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人生裡的中國」:上世紀80年代,世界重心向中國偏移(2)

2020-11-24 參考消息

那是魯莽歲月一次非同尋常的經歷。有一天,在中山大學完成一次講座後,學生們問我晚上能否跟他們一起去蹦迪。

雖然我本人從來不怎麼熱衷蹦迪,但是在1982年的中國參加蹦迪,這種誘惑力是難以抗拒的。當我到達指定地點時,我發現學生們都在聽音樂——要不就是在瞎轉悠。

我的到來引起顯而易見的歡呼雀躍,其程度在我平生受到的禮遇中是罕見的。學生們解釋說,主要是因為他們雖然有磁帶,卻不知道怎麼跳。我能跳給他們看看嗎?萬幸當時認識我的人中沒有一個在場目睹那場「洋相」。

過去25年裡,我去中國的次數大大增多了。後來,我去中國比去任何國家都頻繁——平均一年有6次,我的學術工作大概約有40%致力於研究中國或者中國對全球的影響,後者的比重越來越大。

相比之下,我幾乎不再去日本了。不是刻意而為,而是因為世界的重心發生了變化。

過去15年的日本是一個相當陰鬱的地方——在智力產出和全球大視角方面尤其如此。日本變得對外界漠然、孤僻、輕全球主義而重民族主義——同一時期,中國對外部世界卻越來越開放。

中國崛起向超級經濟大國發展是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但是真正騰飛其實是從10年前才開始。

中國發生的變化——不管是全球貿易投資還是城市令人難以置信的轉變——都確實令人嘆為觀止。

中國基本上是從一窮二白崛起為世界領先貿易力量的,並且在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方面年年躋身全球前列。中國經濟越來越龐大的全球影響力延伸到了所有大陸大洲。

相關焦點

  • 中國上世紀80年代的3位天才神童,現狀卻一個比一個慘,令人唏噓
    提起神童這個詞,我腦海中湧現的第一個人是初中語文課本上出現的方仲永,五歲就能識得筆墨紙硯,文章詩句信手拈來,若是家裡長輩能有些見識的話,相信他不會只存活在王安石的文章中,而是會留名千古。除此之外我們還知道曹植、王勃等古代有名的神童,當然在現在進步的文明社會,神童也是不少的。
  • ...後疫情時代的消費趨勢:進口向亞洲偏移,中國市場成世界重心
    從銷售渠道來看,疫情對傳統線下零售向線上的推動效果尤為明顯。張其喆表示,疫情之下,消費者更希望能近場消費,由此推動各零售商向線上發力。據介紹,家樂福作為國際化零售連鎖集團,今年年初上線了「一小時送達」服務,8月份又上線了「菜籃子」頻道,主打一日三餐的消費需要。在張其喆看來,隨著疫情常態化,會有越來越多的到家業務不斷湧現,而傳統的線下大賣場則會在對比之下更為艱難。
  • 80年代開始尋找 中國從未宣布野生華南虎滅絕
    因此,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受威脅物種紅色名錄上,華南虎被列為了極危物種。極危在級別上僅次於滅絕。  羅菊春說,根據《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公約》規定,連續50年找不到某種動物在野外的蹤跡,即宣告野生滅絕。可實際上,中國沒有發現野生華南虎,距今也只有二十幾年的時間。
  • 趣談電影史,關於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電影,鮮為人知的那些倔強
    上次說到了中國電影起步發展,這次時間推到上世紀三十年代,地瓜帶你看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後的中國電影。了解中國歷史的人一定都會對中國上世紀三十年的遭遇扼腕嘆息。大家的第一反應一定是九一八事變,日本侵華,全面抗戰拉開序幕,左翼運動興起等一些關乎國家和民族危亡的大事,很少會有人能想到這個時期的中國電影會有怎樣的變化和發展。只覺得那時候的中國是戰火連綿,無暇顧及其他。其實不然,這個時候,在這個特殊的歷史背景下,中國電影行業,同樣有著重大變化。正是由於日軍大舉侵華,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喚醒了數以萬計國民的民族意識。
  • 「在80、90年代,中國搖滾就是我的命!」
    在沒有網購的年代裡,在當時不成熟的媒體環境和運作方式下,這個銷量堪稱奇蹟。中國搖滾自那以後,就再也沒有出現如此火爆的籤售場面。這便是那個年代的很多年輕人,他們帶著理想主義在八十年代起航,卻在轉型期的社會裡,無可避免地與物質的海洋迎面相撞,在滿懷希望又迷茫絕望的矛盾處境中,搖滾樂便成為他們心靈的避難所。04回望25年前的1994,那是中國搖滾樂最閃耀的年份。
  • 從電影《一秒鐘》想到上世紀80年代初農村的露天電影
    我最初的電影印象是關於露天電影的。那是上世紀80年代初。那時候其實沒有露天電影這樣一個稱謂。因為在我們村人的意識裡,電影都是要在場院上放的,不管是哪個隊放電影,都是天黑了在場院上放。那時候哪裡知道城裡人看電影都要到電影院,坐在那麼舒服的椅子上觀看呢。
  • 中國「特異功能」第一人,能「隔空取物」,曾引發80年代氣功熱潮
    20世紀80年代曾名噪一時的「氣功大師」張寶勝,近日心臟病發死亡,時年58歲。說起這個名字,可能年輕人並不熟悉,不過年長的人應該還記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張寶勝的名字可謂家喻戶曉,如雷貫耳。不僅有人為他出書,還有以他的經歷拍攝的六集電視連續劇《張寶勝》,人們稱之為「神人」、「中國聖人」、「活佛菩薩」、「國寶級大師」。中國「特異功能」第一人,能「隔空取物」、「耳朵識字」,曾引發80年代氣功熱潮。上世紀80年代,「氣功大師」受到明星一樣的禮遇和追捧。當時全國產生了幾十家氣功報刊和大量關於氣功的學術著作。此外還有隨處可見的氣功醫療院、氣功表演會等。
  • 他用20萬張照片,記錄了中國的80年代!
    ▌1979年,孩子們在上海豫園練著名的「少林拳」1978至1985年,日本一位攝影師先後45次來中國拍攝旅途長達1050天,累積拍下超過20萬幅照片,記錄了中國的80年代。近60年來,瑪格南圖片社對世界紀實新聞攝影事業的影響,以及記錄歷史、針砭時弊的作用,完全可以擔當一種威力巨大、至高無上「子彈」的稱號。
  • 為啥說三峽大壩使地球重心偏移3釐米,專家這樣回應,表示不背鍋
    「文|家樂(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我知道總有天可以實現~所以總是對未來的旅行充滿著希望。三峽大壩是一個造福人類的工程,但是有人說因為建設了三峽大壩所以導致地球偏移3釐米,那麼這到底怎麼回事呢?他們認為,三峽大壩使地軸偏移了3cm,在回答問題之前,先告訴大家地軸和地軸偏離的問題,地軸就是地球斜軸,也被稱為地球自轉軸。
  • 上世紀50到80年代小學課本的封面是這樣的,看完讓人懷念學生時代
    上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已經離我們遠去了,但是以前的課本仍留在這裡,今天我帶大家一起看一下上世紀5080年代小學課本和教材的封面,感受一下時間的魅力,懷念一下這已經逝去了的時光。
  • 上世紀80年代說石油僅夠30年 為何尚未枯竭
    「海灣石油富國」,按國際匯率計算,卡達爾的人均GDP現在已經達到了7萬多美元,位居世界第六,那麼,有人會問,當石油枯竭了以後,靠石油創造財富的海灣石油富國該怎麼辦呢?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有報導稱,地球上的石油只使用了30年。現在,2019年過去了大半,30年過去了,石油消費一直在增長,但石油資源尚未枯竭。石油到底能開採多久?現在一般認為石油屬於化石燃料,是遠古時代的植物和動物經過地殼的擠壓和加熱以後形成的,在幾百萬年的時間尺度內,是不可再生資源,按照目前的開採速度,石油還可以用43年。
  • 上世紀50年代至今,春運交通工具的變遷
    「中國之聲」微信公號1月18日消息,春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回家更是一年以來每個在外漂泊遊子最殷切的期盼。每逢春運,汽車站、火車站、飛機場熙熙攘攘,全是歸家前後忙碌的身影。從共和國成立之初到現在,綠皮火車、客車、輪船、飛機、高鐵……人們的選擇越來越多,不僅帶來極大便利,也見證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 中國將成世界最大半導體產地,憑什麼?中國做對了些什麼?
    作為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霸主,半導體市場的重心最早就紮根在美國,總體來看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半導體產業在美形成規模; 第二階段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全球半導體重心從美國開始向日本擴散,形成了東芝、松下、日立等一批知名半導體企業;
  • 80年代「中國第五大發明」:官員教授被騙的團團轉
    在上世紀80年代,騙子王洪成自命的「中國第五大發明——水變油」震驚國內外,在網際網路不發達的情況下,還能做到國內上下人人皆知,確實讓人佩服。談到這,其實王洪成的出生很普通,在這個「發明」出來之前,他只是一名公交車司機,做過木匠養過豬。在現在看來,不過是當年普通人的生活軌跡。
  • 劉慈欣科幻小說與《紅星照耀中國》《平凡的世界》有什麼共同點
    從魯迅的《故鄉》到趙樹理的「山藥蛋派」,再到上世紀80年代的「尋根文學」……五四以降,關於鄉土的敘述不僅是一方沃土,還是一門顯學。在《上升的大地:中國鄉土的現代性想像》(以下簡稱《上升的大地》)中,作者羅雅琳以跨越學科界限的視野、擺脫俗論陳說的勇氣,描繪出一幅不同以往的「鄉土中國」景象——「現代性」不只發生在都市,更發生在鄉土;鄉土不光有「泥土」,更有「想像」;來自鄉土的經驗並沒有過時,而依然在向城市裡的人們提供滋養。
  • Netflix復興上世紀80年代動畫經典《神探加傑特》和《神勇小白鼠》
    Netflix重啟的《紙牌屋》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他們已將目光放在上世紀80年代的一些兒童經典上。後來於2003年,迪士尼又推出了錄影帶首映的電影《G型神探2》。  Netflix副總裁Erik Barmack指出,《神探加傑特》和《神勇小白鼠》可以打動不同年代的觀眾,不僅能讓新生代小觀眾喜歡,還能為他們的父母帶來懷舊之感。
  • 通用電氣已獲得允許向中國商飛C919客機出口Leap航空發動機
    4月7日證實,已經從川普政府獲得出口許可,允許向中國商飛C919客機出口Leap航空發動機。 今年2月,華爾街日報曾報導,美國政府官員表示將阻止通用電氣的申請獲得批准,因為擔心中國展開逆向工程進行仿造,對美國航空企業構成威脅。 中國外交部就此回應說,美方採取的相關做法不僅損害中國的合法權益,從長遠看也不符合美國企業自身利益,而且嚴重幹擾兩國乃至全球正常的科技交流與技術合作。
  • 讓世界更多了解中國文化
    任彥攝  「感謝中國授予我這個獎項!這不僅是我的榮譽,也是捷克讀者的榮譽;是對我翻譯工作的認可,也是對捷克讀者的致敬。」86歲的捷克翻譯家王和達說。  這一幕發生在8月22日,第十一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新聞發布會上。今年共有20位海外作家、翻譯家和出版家獲此獎項。
  • 80年代中國老照片:圖2當時的時尚男青年,最後一圖一群小藝術家
    80年代中國老照片:剛開始的火鍋,現在很少見了,當時這種火鍋是原汁原味的80年代中國老照片:穿西裝、打領帶、腳穿皮鞋,當時的時尚男青年,叼煙的動作很帥嗎80年代中國老照片:這家人真的很有錢,還有黑白電視機看。
  • 80年代那些陪我們成長的十大暢銷雜誌,您看過幾本?
    關注我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感謝您的關注和閱讀,《青禾拾記》有您才更加精彩!在沒有網際網路,甚至沒有手機的年代,人們獲得文化娛樂資訊的媒介就是報紙和雜誌。郵局和書報亭是年輕人最常去的地方,單位的閱覽室裡也訂有各類的雜誌和書刊,為職工的業餘文化生活帶來了便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