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錄道客巴巴《疲勞強度模型和S-N曲線》ppt的相關內容整理而成。
結構的疲勞破壞包括裂紋萌生,擴展至斷裂三個階段,這裡破壞指的是裂紋萌生壽命。因此,破壞可以定義為:
(1) 標準小尺寸試件斷裂。對於高、中強度鋼等脆性材料,從裂紋萌生到擴展至小尺寸圓截面試件斷裂的時間很短,對整個壽命的影響很小,考慮到裂紋萌生時尺度小,觀察困難,故這樣定義是合理的。
(2) 出現可見小裂紋,或有5%~15%應變降。對於延性較好的材料,裂紋萌生後有相當長的一段擴展階段,不應當計入裂紋萌生壽命。小尺寸裂紋觀察困難時,可以監測恆幅循環應力作用下的應變變化。當試件出現裂紋後,剛度改變,應變也隨之變化,故可用應變變化量來確定是否萌生了裂紋。
材料的疲勞性能通常採用作用的應力範圍S與到破壞時的壽命N之間的關係來描述,即S-N曲線。其中:壽命N定義為在給定應力比R下,恆幅載荷作用下循環到破壞的循環次數。
S-N曲線通常需要通過實驗來獲得。材料疲勞性能試驗所用標準試件,(通常為7~10件),在給定的應力比R下,施加不同的應力範圍S,進行疲勞試驗,記錄相應的壽命N,即可得到圖示S-N曲線。
由圖可知,在給定的應力比下,應力範圍S越小,壽命越長。當應力範圍S小於某極限值時,試件不發生破壞,壽命趨於無限長。
由S-N曲線確定的,對應於壽命N的應力範圍 ,稱為壽命為N循環的疲勞強度。壽命N趨於無窮大時所對應的應力範圍S,稱為材料的疲勞極限。
由於疲勞極限是由試驗確定的,試驗又不可能一直做下去,故在許多試驗研究的基礎上,所謂的無窮大一般被定義為:鋼材,10∧7次循環,焊接件:2*10∧6。
由於
兩邊取對數可得
選取幾個不同的應力範圍平S1,S2,……,Sn,進行n組疲勞試驗,對各組實驗數據整理可得到:
假定循環次數為某一概率分布f(N)分布,其一般服從Wdibull分布,則存活率可定義為:
上式可求得存活率為p的,分別對應於 S1,S2,……,Sn的Np1,Np2,.,Npn。
即有:
假定應力範圍水平下疲勞壽命N的分布為對數正態分布時,採用極大似然法擬合得到P-S-N曲線為:
其中m為定值,lgAp表示存活率為p時A的對數。
對於船海工程,一般構件有:
主要構件有:
在實際設計或計算中,為了得到適合的S-N曲線,需要查閱相關規範或資料來得到S-N曲線或者通過實驗獲取。
總而言之,S-N曲線表徵結構的抗疲勞能力,由實驗得到。實驗中根據結構形式和載荷類型選取S-N曲線,此時S-N曲線都是對應於一定的概率水平的!
聲明:本微信轉載文章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繫我們,我們會予以更改或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