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一個寒假,又這樣漸行漸遠漸無聲。這個假期,你過得充實嗎?你過得快樂嗎?你過得幸福嗎?你過得無怨無悔嗎?也許,你會目光如炬,氣定神閒地說是,也許,你會眼神迷離,心如鹿撞地說否,也許,你還會什麼都不說,只是用一個或深或淺的沉默,一帶而過……
這個假期,我們的語文,留了一項特別的作業:每天打卡寫微日記。每篇兩百字。在閱讀大家發來的文字稿時,說真話,有太多的驚嘆,太多的感動,和太多太多的憧憬和期盼。
老子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荀子在《勸學》中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這些話,都是在說一個最平常卻又最不平凡的道理:堅持就能見證奇蹟。
在這四十多天的假期裡,親愛的你們,就是堅持做了一件特別小,但是特別了不起的事情:寫微日記。
我們的好人緣佳悅同學,堅持寫她的班級青春志,每一篇都在千字以上。讀她的青春志,恍惚之間,我也回到了那本來一去不復返的青春歲月裡。青春,是一個人一生中最美最動人的芳華。沒有經歷過青春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沒有享受過青春的生命是不夠厚重的生命。我們的佳悅,把對青春的愛與恨,孤獨與寂寞,傷心與苦楚,甚至那些難以言說的羞澀和懵懂,都用她靈動飛揚的筆觸,一筆一筆地記錄下來。在翻看佳悅寫給青春的紀念冊上的文字,真的好想去感謝我們美麗又魅力的漢字,感謝我們豐富又頗有風度的母語,感謝我們的生活,感謝我們已經遠去的,正在走過的,還沒有到來的青春歲月,感謝文字賜予我們的這份厚禮,感謝勤奮的堅持贈予我們的永恆。在佳悅的文字裡,我不禁想到了七八年前,我大學畢業前夕,也只是一個心血來潮的突發奇想,想寫一點文字,給幾年的大學生活而已。最初的計劃是寫三萬字。可是,寫著寫著,就上癮了。寫著寫著,就習慣了。寫著寫著,就想要堅持下去了。收筆的時候,我做了一個統計,共寫了八萬多字的生活記錄。這,也是青春的縮影,還是青春的定格。有些東西,是會被時間帶走的,比如容顏,比如體魄。也有些東西,是可以永恆的,比如文字,比如文學。我想,借著佳悅的這三萬多字的假期微日記,告訴在座的各位: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生活,就永遠不會虧待你,更不會背叛你。相反地,它可能在某一個時間,某一個地點,會喚醒你,會拯救你,會成全你。
除了佳悅,還有我們的科代表媛媛。媛媛的文字,一直都特別流暢,特別溫暖,特別動情。從前,我一直覺得,媛媛的敘事作文寫得不錯,隨筆散文寫得不錯。可是,這個假期,我讀到的媛媛的作品,則是小說。能夠寫小說,會寫小說,且把小說寫得有模有樣的人,真的擁有成為作家的潛質。能夠寫小說的人,都特別了不起。你看我們中國的文壇上,知名的作家,幾乎都是小說家。外國作家中,亦有不少。小說,作為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有它的深度,有它的廣度,有它的厚度,還有它的純度。我們的孩子,小小年紀就能寫出小說來,了不起!
相比之下,邱炎寧的文字靈感,更多的是來自電影。這個假期,她看了不少影視作品。她能夠在觀影之後,及時發現,及時感悟,及時反思。這一點,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這也在告訴我們,生活處處有語文,語文處處皆生活。所以啊,親愛的孩子,擦亮你的眼睛,打開你的耳朵,敞開你的心靈,去觀察,去聆聽,去思考。而不是照搬照抄,東拼西湊,無病呻吟,故作深沉。
在大家的文字裡,藺老師讀到的是你們的文字,觸摸到的,則是你們的生活。我們中的一些人,假期時候都在補課,整日穿梭在公交車上,小巷子裡,作業堆中。在摸爬滾打的日子裡,你,一定有過太多的感觸,無論好壞。初三,是黎明前的黑暗,是春天抵達之前的酷寒。我們中間的不少人,都在不停地抱怨,受不了啦,沒有自由啦,作業太多啦……這些雞零狗碎的煩惱,其實就是青春的真面目。想當年,我在你們這個年紀的時候,還在鄉下讀書,過住校的日子,吃的是大鍋飯,睡得是大通鋪。常常夜裡要學習到十一點,早晨五點半就起床。那時候,也覺得苦啊,覺得苦海無邊。可是,後來,還是走過去了。因為,時間,不會等待任何一個人。你若不緊跟著時間的步伐,時間也不會棄你而去,但是,你在渾然不覺之間丟失的很多東西,卻是再也找不回來了。
在你們的微日記裡,藺老師有驚喜,有感動,但,也有遺憾,也有失落,也有不滿意的地方。比如,親愛的你們,在座的各位,在文字裡總是小心翼翼地訴說著,小心翼翼地描寫著,好像是在掩飾著什麼一樣,是你們的青春秘密嗎?是你們成長的暗號嗎?是你們彼此和彼此的約定嗎?這份看似不經意的掩飾,有意無意地就將我們的心靈距離,拉得好遠好遠。也是在有意無意之間,那份本該存在的真實真誠和真情,也就失去了它原本的純度和溫度。
我們平常總喜歡說,拿得起,放得下。可是大家呢,我覺得,雖然我們又長大了一歲,可是,我們的心境,和從前似乎別無二致。還是那麼幼稚,那麼單純,那麼不諳世事。
在你們的微日記裡,大家還在撒著嬌,發著嗲,耍著公主和王子的小脾氣,做著一個又一個不切實際的肥皂夢。光說不練假把式,空話套話假話都是水中月鏡中花。醒醒吧,不要再用不痛不癢的文字來為自己開脫,不要再用半真半假的話語為自己找臺階。你所悔恨的昨天,已經成為歷史,永遠不會重新開始。你所擁有的今天,才是最好的日子,務必要好好珍惜。腳踏實地地去做,一步一步地去走。人說,不怕慢,就怕站。既然如此,那麼,你就不要停下來,就像你這四十多天,每天堅持兩百字的寫作一樣,堅持一下,坦途,就在前方。
親愛的孩子們,你們生活在最好的時代。物質條件充裕,交通便捷,通訊發達,信息化程度特別高。足不出戶就可以覽閱天下大事。手指輕輕一點,要買的東西就會在很短的時間內送上門來。上學有人送,下學有人接。吃肉有肉,吃菜有菜,穿最好的服裝,看最好的電影,還有時間去看看外面的大千世界。可是,你們又是生活在最壞的時代。因為虛幻的網路遊戲,我們中間的不少人,為此神魂顛倒,指鹿為馬,為此與家人關係緊張,搞得生活是烏煙瘴氣。因為便捷的交通條件,很多人都是車接車送。一輛小車,不費吹灰之力,就把你們與自然親近,與煙火生活親近的距離壓縮到什麼都沒有。因為不能感受春風撫過臉頰,你自然就不會懂得,朱自清先生在《春》裡邊所寫:「『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裡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溼的空氣裡醞釀。」到底是怎樣的一種體驗。因為不能在雨中撐傘行走,你就自然不會明白詩人戴望舒在《雨巷》中所描繪的「她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飄過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撐著油紙傘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默默行著寒漠、悽清,又惆悵……」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寒漠悽清和惆悵。因為不能在秋天的某一個時刻,自己獨自遠行,你就自然不會清楚元代的馬致遠,這位被譽為「秋思之祖」的詞人寫下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情懷。因為不能在雪落的時候,叫上一群人,前呼後擁地到雪地裡瘋一場,你自然就只能是隔著一張薄薄的紙,有氣無力地讀出「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假期,本來是用雙腳去親吻泥土,用雙手去觸摸生活的好時候,可是,親愛的孩子,假期你在幹嘛?在寫作業,在補課,在聊微信,在打遊戲,在晨昏不分,在晝夜顛倒,在渾渾噩噩。在你們的微日記裡,不止一位同學感慨,假期幾乎是什麼都沒做,等到想做的時候,假期已經結束了。於是,又陷入了深深的自責當中。於是,在自責中,又一次信誓旦旦……古人有言:無志人常立志,有志者立長志。你們在為過去的無所事事心表懺悔的時候,其實就是告訴旁觀者,我就是一個沒有志氣,沒有恆心,不能堅持的人,所以,我才會這麼痛苦。
眾志成城。眾人拾柴火焰高,眾人划槳開大船。這個假期,我們一起進行了微寫作,一共寫了十幾萬字。十幾萬,真的不是個小數目。但是,如果,這一刻,我們在這十幾萬字面前,就表現出驕傲自滿,表現出洋洋得意,那未必太早。生活就是故事的源頭活水。我們所經歷的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故事在發生。這些故事,還等著你用靈敏的五官,用悲憫的筆墨,去講述,去呈現,去生動演繹,去恆久存留。
所以啊,新學期,我們還要繼續把微寫作進行下去。每天兩百字(周末除外)。我想讓大家通過這樣的一種方式,為我們的初中生活做結尾,也想用這樣的一種方式,為我們的新生活做開幕。
不過,接下來的微日記寫作,我們要確立中心,每周一個主題,題目自擬。在這個主題之下,完成兩篇微日記。剩餘的三篇,自由發揮(即不在主題範圍之列)。
百川歸海,落葉歸根。我們也要用文字,一點一點,一寸一寸地探尋生命的來處,生活的源頭,情感和靈魂的歸宿。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是的,萬紫千紅,它都歸春天所有。千紅萬紫,它都是春天的色彩。就如你,如我,如他,如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文字歸我們每一個人所有,記錄也歸我們每一個人所有。王君老師說,我寫,是因為我有。我寫,是因為我愛。那麼,從這一刻起,讓我們放低身段,俯下身來,把自己和生活融為一體。從此刻起,讓我們打開緊掩的心扉,去觸摸煙火日子,尋常歲月,青春路上的那些真,那些善,那些美,那些溫暖,那些幸福……
親愛的孩子,約起來吧!親愛的孩子,寫起來吧!生活的書籍,等著你去寫一篇真誠的卷首,作為送給春天的邀請函。
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