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閨女現在不知道怎麼了,特別不聽話。去超市給她買了文具盒,非說不好看,還和我生了一場氣。」
「我兒子現在特別反感我們叫他小名,我們現在已經特別注意了。上次我叫了人家一聲小名,立馬生氣了。」
「我女兒現在只能聽好話,做錯了事,也不能說人家,一說就得哭。」
三年級的家長,大家對這些現象並不陌生吧?很多家長會疑惑不解,好好的一個孩子,以前多聽話啊!怎麼現在變這樣了?
莫急!孩子這是長大了,這是好事。
每個人都會經歷三個叛逆期:2—3歲(就是我們經常說的terrible two),7—9歲(兒童叛逆期),12—18歲(青春期)。
三年級的孩子就處於兒童叛逆期,這是他獨立思想形成的時期,所以,這說明孩子長大了。
處於兒童叛逆期的孩子有什麼特點呢?
1、不聽父母的,開始對抗
三年級的學生通過在校學習,已經掌握一定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漢字認識,算術也會算,科學知識也掌握的不少,有時候爸爸媽媽不會的,我也能答出來呢!
他們覺得自己是大人了,不想再受到束縛。可是,他們能力畢竟有限,如果達不到心中所期待的,就會沮喪,大哭。
2、開始有了小團體意識
他們意識到夥伴的重要性,喜歡和小夥伴們玩。如果家長不了解孩子的心理,限制孩子和同伴交往,孩子就會覺得不自由。
3、孩子會排斥父母的嘮叨
他們覺得自己不是小孩子了,你們為什麼還要反反覆覆給我說這些簡單的道理?我們也是從孩子長成大人的,也都經歷過討厭父母嘮叨的年齡。這個時候是非常容易情緒化的,有的孩子會選擇吵一架來反抗,有的孩子則會沉默不語來牴觸。
其實處於叛逆期的孩子最需要父母的理解、尊重、包容和溝通,這個時候不用管的太多,否則效果適得其反。
了解這一心理特徵,在與孩子有衝突的時候,要怎麼辦呢?
1、冷靜對待、積極溝通
溝通是為了解決問題的,而不是讓問題越來越擴大。
既然講道理、壓制這些方法不管用,不如試試冷靜一下。給對方一點時間來思考,這麼大的孩子已經有一定的思考能力了,冷靜下來,是可以想明白對錯的。
父母吵孩子,打孩子,實際上是對自己情緒的發洩。可以看看書,聽聽音樂,讓情緒緩解一下。我們連自己的情緒都控制不了,何談去引導孩子心平氣和呢?
2、培養孩子一項愛好
每個人都有自己感興趣的方面,建議培養孩子喜歡一項體育運動。
我有個學生,特別喜歡籃球。每當他高興或者沮喪時,他都會去打籃球。幾年下來,他不但身體健壯,個子高,心理也很健康。進球得分帶來了榮譽,同時,負面情緒也被汗水帶走了。
體育運動好處多,你也可以試試。
尊重孩子,把他當做一個成年人來看待。作為家長,不要居高臨下。孩子不是屬於誰的,家長也只是陪伴他走一段路的人。珍惜彼此的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