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儘快組織開展環境微塑料汙染現狀調查
塑料垃圾無處不在。塑料在給人類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大量塑料垃圾通過多種渠道進入環境並最終進入海洋,直接或間接地給海洋生態環境帶來危害。為此,聯合國環境大會已經將海洋塑料垃圾列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全球環境問題之一。如何應對這種被稱為「海洋中的PM2.5」的微塑料汙染?日前,記者專訪了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基準與風險評估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安立會。
-
北極海水中發現微塑料汙染 洗衣廢水等或是罪魁禍首
在北極海水中發現的微塑料汙染中,合成纖維佔比高達92%,其中聚酯纖維是最常見的。研究作者稱, 這意味著在微塑料汙染世界海洋時,紡織品、洗衣機和廢水很可能是罪魁禍首 。他們在北極發現的聚酯纖維與洗衣機和汙水處理廠的水中的纖維大小相同。
-
專家建議:應儘快組織開展環境微塑料汙染現狀調查
塑料在給人類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大量塑料垃圾通過多種渠道進入環境並最終進入海洋,直接或間接地給海洋生態環境帶來危害。為此,聯合國環境大會已經將海洋塑料垃圾列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全球環境問題之一。 如何應對這種被稱為「海洋中的PM2.5」的微塑料汙染?
-
專家建議:應儘快組織開展環境微塑料汙染現狀調查
光明日報記者 金振婭 塑料垃圾無處不在。塑料在給人類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大量塑料垃圾通過多種渠道進入環境並最終進入海洋,直接或間接地給海洋生態環境帶來危害。為此,聯合國環境大會已經將海洋塑料垃圾列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全球環境問題之一。 如何應對這種被稱為「海洋中的PM2.5」的微塑料汙染?
-
科學家在北極海水中發現微塑料汙染 洗衣廢水等可能是罪魁禍首
在北極海水中發現的微塑料汙染中,合成纖維佔比高達92%,其中聚酯纖維是最常見的。研究作者稱,這意味著在微塑料汙染世界海洋時,紡織品、洗衣機和廢水很可能是罪魁禍首。他們在北極發現的聚酯纖維與洗衣機和汙水處理廠的水中的纖維大小相同。研究結果表明,其中大部分是從大西洋漂流到北極的--這表明北美和歐洲是這些纖維的來源。
-
排放黑臭水體、酸性廢水致水體汙染,佛山兩企業被罰!
佛山兩企業排放黑臭水體、酸性廢水致水體汙染被嚴懲!近日,一起群眾投訴大塱山塱西湧、五頂崗新村湧水體受汙染的問題,引起市生態環境局三水分局西南監督管理所的關注。執法人員迅速趕往現場跟蹤排汙源頭並進行處理,2家企業被責令整改。在大塱山村,以往清澈的塱西湧變成了散發臭味的「墨水湧」。
-
駱永明等:重視土壤中微塑料汙染研究 發展源頭管控和環境降解修復...
此外,汙水中也含有大量的微塑料,這些含有微塑料的汙水,雖然經過汙水處理廠處理後排放,但由於微塑料粒徑小,在處理過程中沒有起到完全攔截作用。Lares等報導,汙水處理廠的汙泥經活性汙泥法和生物膜反應器法處理後,水樣分別含有1.0個/L和0.4個/L的微塑料。
-
「蛟龍號」帶回海洋生物檢出微塑料,海洋汙染遠比你想的嚴重!
撰文/屠強本文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據央視新聞昨日報導,我國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去年從大洋深處帶回了海洋生物,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4500米水深下生活的海洋生物體內,竟檢出了微塑料。初步估計,這些微塑料很可能是纖維狀的塑料繩。海洋受到汙染的歷史其實已經很長了。
-
生態環境部:我國是塑料生產大國 但不是塑料汙染大國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中國發布丨生態環境部:我國是塑料生產大國 但不是塑料垃圾和海洋微塑料汙染大國中國網9月25日訊(記者 彭瑤)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汙染問題廣受關注。對渤海、東海15個點開展的監測結果表明,表層水體微塑料的平均密度為0.82個/立方米和0.25個/立方米,與近年來國際同類調查結果相比,我國近海表層水體微塑料含量處於中低水平。霍傳林表示,這也印證了中國雖然是塑料生產大國,但不是塑料垃圾和海洋微塑料汙染大國。「海洋廢棄物和海洋垃圾是不一樣的。」
-
淡水環境中發現微塑料,影響的不僅僅是水生生物
2014年,首屆聯合國環境大會上,海洋塑料垃圾汙染被列為 「十大緊迫環境問題之一」,並對微塑料進行特別關注。2015年召開的第二屆聯合國環境大會上,微塑料汙染被列入環境與生態科學研究領域的第二大科學問題,成為與全球氣候變化、臭氧耗竭等並列的重大全球環境問題。
-
生物碳吸附劑去除水體有機汙染
近年來,我國的工業水平和社會經濟都在高速發展,但是環境保護、汙染治理的工作卻未能及時跟上,許多生活和工業廢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流入附近的水體中
-
「看不見」的塑料汙染 無處不在的納米塑料汙染正在危害地球環境
為了了解其影響,以及如何控制汙染,科學家需要知道有多少微型塑料集中在哪些地方,它們來自哪裡,以及它們如何移動。然而,由於微塑料中含有數萬種令人眼花繚亂的聚合物,以及它們大小不一,從米粒大小到病毒大小都有,使得檢測微塑料的工作十分複雜。
-
海洋二所科研人員發表系列研究成果,揭示海洋微塑料生態毒理
近日,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黃偉及團隊在微塑料分布狀況和微塑料對重要海洋經濟物種的生態毒理效應方面取得系列研究進展,相關成果陸續發表在《危險材料雜誌》《環境汙染》《總環境科學》等國內外環境科學與生態學主流刊物。 海洋中的塑料經光降解、機械破碎或生物作用會變成不同大小和形狀的碎片,形成微塑料(直徑<5mm)和納米塑料。
-
新研究發現:農作物正在吸收微塑料
大棚蔬菜種植及潛在微塑料汙染來源(煙臺海岸帶所供圖)塑料汙染正成為整個地球表層生態系統最嚴重的威脅之一。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微塑料可以被農作物吸收並進入其可食用部位。海洋中小於5毫米的微塑料越來越被人們知曉,但對於陸地生態系統中微塑料的了解仍非常有限。「土壤中的微塑料可能是一個更嚴重的環境問題。」論文通訊作者駱永明研究員告訴《中國科學報》,「汙泥和塑料地膜是土壤微塑料的兩大來源,汙水處理廠收集的生活汙水、工業廢水和雨水也都含有塑料,水體中和大氣中的微塑料都能導致土壤中微塑料的積累。」
-
重金屬廢水處理工藝:化學法、物理法和生物法
但是隨著工農業的迅速發展,工業廢水大量排放,使得水體重金屬汙染日益嚴重。據統計,我國每年產生400億t左右的工業廢水。其中重金屬廢水約佔60%。這些廢水嚴重汙染地表水與地下水,造成可利用水資源總量急劇下降。重金屬廢水一般來源於礦山開採、金屬冶煉與加工、電鍍、製革、農藥、造紙、油漆、印染、核技術及石油化工等行業。
-
關於土壤微塑料汙染 你知道多少?
關於土壤微塑料汙染 你知道多少?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近年來,海洋和淡水體系中微塑料汙染和生態效應研究受到了極大的關注,眾多研究表明微塑料在水體環境中大量而廣泛存在,且在一定條件下可對水生生物的生存與健康造成較大威脅,這些研究為世界範圍內開展水汙染防治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礎。
-
水體汙染的主要來源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水汙染的發生是由於各種汙染源排出的汙染物進入水體而造成的。常見的汙染來源途徑如下:(1)工業生產排放的廢水工業廢水包括生產廢水和生產汙水,是指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和廢液,其中含有隨水流失的工業生產用料
-
乾貨|電鍍廢水處理常見的7種工藝
但傳統方法處理電鍍廢水存在如下問題:(1)成本過高——水無法循環利用,水費與汙水處理費佔總生產成本的15%~20%;(2)資源浪費——貴重金屬排放到水體中,無法回收利用;(3)環境汙染——電鍍廢水中的重金屬為「永遠性汙染物」,在生物鏈中轉移和積累,最終危害人類健康。
-
微塑料汙染海洋,貽貝、牡蠣和扇貝汙染最嚴重
,最新研究發現,海洋生物其中的軟體動物,包括貽貝、牡蠣和扇貝,是所有海鮮中微塑料汙染最嚴重的類別。微塑料是由較大的塑料顆粒分解產生,有些是作為清潔劑或美容產品的添加劑直接生產的,最終通過廢水進入水道和海洋。一旦到達海洋,微塑料就時常被野生動物吃下吐,常常讓動物因難以消化而死亡。
-
工業廢水處理方法詳解
工業廢水含有很多有毒有害物質,不但汙染環境,更危害人類的健康,其處理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熱點,工業廢水又分為含酚廢水、含汞廢水、含油廢水、重金屬廢水、含氰廢水、造紙工業廢水、印染廢水、化學工業廢水、冶金廢水,酸鹼廢水等等這些種類,不同的工業廢水其處理的方法也是不同的,下面零距離小編就這些種類的工業廢水的處理方法進行了整理,大家一起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