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融入商學課程——這門新課讓MBAer們走進國家重點實驗室,助力...

2020-11-30 MBA中國網

11月6日,2019級浙江大學MBA新動力班(全日制MBA項目)全新打造的「金課」——「求是科技前沿與創新產業前瞻」課程第一課以實驗室參訪+講座的形式拉開了帷幕。57名學生分兩批陸續抵達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東5教學樓一樓,每批學生被劃分為三組,每組均有一位實驗室老師做嚮導,帶領同學們走進國家光學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展開實地參訪活動。

坐落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東5教學樓一樓的國家光學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光學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簡介

國家光學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簡稱「國家光儀中心」)是一個國家級平臺,1994年由國家科技部批准成立,1998年通過國家驗收。自成立以來,國家光儀中心依託浙江大學等綜合性高科技力量,利用技術創新和科技開發的綜合優勢,在光學工程與光電子技術等領域的應用研究方面,特別是針對光電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做了大量的研發工作,取得了許多重大的技術和產業化成果。國家光儀中心堅持一流的工程化、產業化水平,培養一流的工程技術人才,建設一流的工程化、產業化條件,爭創一流的現代管理水平,實現人才、技術和經濟的良性循環和持續發展。目前國家光儀中心已成為跟蹤國際科技發展水平,推動光學儀器科技進步,集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國家級光學工程技術研究機構。

國家光學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光學工程及其相關領域,以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為核心,以支撐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導向,促進科技成果向生產力轉化中間環節的定位,緊密圍繞國家戰略需求開展行業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的工程化、成熟化、配套化研究,持續增強創新能力,瞄準突破行業發展的重大瓶頸問題和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在新穎光學元件與精密檢測儀器、信息感知晶片與生物醫療儀器、照明儀器與新型顯示、智能檢測與識別終端與裝備、成像器件與信息模組等五方面開展共性關鍵技術和工程化技術的創新研究和開發。

光電技術作為最重要的賦能技術,對未來的高科技產業有著重大的推動促進作用,光學和光電技術已成為新技術革命至關重要的驅動元素,上述五方面共性關鍵技術將進一步推進如下六大萬億級產業的發展。

1)下一代機器人與智能AGV:三維視覺傳感器、視覺算法是下一代家庭機器人、工業機器人邁向高級智能的必備硬體;

2)自動駕駛:小型低成本固態化雷射雷達、智能相機及其算法是自動駕駛的使能技術;

3)AR/VR技術:光學系統是沉浸式顯示技術的硬體核心。會帶來教育、設計、研發、培訓等行業的全方位革新;

4)工業4.0:產業升級中的自動化、信息化、柔性化,離不開作為信息搜集端的光學傳感器;

5)智能檢測:光學技術在工業現場中的工件尺寸、產品質量、生產環境等的在線、無損、自動化檢測扮演無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6)醫療與大健康:多數生理參數的非介入、活體測量與傳感來自光學手段。光學影像助力醫學診斷,通過大數據訓練神經網絡,智能分析判斷。

國家光學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應用研究方面也有很好的國際合作,與瑞典、荷蘭等國分別建設光子與先進傳感等合作機構,正在積極推動本地產業的國際化。

每個小組參訪大約7個不同的實驗室,感受到了目前最前沿的光學相關研究課題和未來可能的應用,參訪為後續何賽靈教授的講座和項目介紹環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參訪結束之後,在管理學院新大樓C樓102會議室,國家光學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何賽靈教授為同學們做了題為《智能光電感知創新技術與轉化》的精彩講座。

何賽靈教授表示,21世紀是光子世紀,光學技術是使能技術(enabling techonology),可以輻射更大的市場。光電感知技術已成為新技術革命至關重要的驅動元素。他以自己在寧波組建的汽車電子和石油化工兩支團隊為例,講述了光學技術的市場需求,需求領域涉及到智能檢測、下一代機器人與智能AGV、工業4.0、醫療與大健康等方面內容。何教授自豪地介紹實驗室團隊裡走出了傑青、優青、萬人計劃等十多位頂尖人才。

目前,何賽靈教授領銜的國家光學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承擔著技術轉化的國家重任,他簡要介紹了從食品檢測到防抖系統,從運動數據化到疾病診斷,這些團隊完成的智能光電感知創新技術轉化案例。

講座過後,何賽靈教授帶領的12個項目負責人陸續上臺向大家介紹各自項目的切入點與需求,以便2019級新動力班的57名學生根據自身興趣與特長選擇適合自己的項目。項目題目分別為:

1

超眼的老人健康安防

2

基於眼動分析的廣告投放效益分析

3

皮秒雷射美容設備

4

密集光纖傳感陣列及其在智慧建工監控領域應用

5

超眼(高光譜成像儀)在食品檢測方面的應用

6

高光譜型種子活力分選機

7

相干拉曼散射技術在醫藥及食品檢測領域的應用

8

高靈敏度雷射光譜儀器的氣體檢測及應用

9

運動數據化技術

10

學前教育教研智能輔助工具

11

基於光電智能感知技術的運動障礙疾病診療及康復全流程管理

12

高維成像探測技術在汽車缺陷檢測中的應用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浙大MBA新動力班的57位同學將深入12個項目組,近距離接觸科技前沿領域知識,進一步開展調研、技術轉化等相關任務工作。讓我們一起期待同學們的成果報告吧!

《求是科技前沿與產業創新前瞻》課程一窺:

這是為浙江大學MBA新動力班(全日制MBA項目)量身打造的一門「求是科技前沿與創新產業前瞻」(簡稱「求是科技」)。具有鮮明浙大色彩的「求是科技」MBA金課,將浙江大學重點實驗室與工程技術中心引入到MBA課堂,將以大國重器和自主科研奮鬥史為核心的思政教育融入商學課程,讓MBA學生走進科技一線。

課程以實地參訪和現場授課相結合方式開展MBA教學工作,並增加第二和三課堂,通過「一線體驗-前沿探索-團隊融合-科技轉化-傳播帶動」五階段培養,讓MBA學生成為浙江大學技術成果的傳播者和技術轉化的主體力量。

相關焦點

  • 新生代企業家崛起 創合匯新商學助力廈門企業創新前行
    平臺下設創合匯商學院、創合匯雲大學等教育機構,致力於打破大學圍牆,重塑商學教育,突破教育界與產業界的界限,培養商界精英、成就卓越企業、助力中國創新。創合匯新商學發起人邵鈞先生,為企業家們做了題為《企業家精神與創新創業》的演講。他介紹,熊彼特曾說過,「經濟增長的源泉是創新,而創新源自企業家精神」。
  • 交大安泰EMBA名列FT全球第6名 科技驅動新商學新生態
    全新定位:科技驅動新商學新生態6.0新版課程體系應運而生據悉全新6.0課程體系圍繞新定位,推出4大學習模塊(核心模塊、方向模塊、特色模塊、國際模塊);包括5大課程方向(綜合方向、金融科技、智能科技、創新創業、國際方向);8個全球課堂(美國、英法、德國
  • 國家重點實驗室,來了一群不一般的青少年
    2019年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期間,營員們走進各種各樣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驗大學科研氛圍,萌發科技夢想!今天,回顧第一彈——一起走進多樣化的【國家重點實驗室】01虛擬實境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分營7月18日下午,營員們在志願者的帶領下參觀了虛擬實境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
  • 被浙大這門寶藏課程「種草」了!帶你走進神「蜜」新世界~
    最近,胡教授主講了十多年的本科生通識課《蜜蜂、生態與人類》成了「爆款網課」,課程討論刷屏、點讚數過萬,甚至還有幾位堅持同步學習的學生家長都被培養成了忠實課迷。其實,自從胡老師將它從小班的新生研討課改為面向全校的通識課,選課爆滿、多次擴容早已成了這門課的常態。
  • 51門課程滿績、三年國家獎學金…天大少年的「追光」赤子心!
    讓我們走進他的追夢故事!他總加權成績94.24分,連續三年位列專業第一(1/62),單學期最高取得95.83分的成績,GPA4.0,63門課中,5門100分,21門課程97+,51門課程滿績,輔修南開金融。被評為天津大學優異生,保送清華大學物理系直博。對於課程的學習,他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與體會:大一大二主要是學習一些學科基礎課,這些課程在學習的過程中應注意理清知識概念,做好課後習題。
  • 走進海洋二所國家重點實驗室,「科學家天團」為15戶家庭 講述海洋奧秘
    這裡先後出過6位院士;擁有浙江省首批重點領域創新團隊,以及自然資源部系統內唯一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衛星海洋環境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國重室」)和三個自然資源部重點實驗室,與浙江省共建有浙江省海洋科學院。
  • 走進海洋二所國家重點實驗室,「科學家天團」為杭州親子家庭 講述海洋奧秘
    這裡先後出過6位院士;擁有浙江省首批重點領域創新團隊,以及自然資源部系統內唯一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衛星海洋環境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國重室」)和三個自然資源部重點實驗室,與浙江省共建有浙江省海洋科學院。
  • 走進海洋二所國家重點實驗室,「科學家天團」為15戶家庭 講述海洋...
    這裡先後出過6位院士;擁有浙江省首批重點領域創新團隊,以及自然資源部系統內唯一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衛星海洋環境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國重室」)和三個自然資源部重點實驗室,與浙江省共建有浙江省海洋科學院。本周三,海洋二所聯合都市快報共同發起邀請,全城徵集15戶親子家庭走進科學實驗室,活動剛一上線,僅兩小時就有200餘戶家庭報名。
  • 海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舉辦「智創未來」暑期科普活動
    為積極響應科技部、中央宣傳部、衛健委、中國科協關於舉辦「2020年全國科技活動周」的號召,海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經過精心準備,推出了「智創未來」科普活動。活動包括科普課程、實驗室參觀、學長交流等,旨在激發中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洞察力,帶領學生感受科學與思想的力量。
  • 矽酸鹽建築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2020年公眾開放周活動圓滿舉辦
    為積極響應2020年全國科技活動周「科技戰疫、創新強國」主題活動,大力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矽酸鹽建築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於8月28日至29日成功舉辦實驗室2020年公眾開放周活動,湖北省矽酸鹽學會協辦本次活動。
  • 走進復旦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看VR如何用於科研
    VR即虛擬實境,在遊戲、新聞報導等領域被廣泛使用,如今,科學家們將這個技術用在科研中,下面跟隨記者一起走進復旦大學的醫學神經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看看小鼠如何遨遊在VR的世界裡。
  • 上海市中小學生走進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中小學生走進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2018-05-15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 語音播報   5月13日,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向上海市中小學生全面開放
  • 這所一流大學,要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和P3實驗室
    9月7日下午,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軍事獸醫研究所研究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雙聘院士金寧一受邀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家畜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建設方案、P3實驗室建設方案及「十四五」重大科研項目申報等工作進行指導。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湧教授,學院黨政班子成員和教師代表參加。
  • 實驗室的故事|走進復旦大學這間國家重點實驗室 見證神奇分子創造...
    圖說:復旦大學聚合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下同)一件看上去普通的毛衣,居然能為手機充電,纖維做成的衣服竟成了電源;一小瓶透明的液體針劑,注射進人體後升溫會變成固體,成為醫學美容中的無創填充凝膠,或者,它與金屬複合後又成了可降解的冠脈支架
  • 宸芯科技無線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落戶西海岸新區
    青島新聞網11月21日訊 (記者 劉文超)今天上午,宸芯科技無線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新一代移動通信無線網絡與晶片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分中心(青島)揭牌儀式,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光谷青島研創中心舉行。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主任、區長周安,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無線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陳山枝,宸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呂東風等出席揭牌儀式。
  • 北大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對初中生開放
    5月25日,北京大學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與《學生健康報》主辦的揭開「藥」的神秘面紗——走進北京大學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活動,吸引了北京第十二中學近60位學生,這也是該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日首次迎接初中學生。
  • 北理工開放日:爆炸科技國家重點實驗室免費參觀
    北理工開放日:爆炸科技國家重點實驗室免費參觀 2017-05-2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羅攀     學生們參觀北京理工大學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 江蘇大學18門課程獲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其中,線上一流課程6門,線下一流課程4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2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6門。>該課程依託江蘇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國家一流專業、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和國家重點學科,不斷開展課程建設與改革,先後被評為江蘇省首屆優秀課程、江蘇省精品課程、江蘇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 國家一流課程,華師入選24門!
    》(教高司函〔2019〕32號)、《關於開展2019年度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認定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9〕33號)和《關於開展2019年線下、線上線下混合式、社會實踐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工作的通知》(教高廳函〔2019〕44號)的有關要求,經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申報推薦,教育部組織了網絡評審和會議評審,擬認定3560門課程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其中線上一流課程717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
  • 2020年真菌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全國科技周科普活動
    為此,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中科院科技創新發展中心(北京分院)舉辦——「真菌與人類」雲上科學營直播活動主持人——齊 莎 中科院微生物所高級工程師主講人——王 科 中科院微生物所工程師魏鑫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