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買回豬網油 下鍋飄出塑料味

2020-11-26 湘潭在線

  ■湘潭縣射埠鎮居民馮先生,擔心從市區砂子嶺買回來的這袋油有問題

  ■他將這袋油送到相關部門檢測,但檢測結果需15天後才能出來

  湘潭在線7月21日訊(湘潭晚報記者 李克西)擔心在市場上買到「地溝油」,一些人選擇了自己動手煉食用油,但湘潭縣射埠鎮的馮先生卻沒想到,買來煉油的豬網油也出了問題,「我把兒子買回來的一袋網油放到鍋裡煉油,竟煉出了一股塑料臭味。」

  這塊豬網油像一次性手套

  7月20日,我們在馮先生家中見到了這塊「問題」豬網油。這塊豬網油呈白色網狀,紋理清晰,紋理中間的薄膜在陽光下晶瑩剔透。「豬網油是豬肌肉裡面成網狀的油脂,是我兒子17號從砂子嶺買回來的。」

  鄰居們對馮先生手中的豬網油議論紛紛,「像一次性手套一樣」,「這個看起來像花布」,鄰居們都稱這塊豬網油與平時購買的看上去有所不同。

  煉製豬網油竟有塑料臭味

  馮先生用力擠著手中的豬網油:「這個用手戳還沒有油在手上,用力擠都只有水流。」說著,馮師傅就拿著一小塊網油下鍋,不一會,鍋中就出現了很多油,而網油也迅速縮變成了一塊燒焦的渣滓,同時,我們聞到了一股塑料味,隨後,馮師傅又點燃了這塊網油渣,燃燒的油渣像被高溫熔化的塑料一樣,不停地滴下液體物質,「昨天我還吃了一點這個網油煉的油,不曉得有沒有問題。」

  15天後才能出檢測結果

  馮先生的媳婦告訴我們,發現網油出現塑料味後,她再次向賣網油的老闆詢問,老闆卻說這袋油不能用水清洗,要立馬煉製才行,而對於這一說法,家人都不能理解,決定將這袋豬網油送到相關部門進行檢驗。

  7月20日,湘潭市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所的食品檢測科對豬網油進行了檢測,工作人員告訴我們,15天後才能出檢測結果。

  相關連結

  豬網油就是網油,是豬肌肉裡面成網狀的油脂,在烹飪製作時常被當配料用。動物油脂在經過加熱後,會產生一種特殊香味,能夠增進人們的食慾。

相關焦點

  • 菜場買回的魚骨頭呈綠色 市民懷疑塑料製成
    【溫州網·原創報導】樂清市象陽一市民在菜市場買了一截魚後,回家煮熟後發現魚骨頭竟然呈淡綠色,且肉眼看像是塑料做的.「魚刺,魚骨頭全部是塑料的,太恐怖了!」  前天傍晚,當事人鄭先生給本網新聞熱線88817266打來投訴電話,並郵發來含有綠色骨頭的魚肉照片。
  • 市民半夜聞到糊味 靠手電照出煙霧排除鄰居火險
    凌晨2:40分,渝北區洋河北路某小區居民樓裡,熟睡中的市民劉先生被一陣糊味嗆醒。「起火了?」他心裡咯噔一聲,連忙穿衣下床,並喊醒家人。劉先生先是仔細巡查了一遍自己家裡,廚房、衛生間、臥室……都沒有發現異常,他和家人推開窗,發現糊味是從外面飄來的。這棟樓有18層,劉先生住在6樓。怎麼辦?
  • 男子買回問題魚缸 加熱棒爆裂熱帶魚變水煮魚
    男子買回問題魚缸 加熱棒爆裂熱帶魚變水煮魚  男子買回問題魚缸 加熱棒爆裂熱帶魚變水煮魚   市民劉先生愛好養熱帶魚,平時是悉心照料,可是他怎麼也沒想到,短短幾天,他心愛的熱帶魚,竟然都變成了水煮魚。
  • 膠州市民在五常常星大米裡吃出大量疑似塑料顆粒物 廠家懷疑有人...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偉豪 報導膠州市民劉女士在膠州市李家河社區某商店購買了一袋黑龍江五常市常星米業出品的大米,打開後發現裡面摻雜著不少疑似塑料顆粒的東西。10月19日,劉女士撥打半島膠州新聞熱線「83982811」反映了此事。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 黃河岸邊的笑聲 | 鹼櫃村:產業飄出「幸福味」
    黃河岸邊的笑聲之《鹼櫃村:產業飄出「幸福味」》>肥嘟嘟的肉兔,紅豔豔的火龍果,亮晶晶的葡萄……特色種養產業,讓鄂託克旗蒙西鎮鹼櫃村村民的幸福日子味更濃。據了解,在蒙西鎮政府的支持下,由程小平任法人成立了以穀物、蔬菜、花卉、水果、苗木等農副產品生產與銷售為一體的鄂託克旗盛農農業專業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建設種植大棚33棟,資產總額900萬元。並通過「黨支部+合作社+農牧戶」的利益聯結模式,帶動15戶貧困戶脫貧。
  • 用塑膠袋裝冒著熱氣的飯菜 真的安全嗎?
    □本報記者 馬新峰 王 冕 文/圖如今,不少市民外出購買食品,大多都是使用商家提供的塑膠袋等直接盛裝食品,有的是剛出鍋熱氣騰騰,直接拎著就回家了。有的圖省事,就著塑膠袋直接吃完就扔了。最近市民李先生在本報熱線中提出質疑,用塑膠袋裝東西,尤其是裝熱菜、熱飯,真的安全嗎?對人體有害嗎?
  • 塑料咖啡杯蓋遇熱釋出致癌物?
    近日,有媒體的官方微博轉載了一則報導,指臺北衛生局抽查發現,當地13間連鎖快餐店及咖啡店包括臺灣星巴克提供的6號聚苯乙烯(PS)咖啡杯蓋,遇熱後會變形,恐釋出會引致肝癌及血癌的化學物。記者昨日購買了六款知名品牌塑料咖啡杯用沸水浸泡,均未發現杯蓋變形。
  • 煮餃子時,沸水下鍋就錯了!牢記這3點,餃子不破皮,不露餡
    一般情況下,剛包好的餃子,要用沸水下鍋,而且全程保持一個沸騰狀態,煮製過程中加點水,這樣可避免餃子粘在一起。煮冰凍的餃子時,沸水下鍋就錯了!正確的做法是,要用溫水下鍋。這樣做的目的是,隨著水溫的不斷升高,被凍住的餃子皮和餡兒,會慢慢化開,這樣不會粘在一起。
  • 新鍋裡的油變成「瀝青」 專家稱或與新鍋有關[圖]
    新鍋煳了  全婆婆說,幾十年來,每次買回新鍋,她都會先「制鍋」。聽老人們說,這樣做了以後,新鍋炒菜不會粘鍋。  全婆婆原來準備用冰箱裡的豬皮「制鍋」,臨到用時,她發現冷凍室裡的豬皮不好切也不好掰。於是,全婆婆臨時決定,用新買的那桶菜籽油。  「制鍋都要開大火。」
  • 花了300元買回的藥材竟是百合
    早報訊(記者蔡立榮林澤貴)花300元買回1.5公斤治頭疼的藥材,回家後卻被告知那是每公斤18元左右的百合,感到受騙的早報讀者黃女士想通過早報提醒廣大市民別再被騙了。  記者在黃女士家見到,那是一些白色藥材,看樣子很像百合。據黃女士稱,12月15日,她路過廈門市眼科醫院門口時,看到一堆人圍在一起,便好奇地上前看。
  • 塑膠袋裝高溫多油食物有隱患 遇熱可能「放毒」
    而有很多塑膠袋是再生塑料做的,遇熱後,袋子上的有害物質便會附到食物上,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早餐、燒烤多用塑膠袋在許多早餐點,熱氣騰騰的油條、包子剛一出鍋,馬上就被裝進塑膠袋,遞給顧客;在小吃攤點,攤販會在碗上套個塑膠袋給顧客使用;在飯店,吃不完的剩菜,也常被一股腦兒倒進塑膠袋裡打包帶走。
  • 百年古氣井「打了個嗝」 自貢半城臭雞蛋味
    ■環保部門初步調查認定異味系當地古氣井東源井發生井湧所致  ■專家:井湧時噴出的天然氣量和濃度很小,不會對人體造成影響  3月18日下午,自貢城區邊緣的空氣中開始瀰漫出一股臭雞蛋味,自西向東,飄進了市中心。聞到異味的市民起初均認為是家裡或住宅小區發生天然氣洩漏,個別市民還致電消防、燃氣公司或環保部門報告情況。
  • 男子買整個西瓜回家切開 吃到一半竟吃出「塑料膜」
    男子買整個西瓜回家切開 吃到一半竟吃出「塑料膜」
  • 印度亞穆納河面飄滿白色泡沫 來自首都市民的垃圾和生活廢水
    印度亞穆納河面飄滿白色泡沫 來自首都市民的垃圾和生活廢水 2020-11-18 17:19:53 來源:北京晚報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印度亞穆納河面飄滿白色泡沫】近日,印度亞穆納河裡出現了像雪花一樣的白色泡沫。
  • 高溫下不粘鍋塗層會「放毒」?
    因此,烹飪過程中,不粘鍋塗層不會出現分解現象,家庭主婦們可放心使用。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聚四氟乙烯的熔點為327℃,此時作為不粘鍋塗層的強度嚴重降低,建議不要乾鍋加熱。  【釋疑2】   塗層脫落顆粒吃進肚子對健康的影響微乎其微  還有市民擔心,掉落的塗層隨著飯菜進入身體,會危害健康。
  • 一道不費精力的快手菜,幾分鐘就出鍋,香味讓一家人都變成了饞貓
    一道不費精力的快手菜,幾分鐘就出鍋,香味讓一家人都變成了饞貓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能夠很好的鑽研美食,可是現實就是工作壓力確實太大,我們似乎也並沒有太多的時間,真正的投入專注地去鑽研美食。總是想吃點一些帶味的東西,吃得清淡了的話,並沒有那麼的爽口。這道菜其實就很好地滿足了我們的願望,快到什麼程度呢?炸一炸炒一炒就直接能夠出鍋去。吃到了之後,味道確實也是非常的鮮美,相信很多人都沒有辦法抗拒這樣一道菜給我們帶來的美好體驗吧。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今天要說的這道菜,它的名字就叫做椒鹽排骨了。
  • 韭菜炒蜆肉,鮮香、味美又營養,餐桌不可多得下飯菜
    以其溫和委婉,溫柔適中的海鮮味更適合大眾的口味,它的特點就是湯汁豐富,味鮮肉嫩。蜆肉中含有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鈣、磷、鐵、硒等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還含有微量的鈷對維持人體造血功能和恢復肝能有較好效果,營養價值頗高。因此沿海區域菜市場最便宜的就是蜆子肉。現在內陸菜市場也很多了(大都是含鹽)。下面就來分享這道「韭菜蜆肉」詳細做法,喜歡的朋友可以收藏並可和我互動哦!
  • 涼拌芹菜,直接下鍋焯水就錯了。難怪不入味,大廚:這樣做才對
    涼拌芹菜,直接下鍋焯水就錯了。難怪不脆不入味,大廚:這樣做才對。親愛的好朋友們,大家好,這裡妍妍媽媽的美食屋,今天又到了,給大家分享美食的時刻了,你們準備好了嗎?涼拌芹菜是一到夏季必備的小涼菜。接著咱們鍋燒清水,水開後向鍋內加入精鹽一勺,然後再將切好的芹菜段,放入鍋內焯水30秒後,立刻撈出控水衝涼。放精鹽的目的,一是,增加芹菜的底味,二是,讓芹菜燙出的口感更加脆嫩。3、接著咱們將控水衝涼後的芹菜,放在空盆中。將大蒜拍碎切末,和其放在一塊,然後再加入蠔油3克,生抽3克,白糖3克,精鹽1克,雞精少許,味精少許,辣椒油少許調味。
  • 做水煮魚,直接下鍋就「廢」了!多加1步,魚片更軟更嫩,更入味
    導讀:做水煮魚時,萬不可直接下鍋煮!多加1步,魚片不碎不散,還不腥對我來說,第一次吃水煮魚的場景,至今歷歷在目!若干年前,到上海去學習,同事紛紛提議去吃川菜。在一家不大的餐館裡,我的對面坐著一位長發的姑娘。只顧低著頭吃魚,時不時的聽見她吸一下鼻子,我在想也許是辣的。路過時仔細一看,發現她邊吃邊哭,是因為辣得哭還是傷心的哭,我們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