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五上科學作業本《地球表面積及其變化》P42——P46答案參考

2020-12-06 溫柔火辣辣

浙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地球表面積及其變化》P42——P46答案參考

作業本P42——P46 單元練習

1.選擇題。

(1)新疆的吐魯番,周圍群山環繞,中間地勢低平,它的地形屬於(C)。

A.山地

B.丘陵

C.盆地

(2)位於我國西南部的西藏自治區,地處(A),那裡有許多冰雪覆蓋的

山峰。

A.高原 B.丘陵 C.平原

(3)從地形圖上可看出,我國的地勢特點是(B)。

A.東部高,西部低

B.西部高,東部低

C.北部高,南部低

(4)地形圖上,通常使用(A)來表示不同地區的海拔。

A.顏色

B.符號

C.比例尺

(5)下列自然現象中,與地幔和地殼運動有關的是(C)。

A.巖石風化

B.土地侵蝕

C.火山活動

(6)許多科學家認為,雄偉的喜馬拉雅山是由於(A)而形成的。

A.大陸板塊碰撞

B.巖層拉伸斷裂

C.冰川長期侵蝕

(7)在地球的內部,越往深處,(A)。

A.溫度越高,壓力越大

B.溫度越高,壓力越小

C.溫度越低,壓力越小

(8)能使地形在瞬間發生較大改變的自然現象是(A)。

A.火山和地震

B.巖石的風化

C.泥沙的沉積

(9)探索(B)對巖石的作用時,可以將幾塊巖石放入有水的瓶中並劇烈晃動。

A.冷熱

B.流水

C.地震

(10)下列土壤微粒,按顆粒從大到小排列的是(A)。

A.沙礫、粉沙、黏土

B.沙礫、黏土、粉沙

C.黏土、粉沙、沙礫

(11)將土壤倒入盛水的杯子中,發現有氣泡冒出,這些氣體是(B)。

A.氧氣

B.空氣

C.水蒸氣

(12)將土壤倒入盛水的杯子中並充分攪排,靜置後,最先沉降下來的是(C)。

A.黏土

B.粉沙

C.沙礫

(13)雨水對土地的侵蝕過程中,最容易被徑流帶走的是(C)。

A.較大的石塊

B.樹木和草皮

C.黏土和細沙

(14)體積較大、稜角分明的石頭,通常分布在河流的(A)。

A.上遊

B.中遊

C.下遊

(15)當河道變寬、水流變緩時,河水挾帶泥沙的本領(B)。

A.增強

B.減弱

C.不變

(16)河流在流經(C)時,最容易發生沉積現象。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17)當暴雨襲來時,山區常見的自然災害是(B)。

A.地震

B.泥石流

C.火山噴發

(18)下列人類行為中,(A)無法減少降雨對土地的侵蝕。

A.開山挖礦

B.植樹造林

C.修建水庫

(19)關於「地形的變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C)。

A.地形的變化,有的表現得很猛烈,有的表現得極其緩慢

B.風化、侵蝕、沉積,都可以使地球表面的形態發生變化

C.河流對土地的侵蝕,給人們帶來的只有壞處而沒有好處

(20)下列地形示意圖中,(B)可以表示丘陵。

2.連線題。

(1)將下列生物與土壤的關係用線連起來。

細菌——分解動植物的殘留體

蚯蚓——使空氣和水容易進入土壤

螞蟻——在土壤中群居

蝸牛和甲蟲——靠腐爛的生物為生

植物的根、莖和葉——腐殖質的主要來源

(2)將「雨水對土地的侵蝕」實驗中的材料或動作與它模擬的對象用線起來。

斜坡形土堆——土壤裸露的山坡

垂直的土壁——懸崖

土堆上形成的細紋——山坡上的溝壑

用噴水器噴水——下雨

泥漿流到盆子裡——地面徑流

(3)將地球的內部構造與它相應的名稱用線連起來。

①地殼 ②地核 ③地幔

3.探究題。

在「尋找土壤的成分」實驗中,小明將倒入水中的土壤充分攪拌,靜置一段時間後,觀察土壤沉積物的分層情況。

(1)實驗中,為什麼要將攪拌後的混合物靜置一段時間?其合理的解釋是(C)。

A.讓土壤充分地溶解在水中

B.讓水分從土壤中分離出來

C.讓混合物充分地沉澱下來

(2)下列哪一幅示意圖表示土壤沉積物分層的真實情況?請在口中畫「√」。

第一幅圖√

(3)在上面你所選的土壤沉積物分層示意圖中指出「黏土層」的位置,並標註名稱。

第一幅圖最上面一層

(4)觀察你所選的土壤沉積物分層示意圖,想一想:土壤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沉積順序?請簡要地做出解釋。

一般來說,重的顆粒先沉積,輕的顆粒後沉積。

4.閱讀下面的資料,回答問題

小石頭歷險記

很久很久以前,小石頭長在高高的山崖上,和爸爸媽媽快活地生活著。白天,陽光暖暖地照在身上。晚上,月亮婆婆出來了,小石頭緊緊地依偎在媽媽的懷裡。這樣的日子不知道過了多久。一天,小石頭忽然發現自己身上多了一道裂縫,一顆種子正在裡面慢慢地生長,於是小石頭和種子成了好朋友。又是好多年過去了,種子慢慢變成了一棵參天大樹,小石頭的身上多了很多的裂縫,它的身體變得越來越小,不過小石頭一點也不難過,因為在它身上又多了好多花草等小夥伴。

一天,狂風帶著大雨咆哮而來,小石頭被衝下了山崖,落進了附近的急流中,任憑它怎樣掙扎,也無濟於事。就這樣,小石頭隨著水流向大海不斷前進,模樣也悄悄地發生了變化,尖尖的腦袋沒有了,身體變得更小、更圓、更光滑了。終於,小石頭被河水衝到岸邊停了下來。當它正在為離開父母、離開小夥伴們傷心的時侯,一群小朋友來到水邊玩耍,一名小男孩發現了小石頭,高興地說:「多可愛的卵石啊,它是我見過的最美麗的石頭了,我要把它帶回家。」於是,小石頭跟隨著新夥伴開始了新的生活……

(1)「小石頭」在氣溫、植物等因素的影響下逐漸碎裂,該現象叫作(A)。

A.風化

B.侵蝕

C.沉積

(2)關於「雨水侵蝕土地」,從資料信息中可以得到的結論是(A)。

A.降水量越大,土地越容易被侵蝕

B.草樹越茂盛,土地越容易被侵蝕

C.山坡的坡度大小對侵蝕沒有影響

(3)從上述資料推測,「小石頭」最有可能在河流的( B)被小男孩撿到。

A.上遊 B.中遊 C.下遊

(4)是什麼原因促使「小石頭」逐漸變成光滑的卵石?請簡要地分析。

由於在河水中受到水流的侵蝕和石頭的相互碰撞、摩擦,「小石頭」慢慢地變成了光滑的卵石。

(5)在方框中畫圖表示「小石頭」在漫長歲月中的形狀變化。

經過幾十年、幾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由於不斷地受到自然界日曬雨淋、生物作用等多方面的影響。卵石不斷破碎分解,形成越來越小的沙礫、沙、粉沙等小顆粒。

相關焦點

  • 浙教版六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生物的多樣性》P36——P42答案參考
    浙教版六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生物的多樣性》P36——P42答案參考生物的多樣性作業本P36——校園生物大搜索作業本P38——校園生物分布圖活動記錄1.製作校園生物分布圖。
  • 浙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生物與環境》P9——P14答案參考
    浙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生物與環境》P9——P14答案參考作業本P9——食物鏈和食物網活動記錄1.薔薇、蚜蟲、瓢蟲、落葉、小草、蚯蚓、小鳥這些生物有什麼樣的食物關係(略)作業本P13——改變生態瓶#活動記錄1.記錄生態瓶裡的小魚在水多時和水少時一分鐘內浮到水面上的次數,分析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
  • 浙教版六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工具和機械》P5——P8答案參考
    浙教版六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工具和機械》P5——P8答案參考工具和機械單元作業本P5——作業本P8——自行車上的簡單機械活動記錄:1.自行車上使用了一些不同的簡單機械,找一找並填寫下表。課堂練習2.選擇題。
  • 浙教版六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能量》P22——P27答案參考
    浙教版六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能量》P22——P27答案參考作業本P22——電和磁課堂練習1.最早發現「通電導線靠近指南針時指南針會發生偏轉」課堂練習4.下列變化對右下圖所示的鐵釘電磁鐵的磁性大小有影響的是(A)。
  • 浙教版六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生物的多樣性》P43——P48答案參考
    浙教版六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生物的多樣性》P43——P48答案參考作業本P43——相貌各異的我們活動記錄1.小組成員相貌特徵觀察。A.身高B.肥胖C.雙眼皮D.音色作業本P45——原來是相互關聯的活動記錄
  • 浙教版六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形狀與結構》P16——P19答案參考
    浙教版六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形狀與結構》P16——P19答案參考《形狀與結構》單元作業本P16——做框架A.三角形的穩定性好B.塔是實心的C.抗風能力弱D.上大下小5.下列框架最不容易變形的是(C)。受到哪些力的作用:自身的重力、風力等形狀和結構特點: 上小下大、上輕下重,三角形框架結構。猜測鐵塔不容易倒的原因:底部有拱形結構,很好的承載重力;上小輕下大重,重心低;框架結構空氣阻力小,使它不容易倒。
  • 浙教版六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生物的多樣性》P49——P52答案參考
    浙教版六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生物的多樣性》P49——P52答案參考作業本P49——P52單元練習1.填空題。(1)科學家發現並分類記載的生物超過了330多萬種,這充分說明地球上的生物具有(多樣性)。(2)像鯽魚那樣,終生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用(鰭)遊泳的動物叫魚類。(3)身體中有脊柱的動物叫作(脊椎動物);身體中沒有脊柱的動物叫作(無脊椎動物)。
  • 浙教版六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形狀與結構》P20——P21答案參考
    浙教版六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形狀與結構》P20——P21答案參考作業本P20——P21——單元練習「塔身」越往上,搭得越小(2)為了使框架結構更穩定,可以在框架中增加(A)。在上頁圖中用畫圖的形式表示。
  • 浙教版六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綜合練習》P53——P56答案參考
    浙教版六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綜合練習》P53——P56答案參考作業本P53——P56綜合練習一、選擇題1.下列生物中,不屬於我國珍稀生物的是(C)輪軸上的輪和軸是一起轉動的,輪轉動一圈,軸轉動(一)圈。輪越(大),越省力;軸越小,越(省力)。生活中常見的輪軸有( 水龍頭、方向盤)等。2.古希臘的阿基米德說:「只要在宇宙中給我一個(支點),我能用一根長長的(棍子)把地球撬起來。」3.在不增加材料的情況下,改變(形狀)是一個增強抗彎曲能力的好辦法。
  • 部編人教版四上數學作業本《大數的認識》P5—P8答案參考
    部編人教版四上數學作業本《大數的認識》P5—P8答案參考大數的認識(五)教材第11頁 作業本P51.在O裡填上「>」「<」或「=」。3 5 0 4 8示例:(答案不唯一)854320>845320>843520 >8432504.世界上的河流,若以長度衡量,排在第一位的是尼羅河,第二位是亞馬孫河,我國的長江排第三,黃河排第五。請你根據以上信息連一連,並填一填。
  • 浙教版八年級科學下冊同步測練專題一 電與磁答案(word版)
    中考網為初二學生精心整理了各類練習題及其答案內容,希望能對各位學生及家長有所幫助。下面是《2017-2018年八年級科學檢測題答案》,供大家參考。     請下載附件:     《浙教版八年級科學下冊同步測練專題一
  • 領導科學試題及參考答案
    2.現代社會生產的巨大發展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帶來了領導活動的一系列變化,要求現代領 導由_________上升為科學領導.   3.領導者是指在社會共同活動中履行一定領導職務的_________.
  • 浙教版五年級科學上冊期末複習第一單元練習及答案
    8.世界上第一個自然保護區是。A.種子膨脹 B.種皮破裂 C.長出根 D.長出嫩芽參考答案:1. C 2.B 3.A 4.C 5.D6.D 7.C 8.
  • 部編人教四上數學作業本《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P51—P53答案參考
    部編人教版四上數學作業本《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P51—P53答案參考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七)教材第78——80頁 作業本P511、在O裡填上「>」「<「或「=」。
  • 浙教版五年級科學上冊期末複習第四單元練習及答案
    參考答案:1.重力;牛頓,(彈簧)測力計; 2.反衝力,彈力 3.滑動 4.滾動;滑動 5.相反;會 6.彈力 7.減小摩擦力二、單項選擇題:(下面各題中分別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意的,請將符合題意的字母填在相應的括號裡)(24分)10.51.我們知道100克力約等於( )牛。
  • 浙教版三年級暑假作業答案參考(科學第三十五天)
    1.選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裡。(1)小明研究「一袋空氣的質量是多少」,他應該選擇(B)放到天平的託盤上,和袋子裡的空氣品質進行比較。A.右邊針筒的活塞被推出來B.右邊針筒的活塞沒有變化C.左邊針筒的活塞無法推進去(3)生活中,(C)運用了「空氣可以被壓縮」的性質。
  • 微博紅人「作業本」:加V算個屁 隨時準備撤離
    叫「作業本」是無心為之  他的微博不是最有名的,但是有名的人都在關注他;他的微博不是粉絲最多的,但粉絲鐵定是最活躍的。在「作業本」粉絲僅有8萬的時候,《精神病學院畢業生》的編輯童亮就萌生了為作業本出書的念頭,沒想到,這一想法就誕生了中國第一本真正意義上的「微博書」。當時編輯這一單純的出書念頭,恰巧也就遇到了一個單純的他。
  • 浙教版四年級暑假作業答案參考(科學第三十三天)
    (√)2.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裡。(1)下列礦物中,硬度最大的是(A)。A.劃刻B.滴鹽酸C.敲擊(5)下列巖石中,滴上稀鹽酸會冒氣泡的是(B)。(2)用鉛筆在巖石上畫一條簡單的輪廓線。(3)用水彩筆塗上顏料,想一想如何利用巖石天然的色彩和它上面的斑點製作巖石畫。
  • 海天:政治理論試題、參考答案及其考題對照
    【來源:北京海天學校】  政治理論試題、參考答案及其考題對照  編者按:  在2007年考研政治的考前預測中,北京海天的任汝芬、陸衛明、常紅利等老師取得了令人吃驚的高命中率,並受到了全國考生的廣泛讚揚和積極評價。
  • 北半球的陸地面積竟然是南半球的兩倍,南半球陸地僅佔五分之一!
    北半球的陸地面積竟然是南半球的兩倍,南半球陸地面積僅佔五分之一! 地球表面分為海洋和陸地兩大部分。地球表面積約5.1億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積達3.61億平方千米,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陸地面積有1.49億平方千米,約佔地球表面積的29%。因此,地球有了「水行星」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