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生物與環境》P9——P14答案參考
作業本P9——食物鏈和食物網
活動記錄
1.薔薇、蚜蟲、瓢蟲、落葉、小草、蚯蚓、小鳥這些生物有什麼樣的食物關係?按照誰被誰吃的順序,用簡單的文字和箭頭表示這種關係。
薔薇 → 蚜蟲 → 瓢蟲 → 小鳥
落葉→ 蚯蚓 → 小鳥
2.用箭頭表示下列生物之間的食物關係
課堂練習
3.草、田鼠、老鷹等構成了田野生態系統的一條食物鏈。
寫出這條食物鏈:
草 → 田鼠 → 老鷹
在這條食物鏈中,生產者是(草),消費者是(田鼠 、 老鷹)。
4、選擇題。
(1)"小麥→麻雀→鷹"這條食物鏈中,屬於生產者的是(C)
A.鷹
B.麻雀
C.小麥
(2)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主要是(A)。
A.吃與被吃
B.相互競爭
C.互利互惠
(3)下列食物鏈正確的是(A)。
A.稻穀→蝗蟲→青蛙
B.蝗蟲→青蛙→蛇
C.七星瓢蟲→蚜蟲→桃樹
(4)下列關於食物鏈的說法,正確的是(C)
A.食物鏈通常是從小動物開始的
B.生物之間只有食物關係,沒有相互依賴關係
C.許多食物鏈彼此交錯在一起,形成一個網狀結構
資料閱讀
食物鏈和食物網
食物鏈是生物通過吃與被吃的關係(捕食關係)彼此聯繫起來的序列,又稱營養鏈。食物鏈中,箭頭表示營養流動的方向。在自然界中,並不是每種動物都只吃一種食物,因此許多食物鏈彼此交錯,形成複雜的食物網。食物網越複雜,生態系統就越穩定。假如一個島嶼上只生活著草、鹿和狼,那麼一旦消失,狼就會餓死。如果除了鹿以外還有其他的食草動物(如牛或為羊),那麼鹿的消失對狼的影響就不會那麼大。
作業本P11——做一個生態瓶
@活動記錄
1.用簡圖在下面的方框中設計一個生態瓶。
(1)我們設計的生態瓶中,生物有(小魚、蝦、螺螄、水草)
非生物有(水、細沙)
(2)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的關係是(相互依存)。
&課堂練習
2.選擇題。
(1)池塘裡的生物有相互依存的關係。下列生物間屬於相互依存關係的是(C)。
A.大魚吃小魚
B.幾種魚都喜歡吃相同的植物
C.魚吃植物,它的糞便又為植物提供養料
(2)製作生態瓶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C)。
A.生態瓶內要放儘量多的植物,因為植物能提供氧氣和養料
B.生態瓶內不能放泥沙,因為泥沙會發臭
C.放入生態瓶內的魚類,要充分考慮它們的食物關係
(3)生態瓶上部留有一定空間的目的是(C)
A.增大動物活動的空間
B.餵食更方便
C.留有充足的空氣
(4)在生態瓶中放置動物和植物時,要(B)
A.先放動物
B.先放植物
C.動物和植物一起放
(5)做生態瓶時,瓶中的水應選用(B)
A.礦泉水
B.自然水域中的水
C.涼開水
(6)製作好的生態瓶應該放置在(B)。
A.強陽光下
B.有較強散射光的地方
C.陰暗處
課外觀察記錄
3.製作並觀察生態瓶,填寫下面的記錄表。(略)
作業本P13——改變生態瓶
#活動記錄
1.記錄生態瓶裡的小魚在水多時和水少時一分鐘內浮到水面上的次數,分析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
我們的解釋:水減少,生存空間減少,氧氣量減少,小魚浮出次數增多。
2.記錄生態瓶裡的小魚在動物多時和動物少時一分鐘內浮到水面上的次數,分析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
我們的解釋:增加魚的數量,氧氣量減少,小魚浮出次數增多。
課堂練習:
3.生態瓶裡的植物增加一倍,生態瓶會發生什麼變化?
生態瓶裡的植物增加一倍,生態瓶裡氧氣增加,小魚等動物上浮的次數變少。
作業本P14——維護生態平衡
¥活動記錄
1.觀察下圖,人類的什麼行為會造成鷹、兔子或草的減少?請在圖中表示出來。
人類對老鷹、兔子的獵殺;過度放牧;環境惡化導致的生長困難等等
課堂練習。
2.選擇題
(1)草原上的鷹、兔子和草存在著食物關係,它們的數量保持一定的平衡。如果鷹被人類大量捕殺,那麼草原上草的數量會(B)。
A.增加
B.減少
C.不改變
(2)我國西北地區土地沙漠化現象嚴重,人們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遏制土地沙漠化。下列措施可以採用的是(C)
A.發展旅遊業
B.發展畜牧業
C.大量種植耐旱植物
3.草原上的牧民為了增加收入,飼養的牛羊的數量增加了5倍照這樣下去,草原將會發生什麼現象?你認為應該怎樣處理?
(1)過度放牧,將導致草原退化,可能會變成沙漠,牛羊缺少食物會餓死,草原上的其他動物也會受此影響而遷走,草原生態被破壞,人類也無法生存。
(2)處理方式:合理放牧,形成生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