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條:最有效的思考輔助工具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2021-01-08 36kr

編者按:線條不僅是說明工具,有時也是思考的輔助工具。事實上,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可以用一根帶有箭頭的線條輔助說明或思考。本文通過諸多例證,向讀者演示如何有效利用線條來幫助思考。本文來自作者 李笑來,36 氪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新生大學」(ID:xinshengdaxue)。

當年我在講課的時候,很不喜歡在課堂上用投影儀播放 PPT 來替代黑板。說明過程中,寫寫畫畫是必須的,電腦敲出來的字顯示在屏幕上當然比手寫在黑板上的好看許多,也確實省心;可一旦需要畫點什麼的時候,就費勁死,更不消說要邊講邊畫了……


其實,寫寫畫畫不僅是說明工具,更多的時候,其實是思考輔助工具,即,不僅是幫別人的,更是幫自己的。

僅僅一條直線,就可以幫助我們思考很多問題。

可以是實線,可以是虛線,可以有起點和終點,可以有很多刻度,可以有箭頭代表方向或者指向終點……

其實,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可以用一根帶有箭頭的線條輔助說明或思考。比如,網際網路上所銷售的商品都有哪些?從最初什麼都賣不了、買不到開始,到現在,都有哪些東西構成了所謂的「電商」?


雖然數字商品、實物、服務、知識、機會……這些「商品」之間並不一定完全是線性關係,不一定完全相互排它,但這樣羅列出來,輔助上一根帶箭頭的線條,是不是感覺一下子有些地方清晰了起來?


The Success Equation 的作者 Michael J. Mauboussin 用這樣一根帶刻度的直線說明技能與運氣之間的關係。有些活動只靠技能,比如象棋,有些活動只靠運氣,比如博彩;而在這之間,有些活動相對運氣更依賴技能,而另外一些活動相對技能更依賴運氣……

這條直線不僅僅是很好的說明輔助工具,事實上更是很好的理解輔助工具。

當然,線條不一定非要是直的。


它也可以是螺旋線。上面這條螺旋線,就可以用來輔助思考一個人的發展、成長過程。從出生開始,逐步學會控制身體(A 點),進而學會控制心智(B 點),最終跨越 C 點,成為無疆行者,進而持續成長、無限成長……


若是再補上一條帶有箭頭的線,可以表示時間,也可以表示高度…… 無論怎樣,補上一條線之後,整體上就一下子立體起來,形成了與之前不太一樣的思維刺激。

兩條直線可以構成坐標。


看起來這麼簡單的東西,人類可真不是從一開始就會的。平面坐標(Coordinate Plane)這東西,至今才四百多年歷史。是誰最先想出來這個東西的呢?那個人叫笛卡爾(René Descartes)。傳說是他小時候躺在床上,盯著天花板上的蒼蠅,想一個問題:「我怎麼才能描述清楚蒼蠅所在的位置呢?」於是,人類有了平面坐標的概念……


平面坐標系統的出現,使得數學家們瞬間多出來一個強大的思考輔助工具,由此創造了不知道多少奇蹟……

數學對大多數人來說太高深了,不過也無所謂。更多的時候,我們用線條輔助思考的問題其實大多不是數學問題。

比如,大多數人誤以為進步應該是這樣的:


可是,哪裡有那麼一帆風順的進步啊!


進步常常是臺階式的,總是有一段時間完全沒有進步,然後突然上了一個臺階…… 當然,我們最渴望的進步應該是這樣一條曲線 —— 跟複利曲線長得差不多的那種:


很多事物,都可以用正態分布曲線表示,或者輔助思考,比如,科技創新接受度,基本上就符合正態分布……


還有個 Hype Cycle (不實宣傳曲線)值得記住:


我們經常說,「萬物相通」。換個說法,就是類比思維掌握得當,就可以用在很多地方。看看上圖,再看看下圖,形狀差不多啊!


人們在改變的時候,情緒會經歷很多階段。剛開始是焦慮,而後決定改變,然後就開始興奮……(大圖請查看:http://t.cn/RGWGsoY)

1.興奮、害怕…… 拒絕!2.興奮、害怕、感受威脅、罪惡感、壓抑…… 憤怒!

3.興奮、害怕、感受威脅、罪惡感…… 產生幻覺,逃離現實!

4.興奮、害怕、感受威脅、罪惡感、壓抑、漸漸接受、看到未來……繼續前行……

其實,只有第四條路才是唯一的出路。因為最終沒有變化的話,就等於回到起點。人生很長,選擇很多,改變總是必要。於是,隨後還會反覆遇到改變的機會和需求,但凡某一次選擇了第四條路之外的路,在其後的循環中就越來越傾向於難以走出第四條路…… 而反過來,每一次走出了第四條路,就等於給自己下一次選擇第四條路疊加一次成功經驗……

這個曲線叫「哭不了」曲線(哈哈,我開玩笑的,全名是「庫布勒羅斯轉變曲線」,原文是 Kübler-Ross Change Curve)。這張圖形象地說明了「為什麼絕大多數抑鬱症患者其實只不過是想不開造成的」。好奇心強烈的讀者,可以從 Google 這個曲線的名字開始你的「滿足好奇心旅行」 —— 所謂的「研究」(research),真的只不過是那些樂於思考的人在做滿足自己好奇心的事兒而已,沒有好奇心的人做研究,就只能覺得那是個苦差事。

如果坐標這麼畫,就會顯示出一個「四象限」。


在學術文集中,四象限的應用非常多,經常用來說明各種問題。不過,在這裡還是舉個非學術的例子玩吧。

據說,人分兩種,聰明的和愚蠢的(用橫軸左右兩部分表示,左邊代表聰明,右邊代表愚蠢);與此同時,人又分為這樣兩種,勤奮的和懶惰的(用豎軸上下兩部分表示,上邊代表勤奮,下邊代表懶惰)……

那麼左上角的區域,就是那些既聰明又勤奮的人;而右上角的區域,就是那些愚蠢但又勤奮的人;左下角是聰明但懶惰的人;右下角是又愚蠢又懶惰的人…… 右下角的那些人就算了罷,他們毫無用處;左上角的人據說適合當中層幹部,他們既聰明又勤奮,工作成績當然了得!左下角的人據說適合當管理者…… 可是請注意,一旦發現誰是屬於右上角的,就是那種很愚蠢,但居然很勤奮的人,一定要馬上脫離他們,因為他們很危險!

如果用三根直線作為坐標,就可以畫出三維的線條。想像一下立體的成長曲線罷(終於,電腦勝出一次,這種螺旋線用手畫真畫不好……):


把中間的 Z 軸想像成時間,把 Y 軸想像為成績,就不難想像在成長過程中我為什麼會常常出現「越努力越退步」的情況了罷?本質上來看,那是很自然的事情,因為很多的進步過程,不是直線型的,也不是臺階型的,而是螺旋型的,所以才會出現那種情況……

說來說去,就是一些簡單的線條而已:

◦直線、虛線、刻度、箭頭;

◦坐標上的各種曲線;◦坐標展示的四象限;

◦三維甚至多維……

可它們真的很重要,不成比例地重要。

有時候甚至只是隨便畫畫就出現了奇蹟 —— 因為原本亂成一團麻的腦子,在那些線條的刺激下,不由自主地開始各種分類、各種篩選、各種擺放,各種嘗試…… 最終竟然可以在某一瞬間突然間清晰起來!而那清晰漸漸浮現的過程中,亦會有各種驚喜出現,等到完結的一瞬間,看著紙上的痕跡,常常不敢相信是自己的成果。

等了十幾年了,各類電子工具上想要使用這種簡單的思考輔助工具,幾乎不可能(反正到現在沒有任何滿意的工具)…… 於是,即便是今天,紙筆依然是最可靠且必不可少的工具 —— 也許只是我一個人的問題罷。哦,對了,為 iPad Pro 配了支電子筆之後,依然覺得電子工具在這方面很蠢。

相關焦點

  • 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亂翻書」(ID:luanbooks),作者 潘亂,36氪經授權發布。 今年頭條生機大會,沒有發布希麼大的戰略和產品,朱文佳只是說要練好基本功:「無非是內容做得更好一點,推薦做得更準一點,創作者服務做得更到位一點。」 大會的主題是「致敬真知灼見」,代表著頭條內容生態進入了專業、聚焦的階段。
  • GPU大廠英偉達的AI造夢空間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寶箱一:從青銅到王者 只差一支「AI神筆」GauGAN的距離 隨手勾勒幾筆線條與色塊,瞬間生成青山綠水的精美圖片。施澄秋表示,最初,研究人員認為遊戲開發商、景觀設計師和城市規劃者將會更多地受益於這一技術,但如今GauGAN已經拓展到了其他領域,一家醫療保健機構還將其用作為患者減壓的治療工具。
  • 101種最熱門的EdTech工具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何沛寬」(ID:zaixianEdu2020),作者:何沛寬,36氪經授權發布。 「靈感」在漢語詞典裡,一種解讀是「文藝、科學創造過程中突然爆發出來的創造能力」。這種創造能力,「雖帶有偶然性,但它的獲得離不開創造者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知識積累。」 在任何行業包括教育科技亦然。
  • 13000字,談談我對視頻號的思考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黑眼豆豆寫字的地方」(ID:heiyandoudou2016),作者:黑眼豆豆寫字的地方,36氪經授權發布。 本文主要討論以下幾個問題: 1.思考微信為什麼要做視頻號? 2.思考視頻號和公眾號、朋友圈、時刻視頻及story差異; 3.視頻號有哪些機會和優勢?可能的打法?
  • 比失業更嚴重:人工智慧的最新進展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L先生說」(ID:lxianshengmiao),作者 Lachel,36氪經授權發布。 劉慈欣有一部短篇小說,叫做《鏡子》,講了這麼一個故事: 一位氣象局的軟體工程師,意外用超弦計算機開發出了一款模擬軟體,可以模擬一個宇宙從誕生到演變的過程。
  • 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懂懂筆記」(ID:dongdong_note),作者:懂懂本尊,36氪經授權發布。 「感覺還是不能抄底,害怕。」 首先要回答一個問題,買量有效嗎?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效果非常顯著。 如果分析三七互娛這家公司,其實真正進入大眾視野的時間並不長,最早可以追溯到2013年那款現象級的頁遊《大天使之劍》。有數據顯示,《大天使之劍》上線僅僅60天,就拿下了3.2億元的流水。由此成為三七互娛旗下的絕對爆款遊戲。
  • 股市從無「鍊金術」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錦緞」(ID:jinduan006),作者:愚老頭,36氪經授權發布。 本文基於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我承認我最近有些膨脹,因為找出了曼德爾布羅特的《市場的(錯誤)行為》這本書,指望自己能夠從中能夠找到股市的鍊金術。對,就是下面這本。
  • 殺死電影院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格隆匯財經熱點」(ID:glh_finance),作者:電飯鍋,36氪經授權發布。 酹酒一觴,敬這個波譎雲詭的電影江湖,也敬在這場刀光劍影中終將倒下的犧牲者——電影院。 01 死裡逃生 「過去的事就過去了,永遠別回頭。」
  • 人生贏家的撲克牌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36氪經授權轉載。 本文將探討在不確定世界中,關於實力和運氣之間的秘密。 開 始 為什麼好運氣的人運氣會越來越好? 為什麼大多數人的大多數努力毫無意義? 天賦、實力、努力、運氣之間的內在邏輯是什麼?如果不能持續的話,心流也許只是偶然事件,對於一個球員的進球率、自身價值,並沒有意義。 喬丹的心流,是其概率的一部分。並不造成額外收益。 擁有最強大心流競技者是誰?阿爾法狗。 最厲害的心流恰恰是應該去忘掉熱手或者冷手,抹掉上一手的記憶,就像每次見到配偶都猶如見到初戀般火力全開。
  • 海底撈直面中年危機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繼「十八汆」之後,海底撈又開出了一家麵館。 這家叫「撈派有面兒」的麵館開在成都,均價8元。但根據大眾點評的評價時間推算,最早於去年11月就已經開業了。 2012年,海底撈曾內部孵化冒菜品牌優鼎優,優鼎優曾於2017年登陸新三板,但後續因為持續虧損,最終於2019年3月被海底撈2.04億元全資收購。
  • 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36氪遼寧——讓遼寧看見世界,也讓世界看見遼寧。 36氪遼寧專注於發掘優秀遼寧企業,深度挖掘創投底層邏輯,搭建產業對接通道,連結創業者與投資人資本生態平臺。如果你希望得到36氪遼寧的報導,請將你的需求和BP發送至指定郵箱:liaoning@36kr.com。我們會及時回復。
  • 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未來主議」(ID:futuretalking),作者:顧貝妮,36氪經授權發布。 與傳統肉產品加工相比,植物基蛋白質的生產更加自動化,對勞動力的依賴程度也更低,因此比較不容易受到人員短缺的影響。美國因傳統肉類加工企業工人大量感染肺炎停工,導致肉價大幅上漲有感,這給植物肉帶來了可乘之機。
  • 穿JK制服的炒股女孩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靠譜二次元」(ID:kpACGN),作者:靠譜ACG編輯部,36氪經授權發布。 一茬又一茬。 作者 / 時臣 十五歲的現役JK女孩冉冉不懂,為什麼原價100元的裙子轉手就可以賣到500元,穿過再轉手也可以賣到三四百。
  • 從飛書看它背後的字節跳動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刺蝟公社」(ID:ciweigongshe),作者:石燦 閆俊文,編輯:趙思強,36氪經授權轉載。 2月3日,字節跳動開始了春節後的首日辦公。 不過,5萬多名ByteDancer並未如期出現在北京海澱區知春路甲48號、上海科技綠洲B區24座的辦公室或者其他辦公地點,大部分人仍待在各自的家中。
  • 視頻號:機會和商業化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藍鯨渾水」(ID:hunwatermedia),作者:hunwater,36氪經授權發布。 微信視頻號又雙叒叕有新動作了。 有網友表示,錯過了抖音快手,不能再錯過視頻號了。 近兩年,電商直播飛速發展不斷出圈,以淘寶直播、抖音快手為代表的平臺方衝在前線,B站、小紅書、知乎等也先後上線並不斷完善直播功能。
  • 謎一樣的概率權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孤獨大腦」(ID:lonelybrain),作者老喻在加,36氪經授權發布。 A部分 A1 故事源自一場豔遇。 答案是: 酒鬼這道題,最讓人疑惑的地方是: 為什麼警察「真的抓」和「假裝抓」會影響酒鬼在第三家酒吧的概率? 也就是說,酒鬼在第三個酒吧是一個物理事件,而且在警察來抓之前就已經客觀存在了,為什麼會因為警察心底的主觀意識而發生改變呢? 難道有心靈感應這回事兒嗎?
  • 2020「戰疫」:科技公司在行動 ②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上一期中,36氪整理了部分在對抗疫情中積極行動的科技公司(2020「戰疫」:科技公司在行動 ①),他們用自身技術技術優勢為相關各方提供「戰疫」支持。本期,更多的科技公司也加入到積極抗疫隊伍中。同時,團隊正在著手開發人員健康信息採集管理系統,用於實現企業、社區內外部人員基本信息、健康信息、流動信息的填報、上傳、統計分類,幫助企業完善人員信息登記,記錄工作人員在疫情期間的活動情況,保證有效的群防群控。
  • ACG行業事件Top100,重新發現2019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靠譜二次元」(ID:kpACGN),作者靠譜ACG編輯部,36氪經授權發布。 2019年真是不平凡的一年。 59、日本京都動畫遭到縱火,36人遇難 「事件回顧」7月18日上午,日本京都動畫第一工作室遭遇人為縱火,造成36人遇難,33人受傷。縱火嫌疑人為一名41歲男子,名為青葉真司。
  • 科技公司闖年關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甲子光年」(ID:jazzyear),作者:王與桐 楊逍 程丹,編輯:火柴Q,36氪經授權發布 相信這些經驗,既可讓CEO同行獲得啟發,也能讓市場更細緻地了解科技公司的內部運行和細分賽道的未來走勢——因為年終復盤和規劃最能真實地反映一個公司的管理能力與業務思考,同時還包含著一些趨勢判斷的彩蛋。 話不多說,敬請享用。 見賢思齊。
  • 諮詢顧問的十大底層邏輯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貓爺戰略」(ID:IP_strategy),作者:貓爺先生,36氪經授權發布 雖然沒真正在頂級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裡工作過,但由於我打交道的人大多都有些諮詢背景——如,大老闆是前麥肯錫合伙人,有個同事是美國麥肯錫工作2年多——慢慢地,我也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 麥肯錫的人一般自帶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