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前沿】張令強/謝萍團隊發現Neddylation修飾的PTEN蛋白的抑...

2021-01-10 澎湃新聞

責編丨兮

PTEN是繼p53後另一個較為廣泛地與腫瘤發生關係密切的抑癌基因,純合缺失PTEN基因的小鼠胚胎致死,雜合缺失PTEN基因的小鼠則自發形成多種類型的腫瘤,PTEN在多種腫瘤中的突變或者缺失與腫瘤發生高度相關。然而在乳腺癌患者體內PTEN突變率極低,但僅僅20-30%的PTEN蛋白水平降低即可以促進乳腺癌的發生發展,其中機制不明。已知胞漿中PTEN蛋白的主要功能是通過其脂質磷酸酶活性,調節第二信使PIP3的磷酸化水平,阻斷Akt/PKB通路,PTEN的失活將導致PI3K/Akt通路處於持續性活化狀態。核內PTEN蛋白可以與p53形成核內複合體,抑制p53降解並增強p53的轉錄活性;能夠與組蛋白H1結合,影響組蛋白H1的動態活性,與RAD51相互作用調節DNA同源重組修復,調控PARP1參與DNA雙鏈斷裂修復通路,從而調節染色體重塑和基因表達,因此PTEN缺失的細胞對於DNA損傷極其脆弱。核內PTEN蛋白的缺失會促進腫瘤的發生發展,表明核內PTEN也主要發揮抑癌功能。PTEN如何進入核內是目前的研究熱點,PTEN入核受到多種蛋白質翻譯後修飾的調控,包括乙醯化、泛素化、類泛素SUMO化修飾。單泛素化修飾驅動PTEN蛋白由胞漿轉移至胞核,SUMOylation也是控制PTEN蛋白核內定位的關鍵。

在一眾類泛素分子中,Nedd8是和泛素相似程度最高的分子,所進行的類泛素化修飾稱為Neddylation。遺傳學證據表明Neddylation為個體發育、存活所必需,與腫瘤的關係尤為密切,Neddylation激活酶(E1)的抑制劑MLN4924已經進入臨床前三期腫瘤治療階段。上述均表明Neddylation具有極為重要的生物學功能。但是,PTEN蛋白是否發生Neddylation修飾尚無研究。

2020年 12月9日,軍事醫學研究院張令強研究員、首都醫科大學謝萍副教授合作(謝萍副教授和彭志強博士研究生是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在Cell Research上在線發表了題為Neddylation of PTEN regulates its nuclear import and promotes tumor development 的關於Nedd8共價修飾PTEN蛋白並調控其功能的研究性文章。本研究發現重要抑癌蛋白PTEN為Neddylation修飾新底物,Neddylation逆轉PTEN蛋白的抑癌功能並促進乳腺癌的發生發展,該工作揭示了重要抑癌蛋白PTEN的全新翻譯後修飾,豐富了臨床上部分腫瘤中PTEN失活的可能機制,拓展了人們對Neddylation功能的認知,為MLN4924應用於臨床乳腺癌治療提供分類治療和精準治療的參考依據。

他們發現:PTEN可以發生Neddylation修飾,並鑑定K197和K402為關鍵的修飾位點。葡萄糖濃度調控Neddylation連接酶XIAP催化PTEN發生Neddylation修飾,高葡萄糖濃度促進PTEN Neddylation,低葡萄糖濃度則抑制PTEN Neddylation。值得注意的是,Neddylation修飾並不影響PTEN蛋白穩定性和磷酸酶活性,而是促進PTEN在細胞核內聚集。IP-MS結果顯示Nedd8可以結合多個入核蛋白importins,提示Neddylation修飾可能介導底物的核質穿梭。Neddylation修飾促進PTEN入核,促使胞漿中PI3K/Akt通路激活,非常有意思的發現是,與已知核內PTEN的抑癌功能截然相反,Neddylation修飾的PTEN入核後結合脂肪酸合成酶FASN,去除FASN的酪氨酸磷酸化修飾,削弱泛素連接酶TRIM21和FASN的相互作用,使FASN與泛素連接酶TRIM21相互作用減弱,FASN蛋白穩定性增強,被活化的FASN增強脂肪酸從頭合成途徑(圖1)。

圖1. Neddylation修飾調控PTEN作用模式

為了進一步研究PTEN Neddylation修飾在腫瘤發生發展中的功能,研究人員製備了特異性識別PTEN K402位點Neddylation修飾的多克隆抗體,發現170例乳腺癌患者腫瘤樣本中PTEN Neddylation修飾水平顯著升高,且與Neddylation修飾通路蛋白E1-UBA3、E3-XIAP的表達呈正相關、與NEDP1的表達呈負相關。另外,PTEN Neddylation修飾水平越高,患者預後越差,反之越好。多色免疫螢光晶片分析結果顯示,Neddylation修飾後的PTEN與E1-UBA3、E3-XIAP、FASN在乳腺癌患者中存在共定位和共表達,進一步證實PTEN Neddylation促進乳腺癌的惡性發生和發展。

原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2-020-00443-z

參考文獻

1. Di-Cristofano A, Pesce B, Cordon-Cardo C, Pandolfi P. Pten is essential for embryonic development and tumour suppression. Nat Genet. 1998, 19:348-355.

2. Song M, Salmena L, Pandolfi P. The functions and regulation of the PTEN tumour suppressor. Nat Rev Mol Cell Biol. 2012, 13:283-296.

3. Bassi C, Ho J, Srikumar T, Dowling RJ, Gorrini C, Miller SJ, Mak TW, Neel BG, Raught B, Stambolic V. Nuclear PTEN controls DNA repair and sensitivity to genotoxic stress. Science 2013, 341:395-399.

4. Shen WH, Balajee AS, Wang J, Wu H, Eng C, Pandolfi PP, Yin Y. Essential role for nuclear PTEN in maintaining chromosomal integrity. Cell 2007, 128:157-170.

5. Enchev RI, Schulman BA, Peter M. Protein neddylation: beyond cullin-RING ligases. Nat Rev Mol Cell Biol. 2015, 16:30-44.

6. Soucy TA, Smith PG, Milhollen MA, Berger AJ, Gavin JM, Adhikari S, Brownell JE, Burke KE, Cardin DP, Critchley S, Cullis CA, Doucette A, Garnsey JJ, Gaulin JL, Gershman RE, Lublinsky AR, McDonald A, Mizutani H, Narayanan U, Olhava EJ, Peluso S, Rezaei M, Sintchak MD, Talreja T, Thomas MP, Traore T, Vyskocil S, Weatherhead GS, Yu J, Zhang J, Dick LR, Claiborne CF, Rolfe M, Bolen JB, Langston SP. An inhibitor of NEDD8-activating enzyme as a new approach to treat cancer. Nature 2009, 458: 732-737.

7. Menendez, J.A. & Lupu, R. Fatty acid synthase and the lipogenic phenotype in cancer pathogenesis.Nat. Rev. Cancer. 2007, 7: 763-777.

8. Lin, H.P. et al. Destabilization of Fatty Acid Synthase by Acetylation Inhibits De Novo Lipogenesis and Tumor Cell Growth. Cancer Res. 2016, 76: 6924-693

來源:BioArt

1980-2020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學術前沿】張令強/謝萍團隊發現Neddylation修飾的PTEN蛋白的抑癌功能並促進乳腺癌的發生發展》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學術前沿】北大張傳茂團隊在核膜蛋白SUMO化修飾和功能研究...
    ​【學術前沿】北大張傳茂團隊在核膜蛋白SUMO化修飾和功能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2020-05-27 03: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院士論壇 | 王紅陽院士:基於抑癌基因pten的膽管癌治療新策略
    pten的膽管癌治療新策略。pten抑癌基因的表達缺失與膽管癌患者預後的不良生存有密切聯繫膽管癌惡性程度高,進展快,臨床就診時患者多屬於晚期,且已復發轉移,可手術率低。而目前以吉西他濱為基礎的聯合化療方案,對患者的療效並不理想,亟待發現療效更好的藥物。
  • 【學術前沿】 Josefowicz/李海濤合作發現組蛋白H3.3磷酸化可增強...
    2014年,清華大學李海濤團隊與美國MD Anderson癌症中心的石曉冰教授實驗室曾在Nature發文,首次發現抑癌因子ZMYND11是H3.3變體第36位賴氨酸三甲基化(H3.3K36me3)的新型識別因子,並揭示其在抑制轉錄延伸過度活化方面的功能(差不多同一時期,哈佛大學施揚教授團隊在Molecular Cell上也報導了類似的工作)。
  • 【學術前沿】突破!南方醫科大學夏來新/肖姍揭示RNA修飾調控組蛋白...
    【學術前沿】突破!這項研究建立了m6A和動態染色質修飾之間的直接聯繫,並提供了對RNA修飾和組蛋白修飾之間的共轉錄相互作用的機械理解。RNA是高度修飾的, m6A是最廣泛且高度保守的mRNA修飾,它通過METTL3–METTL14核心甲基轉移酶複合物共轉錄成RNA轉錄本, 被去甲基酶FTO / ALKBH5擦除並被諸如YTH家族蛋白之類的閱讀器識別。
  • 【盤點】2019年一季度組蛋白修飾重大學術研究
    第二篇文章為3月15日發表在Science雜誌,深度揭示了組蛋白甲基化介導的在腫瘤分化發生過程中缺氧環境的關鍵表觀調控機制。第三篇介紹了3月14日Nature雜誌報導的,組蛋白修飾特異性介導RNA m6A修飾發生的突破性發現。
  • 2015蛋白質修飾與降解論壇今在滬隆重開幕
    來自科研及醫療領域的科學家及醫生學者們共聚一堂,對蛋白質修飾與降解的最新研究進展進行交流探討。本次會議為期兩天,本次會議邀請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程金科教授、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的張令強研究員、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鄭曉峰  教授、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李衛研究員等眾多領域專家。
  • 張令強:泛素化研究將為藥物研發和疾病治療提供更多靶標
    直到20世紀70-80年代,泛素調節的蛋白質降解機理被揭示,指明了蛋白質降解研究的方向,這一研究在2004年被授予諾貝爾化學獎,充分體現了泛素化修飾的研究價值。本次生物谷有幸邀請了國內泛素化研究領域的專家張令強教授接受我們的專訪,張教授的主要方向為泛素化、類泛素化與腫瘤、骨質疏鬆症的發生機理與治療研究,並將出席6月4日的"2015蛋白質修飾與降解論壇"。以下為本次採訪的文稿。
  • 【學術前沿】重大進展!王紅陽院士團隊揭示膽管癌精準治療新策略
    【學術前沿】重大進展!該論文揭示:近40%的膽管細胞癌存在重要的抑癌基因PTEN的缺失,該突變使蛋白酶體活性明顯升高,直接影響腫瘤細胞的惡性行為。經系列篩選和臨床研究發現:應用多發性骨髓瘤治療藥物Bortezomib可顯著抑制這類膽管癌細胞的生長;有PTEN缺失突變的膽管癌病人經Bortezomib治療後肝臟原發腫瘤和肺轉移灶顯著減小,甚至消失,並伴隨腫瘤標誌物CA19-9趨向正常。
  • 【學術前沿】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五期WLLA學員關鋒團隊揭示糖基化...
    【學術前沿】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五期WLLA學員關鋒團隊揭示糖基化修飾抑制乳腺腫瘤細胞外囊泡的生物學… 2020-11-02 1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技前沿】蛋白降解新突破:清華陳曄光團隊等首次開發出靶向...
    以下文章來源於BioWorld ,作者BioWorld BioWorld解讀前沿科學進展,報導趣味研究發現,普及生命科學知識摘要:近日,清華大學陳曄光教授團隊和上海大學胡宏崗教授團隊合作,首次報導了靶向降解β-catenin
  • ...砒霜竟可以復活結構性突變的最強抑癌蛋白p53,恢復其抑癌活性丨...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學瑞金醫院盧敏和牛津大學Xin Lu領銜的研究團隊發現,砒霜(三氧化二砷,ATO)中的砷原子竟然能插入發生結構性突變、不能正常摺疊的p53蛋白的DNA結合域,幫助突變p53蛋白摺疊出有抑癌功能的三級結構[1]。
  • 【學術前沿】鍾波組發現MAVS和MITA泛素化修飾的新機制
    MAVS(又叫做VISA)以及MITA(也叫STING)作為重要的接頭蛋白,分別介導胞漿中識別RNA的模式識別受體和識別DNA的模式識別受體所介導的信號轉導。研究表明,MAVS和MITA的活性與穩定性受到泛素化與去泛素化修飾的嚴格調控【2】。
  • NAR & JCS:鄭曉峰等揭示組蛋白泛素化和類泛素化修飾調控的新機制
    《Journal of Cell Science》分別發表題為「HSCARG, a novel regulator of H2A ubiquitination by downregulating PRC1 ubiquitin E3 ligase activity, is essential for cell proliferation」和「RNF168-mediated H2A neddylation
  • 【學術前沿】藍斐團隊報導METTL5調控核糖體翻譯並促進腫瘤生長
    蛋白翻譯是一個高度精細的調控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多種rRNA修飾參與其中,無論是細菌、酵母還是多細胞生物,均有研究證明核糖體RNA修飾對生物體的翻譯和生長有影響。隨著近年來高解析度核糖體結構的解析,人們發現了更多的多細胞生物特有的rRNA修飾位點,這些修飾的調控酶以及對翻譯的影響尚未可知,特異存在於多細胞生物中的功能和意義需要更多研究來闡釋。
  • 生命科學學院鄭曉峰研究組揭示組蛋白泛素化和類泛素化修飾調控的...
    of Cell Science分別發表題為「HSCARG, a novel regulator of H2A ubiquitination by downregulating PRC1 ubiquitin E3 ligase activity, is essential for cell proliferation」和「RNF168-mediated H2A neddylation
  • 【學術前沿】曲靜/慈維敏/張維綺/劉光慧合作揭示RNA m6A修飾調控...
    【學術前沿】曲靜/慈維敏/張維綺/劉光慧合作揭示RNA m6A修飾調控人幹細胞衰老的新機制 2020-10-10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細胞》子刊:這一次,砒霜立大功了,可復活結構性突變的最強抑癌蛋白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學瑞金醫院盧敏和牛津大學Xin Lu領銜的研究團隊發現,砒霜(三氧化二砷,ATO)中的砷原子竟然能插入發生結構性突變、不能正常摺疊的p53蛋白的DNA結合域,幫助突變p53蛋白摺疊出有抑癌功能的三級結構[1]。更重要的是,這項研究成果一舉解決了困擾p53靶向藥物開發的兩大科學難題:無邏輯、無口袋。
  • 2015蛋白質修飾與降解論壇圓滿落幕
    蛋白質的修飾與降解,和生命活動以及各種人類疾病密切相關,這一領域已成為全球生物醫學界關注的焦點。蛋白質的糖基化修飾、磷酸化修飾、乙醯化修飾、泛素化修飾、亞硝基化修飾等,是蛋白在生物代謝過程中的重要裝備,對研究疾病具有重要意義。蛋白質的正確的修飾對於蛋白降解也非常重要,從而保證生命活動的正常循環。
  • 【學術前沿】 突破,武漢大學鍾波團隊發現泛素化調節cGAS的穩定性...
    【學術前沿】 突破,武漢大學鍾波團隊發現泛素化調節cGAS的穩定性並促進細胞抗病毒反應和自身免疫 2020-05-29 03: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學家發現蛋白翻譯後修飾新方式
    其主要方向是蛋白質組學、蛋白翻譯後修飾和生物質譜學。趙教授研究組是目前世界上發現蛋白質新修飾最多的實驗室,已首先報導了賴氨酸的丙醯化、丁醯化、琥珀醯化、巴豆醯化、丙二酸醯等新蛋白修飾。曾在Cell, Nature, Science, Nat Chem Biol, Mol Cell, PNAS等一流學術期刊上發表多項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