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希德·馬丁用HoloLens 2輔助建造獵戶座登月飛船

2020-09-23 映維網

映維網 2020年09月23日)當洛克希德·馬丁的工人開始為旨在支持太空人重返月球,並為人類探索火星鋪平道路的太空飛行器裝設座椅時,他們將不再需要任何紙質說明書或平板電腦屏幕。從零件如何組合的動畫到工程圖紙直觀視圖,再到擰緊螺栓的扭矩值,工人穿戴的HoloLens 2頭顯將直接在視場中顯示所需的一切信息。

混合現實頭顯允許工人空出雙手執行工程任務,全息指令會疊加在獵戶座飛船乘員艙內的四個座椅的對應位置,而語音命令則引導其完成相關的每一步。作為說明,獵戶座飛船(Orion)目前正由洛克希德·馬丁建造,目的是支持美國宇航局NASA的阿特米斯(Artemis)載人登月計劃。

洛克希德·馬丁的增強現實與混合現實首席研究員雪萊·彼得森(Shelly Peterson)表示:「在整個操作中,員工不必再參考電腦屏幕或紙質圖文。員工可以在車間穿戴HoloLens 2,啟動設備,而它它包含了引導工人完成操作任務所需的一切內容。」

建造一個太空飛行器可細分為數以百萬計的任務,而且從將纜線接在正確的路逕到潤滑接頭,再到精確定位數千個測量飛船在壓力下的性能的微型組件,每一個任務都不允許一丁點的誤差。所以,建造獵戶座飛船的主要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選擇HoloLens 2來幫助完成飛船的各種裝配任務。

對於為整流罩標記數百個緊固件位置等需要大量精細人工測量的任務,利用全息指示來完成這種重複性任務的速度快了90%。不僅如此,雪萊指出混合現實頭顯幾乎消除了組裝錯誤。她表示,自2017年底首次部署HoloLens來協助工人完成任務以來,洛克希德·馬丁就再未遇到過錯誤或返工請求。

負責公司混合現實計劃的雪萊進一步補充道:「事實上,我們在所有任務中都沒有出現一丁點錯誤,這可非常了不起。當我們考慮是否納入新技術時,我們通常會詢問是否存在質量改進,是否能夠提高流程速度或者成本是否能夠降低,大多數人都會說三者中只能取其二,因為其中總是涉及權衡折衷。但對於HoloLens 2,我們發現我們可以同時實現所述的三個優點,這是相當獨特的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微軟在9月22日的Ignite大會中宣布正在擴大HoloLens 2的全球覆蓋面。所述設備現在支持義大利、荷蘭、瑞士、西班牙、奧地利、瑞典、芬蘭、挪威、丹麥、比利時、葡萄牙、波蘭、新加坡、香港和臺灣等地。

原文連結:https://yivian.com/news/78350.html

相關焦點

  • NASA:HoloLens 2混合現實技術助力載人登月計劃
    工程師們正將混合現實技術這種強大的工具,用於NASA載人登月的Artemis計劃。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是NASA獵戶座宇宙飛船的主承包商,正在使用MR技術來提升Artemis II宇宙飛船的製造效率,這是獵戶座飛船的第一個載人任務。
  • 2024年,美國這次「登月」是要來真的?
    所以 50年前參與"阿波羅登月計劃"的一家企業就在推進"阿爾忒彌斯"計劃,那就是波音,他們在建造超動力推進系統(SLS)火箭。接下來是載人2型(Block 2 crew),該型號預計將成為NASA的主力運載器,用以完成將乘員和貨物運送到月球、火星及其他深空任務。SLS火箭將在阿爾特彌斯1號任務中進行首次試驗,完成獵戶座和SLS的第一次組合飛行。
  • NASA選定三家公司參與登月計劃:SpaceX成功分走一杯羹
    美國當地時間4月30日,NASA宣布與SpaceX公司、貝索斯創立的航天公司藍色起源公司和Dynetics公司籤署了一份合同,一起為「阿爾特米斯」(Artemis)的項目設計和建造一個人類登月系統,並將於2024年或以後把太空人送到月球表面。
  • 馬斯克「順手牽羊」,中標NASA登月合同,價值1.53億美元
    Dynetics公司將為美國宇航局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建造著陸器,看起來是一件好事,但是對於馬斯克來說,這事可能不值得高興。由於該合同屬於競爭性合同,也就是說,在合同到期後,美國宇航局將會從三家公司中選擇一家或者兩家公司參與最終的登月著陸器建造任務,三家公司中至少有一家存在被淘汰的可能性,考慮到貝索斯將領導一個由大名鼎鼎的洛克希德·馬丁、諾斯羅普·格魯曼和德雷珀等公司組成的「國家隊」參與競爭,因此,他獲得了合同中的最大款項,也在情理之中,而且很可能最終會被入選來建造登月著陸器,馬斯克的Space X公司和Dynetics
  • SpaceX正在為美國宇航局建造登月版「星際飛船」,原型機曝光
    SpaceX月球登陸器渲染圖美國宇航局(NASA)授予SpaceX一份合同,根據該機構名為「阿爾忒彌斯」(Artemis)的「重返月球計劃」,SpaceX將開發一艘登月版的「星際飛船」,於2024年之前將太空人和貨物發射到月球
  • 在月球建4G網,造巨型火箭和飛船,美國4年後重返月球靠譜嗎?
    阿爾忒彌斯計劃「阿爾忒彌斯計劃」是希臘神話中月亮女神,NASA用其命名就已經表明了這個計劃的主要目的飛船「阿爾忒彌斯計劃」使用的飛船是「獵戶座」,這是NASA的新一代飛船,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負責設計和建造。
  • 第四艘星艦開造,SpaceX開外掛,高密度建造下一代飛船
    從今年第二季度起,SpaceX採取兩地雙線打造A/B模式(軟體開發常見的內部競合模式,通過不同團隊採用不同方法來實現同一目標),德州佛州同時建造全尺寸原型星艦,德州博卡奇卡基地建造Mark1、Mark3,佛州可可基地建造Mark2、Mark4。 看得出來,這種競合模式的確有效。6個月已經基本建成兩艘,另外兩艘已經開造。
  • 科學家解析阿波羅登月計劃 未來將建造月球基地
    未來的國際空間站將是組裝太空飛行器和執行深空飛行任務的一個航點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近日為人們解析了「阿波羅」飛船登月計劃之謎,人類未來將從國際空間站飛往月球,並建造月球基地。他甚至大膽提出授權私人企業在2020年建造月球基地。1972年最後一次「阿波羅」登月到現在已有40年了,時至今日,美國宇航局的小型太空梭艦隊在太空旅行,但太空人只能在地球低軌道冒險,比早期的探險者飛行的距離短得多。人們不禁要問,如果阿波羅應急方案沒有擊敗蘇聯,登上月球,我們最終能到達月球嗎?  二戰後不久,流行文化充滿了期望,人類將不可避免地向太空發展。
  • MRTK V2 演示視頻中展示了微軟HoloLens 2神奇的手動交互
    上周末,微軟首席用戶體驗設計師Dong Yoon Park錄製了一段HoloLens 2視頻,並在YouTube MRTK頻道上分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展示了HoloLens 2有多麼的強大。MRTK v2還提供了輸入模擬服務,允許您模擬HoloLens 2上可用的鉸接式手部跟蹤。這段視頻對手動輸入的演示令人印象深刻,如果你不是少數使用過尚未發布的HoloLens 2的 用戶之一,你可能想知道演示是否有任何增強。
  • 第4176回:獵戶座飛船戰神號,星座計劃載人探索
    而該代號也曾用在約翰·楊和查爾斯·杜克所乘坐過的阿波羅16號的登月艙,該登月艙在1972年4月的時候降落在月球的表面。,但不少外界人士認為,它深受早期阿波羅飛船的設計思路影響,甚至有人說,它就是2.0版的阿波羅飛船。
  • 洛克希德-馬丁獲46億美元登月大單:造至少6艘載人飛船
    洛克希德-馬丁獲46億美元登月大單:造至少6艘載人飛船 美國軍火製造巨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23日贏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46億美元(約合327.3億元人民幣)合同,打造至少6艘「獵戶座」載人登月飛船。
  • NASA 申請 34 億美元造登月飛船,美參議院:撥 10 億
    今年 4 月,NASA 授予 SpaceX、藍色起源和 Dynetics 三家公司開發登月運載工具的合同。最初的投入資金體量並不大,三家公司總共獲得了 9.67 億美元。為了推動登月飛船的研發加速。美國政府根據 NASA 提出的預算請求要求國會在 2021 年提供近 34 億美元用於太空人登月項目。
  • 載人登月為什麼不能發射多艘飛船在軌道上對接再去登月?
    一提起載人登月,人們一定會想到美國的「阿波羅」登月計劃。儘管該計劃已經過去了50年,但其真實性仍然備受爭議,作為一名航天愛好者,我是相信的。而一提到「阿波羅」登月計劃,就一定會想到「土星5號」。這是一款超重型的運載火箭,其體積和地位,已經過去了50年但依舊沒有對手。「土星5號」是一個傳奇,13次發射成功率百分之百,作為一款上世紀的超重型運載火箭,這是相當好的成績了。
  • 中國新一代載人航天飛船:2030年載人登月?還只有一個國家能做到
    相比」神舟「飛船每次任務都要使用新建造的飛船,新一代載人飛船的成本更低,在相同的預算下能執行更多次太空往返任務。美國商業航天公司SpaceX於今年5月31日成功用「獵鷹9號」火箭發射「載人龍」飛船,目前飛船已經成功對接國際空間站,兩名太空人在上面停留了一個多月的時間。這是時隔九年後美國重新擁有了本土發射載人航天的能力。
  • 32億美元哪裡夠登月?美國宇航局:已備好兩款飛船,搶在中國前
    美國航天局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對登月計劃給出了新的提示,美國國會有可能聖誕節前撥款32億美元,幫助美國宇航局在2024年實現登月。眾所周知,中國也有載人登月計劃,2200噸級的重型火箭正處於論證中,新一代載人飛船具備登月能力,已經在今年5月升空並完成測試,2022年前完成空間站組建,可從近地軌道直接出發前往月球。
  • 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艙順利著陸!外國人:這次中國航天用實力說話
    據介紹,這種新型載人飛船綜合了許多先進技術,包括隔熱、控制、群傘回收和部分重複使用等,都已經通過了檢測。而這種新型載人飛船未來還將承擔重大的載人航天任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建造空間站和載人登月。對這兩個航天任務的規劃,相信很多人已經不陌生了,去年,中國航天就已經向外界公開了空間站的核心艙,網絡上也流傳著許多關於未來中國空間站的構想圖。
  • 全球最大的天文望遠鏡原來是美軍基地:曾截獲蘇聯登月飛船信號
    許多人都知道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是天文觀測平臺,但很少人知道,這個射電望遠鏡其實是美軍支持下建造的,確切地說是美軍的一處秘密基地。從工程角度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已經無法修復,要恢復到原來的狀態,只能重新建造,修復的費用比重新建造還要昂貴。
  • 全球最大的天文望遠鏡原來是美軍基地:曾截獲蘇聯登月飛船信號
    許多人都知道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是天文觀測平臺,但很少人知道,這個射電望遠鏡其實是美軍支持下建造的,確切地說是美軍的一處秘密基地。從工程角度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已經無法修復,要恢復到原來的狀態,只能重新建造,修復的費用比重新建造還要昂貴。關於為什麼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會倒塌,起因是在3年,即2017年颶風中被損壞,一個小型發射裝置掉在射電碟面上,導致碟面小部分損壞。但是望遠鏡的管理者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並沒有及時修復,因為沒有足夠的資金運作。
  • 藉助美國載人飛船反超中國?日本太空人今日升空,十年後準備登月
    這是日本藉助美國載人航天技術,試圖反超中國,日本近日還追隨美國重返月球,計劃在十年後登月,建立月面基地。出品:太空伊卡洛斯SpaceX公司的Crew-1商業太空飛行計劃已經在今天發射升空,川普和拜登今天都對這次航天發射發出祝賀,不過,他們的言論基調是完全不同的。
  • 新一代載人飛船將用來登月,哪款火箭送它上去呢?並非長五和長九
    5月8日下午,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順利降落東風著陸場,代表著該型飛船首次試驗圓滿落幕,而這一款飛船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為了登陸月球,隨著後續的試驗,該型飛船的功能和安全保障將趨向於完善,並將擔負起我國的載人登月任務從航天員登陸月球並在地月之間往來的重任,看來我國的載人登月飛船已經有著落了,那麼載人登月火箭要用哪一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