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人性五大劣根性

2020-12-05 天道人文觀

【人性之劣】

人性之劣性一、鄙視

人們面對不及自己者《蔑視》。

所謂「蔑視」就是純粹覺得對方的價值不值一提;人類社會中普遍存在那麼類人、面對不及自己者多半都懶得搭理,還美名其曰、「高冷」即便在他們「七大姑八大姨面前依然如此、而這種時刻的人、即便是《裝》都懶得裝一下。

而實際上就是自欺欺人,如果在人家身上能搞到便宜,佔到光,得到面子和虛榮的滿足,又會瞬間不知廉恥、熱情似火,笑臉迎人。

人性之劣性二、輕視

人們面對境遇相同於自己者、又自動開啟了《輕視》

所謂輕視、就是覺得別人和自己屬於相同比重。不值得過多重視、例如跟朋友、情侶,即便是夫妻之間、和生活了半輩子的人依然彼此看不起對方。而和實力比重一樣、相同境遇的陌生人、又會相互制約,開始了鬥法,鬥心計,比吃,比穿,比錢財。因為身份和境遇相差也不大,大家彼此都不服氣。不自覺的就開始裝模作樣,故弄玄虛,還會顯得「鬥志昂揚」甚至於「不擇手段」的爭奪控制權」來達到刷(存在感)的目的。

人性之劣性三、仰視

人們遇上強於自己者《仰視》

所謂仰視、就是以表層面貌取人、對實際情況毫無了解的盲從做法。開始了溜須拍馬,花言巧語,裝好人,講情懷,實際上都是「口是心非」又心懷不軌,他們只是想在人家身上撈到好處。一旦有一天自己超過了別人,又會忘恩負義!瞬間翻臉不認人、在人類社會中是常有的事。倘若強於自己者根本不搭理自己,便開始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嫉妒、仇視,和詆毀他人。

比如某某的錢來的不乾淨了。某某當大官都是後面有人、某某又私生活不檢點「等等「。

很多人都有對他們討厭的人、雞蛋裡挑骨頭的毛病。

你永遠記住了,這些人之所以表現出對社會和他人的不滿。絕非來自於正義,覺醒,責任、人權自由等。而是受益者為何不是自己。如果他自身是受益者,那自己的立場便是真理了。

人類社會中、確實少有人懂得,平視、平等,法制,公正等帶來的社會長遠效益。

所以一個個總是顯得鼠目寸光。在人類社會的「人情世故」當中。無論達官貴人還是平明百姓!總是不自覺的陷入、吃人和被吃、整人和被整。嫉妒和被嫉妒。輕視和被輕視的「規律」當中無法自拔!

人性之劣四、欺軟怕硬

專挑「軟柿子」捏。明知道別人不及自己還咄咄逼人!魯迅說:弱者憤怒抽刃向更弱者、強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可見、一個欺軟怕硬的人絕對沒有「強者」的品質。他本身就是個弱者、所以才不會放過弱者!

人性之劣五、欺善怕惡

相比欺軟怕硬的人、欺善怕惡者甚至比「欺軟怕硬」的人還讓人厭惡。因為「欺軟怕硬」本質上只是一個弱者獲得自尊的一種方式、這還很讓人理解。而「欺善怕惡者」卻是赤裸裸的犯賤行為!什麼叫欺善怕惡?例如一個人對你越大方、善良、你越不珍惜。而另一個人對你「吝嗇」惡劣、而不把你當回事的人、你卻無比的珍惜和尊敬。一個人對你百般忍讓、明知道別人是捨不得傷害你、你卻越來越得寸進尺。從心理學的角度解釋、「人」只會在他們認為「絕對安全」的範疇撒潑。也就是說、這類欺善怕惡的人,是擅長「抽刃」傷害親近自己的人。而對那些他們畏懼的人、卻又掩飾出一副「良好教養」和「八面玲瓏」之醜態。

當然、人性的劣根性何止於此?只不過以上那五大劣性對人們的危害是最大的罷了。一個戰勝了以上五大劣性的人、不管他走在社會的那個角落、都將會「脫俗超群」。

而其它什麼面子、虛榮心、功利心、猜忌心等等、這些人性的弱點也並非全是壞事兒。它有時候甚至可以給生活增添很多豐富的情趣體驗!

相關焦點

  • 魯迅批判過的人性劣根性在現實生活中的幾種表現
    (作者:千嶺之松)魯迅將他的雜文和小說當作匕首和投槍,對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國民人性中的劣根性進行過無情的揭露,辛辣的嘲諷,直擊要害的批判。我認為,魯迅對國民人性中存在的劣根性的批判,包括但不限於對奴性、狂妄自大、麻木不仁、冷漠無情、等級觀念、倚仗權勢、狹隘猜忌、人云亦云等人性中慣有的劣根性的批判。時代不同了,魯迅當年生活的社會基礎已經消失,他在小說中塑造的很多人物形象在現實生活中已找不到影子,他當年所鞭笞的社會醜惡現象已不復存在。
  • 中國人的劣根性真的存在嗎?
    因此也有人就斷言中國人多麼的劣根性。其實,劣根性在任何民族、國家、個人中都是存在的,為什麼此刻的我們似乎顯得這麼突出。其中一點就是因為我們拋棄了傳統人文精神的護佑,一味的追求物質利益,導致打開了內心惡的一面。人是天使與魔鬼的結合體,內心中有惡與善兩種狀態。孟子說性本善,荀子說性本惡。其實善惡共存於一體。
  • 關於所謂的中國人的劣根性,我想說幾句
    其實從前經常看到這三個字「劣根性」,但是後來才知道「劣根性」是什麼意思。魯迅先生說的中國人的劣根性包括: 精神勝利法、卑怯的奴隸根性狹隘、保守、因循守舊、膽小怕事。從前可能覺得有幾分道理,但現在覺得卻有些荒誕。為什麼呢?
  • 其實劣根性這種說法,是日本人先跪著發明的,並帶壞了整個東亞
    但是實際上劣根性這樣的說法,是日本人先跪下來發明的,並把整個東亞都帶壞了。高質量的日本國民也曾經受過現實的考驗,也曾有過低質量的表現。曾有一段時間,國內流行這樣一種說法:「中國人有劣根性」。也有一本叫做《醜陋的中國人》的書,引起了社會的轟動,它專門用來解釋中國人不講文明、本性低劣的根源,並指出這種文化感染力強,在發展過程中逐漸演變成中國人人格的劣根性。
  • 《人都有劣根性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受,那就是人總是有一種劣根性,無論是哪一種人,或多或少的都會有,不要說我很成熟,根本就不會存在這樣不好的一面,也許你只是注意到了自己好的一面,而刻意的選擇不去理會自己的劣根性,這種劣根性雖不是好事,但也不是什麼控制不了的事情,人無完人,是人就會有缺點,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人
  • 猜疑鏈透視人性,感恩心保護家園——劉慈欣《三體》讀後感
    真是毫無人性,就像殺害手無寸鐵之人或者婦孺小孩的行為總是被認為慘無人道,毫無人性的。答案是不可以,即使是再低級的文明也存在潛在的威脅,也要毫不留情的毀滅。這個潛在的威脅來自於那裡呢?來自於技術爆炸,即使再低端的文明,若發展遇上技術爆炸,很快會發展成為具有威脅的高端文明,猜疑鏈加上技術爆炸使的宇宙更加黑暗。
  • 人的劣根性,了解下
    人性的劣根性,了解下。第一、威脅到對方的地位和升職加薪有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一位商人在一次旅行途中登上了一個小島,島上的人們都沒有穿鞋,商人發現了商機,準備把自己的鞋子推銷到這裡來。哪怕一人買一雙,他也會獲得很大的收益。
  • 人最大的劣根性!
    他說:人最大的劣根性,就是雙眼都用來盯著別人和外邊的世界,難以自檢。所以,我們應該用一隻眼睛觀察周圍的世界,另一隻眼睛審視自己。不少人都存在著這個"劣根性",喜歡並容易盯著別人,批評別人,要求別人改變;但他們看不到自己的問題,不會自我批評,不能主動改變自己。
  • 重溫電影《寄生蟲》,深度剖析窮人階層固有的劣根性及啟示
    這裡僅談談我兩刷這部電影後,綜合電影裡面展現及現實社會長期以來客觀存在的,窮人(或者說社會底層)本身固有劣根性的思考及啟示。當然,在剖析窮人自身劣根性之前,有兩點需要提前闡述清楚,也是電影裡有明確展現的。
  • 9部講述人工智慧自我意識覺醒的電影,它們比真正的人類更有人性(1)
    當前位置: 首頁  >  興趣圈  >  科幻世界  >  科幻資訊  >  科幻出版 9部講述人工智慧自我意識覺醒的電影
  • 全職獵人:獵人螞蟻篇中最快覺醒人性的嵌合蟻,一隻恐成大伏筆
    全職獵人:獵人螞蟻篇中最快覺醒人性的嵌合蟻,一隻恐成大伏筆相信在獵人眾多篇章中,螞蟻篇一定是讓人感觸最深的一章,因為他是唯一一章使主角的魅力黯然失色的篇章,相反螞蟻篇除小傑以外的很多角色都展現出了極具特點的個人特色,而既然是螞蟻篇,那我們不得不提就是嵌合蟻了
  • 大衣哥家門被人踹開後,很多人說劣根性也會傳承!
    劣根性最早見於魯迅的筆下,是說國人的,也沒有局限於農民。然而,近日,大衣哥朱之文被村民踹家門的視頻流出,引起網友憤怒。讓大家重新探討起國人的劣根性。在魯迅的早期著作中,研究所謂國民劣根性的相當多,他棄醫從文也是為了改造中國的國民性。現代的某些學者往往抓住魯迅早期思想的弱點,加以發揮,攻擊中國的國民性,或曰中國人麻痺無知,只配做亡國奴,或曰只有或實業救國、或科學救國,而不提三座大山壓死了多少中國國民,只有革命才能救中國,才能改造中國的國民性。
  • 豆瓣6.6,文明與野蠻畸形並存,揭穿了人類的劣根性
    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這一道問題讓人們追問了千年?人們在不斷地邁向文明社會,但野蠻,邪惡等堂而皇之存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是習俗?還是人性的罪惡?如果你相信前者,那麼你能理解這一部電影中的某些情節。如果你相信後者,那麼,你能在這一部電影中見識到人性之惡!殺人不見血的惡!《仲夏夜驚魂》由艾瑞·艾斯特自編自導。艾瑞·艾斯特曾拍出好評不斷的電影《遺傳厄運》。《遺傳厄運》在影評者眼中是一部「註定名垂青史的恐怖電影」。因此《仲夏夜驚魂》,一開始就受觀眾的廣泛關注和期待。
  • 劉慈欣,在《三體》中對人性的揭露,人類的劣根性才是失敗原因
    其實嚴格來說劉慈欣並沒有從根本上否定人性,而是說明了這個問題的存在,記述了一個文明發展的過程,展示了人變成神,從「人性」到達「神性」的過程!三體文明是人類的一面鏡子,一個反面!因為人性自私和猜忌,人類自己阻止了自己的流亡,終於招致了整個文明的滅絕。因為人性的墮落和怯懦,人類不敢向冷酷的太空跨出一步;因為人性的猜忌和惡毒,人們給整個地球和別人造成災難,終於釀出了三體的惡果(葉文潔和ETO);人們不感謝羅輯,懷疑拯救自己的英雄。
  • 鄧曉芒:中國文人的劣根性就是自作多情和自以為純潔
    在《做一個有反省精神的中國人》這一文章中,鄧曉芒先生說,他痛心的是劉小楓身上那種中國文人的劣根性。關於"中國文人的劣根性"首先是魯迅先生提出來的,鄧曉芒將其再拎出來講一遍,還是值得我們思考的。自作多情和自以為純潔鄧曉芒說:"文人氣質在我的語彙裡不是一個褒義詞,中國人的劣根性在文人氣質裡表現得非常透徹,就是這種自作多情和自以為純潔。"這並不難理解。
  • 人,一旦擁有了權力,就有了表現劣根性的機會
    筆者則認為:這是人和權力相遇後表現出來的劣根性。在中國,不管什麼人,只要有了權力,哪怕是一丁點的權力,都要把權力用到極致;只要有機會,就要表現出權力下的淫威。權力是什麼?在困山電子廠扔新員工《入職證》的人,也只是早一步到工廠上班的老員工而已,但由於是在工廠的人事部門,手中有了一丁點招聘新員工的權利,就感覺到自己比新入職的員工有優勢,甚至感覺到自己了不起了,也就表現出了粗暴、傲慢、目空一切的劣根性,當然也就有了極具汙辱性的「扔證件」的行為。
  • 論婚姻裡男人的劣根性
    男人的劣根性無法改變,婚姻裡需要兩人共同維護,一方面要加強修養,增強愛情的忠誠度、專一性,同時,不要隨意去招惹別的女人。是你的菜就是你的菜,不是你的菜,早晚要離開你。男人們,請珍惜你身邊的那個她,也許有比她更漂亮的、更優秀的,但走到了一起,就是一生的伴侶,細心呵護你們的愛情,珍惜彼此的感情!
  • 方方小說《落日》:還原人性最真實的面目
    方方小說《落日》:還原人性最真實的面目 以城市小市民「家常裡短」式的小敘事為主題,有效表達了特定社會群體的特定物質條件下的親情困惑,深刻剖析了人性劣根性原因之所在,還原人性最為真實的面目。  作家莫言指出,「在善與惡之間,美與醜之間,愛與恨之間,應該有一個模糊地帶。」「站在高一點的角度往下看,好人和壞人,都是可憐的人。小悲憫只同情好人,大悲憫不但同情好人,而且也同情惡人。」
  • 《疫情》度量人性
    前幾天寫到了醜陋的中國人,寫到了中國人的劣根性,這幾天看到,全國各地疫情爆發,數字不斷升高,我又想到了來反思我自己的劣根性。如果在有沒有人監督的情況下,我們都能夠按照既定的原則來把守自己的自律,我想這應該是人去戰勝自己劣根性的一個品質了吧。有時候和朋友交流的時候,總是說,過多的去限制自己,有的時候是不是活的太累了。可是想一想,如果能夠把所有的要求和所有的規則,都內化為我們自己應該去做到的,其實這就不是要求,不應該覺得被約束了,當我們對一些規則覺得被約束,被框住,或者讓我們手腳不得自由的時候。
  • 從《小時代》到假名媛,遍地浮華夢背後,是人類的劣根性
    題:從《小時代》到假名媛,遍地浮華夢背後,是人類的劣根性!郭小四明白自己要什麼,也明白大眾需要什麼,無所謂人性的劣根性,利用之,得到之,就夠了。沒錯,郭小四很膚淺,但是,他其實活得很聰明,他知道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提供了多少想發財、想出名、想逃避的男孩子和女孩子,所以,他緊緊抓住這個群體,並為其發聲、造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