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軟鋼為例,來了解材料的應力應變曲線的幾個階段:
一、線彈性階段
在線彈性階段,應力—應變曲線是一條直線。在這個階段,如果卸載,應力和應變都回到零,所謂彈性,是指卸載時應力和應變可恢復到初始狀態的特性。直線的斜率就是彈性模量:
上面關於應力和應變的關係就是胡克定律,這是材料層次上的一種本構關係,它也是得出較高層次(構件、結構)本構關係的基礎。
二、塑性階段
到達彈性極限後,如果卸載,應力將回到零,但是會產生殘餘應變或塑性應變。軟鋼的應力一應變曲線包含有一段純塑性段,此時應變增加但是應力沒有明顯的變化,稱之為「屈服」,屈服時的應力稱為「屈服點」或「屈服強度」。
絕大多數材料,例如高強度鋼和其他一些金屬,沒有明顯的屈服點。但是,由於屈服常常是設計中評估強度的基礎,因此定義了名義屈服值(通常取對應於殘餘應變為0.2%的應力值)。
三、應變硬化階段
在屈服階段之後,跟著的是應變硬化階段(因為材料在屈服之後又呈現為硬化),在這個階段,應力隨應變的增加而增加(儘管不是線性的)。這個階段一直持續到應力達到峰值——極限強度。
四、破壞階段
在極限強度之後,應力隨應變的增加而呈現為降低,直到試件拉斷。
事實上,真正的應力並不降低。更恰當地講,是由於頸縮導致截面面積減小。但是,由於在繪製曲線時採用了名義應力——荷載除以初始截面面積,名義應力的降低反映出當截面減小時荷載的降低。
五、延性和其他屬性
試件拉斷後,殘存的塑性應變稱為延伸率(以%來度量)。它是「延性」的一種度量,延性是材料和結構的一種非常重要的屬性。它反映了材料和或者結構在不喪失強度的情況下持續變形的能力。具有很低延性的材料(和結構)稱為脆性材料(和結構)。
同心、匠心、創新、卓越
公司地址:臨沂市蘭山區北京路18號環球中心22樓
聯繫電話:18653993360(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