賽,就已經恨不得喜極而泣。

21世紀這近20年,東亞三國中,尤以韓國電影發展最快。

且越來越猛,佳作頻出。

奉俊昊、樸贊鬱、李滄東... 單拎出來都是以一當百的悍將。

今天魚叔就來聊聊這其中的佼佼者——

奉俊昊

粗暴來講,藝術片導演有兩種創作觀。

一種,如侯孝賢,「背對著觀眾創作」。

即從導演的自我表達和審美出發,避免受觀眾影響。

侯孝賢《刺客聶隱娘》

二種,如是枝裕和,「拍電影的目的是跟觀眾交流」。

他希望藉助電影這個載體,跟大眾產生對話,很在意人群的反饋。

是枝裕和《小偷家族》

這兩種創作觀,沒有孰優孰劣。

前者確保了導演的獨立性,不讓市場侵蝕藝術表達;

後者有利於提升藝術片的生存狀況,幫助影片獲得更大的關注度。

每一個導演心底深藏的夢想,就是兼顧藝術性和商業性。

既牛逼深刻,又廣受歡迎。

既得到圈子內部認可,又賺地盆滿缽滿。

人生贏家本家了。

能做到這一點的導演寥寥無幾,奉俊昊卻玩地爐火純青。

他目前總共產出 6 部長篇作品:

2000 年《綁架門口狗》2003 年《殺人回憶》2006 年《母親》2013 年《雪國列車》2017 年《玉子》2019 年《寄生蟲》

魚叔喜歡奉俊昊的作品,主要有以下幾點理由——

其一,奉式幽默。

他選取的題材一般很沉重,對準社會陰暗面,妥妥的南韓黑子

但觀感並不壓抑。

小插曲妙趣橫生,沒有明確意義但頗具玩味。

最常被提起的,是「騰空飛踢」。

整個身體抬起來,雙腳併攏飛踹,粗暴有力,恣意活潑。

人物常常摔倒

《殺人回憶》裡驗屍官和鑑定科連滾帶爬登場。

《漢江怪物》本想耍官威的公務員摔倒後,趕緊叉腰假裝剛剛什麼事兒都沒發生。

就連動物也不例外。

漢江怪獸也是譁啦啦啦滾下岸堤,《玉子》裡的野豬總被絆倒。

由於摔倒場景太多,法國電影人還專門寫文章論述,稱其為「脫離的藝術」。

奉俊昊的細節,是極其生活化的。

《殺人回憶》的第一個鏡頭,小男孩在稻田裡抓蚱蜢。

這裡是屍體現場。

餅叔宋康昊來這裡查案,小男孩就一直學他講話。

這種「皮一下」,初看蠢萌,再看機械,後續品味則有點驚悚

一伙人田間查案,站著看資料不行,亞洲蹲才舒服。

他們把村裡的智障當做嫌疑犯抓起來,一言不合毆打逼供。

飯點時,又能一起吃炸醬麵煎餃。

「你多吃點啊」像是招待客人。

收看黃金檔電視劇齊齊哼片頭曲,其樂融融。

《漢江怪物》裡餅叔是個好吃懶做的中年頹,以開小賣部為生。

父親找客人零錢時,把餅叔的頭拉起,從臉上一塊一塊摳出硬幣來

清純美麗的女孩,坐在江邊草坪,頭戴耳機聽音樂,用發卡把指甲縫裡的泥垢挑出

她感覺身後有騷動,下一秒側頭察看時,瞬間被怪物整個拖走。

這細節,太生活了,也太驚豔了。

奉俊昊絕對具備偵探式的敏銳觀察力。

其二,不懂社會學的導演不是好編劇。

「個人永遠是被時代綁架的人質」。

奉俊昊自述在初三就立志當導演,但本科卻選擇延世大學社會學專業

或許就是因著一層學科背景,他的作品,絕對不會局限於某個空間或某幾對人物關係,而處處散逸結構性的縱深視角

而且他還是編劇,徹徹底底的作者導演。

階層問題、貧富差距、官僚主義、世界末日...

無論是復刻真實歷史時刻(《殺人回憶》裡的 1983 年),還是構想世界末日(《雪國列車》裡馬基雅維利式的統治理論),他都在藉助個體的傷口去質問社會。

《雪國列車》

他既為小人的雞零狗碎著迷,也藏不住剖析宏大命題的野心。

《殺人回憶》裡餅叔和紳士警探爭吵。

餅叔是老大粗,靠拳頭和腿腳辦案,首爾警探則善用推理。

「美國領土那麼大,如果不用頭腦的話實在管不完,所以 FBI 那些王八蛋沒有別的選擇。但我們韓國警察,用兩隻腳就可以跑遍全國,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我們的領土就跟我的老二一樣大」

粗俗的吐槽裡,隱藏的是身為小國百姓的不滿與恐慌。

再結合當時的國際歷史背景,這句話就頗內涵了。

其三,手術刀式的冷靜。

韓國電影有著悠久的「恨文化」傳統。

嚴格的等級觀念,社會財富聚集在少數財閥手中、南北韓軍事對峙...

底層人很難通過自身努力改變社會地位,始終困頓於無法排解的怨恨當中。

樸贊鬱的復仇三部曲,李滄東的《燃燒》《綠洲》《薄荷糖》等,均是主人公遭遇了巨大不公,影片氛圍纏陰雲密布。

上:《親切的金子》 下:《老男孩》

奉俊昊的敘述主體,大多是沒什麼文化的老百姓

小鎮警察、零食鋪小老闆、殘障青年、山區兒童...

畸形的個體,是病態社會最直接的反應。

但他從不一味賣慘,反而賦予他們生龍活虎的性格特質。

就連《母親》裡的智障殺人犯,也是找來俊美的元斌扮演,形容他「有著小鹿一樣的明眸」。

雖然奉俊昊對底層抱持憐憫,但也絲毫不聖母,該諷刺的時候絕不手軟

被壓迫的一方並非全然純良。

《雪國列車》裡末等車廂的人民,每天高負荷勞作,被迫吃蟑螂製成的食物,極端情況下為了充飢而自相殘殺,異化成食人的野獸。

同樣是智力低下患者,《殺人回憶》裡是個被冤枉慘死的無辜可憐人,到《母親》裡就成了真的殺人犯。

上:《殺人回憶》 下:《母親》

看,他如此冷靜,不偏不倚。

手法這麼犀利狠辣,奉俊昊本人一定很高傲吧?

就像那些傳說中的天才導演們,沒有劇本沒有分鏡,憑藉突然的靈感和奇想創造傑作?

並不是。

但凡跟他合作過的人,都會說他無比溫和

他從來不對演員進行負面評價。

常常用這樣的句式進行溝通「剛剛那一遍很棒,但如果再 XX 一點的話就更好了」。

《母親》裡金惠子被扇耳光的戲份是真打,整個人被扇暈。

這樣被哄著拍了不下 20 遍,也沒有不開心。

金惠子也憑藉這個角色,拿到了 13 個獎項提名。

奉俊昊的別名是「奉細節」(Bongtail)。

在實拍之前,每個鏡頭都預先親自畫好了分鏡。

寫劇本時看的資料厚厚一摞。

裴鬥娜說,奉俊昊是個手機成癮者,閒暇時一刻不歇盯著手機。

起初她以為導演在跟誰聊天,後來發現他是在做筆記。

他跟大衛·芬奇很像。

藝術家的品味,工程師的思維。

提前周密計劃,實踐中一遍又一遍地重複,查漏補缺臻至完美。

有人說,這次的金棕櫚頒給的不僅是奉俊昊個人,更是整個韓國電影界。

1999年,韓國政府修訂電影振興法,施行分級制,成立民間電影管理協會「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

這一年,奉俊昊剛好30歲,正在拍攝他人生中的第一部電影《綁架門口狗》。

也正是這一年開始,韓國電影開始騰飛。

2002年,韓國導演林權澤憑《醉畫仙》,榮獲坎城最佳導演獎。

2004年,樸贊旭憑《老男孩》,獲得坎城評委會大獎。

2007年,全度妍憑《密陽》,獲坎城最佳女主角。

2018年,李滄東憑《燃燒》,以3.8分(滿分4分)刷新坎城影史場刊最高分。

到今年,奉俊昊終於摘下坎城金棕櫚。

引得韓國總統文在寅都發文祝賀,稱這是無上的榮耀。

韓國電影用20年,從無到有,交出了一份靚麗的答卷。

而奉俊昊正是見證者。

奉俊昊的成功,韓國電影的成功,是搭乘了整個成熟的工業體系。

分級制度和充分的市場競爭提供了滋養和動力。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東亞電影,韓國先行。

於我們而言,未見的不是好事。

相關焦點

  • 川普:怎麼能讓《寄生蟲》這種韓國電影得奧斯卡最佳影片?
    在今年奧斯卡頒獎典禮上,韓國電影《寄生蟲》包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國際電影4項大獎,成為本屆奧斯卡最大贏家,創韓國電影以及奧斯卡的歷史。而近日,美國總統川普對《寄生蟲》在奧斯卡上的歷史性獲獎不滿。
  • 《攀登者》有沒有抄襲韓國電影《喜馬拉雅》?答案一言難盡
    聽到這一說法,讓人很感驚訝,因為《攀登者》的主題,是根據中國國家登山隊攀登珠穆朗瑪峰的原型事件改編的,而這種特殊的帶著國家背景的電影,怎麼可能會與韓國的一部反映普通登山運動員生活的電影有相同之處呢?
  • 《寄生蟲》背後 進擊的韓國電影
    這種質疑,不無緣由。畢竟,一則「限韓令」的傳聞見網後,韓國電影從內地銀幕上消失了好幾年。但看不到,不等於不存在。這期間,韓國電影進步神速。《寄生蟲》的出現,絕非偶然,而是一次質變,背後是整個韓國電影圈的匍匐前進。表達自由,讓韓國電影人敢想、敢寫、敢拍。一系列佳作,因此誕生。今天,我們將列舉傳聞中的「限韓令」後,韓國電影在3個類型上的突破。順便由衷說一句:「是時候正視韓國電影的進步了。」宗教化的「新恐怖片」韓國恐怖片最初的著力點跟日本很像—靈異。
  • 只為一個原因,奧斯卡獎電影《寄生蟲》被韓國自己人拒播
    不久前,由馮俊浩執導的電影《寄生蟲》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這個消息被傳回韓國,並立即吸引了一場全國性的狂歡。首先,網民們稱讚這部電影是韓國電影的亮點,然後他們還說他們將以奉俊浩的名字建造一條街道。但是誰會想到這只是幾天前的事呢?韓國人民說他們拒絕放映這部電影。
  • 韓國電影充滿朝氣,然而卻沒有現實意義
    我們之所以熱愛理想,並不是因為理想可以帶給我們某些利益,而是因為理想就是理想,理想是一種非黑即白的東西,在理想世界裡,所有的一切都是有秩序的。而這種秩序,則是現實生活所不能具備的。
  • 韓國電影《寄生蟲》奪得奧斯卡最佳電影,但它有一個巨大的缺點
    第92屆奧斯卡破天荒的第一次將最佳電影獎頒給了一部非英語片,韓國導演奉俊昊的《寄生蟲》。這部《寄生蟲》奪得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國際電影、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影片四項大獎。這對於一部非英語片來說,已經是莫大的榮譽。
  • 鄭雨盛《絕密跟蹤》:有港片的精髓,又有韓國電影的新意
    韓國電影《絕密跟蹤》,原名《監視者們》,2013年出品。影片翻拍於香港電影《跟蹤》,兩個版本都看過,個人比較偏愛韓國翻拍的版本,是閒來無事時多次重複點播觀看的影片之一。女主角驚人的記憶力、回想力每每驚的你汗毛豎立起雞皮疙瘩。因為嫌疑人真的就從女主身邊走過過。
  • 韓國電影為何這麼牛?《寄生蟲》的背後有整個國家的支持
    火遍亞洲的電視劇,如《甄嬛傳》(8.4,1000人+)、《來自星星的你》(8.3,6500人+)等,即便是Netflix出品的《全裸監督》也只有3000人評價。如此說來,《王國》可以稱得上是近些年亞洲輸出歐美最成功的電視劇集。和傳統的喪屍片有別,《王國》以宮廷鬥爭為核,包裹了喪屍題材的外殼,因此被比作喪屍版《權力的遊戲》。
  • 韓國電影強大的理由是什麼
    第53屆百想藝術大賞電影部分的得獎結果,真是讓人想起韓國古裝片中常出現的兩個情節:報仇雪恨與後生可畏。  從百想的熱門電影就能看出來,韓國史上第14部千萬觀眾電影《釜山行》是殭屍電影,《密探》是動作劇情片,《小姐》是情色愛情片,而《德惠翁主》則是韓國電影中少有的女性傳記傳奇電影,韓國電影人從來不知道墨守成規是什麼,這正是韓國類型片不斷突破並且高速發展的關鍵原因。
  • 韓國電影《蚯蚓》,比鬼怪更可怕的是什麼?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專注於不專業的電影解說小麥~韓國電影一向以敢拍、大膽著稱,這毋庸置疑。它往往將人性最為醜惡的一面毫無保留的展現在觀眾面前,露骨程度讓人咋舌。就像2011年由孔劉主演的《熔爐》。該片以2000年至2004年發生在光州一所聾啞學校中的性暴力事件為藍本,所反映出的社會問題受到韓國國家的高度關注。
  • 電影治國?從《寄生蟲》到《熔爐》看到韓國
    導語:從備受好評的《寄生蟲》講起,從韓國代表的資產階級社會到部分中國人無法理解的偏執。今年的奧斯卡獎出乎所有人意料,一部韓國電影《寄生蟲》成了奧斯卡最大贏家,這部電影包攬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等四項大獎。在西方主導的電影市場裡從1929年奧斯卡設立以來,這個獎項從來沒有頒給過非英語電影。
  • 韓國電影百年,怎麼一步步走向了《寄生蟲》的巔峰
    文在寅強調,《寄生蟲》的成功是過去一百年裡所有韓國電影人不斷努力的結果,「今後政府將進一步為廣大電影人提供能夠盡情發揮想像力並放心大膽製作電影的環境。」 文在寅的表態,讓人看到未來的韓國電影,將會誕生出更多《寄生蟲》《辯護人》《素媛》類的佳作。 至於《寄生蟲》,網上已經有很多文章進行了詳盡的解析。
  • 5部韓國高分燒腦懸疑電影,看完讓人懷疑人生!
    韓國電影的共同特點是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接地氣,各種類型佳作不斷,其中懸疑罪案類更是可圈可點,今天吖吖就給大家介紹幾部韓國經典的懸疑電影,一起看看!河正宇一個人撐起一部戲,電影全程都是緊繃的狀態,懸念感隨之而生,充滿了刺激感,讓人覺得真實又恐怖。《殺人回憶》豆瓣評分8.8,電影是根據韓國的三大未破解的奇案改編而成的。這部電影講述了韓國的一個小鎮上,出現了一系列的連環殺人案,小鎮警察和從漢城調來的蘇警察共同辦案的故事。
  • 中國電影走出「科幻元年」,韓國電影也第一次指向「星辰大海」
    舉個例子,香港電影曾有過極度輝煌的時期,但我們會發現,港片導演極少涉獵科幻片,一些比較罕見的香港科幻電影如《星際鈍胎》(鍾楚紅主演)、《衛斯理藍血人》(劉德華、關之琳主演)等,也未取得預期的成功。《星際鈍胎》最主要的原因是香港地區地方太小,無論經濟多發達,電影業多繁榮,但要拍一部科幻片,尤其是涉及外太空的科幻片,都有一種自以為是的虛假感,讓人完全不可信。有著同樣困境的還有韓國電影。
  • 推薦韓國高分災難電影—流感,給人深思,而你從中認識到了什麼?
    2020年開始,隨著新型冠狀病毒在全世界的傳播,隨著感染人數不斷上升,每個人腦海中都有兩個字—災難。是的,災難,全世界人們的災難。這讓我不禁想起前幾年韓國一部高分災難性電影—流感。這是韓國第一次以「流感」為主題的災難片,這部影片的質量絲毫不弱於兩年前橫空出世又火爆的《釜山行》。
  • 好萊塢VS韓國本土動物題材電影!動物題材電影成韓國觀眾時下新寵
    2020年年初,韓國電影市場似乎對動物題材的電影情有獨鍾。繼目前正在上映的兩部好萊塢和韓國動物電影票房大賣之後,另一部動物題材的電影也在等待上映……從1月20日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發布的統計數據來看,上周在韓國上映的韓國電影《沒有傷害》累計觀眾81萬3407名,位居票房冠軍。
  • 盤點韓國近年的喪屍電影
    韓國電影《釜山行》的上映,把喪屍片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釜山行》這部電影也是大火,獲得了很高的熱度。,每個人物的刻畫都很飽滿,都是有血有肉的立體人物,影片緊迫的氣氛中穿插的感情也是很自然地,裡面的很多片段真的很感人,片尾中作為一個爸爸在生前對女兒的回憶更是讓人觸動。
  • 韓國電影寄生蟲劇情介紹講了什麼故事?寄生蟲電影好看嗎
    寄生蟲電影講了什麼劇情寄生蟲電影講述了一個父權家庭的黑色喜劇故事,故事中全家都是無業游民、集家族眾望於一身的長男基宇去到IT企業樸社長家裡面試補習老師的同時展開的出人意料的故事,影片將在5月30日韓國上映,暫時還不清楚是否會引入國內。
  • 韓國災難電影《流感》,不僅拷問人性,更凸顯韓國人的焦慮
    從發現第一例感染者開始,全片進行快節奏的狀態,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裡各種應接不暇的危機讓人喘不過氣來,實事求是講,這是國產電影裡已經極少見的節奏了。而韓國電影還有一個特別好的地方就是不硬拗劇情,《流感》同樣如此,每一個劇情推進和轉折都有邏輯,符合劇本創作「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基本操作。唉,就算是基本操作,也是目前國內大部分影視劇最欠缺的。
  • 韓國電影《寄生蟲》是怎樣走進美國市場的
    在奧斯卡的歷史上,代表最高榮譽的最佳導演獎、最佳影片獎曾有幾次被美國以外國家的電影摘得,如1988年義大利導演貝特魯奇因執導的《末代皇帝》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九項獎,2001年李安執導的《臥虎藏龍》獲最佳外語片、最佳藝術指導等四項獎。非英語的美國以外電影獲最佳影片獎,《寄生蟲》是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