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前沿】北大張傳茂團隊在核膜蛋白SUMO化修飾和功能研究...

2020-12-04 澎湃新聞

​【學術前沿】北大張傳茂團隊在核膜蛋白SUMO化修飾和功能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2020-05-27 03: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獲取更多CSCB2020相關資訊

核膜(Nuclear Envelope)是核質和細胞質之間的界膜,由內外雙層核膜和貫穿內外的核孔複合體構成。核膜在細胞分裂時進行去組裝和再組裝等一些有序動態變化。保持核膜結構的完整性及其在細胞周期進程中有序的動態變化,對於基因組的穩定性、細胞的各項生命活動乃至生物個體的生存等,具有重要的生物學意義。編碼不同核膜蛋白的基因若發生突變,將會引起一系列嚴重的核膜相關疾病。BAF(Barrier to Autointegration Factor)是一種內層核膜結合蛋白,在高等動物中高度保守,可以與DNA、LEM結構域蛋白、核纖層蛋白、組蛋白及轉錄因子等相結合,在有絲分裂進程、核膜重建、病毒侵染、染色質結構、基因轉錄調控、DNA損傷修復、高等動物發育、人類衰老相關疾病的發生等重大生命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已有的研究表明,BAF在翻譯後修飾調控下參與調節核膜裝配、基因表達、染色質重塑等過程。目前較為清楚的BAF翻譯後修飾是其磷酸化修飾,而其他翻譯後修飾、調控及功能尚不甚清楚。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傳茂教授研究團隊長期致力於細胞周期調控下的細胞核結構、動態變化和功能研究,近期在PNAS雜誌在線發表了題為 K6-linked SUMOylation of BAF regulates nuclear integrity and DNA replication in mammalian cells 的研究論文。該項研究工作發現,人源的BAF蛋白在執行功能時受到SUMO化修飾和調控,並闡述了SUMO化修飾維持BAF在間期細胞核內定位,進而維持細胞周期調控下的細胞核結構的完整性、DNA複製、以及其它功能和內在機制。

在實驗過程中,該研究團隊在人源的HEK293和HeLa細胞中首次發現,BAF與SUMO化修飾過程中唯一的E2結合酶Ubc9存在相互作用且在細胞核中共定位。通過免疫共沉澱及GST-Pull Down等生化實驗進而發現,BAF可以受到SUMO蛋白SUMO1和SUMO2的共價修飾;通過單點突變的實驗等方法確認,BAF分子序列第6位的賴氨酸為主要的SUMO化修飾位點。

通過免疫螢光及核質分離等實驗發現,不能發生SUMO化的BAF突變體BAF-K6R在核質內的定位明顯減弱,而在胞質的定位明顯增加,且表達突變體BAF-K6R的細胞的核膜異常和多核現象明顯多於表達野生型BAF的細胞,而這種異常現象能夠被表達模擬SUMO化形式的SUMO2-K6R-BAF所糾正。進一步的研究證明,核纖層蛋白lamin A/C對於BAF在核內的定位起關鍵作用,而BAF與lamin A/C的相互作用依賴於BAF的SUMO化修飾。因為BAF-K6R突變體與lamin A的結合明顯減弱,導致其在核質中的定位明顯減少。

該研究團隊還發現BAF的SUMO化修飾程度在S期最高。在HEK293細胞中敲低BAF,會引起S期阻滯以及DNA複製速率減慢。進一步研究發現,BAF在S期與重要的調控S期進程的蛋白PCNA共定位並存在相互作用。通過免疫共沉澱、凝膠阻滯以及等溫滴定等實驗,發現BAF的SUMO化能夠穩定BAF與DNA、BAF與PCNA的結合,進而維持S期的正常進程。

SUMO化修飾與泛素化修飾(Ubiquitylation)類似,也是經過一系列酶介的級聯反應。SUMO化修飾是一個具有高度動態性和可逆的過程。該研究團隊證實SENP家族的SENP1和SENP2是BAF的去SUMO化酶,介導BAF的去SUMO化。綜上所述,該研究團隊發現並闡釋了BAF在細胞周期過程中維持細胞核完整性、細胞核動態變化及細胞核功能的新機制,對深化理解SUMO化修飾調控核膜和核膜相關蛋白的功能提供了新的思路。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傳茂教授為本論文的通訊作者,其已畢業的博士生林巧玉為本文第一作者,實驗室多位研究生和老師對此項工作做出了貢獻。

原文連結:https://www.pnas.org/content/117/19/10378

來源:BioArtReports

1980-2020

原標題:《​【學術前沿】北大張傳茂團隊在核膜蛋白SUMO化修飾和功能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核膜解體形成的小泡是雙層膜嗎?
    核膜崩解主要有兩種假說:一種假說認為崩解的膜泡組分孤立存在,並不相互融合,也不與內質網混合,主要證據是,在爪蟾卵提取物中可以分離到含有特定核膜蛋白的膜組分;另一種假說主要認為崩解的核膜組分完全融入到內質網上,主要證據是通過螢光顯微鏡觀察,可以看到內層核膜蛋白完全和內質網共定位。
  • 【學術前沿】張令強/謝萍團隊發現Neddylation修飾的PTEN蛋白的抑...
    PTEN如何進入核內是目前的研究熱點,PTEN入核受到多種蛋白質翻譯後修飾的調控,包括乙醯化、泛素化、類泛素SUMO化修飾。單泛素化修飾驅動PTEN蛋白由胞漿轉移至胞核,SUMOylation也是控制PTEN蛋白核內定位的關鍵。在一眾類泛素分子中,Nedd8是和泛素相似程度最高的分子,所進行的類泛素化修飾稱為Neddylation。
  • 北大張傳茂課題組在中心體複製起始調控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隨著超高解析度顯微鏡技術的發展,通過免疫螢光標記PCM蛋白組分,人們發現中心粒外周基質在母中心粒外周的排列是有序的,即由內向外呈同心圓方式環繞在中心粒外周。然而間期這麼高度有序排列的中心粒外周基質PCM與中心體複製起始的關係尚不清楚;車輪結構的裝配代表新中心粒形成的第一步,車輪結構組裝和原中心粒的發生是如何起始的以及起始位置在哪裡,都有待研究。
  • Journal of Cell Biology | 生命科學學院張傳茂課題組在中心體複製起始調控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在本項工作中,該團隊發現NEDD1蛋白的缺失嚴重破壞了車輪結構裝配和子中心粒發生的起始。在正常情況下,PCM的分層結構是受到嚴格調控的,PCM蛋白被順序招募到中心體上,Cep192呈環狀分布,PCNT呈放射狀分布,它們兩個協同招募了NEDD1以環狀的形式定位在中心體上,從而使NEDD1可以與PLK4在G1期共定位,而NEDD1蛋白招募了γ-TuRC到PCM上。
  • JCB|張傳茂課題組在中心體複製起始調控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redirectedFrom=fulltext)的研究論文。該項工作發現,中心粒外周基質蛋白(PCM)的組分之一NEDD1對於車輪結構裝配和中心粒發生的起始至關重要,並且這個過程受到了PLK4激酶的磷酸化調控,該項工作明確了車輪結構裝配起始的精確位置並闡明了其具體的調控機制。
  • 生命學院張傳茂課題組在中心體複製起始調控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該項工作發現,中心粒外周基質蛋白(PCM)的組分之一NEDD1對於車輪結構裝配和中心粒發生的起始至關重要,並且這個過程受到了PLK4激酶的磷酸化調控,該項工作明確了車輪結構裝配起始的精確位置並闡明了其具體的調控機制。
  • 張傳茂課題組在細胞分裂中紡錘體組裝、染色體列隊和分離研究中...
    近期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傳茂教授課題組在紡錘體組裝、染色體列隊和分離研究中取得了重要進展。繼發現微管募集蛋白TPX2受到Aurora A蛋白激酶磷酸化調控,進而調節細胞有絲分裂中期紡錘體長度(Fu et al, 2015.
  • 【盤點】2019年一季度組蛋白修飾重大學術研究
    解讀/景傑學術2019年年初,我們回顧了過去一年表觀遺傳領域的亮點研究(回顧 | 2018年表觀遺傳學亮點研究(上)、表觀遺傳學亮點研究(下)),了解到組蛋白修飾在癌症發生、衰老、HIV與宿主互作、腸道微生物代謝等領域的關鍵調控作用
  • 【學術前沿】鍾波組發現MAVS和MITA泛素化修飾的新機制
    MAVS(又叫做VISA)以及MITA(也叫STING)作為重要的接頭蛋白,分別介導胞漿中識別RNA的模式識別受體和識別DNA的模式識別受體所介導的信號轉導。研究表明,MAVS和MITA的活性與穩定性受到泛素化與去泛素化修飾的嚴格調控【2】。
  • 【PLOS Genetics】植生所揭示了SUMO化修飾調控植物次生細胞壁增厚的新機制!
    更多前沿研究,關注我們!所有植物細胞都具有初生細胞壁,一些細胞類型,例如維管組織的纖維細胞和管狀細胞中,需要形成加厚的次生細胞壁,為植物的直立生長提供機械支撐力以及水分和養分長途運輸通道。次生細胞壁形成直接影響植物生長發育和抗逆性狀,次生細胞壁加厚過程在時空上受到多層次的精細、複雜和嚴格的調控。    SUMO化修飾是一種蛋白翻譯後的修飾方式。
  • 基礎醫學院張宏權教授團隊非組蛋白新修飾研究成果在
    2017年4月21日,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系張宏權教授團隊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Cell Research在線發表題為「Global profiling of crotonylation on non-histone proteins」的論文。論文通訊作者為張宏權教授,其博士研究生許煒智、萬軍虎為共同第一作者。
  • 研究揭示蛋白質泛素化與SUMO化修飾交互作用在減數分裂中的新機制
    蛋白質泛素化與SUMO化修飾之間的交互作用極大的豐富了兩種翻譯後修飾功能的複雜程度,SUMO靶向泛素連接酶在基因調控、維持基因組穩定性、胚胎發育、癌症等多種生理過程中均發揮重要作用,然而蛋白質的泛素化與SUMO化修飾交互作用在減數分裂過程發揮何種功能,SUMO靶向泛素連接酶如何參與減數分裂調控目前還知之甚少。
  • 【學術前沿】突破!南方醫科大學夏來新/肖姍揭示RNA修飾調控組蛋白...
    【學術前沿】突破!這項研究建立了m6A和動態染色質修飾之間的直接聯繫,並提供了對RNA修飾和組蛋白修飾之間的共轉錄相互作用的機械理解。RNA是高度修飾的, m6A是最廣泛且高度保守的mRNA修飾,它通過METTL3–METTL14核心甲基轉移酶複合物共轉錄成RNA轉錄本, 被去甲基酶FTO / ALKBH5擦除並被諸如YTH家族蛋白之類的閱讀器識別。
  • ...報導去SUMO化修飾調控線粒體未摺疊蛋白質反應及其介導的天然...
    線粒體是細胞內最重要的細胞器之一,不僅為細胞提供了絕大部分的能量,也參與了胺基酸和脂肪等物質的代謝、免疫響應和程序性細胞死亡等過程。因此,維持線粒體的正常功能對於生物的正常生長和生存至關重要。
  • ​【科技前沿】蛋白降解新突破:清華陳曄光團隊等首次開發出靶向...
    以下文章來源於BioWorld ,作者BioWorld BioWorld解讀前沿科學進展,報導趣味研究發現,普及生命科學知識摘要:近日,清華大學陳曄光教授團隊和上海大學胡宏崗教授團隊合作,首次報導了靶向降解β-catenin
  • 冉冉升起的新星:非組蛋白的巴豆醯化修飾及其調控
    作為兼具高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和研發PTMs修飾抗體的公司,景傑生物一直是蛋白質組和蛋白質修飾組學的領跑者。在Kcr修飾研究領域,景傑生物分別和華東師範大學廖魯劍教授團隊、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張宏權教授團隊合作,系統地鑑定細胞中發生巴豆醯化修飾的非組蛋白,上述結果分別發表在著名學術期J. Proteome Res和Cell Research。
  • 【學術前沿】 Josefowicz/李海濤合作發現組蛋白H3.3磷酸化可增強...
    H3.3的第31位絲氨酸還可被磷酸化修飾,然而目前關於H3.3S31和其磷酸化形式(H3.3S31ph)的功能和生物物理機制還需進一步研究【2-5】。2020年7月22日,來自康奈爾大學的Steven Z.
  • Cell子刊: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馮巍研究組揭示細胞核膜蛋白SUN2自調控...
    2015年12月10日,國際學術雜誌《Cell》子刊《Structure》期刊在線發表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馮巍課題組的研究論文,論文題目為「Coiled-coil domains of SUN proteins as intrinsic dynamic regulators」,報導了細胞核膜蛋白SUN2(一種鼠源性SUN蛋白)CC結構域對自身SUN結構域活性調控的結構機制
  • 【學術前沿】藍斐團隊報導METTL5調控核糖體翻譯並促進腫瘤生長
    蛋白翻譯是一個高度精細的調控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多種rRNA修飾參與其中,無論是細菌、酵母還是多細胞生物,均有研究證明核糖體RNA修飾對生物體的翻譯和生長有影響。隨著近年來高解析度核糖體結構的解析,人們發現了更多的多細胞生物特有的rRNA修飾位點,這些修飾的調控酶以及對翻譯的影響尚未可知,特異存在於多細胞生物中的功能和意義需要更多研究來闡釋。
  • 【學術前沿】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五期WLLA學員關鋒團隊揭示糖基化...
    【學術前沿】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五期WLLA學員關鋒團隊揭示糖基化修飾抑制乳腺腫瘤細胞外囊泡的生物學… 2020-11-02 1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