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佤山的鳥兒:黑頭公

2021-01-08 西盟那些事

2013年,因工作崗位調整,我的辦公室從縣黨政綜合辦公樓搬到了縣殘聯二樓。這是一幢磚混結構的兩層小樓,隱隱掩映在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勐梭龍潭湖邊的綠林裡。勐梭龍潭是西盟佤部落國家AAAA級景區的核心,由此核心還輻射拉動了木依吉神谷、裡坎瀑布兩個頗具特色的景區。

在辦公室正前方大約20米的地方,生長著3棵枝繁葉茂的細葉榕,在這3棵榕樹上,我常常看見一種頭頂上長著一小撮黑色羽毛的鳥在枝頭跳躍,不時叫喚幾聲。它們在樹蔭裡避暑、覓食、休閒、嬉戲、歌唱,這也使得我的辦公室在鳥語花香的氛圍裡充滿了靈性。

在雲南邊地,這種鳥是隨處可見的,但不同的地方可能叫法不一樣。在我剛剛開始認知大自然的物事的時候,就聽到家鄉的人們叫這種鳥「黑頭公」。我通過觀察後想到,家鄉人叫這種鳥「黑頭公」,一定是因為它的頭頂上有一小撮黑色的毛,家鄉人就根據它的表象特徵給他起了這個形象的名字,後來我也就一直喚其為「黑頭公」了。直到今天,我看著在勐梭龍潭湖邊的榕樹上起起落落的「黑頭公」,心底總想說點什麼的時候,我才去百度上查找,才知道了這種家鄉人叫做「黑頭公」的鳥,它的學名叫白喉紅臀鵯。這種鳥,我在鳥類百科全書裡查到的資料顯示,白喉紅臀鵯為鵯科鵯屬的鳥類。額至頭頂黑色而富有光澤,眼周、嘴基亦為黑色,耳羽白色或灰白色,有的呈灰褐或棕褐色。上體灰褐色或褐色,尾上覆羽灰白色,尾下覆羽血紅色。分布在印度、越南、寮國、泰國、緬甸、斯裡蘭卡、印度尼西亞爪哇和蘇門答臘等廣大的東南亞國家,在中國的東南沿海以及西南地區均有大量分布。

白喉紅臀鵯主要棲息在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帶的次生闊葉林、竹林、灌木叢以及村寨、地邊和路旁樹上或小塊叢林中,也見於溝谷、林緣、季雨林和雨林。白喉紅臀鵯屬留鳥,棲息地較固定,一般不做長距離飛行。多在相鄰樹木或樹頭間來回飛翔。晚上常成群棲息在一起,覓食時才開始分散,但彼此仍通過叫聲保持鬆散的群。常呈3至5隻或10多隻的小群活動,有時亦與紅耳鵯或黃臀鵯混群。性活潑、善鳴叫,或跳躍於枝頭樹枝間,或站在樹上或灌木上引頸高歌,鳴聲清脆響亮。白喉紅臀鵯屬雜食性鳥類,食一部分昆蟲,也食一部分植物,但以植物性食物為主。植物性食物主要有漿果、榕果、核果、草莓、懸鉤子、堅果、豌豆、鎖莓、紫漿果、洋海椒種子,以及花、葉和其他植物種子。動物性食物主要有甲蟲、蚊、螞蟻等鞘翅目、膜翅目、鱗翅目和直翅目昆蟲。它們的食性特點決定了這是一種對農林業有益的鳥。

記得小時候,家鄉人對「黑頭公」一點好感也沒有,因為它經常到莊戶人家的菜園子裡搞破壞。眼看著一塊長勢齊整的大白菜或豌豆很快就可以上桌了,可「黑頭公」會在你稍不留心時來把它們弄得面目全非,生機盡失。就因為這樣,家家戶戶裡隨處可見捕捉「黑頭公」的扣子,隨便哪家的菜園裡也隨處站滿嚇唬「黑頭公」的稻草人。我在此中也樂此不彼,專門扎了一副用來對付到菜地裡搞破壞的「黑頭公」的彈弓。但在記憶裡我玩彈弓的水平很差,整個在脖子上挎一副彈弓以示自己也是在捍衛園圃地的童年,我連「黑頭公」的一片羽毛都沒有射落過。

今年,我的辦公室又搬到了縣黨政綜合大樓前的水景觀旁。在這裡,「黑頭公」更是成了我門前一年四季的常客。常見它們在樹枝上、屋頂上跳來飛去,不時傳來一陣陣歡快的叫聲,這樣的境遇,在越來越喧囂浮躁的城市生活裡,真是一種福氣了!

「黑頭公」唱唱停停、停停唱唱,有時還調皮地飛進我的辦公室裡,停在茶几上或剛出版的《佤山》雜誌上,歪著腦袋窺視電腦前正在看書的我。見我沒有傷害它們的意思,它們就更加大膽地在我的辦公室裡轉悠了。

鳥類是我們的朋友。在自然界,鳥類是生態系統的重要成員。雖然對生產力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對所食獵物有密度制約作用。此外,鳥類擔負著種子及營養物的輸送,參與系統內能量流動和無機物質循環,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由此可見,自然界不能沒有鳥。但在我們的生活中,特別是在農村廣大群眾中,捕鳥、傷鳥、食鳥的還大有人在。說起來慚愧,就在前幾年,我為了嘗鮮,也曾從農貿市場一老農手裡買回兩串小鳥乾巴,大概有20幾隻吧,我把它們用油煎了下酒,很香,那味道至今想起還在嘴巴裡流轉。即便如此,現在我是再不食用小鳥乾巴了,就是在農貿市場看見有老百姓賣,我也會教育他們不能再傷害鳥類了。有時我看見有人賣的是活鳥,那我一定會把它買回來,先是在家把玩幾天,然後就把它放歸自然。

現在,我和黑頭公成了朋友,只要見它們飛來,我就馬上在辦公室門前的走道上撒些小米,看它們大膽飛來啄食,然後便婉轉地歌唱起來,如此,它們快樂,我也高興。

生態保護、市場規律、文明秩序、遵紀守法等等,社會不進步到一定階段,文化教育不發展到一定程度,是很難和諧的。

今天,在我家房前屋後,不管是房頂還是牆頭,也或是庭院或窗臺,經常有各種鳥在那裡駐足、歌唱,這讓我聯想到,是不是我放走的那些鳥回來看我呢!如此想著,我便感到很欣慰和坦然了!

(蘇然/文 西盟縣融媒體中心/圖)

相關焦點

  • 「閱讀與欣賞」散文 佤鄉的鳥兒
    這樣綠色生態的小城,自然成了鳥兒們的天堂。知名的、不知名的鳥兒在這裡繁衍生息,樹木蔭翳,鳥雀嘰喳,給生活在西盟的居民帶來無窮樂趣。麻雀鳥群中,麻雀當屬隨遇而安、知足常樂的「樂天派」。瓦楞間、屋簷下、草叢裡、樹梢上都有它們的安樂窩。山川空靈,小城寧靜,麻雀起起落落,透過晨霧,追趕炊煙。
  • 燕子、黃鸝、杜鵑:古詩詞中的那些鳥兒,究竟有什麼寓意?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 在古詩詞中 經常能讀到與鳥兒有關的詩句 然而,
  • 霧美滄源 佤山雲海
    山脊線上天空漸漸泛白,山的輪廓也漸漸清晰起來,遠望去就像一個佤族的少女平躺在天邊,旁邊雲霧繚繞就像身上滑落的雲裳順風舞動著。陽光從山的背面,掠過南卡江面,穿過橡膠林,越過山間溝壑,一步一步登上山脊來,萬道金色透過雲霧灑滿開來,灑在旁邊芭蕉樹葉上的露珠裡,晶瑩剔透把雲霧變成水汽浸潤著山坡上的茶園。
  • 蕪湖:跟著這份地圖去「悅讀」
    原標題:跟著這份地圖去「悅讀」「悅讀」倡議一條條文明放在第一條本報特別推出蕪湖閱讀地圖,為您推薦「悅讀」好地方,並發出多條「悅讀」倡議:閱讀千萬條文明第一條;何以解憂唯有讀書;春風十裡不如讀你……這些溫馨的倡議已經張貼在「悅讀」之所的醒目位置,盼能得您會心一笑。
  • 「悅讀溫江」從湧泉開始……
    5月13日下午,2020年「悅讀溫江」活動在湧泉街道共耕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啟動,來自溫江區各鎮(街道)、區級部門、園區及區屬國有企業代表們,齊聚一堂進行了「家風家訓」主題「悅讀」。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 雪中的鳥兒,分外美!
    雪中的鳥兒,分外美! 冬日裡,鳥兒依舊在, 潔白的雪, 是世間最純潔的背景, 雪中的鳥兒,分外美!
  • 鳥兒洗澡
    梳理羽毛和洗澡是鳥類最為要緊的行為之一,這種行為使得鳥類保持身體清潔、減少疾病。不管是威武的大型猛禽,還是各樣小巧的林鳥,甚至常在水裡的水鳥,都會梳理羽毛和洗澡。        首先科普一下鳥兒洗澡的原因吧!鳥類的羽毛不僅顏色豔麗豐富,而且羽毛內有羽小枝,枝上有類似的「鉤子」,把相鄰的羽小枝互相連起來,非常的堅固和有彈性。
  • 那些叫不上名字的鳥兒,飛來了……
    這個周末,跟著小編走,去看看溼地公園那些罕見的鳥兒吧!都是你叫不上名字的哦~純色山鷦鶯●西湖溼地公園扇尾鶯科山鷦鶯屬的鳥類,又叫做褐頭鷦鶯、純色鷦鶯。眉紋色淺,上體暗灰褐,下體淡皮黃色至偏紅,背色較淺且較褐山鷦鶯色單純。棲息於草叢、蘆葦地、沼澤、農田、果園和村中附近的草地、灌叢中。
  • 大樹與鳥兒
    下午六點半鐘,天空終於出現成群結隊的鳥兒,朝著「小鳥天堂」的方向飛來。白鷺回來了!只見它們白花花的一片,數秒後,有的白鷺開始變換隊形,在「小鳥天堂」上空盤桓,驕傲的姿態像是在慶賀自己的凱旋。這時,從「小鳥天堂」裡又飛出來了灰鷺。因為生活習性不同,白鷺是早出晚歸,而灰鷺是暮出晨歸。於是,白鷺和灰鷺一進一出,往來穿梭,交替飛舞,景象甚是壯觀。
  • 在線語音合成工具分享—標貝悅讀
    標貝悅讀就是為解決這些問題而開發的。標貝悅讀針對的是短視頻作者需要給自己的作品配音,抑或是需要將自己的文字作品轉為有聲版的各大寫作平臺的作者。這種需求小眾,頻次未必高,但確實存在。我們一直在致力於標貝悅讀功能的優化和聲音的精細打磨,標貝科技也一直在升級TTS合成技術。相信我們的合成效果會越來越接近真人。歡迎使用,歡迎合作,可直接聯繫在線客服談合作。
  • 特寫:阿佤人民唱新歌——習近平走進雲南佤寨訪民生賀新春
    新華社昆明1月22日電 題:阿佤人民唱新歌——習近平走進雲南佤寨訪民生賀新春新華社記者張曉松、朱基釵 人民日報記者杜尚澤、嶽小喬冬日午後的陽光,溫暖而祥和,灑進整潔的農家院落。小木樓上,一串串金黃的玉米呈現著豐收的景象。
  • 探秘軍山鳥類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軍山景區早已成了鳥兒們的天堂,戴勝、黃鸝、雀鷹以及其他多種鳥兒都來軍山做過客,甚至安過家。
  • 品味書香 快樂閱讀|清大悅讀助力樂群小學書香校園建設
    在「網際網路+」時代背景下,學校於2019年引進清大悅讀平臺,旨在涵養人文精神,傳承文化經典,創建富有樂群特色的書香校園。走進樂群小學,「經典閣」和「書吧」等讀書場所隨處可見,書架上整齊地擺放著《上古神話》《先秦散文》《元明戲劇》《商周銘文》《六朝駢文》《明清小說》等各種國學經典。
  • 辦公室飛來「貴客」原來是紅嘴山鴉
    站在窗臺上的紅嘴山鴉。 本報8月24日訊(記者 王晉飛)今天,朔州市王先生致電本報說,一隻黑色羽毛、細長紅嘴的鳥兒,飛進朔州市某機關辦公室「串了個門」。他們上網一查,這個「客人」原來是紅嘴山鴉。
  • 請給鳥兒一條生路
    在公安部門的打擊下,已有若干鳥販落網,許多鳥兒被救。然而,沒想到上海崇明島仍有消息傳來:在東灘的苗圃內有幾十張鳥網。大的高5米,寬約 25 米 。上面還掛著虎斑地鶇和紅脅藍尾鴝等野鳥。人們解救時發現紅脅藍尾鴝已死。
  • 五彩斑斕的鳥兒
    五彩斑斕的鳥兒1五彩斑斕的鳥兒2五彩斑斕的鳥兒3五彩斑斕的鳥兒4五彩斑斕的鳥兒5五彩斑斕的鳥兒6五彩斑斕的鳥兒7五彩斑斕的鳥兒8五彩斑斕的鳥兒9
  • 鳥類"土專家"吳偉和30萬隻鳥兒的"大數據"
    熊曉峰 攝   時間的積累:8萬裡路和30萬隻鳥兒的「大數據」   4月中旬,初春的帽兒山,晨起時分頗有寒意,連露珠都伴著冰茬。每天天剛亮,吳偉就要穿上並不透氣的棉膠靴,挎著裝滿提鳥袋的兜子,裝上梭子、小剪刀、挑線棒,去巡視106塊10米長、3米高的粘鳥網,將被網粘住的小鳥「解救」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