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無處不在,存在於每一個角色。父母養兒育女,老師教書育人,醫生救死扶傷,工人鋪路建橋,軍人保家衛國……
電影《中國機長》就給我們展示了什麼是機組人員的責任擔當。
《中國機長》是根據事實改編,真實情況是,川航3U8633航班在飛行途中,因風擋玻璃破裂脫落而緊急備降。在這次重大突發事件中,機組臨危不亂、果斷應對、正確處置,避免了一次重大災難的發生,反映出高超的技術水平和職業素養,是當代民航精神的具體體現。每個川航3U8633迫降的驚魂細節,都意味著這是一次足以載入航空史的奇蹟,川航機組所體現的當代民航精神,更是值得玩味。
同時《中國機長》除了是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所改編的航空影片,而且電影完成度極高,在細節方面也處理得極為流暢。
就拿一個細節來說:由於各個機型和公司都會有相應檢查單和處理手續,擋風玻璃整塊脫落的情況在全球也只僅有兩例,因此飛機在如此高的高度還有人員裸露在大氣的特情事件在全球可謂是極其罕見。
按理來說要還原真實極為困難,沒想到電影除了能準確還原出當時的緊急,從玻璃爆裂後艙內外的氣壓瞬間失去平衡,到飛行儀表開始失靈,再到輔助機長的副駕駛半身懸在窗外,每一個環節都處理得十分細膩,緊湊的節奏讓觀眾瞬間感受到撲面而來的危機感。
「我們會一起回去!」
最初看到這句臺詞,讓我瞬間聯想到劉長健駕駛飛機穿越烏雲的鏡頭。內心吶喊的那句「衝過去」代表著劉長健必須肩負機上119名乘客安全回去的責任,還有回去給女兒慶生的決心。實際上不止是機長,乘務組每一個人都擁有各自的生活。
民航不需要所謂的英雄,只需要恪盡職守的安全。民航人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敬畏規章,知道每一條生命的難能可貴,清楚每一個崗位的重要性,明白只有規章的合理運行,才能讓每一位乘客安全的抵達。
人這一生有太多的選擇,誰也猜不透每一個選擇會給自己帶來怎樣的結果,只是在每一個選擇之前,我們都知道接下來的路就是自己剛剛所做的決定,需要自己去面對。
人生很長,也很短,眨眼我們就已經背負起了該背負著的義務和責任,選擇似乎已經不再是迷茫無奈家庭。
責任是一種能力,又遠勝於能力,責任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品格;責任就是對自己可能並不喜歡的工作,毫無怨言地承擔,並認認真真地做好,這就是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