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從前經常看到這三個字「劣根性」,但是後來才知道「劣根性」是什麼意思。魯迅先生說的中國人的劣根性包括: 精神勝利法、卑怯的奴隸根性狹隘、保守、因循守舊、膽小怕事。從前可能覺得有幾分道理,但現在覺得卻有些荒誕。
為什麼呢?首先「劣根性」這三個字,在我看來本身就包含著一些種族主義的成分。所謂劣根就是指在根上就有問題,您自己試著讀一下,如果說得再危險一點,這句話頗有種法西斯的味道。
當然必須要強調的一點,那就是我並沒有罵魯迅先生的意思,魯迅等一幹文人提出這句話的時候,正值中國5000年最黑暗的時期,文人憂國憂民,氣急敗壞之下喊出這三個字很正常,但是在今天,仍然有人把這種論調奉為圭臬,這不能不說是可悲的。幾個文人見國破家亡,痛哭一場,然後就把國勢傾頹這口大鍋扣在全民族的身上,您覺得這公平嗎?
而且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魯迅先生指出的這幾條在今天依舊存在,換句話說,這些本就是人性。首先,人類本就是以家庭為單位的,毀家紓難的究竟是少數人,大多數人只是保自己的性命和家人的性命,我不覺得這有什麼錯,誰又能保證自己在極端的暴力之下堅貞不屈呢?趨利避害本來就是人的本性,不說人,豬狗牛羊馬雞這些牲畜不也是這樣嗎?憑什麼把這口鍋扣在中國人身上呢?而膽小怕事本來就是絕大多數社會中下層人的真實心理,無論哪一國無論哪一民族。指出問題當然可以,可問題是你有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嗎?還只是為了諷刺而諷刺?或者他指出的問題根本就不能算是問題。
而到了今天,有人在群眾的愛國主義蓬勃發展之時,又舉起批判國民劣根性的大旗,跟主流唱反調,擺出一副不畏權威,直言敢諫的德行,殊不知自己的狐狸尾巴早就露了出來。最可笑的是,這些人的周圍還聚集著許多忠實粉絲,其實也不奇怪,畢竟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