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諾貝爾哥」,我簡單說幾句

2021-02-15 蒙藏行


天鵝在夕陽下飛翔 / 攝於2012年,滿洲裡

「諾貝爾哥」突然就火了。網絡上突然翻出一個五年前的電視節目視頻,一位下崗工人參加「非你莫屬」節目,想表述自己的科學研究項目——這個研究很厲害,前所未有,甚至可能得諾貝爾獎,並且在他的表述中有「引力波」的字樣。結果呢,他根本沒有機會完整表述,主持人和嘉賓用無禮的嘲諷活生生地就是不讓他說話。

事情迅速發酵的原因,大概是因為前幾天科學上證實「引力波」是存在的,並且被新聞大量報導。於是有好事者就牽出這段視頻,大概想說明兩個問題:1,民間有高人;2,這個電視節目太沒有禮貌。

現在開始網絡大戰,科學派堅稱「諾貝爾哥」的理論是胡扯,大家不能因為他提到「引力波」就以為他理論正確,並試圖論證「諾貝爾哥」確實在胡扯;民間派就很簡單,你們請人上節目卻不讓人把話說完,沒禮貌,王八蛋。

科學派是理性的,民間派是感性的,但是不要緊,哥是理性和感性的化身,可以給大家解釋一下到底是什麼情況。

人類的智慧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科學的,一種是哲學的。科學相對於哲學,是個剛剛學會走路的小孩子。科學的本質是發現與探索,而非創造。科學是建立在客觀推理之上的,一切皆需論證。科學的歷史大概也就幾百年時間。哲學與科學不同,哲學是有領悟力的思想,不需要嚴密的推導,直接告訴你真理,並且這個真理無需論證。哲學的歷史非常悠久,從第一隻猴子被稱為人,哲學就開始了。如果人真是從猴子演變而來的話。——注意,我們國家現的教育體系是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正在遠離哲學,這是我們幾乎無法再出現思想家的原因。

科學是好的,哲學也是好的,都是人類智慧閃耀的光芒。但是如果你只信科學不信哲學,或者只信哲學不信科學,就是不好的,或者說,是不智慧的。《資治通鑑》說,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理性的科學與感性的哲學本來是可以相互交融的智慧,但人類卻經常因為這兩者打架,為什麼呢?因為人類智慧的局限與人性的偏執。歷史上也有極少數能把兩者的對立統一融合在一起的人,這類人如果恰好有智慧、不偏執,那麼必然就可以成就偉大。比如愛因斯坦。愛因斯坦先從哲學上思索:假如我能跑得跟光一樣快,那是什麼情況?然後他進行科學論證,最終導出質能方程。——而在單純的科學體系裡面,人們不需要進行哲學思索,只需要推導和演算就可以了。如果我們的中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假如我能跑得跟光一樣快,那是什麼情況?那麼我們的教育是不許可的:畜牲,你不可能跑得跟光一樣快啊。

所以你一個下崗工人跑到電視節目上去說:我這兒有一個宇宙飛船理論,可以超光速,將來說不定可以得諾貝爾獎。所有人的態度肯定是:你一個下崗工人發什麼神經病呢,科學家都沒敢說,你跑出來扯犢子,死開吧!你不肯死開,好,給你一千塊錢先回家解決吃飯問題吧。

你知道我們現在缺少什麼?是想像力的翅膀。——所有人想像力的翅膀從小就被打斷了。

而人類智慧最美妙的部分是什麼?就是想像力。——當想像力不再可以飛行,人類的智慧就只能在局限的平面爬行。爬行的結果就是唯物論。唯物論是反哲學的。

個人以為,哲學是科學的先知。舉個通俗的例子,農村裡面有句俗話,叫做「從小一看,到老一半」。就是說,我看到這個人,綜合他的情況判斷,他將來要走上犯罪道路。不學無術,好吃懶做,性情暴戾,肯定沒好事。但是科學上在這個人沒有真正犯罪之前,就無法論證。——哲學的美妙就在於此,人們把不可見的智慧叫做「一語道破天機」。

現在我們可以看一下,「諾貝爾哥」的事情其實非常簡單。我們姑且把這個下崗工人當成神經病,他的理論存在極大問題,但是你這個狗屎電視節目既然把人家弄過來了,出於最起碼的禮貌,讓人家把科幻故事講完好不好?老百姓確實聽不懂他在說什麼,聽懂了可能也不會相信,但是不懂科學不要緊,不懂禮貌就是傷風敗俗。——這個就是大家群情激奮的根本原因,大家在罵主持人和嘉賓,罵電視節目,沒禮貌,根本不是想討論引力波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科學派還在試圖從科學上挽救革命,分析引力波的事情。這些人很理性,一點兒也不感性。可能有點沒人性。

還有人要挖墳,說「諾貝爾哥」想依靠破理論騙經費,到處胡扯,到處要錢,之類的。其實無所謂了,如果依靠一套破理論能夠騙到錢,我覺得這套破理論一定還是有價值的。要不然你編一套破理論出來騙錢試試?——事情是本質,不是科學之爭,也不是因為哲學之爭,而是我們的價值觀念絕對不能允許一個下崗工人出來搞學術。在下崗工人提出學術但是還沒有開始表述之前,我們就已經不允許這件事存在了,這件事只能是個笑話,必須是個笑話。否則,主持人和嘉賓的臉放哪兒放?全國人民的臉往哪兒放?

五年之前,如果我看到這件事,我一定也覺得下崗工人的理論挺可笑的。但是我會讓人家把科幻故事講完,告訴他,我不信。談不上尊重,咱有禮貌。而一幫最應該有禮貌的人,在這樣的時刻卻表現得非常沒有禮貌。科學精神是很講究探討的,先務虛,再務實,大膽地假設,小心地求證。是吧?——諸位,如果那不是下崗工人,如果那是成功之後的馬雲在講科幻故事,結局就可能會不一樣,成功之後的馬雲說他曾經與外星人一起生活過,大概還是有人願意聽的。可惜,他只是一位初中文化的下崗工人,他說什麼別人也不信,也不願意聽。

「諾貝爾哥」這個網絡大戰,不是科學問題,而是哲學問題。古老的中國哲學智慧只需要八個字就能描述這件事的本質:人輕言微;禮崩樂壞。——科學上暫時還不能描述,雖然同樣是智慧,但科學不是敘事的。

(完)

2016/2/20 海拉爾

-

努力做有趣的人,不要做無禮的人。

相關焦點

  • 方舟子回應屢次打斷諾貝爾哥:誰欠我一個道歉
    以下是方舟子《誰欠我一個道歉——關於我參與的「非你莫屬」節目》原文,有刪節。本文首先發表於方舟子博客,23日上午@新語絲之光001 轉載至微博。因為在那期節目中有一個自稱「諾貝爾哥」的初中文化程度的下崗工人提到「引力波」,遭到我的「打壓」,而最近國外科學家宣布檢測到引力波,於是我就成了把中國一個諾貝爾獎給搞沒的罪人,很多人說我欠「諾貝爾哥」一個道歉。
  • 教授:我為什麼不相信「諾貝爾哥」?
    教授:我為什麼不相信「諾貝爾哥」?文章稱,在《非你莫屬》五年前的節目,有一位被稱為「諾貝爾哥」的民間科學家郭英森曾提到過引力波,五年後,引力波被證實了,但在當時卻受到了方舟子等嘉賓的嘲諷和挖苦,如今他們都欠郭英森一個道歉。  我也抱著好奇的心情,看完了那段節目視頻,比較強烈的感覺是,如果節目嘉賓需要道歉的話,也只能是就他們的態度道歉,而不是就他們對郭英森發明的質疑道歉。
  • 諾貝爾哥、非你莫屬、某些媒體,你們都讓我感到噁心了
    這兩天,「諾貝爾哥」 郭英森火了。這位「民間科學家」曾在 5 年前在《非你莫屬》節目中提到過引力波,巧的是在 5 年後的今天,引力波被證實了。這件事在微博上被曝光後,引起軒然大波。但說句實話,在整個事件中,我是真的被噁心到了,而且不是一次,是三次。第一次被噁心,來自於 「諾貝爾哥」。
  • 諾貝爾哥---郭英森
    郭英森執著於物理研究,被稱為「諾貝爾哥」。在《非你莫屬》現場,「諾貝爾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號稱都是具有爭奪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新理論與新發現,卻頻頻被主持人打斷,也令現場博士團、嘉賓唏噓不已。
  • 諾貝爾哥被指瞎想 方舟子回應道歉門
    諾貝爾哥被指瞎想 方舟子回應道歉門  近來,一段《非我莫屬》5年前的老視頻,把工人郭英森、民間科學家、主持人張紹剛、嘉賓方舟子先後送上話題榜。眾多網友指責嘉賓和主持人屢次打斷郭英森說話,稱應尊重有夢想的人,「我們欠他一個道歉」。  &nbsp2月22日晚,方舟子在微博發表四千字長文回應了這一說法。在方舟子看來,不是他們欠郭英森一個道歉,而是「誰欠我一個道歉」。
  • 諾貝爾哥五年前就找到了引力波?為何當時受盡嘲諷?
    《非你莫屬》五年前的春節特別節目重現網絡,有一位被稱為「諾貝爾哥」的遼寧民間科學家郭英森曾提到過引力波,巧的是五年後,引力波被證實了。這個叫郭英森的遼寧大叔、下崗工人,只有初中學歷,日前在微博、朋友圈中熱傳,據稱,他「首次提出引力波,竟遭方舟子殘酷打壓,嘉賓為他當場翻臉失控發飆」。
  • "諾貝爾哥"刷屏背後疑有推手 郭英森:炒不炒作不重要
    營銷號稱曾「炒作」過「諾貝爾哥」「蕭剛二號」曬「諾貝爾哥」微博後臺頁面  日前,「諾貝爾哥」郭英森走紅網絡。視頻中的主角即是「諾貝爾哥」,不少發布此視頻的網絡帳號配文稱:「5年前節目中的他首提引力波,遭嘉賓嘲諷,如今他們都欠他一個道歉。」隨後,此視頻及「諾貝爾哥」本人引發眾多網友關注。而昨日,在一條名為《「諾貝爾哥」爆紅的背後是什麼》的網絡文章中,有網友質疑「諾貝爾哥」爆紅的背後疑似存在炒作行為。
  • 從「諾貝爾哥」說起:讓公民科學取代「民科」—新聞—科學網
    自美國科學家宣布發現引力波以來,「諾貝爾哥」郭英森的視頻和一篇「下崗工人5年前首提引力波遭無情打壓」為題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裡病毒式的傳播。
  • "諾貝爾哥"與引力波:該受尊重的不僅是夢想,還有科學
    這兩天,「諾貝爾哥」郭英森和他的「科學夢想」在網絡上可謂是風頭無兩,網友們紛紛斥責節目的主持人和嘉賓,並提出「請尊重別人的夢想」。可大家似乎忘了,該受到尊重的不僅是夢想,還有科學。  在該期節目中,主持人張紹剛和方舟子等嘉賓多次打斷郭英森的講話,這確實表現出主持人職業素養和嘉賓個人素質的欠缺。
  • 魔道祖師:那些十分撩人的情話,你記得幾句,又能說得上幾句
    魔道祖師:那些十分撩人的情話,你記得幾句,又能說得上幾句對於魔道祖師的話相信大家也不陌生吧,畢竟小編都關於魔道祖師的話已經說了差不多快半個月了,但是怎麼說的都不會膩的呀有沒有?不過相信很多道友和小編一樣,無論是看多少遍都不會膩,但是因為第一看原因,所以再次看的時候,自己就會主動的將那些比較悲傷的情節直接自動過濾掉了,然後只看甜的部分(畢竟真的是傷不起了),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是不是和小編我一樣?不過既然說到了甜,自然就少不了那些超級撩人話情話了,那麼你們還記得幾句,然後又能說上幾句呢?
  • 「諾貝爾哥」事件:媒體不該成為愚昧的幫兇
    「諾貝爾哥」事件原微博傳播可視化分析「諾貝爾哥例如,在「諾貝爾哥」事件中,人民日報官方微博轉發了視頻,並打上了「尊重夢想」的標籤來引導話題(該微博已刪除)。還有部分媒體盲目迎合網絡熱點,發布了不少挺「諾貝爾哥」的新聞報導和評論文章。原本公眾對科學就缺乏了解,媒體的錯誤信息傳播更增強了公眾對科學界人士的偏見——認為他們只不過在用自己的評價體系排擠大有前途的民科。
  • 誰最應該向「諾貝爾哥」道歉?
    至於說「引力波」這個概念,也非郭英森首次提出(連「藍貓淘氣三千問」都比他早),而是來自於愛因斯坦百年前的預測。甚至期待其成為未來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呼之為「諾貝爾哥」?郭英森本人,又為何對自己天馬行空的「理論體系」充滿了自信?這是一個需要追問一代甚至幾代人的教育背景,才能理解的問題。中小學教科書中的科學家故事,則是這教育背景中相當重要的一環,恰可管中窺豹。
  • 關於所謂的中國人的劣根性,我想說幾句
    魯迅先生說的中國人的劣根性包括: 精神勝利法、卑怯的奴隸根性狹隘、保守、因循守舊、膽小怕事。從前可能覺得有幾分道理,但現在覺得卻有些荒誕。為什麼呢?首先「劣根性」這三個字,在我看來本身就包含著一些種族主義的成分。所謂劣根就是指在根上就有問題,您自己試著讀一下,如果說得再危險一點,這句話頗有種法西斯的味道。
  • 肖戰:我想回到過去,給你說幾句心裡話
    點擊「關注」,讓我為你記錄看過的每一場戲。楔子肖戰,我想回到過去,給你說幾句心裡話,談談當時,也談談將來。所以,當我遇見你,並詢問你未來打算的時候,你說,可以去嘗試一下,大不了再回來幹設計嘛,我從低谷而來,沒什麼可怕的。看著你爽朗的笑容,我一時語塞,不知道該不該告訴你5年之後的景況。肖戰,我想回到3年前,那時候,你已經開始拍戲了,像《超星星學園》、《鬥破蒼穹》等,雖然戲份都很少,但至少是正式踏入演藝圈了,不久之後,你就迎來了古裝劇《狼殿下》。
  • 每日英語:我安慰了他幾句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每日英語:我安慰了他幾句 2013-02-20 16:10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 中國為何盛產諾貝爾哥這樣的民科
    我先看到這個帖子時,沒有想到它會那麼打動人心,我還以為帖主在開娛樂玩笑呢,再看到有朋友認真地寫了文章,抒發的也是如上的情懷,不少朋友在微信群和朋友圈轉發,引起情真意切的共鳴,「諾貝哥」(此「民科」稱他的研究可以抵很多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價值)成為網紅,「民科」成為公共話題。我覺得在中國之所以能產生這樣的問題,概括地說,表明了中國對現代科學的比較普遍的謬誤。先說說這個節目。
  • 誤捕雙髻鯊這事,我要為海南漁民說幾句!切勿把海南漁民妖魔化了…
    對於此,網友「諸葛也亮了」表示要為海南的漁民說幾句,切勿妖魔化了海南漁民……以下內容來自天涯社區網友原帖:《誤捕雙髻鯊這事,我要為海南漁民說幾句》樓主:諸葛也亮了網友瘋傳的近百條瀕危動物路氏雙髻鯊目前執法部門給出的結果是處罰漁民並加強教育,看似新聞可以告一段落了,但是我總覺得奇怪。 從漁民對這批雙髻鯊的售價來看,也可以看出端倪。報導中,這批雙髻鯊的售價是15塊錢一斤,比市場上人工養殖的草魚每斤貴三塊錢,再加上出海的人力物力消耗,哪個漁民會願意出海撈一網草魚回來賣呢?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虧本的生意沒人做。說漁民故意捕撈瀕危海洋生物,至少在動機上是有待商榷的。
  • 我和我的祖國:7個故事這幾句經典臺詞,哪一句令你印象深刻?
    我和我的祖國:7個故事這幾句經典臺詞,哪一句令你印象深刻?如今國慶長假已經結束了,相信很多在假期的時候都看了這不部電影了,就是由陳凱歌導演領銜的中國電影夢之隊以及中宣部聯合打造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了,現在這部電影已經票房超過了20億,不負眾望的成為了今年國慶檔的票房冠軍,這部電影不僅收穫了高票房,也是收穫了不錯的口碑。
  • 我知道的「民科」
    像歐·亨利小說中那片畫在牆上的葉子,堅守著一個關於春天的謊言,遲遲不願凋零。那是一門非線性光學課,老師有點哭笑不得:對不起,這不是我的研究領域。大叔從鼻孔裡哼了一聲:根據我的最新研究成果……balala說了三分鐘。他停止了演講,我至今難忘他的表情——尷尬,憤怒,或許還有幾分悲壯和肅穆。他的嘴唇翕動,終究沒再說什麼,迅速地理完東西,悻悻然走了。幾年後,我自己也當了老師,有了學校的郵箱,偶爾有幸收到一些群發的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