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筆」GauGAN 硬核家族DGX 「鐵甲小寶」JetBot
「英偉達來雲棲大會了,下午還有開箱預熱!」
英偉達是誰?它是遊戲宅們口中的錢包「收割機」,也是AlphaGo背後的「硬實力」。1993年英偉達成立,瞄準遊戲晶片市場,以GPU為鉚點,不斷發展圖形渲染能力,並在之後的幾年,成長為遊戲顯卡界的巨擎。
與此同時,GPU的出現為AI計算帶來了新的動力。英偉達通過一系列手段支持AI技術發展,打造性能、構架更高效的GPU,即「通用AI處理器」。近十年來,GPU長足發展,其在深度學習領域擁有的數據處理能力,極大拓展了AI的應用場景。
AI江湖,硝煙四起。英偉達以GPU獨霸江湖,除在圖形處理方面佔有絕對優勢外,還大力開大規模並行計算平臺、雲端AI計算平臺和廣泛應用於自動駕駛汽車的AI計算平臺等,目前已成為全球人工智慧計算平臺的領導者。
2019雲棲大會,英偉達應邀而來,它會帶給我們怎樣的前沿科技?昨天下午,雲棲大會前夕,三大寶箱已神秘開啟。
寶箱一:從青銅到王者 只差一支「AI神筆」GauGAN的距離
隨手勾勒幾筆線條與色塊,瞬間生成青山綠水的精美圖片。
這不是「神筆馬良」裡的天方夜譚,這是開箱現場的「GauGAN」黑科技。GauGAN AI繪畫網頁應用是英偉達研究院利用生成式對抗網絡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後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命名,能夠基於分割圖創建逼真圖像,用戶只需點擊幾下即可繪製出場景布局的速寫圖。
自今年年中英偉達在NVIDIA AI Playground上公開發布GauGAN測試版以來,創意專業人士已經使用它創作了超過50萬張圖像。
為何GauGAN會如此受專業人士追捧?
「GauGAN 的神經網絡是通過一百萬個開源Flickr 圖像進行訓練的,能夠理解如雪、樹木、水等超 180 個物體之間的關係。它並不像Photoshop裡貼一個圖層那樣,簡單的把圖形貼上去,而是根據相鄰兩個圖層之間的對應關係對邊緣進行調整。」英偉達中國區高級技術市場經理施澄秋給出解釋。
「藝術天賦」頗高的GauGAN並不局限於為專業人士服務,應用場景正逐步拓寬。施澄秋表示,最初,研究人員認為遊戲開發商、景觀設計師和城市規劃者將會更多地受益於這一技術,但如今GauGAN已經拓展到了其他領域,一家醫療保健機構還將其用作為患者減壓的治療工具。
寶箱二:硬核家族DGX部署更快、性能更強的AI超級計算機系列
數據科學家和人工智慧研究人員,依賴高性能的計算能力來獲取最新研究成果。如何維持這些人的生產力,將資源帶給更廣泛的開發人員便顯得非常重要。基於此,英偉達設計了一系列DGX工作站和AI超級計算機,滿載了用於ML研究的CUDA-X工具和庫,幫助科研人員深度學習訓練。
目前,DGX家族已初顯規模,包括DGX System、DGX工作站、DGX-1、DGX-2等。在今年雲棲大會上,家族成員紛紛亮相,包括最新推出的DGX POD超級計算機。
今年6月, DGX SuperPOD對外發布,其強大的運算能力位列全球最快超級計算機第22名。此次帶來的DGX POD,可以說是DGX SuperPOD的「年輕版」。
施澄秋告訴36氪,「與2015年剛推出該模型時相比,即便採用當時最先進的系統——單臺英偉達K80 GPU也需要耗時25日完成訓練,而DGX SuperPOD生成結果的速度較之加快了18,000倍。」
在DGX POD邊上,是另一款明星產品英偉達DGX-1。它是世界上首款適用於深度學習的盒中超級計算機,配備Tesla V100 GPU和NVIDIA NVlink 高速互聯技術,專為學習、觀察和模擬世界而設計。
除了AI超級計算機,還有Ai工作站。DGX工作站,突破傳統構建個人深度學習平臺的局限性,可用於大規模培訓、預測和可視化數據的開源軟體,其計算性能相當於400個CPU之和,但功耗僅它們1/20。DGX工作站也十分合適安靜場所,其噪音僅為其他工作站的1/10。
此外,DGX系列的系統、驅動全都安裝完畢,大大減少了工程師前期部署環境和測試時間,易於管理和維護。即便是一個普通的算法工程師,也可以輕鬆將環境搭建好。
寶箱三: 「鐵甲小寶」JetBot 一路「無」障礙通行
「當心,前面有路障!」
在英偉達展區外側搭建的平臺上,一臺小小的機器人正在通過障礙路段,「吃瓜群眾」們不禁為它捏了把汗。
這是英偉達開發的開源自動化機器人JetBot,搭載Jetson嵌入式計算板系列中的最新產品Jetson Nano,能夠處理對象識別和自主導航等任務,而無需依賴雲處理能力。
小巧、強大、價格低廉,是JetBot的三大關鍵詞。與以往Jetson系列相比,Nano的體積更小,可應用的目標也相應縮小。它能為運行現代人工智慧工作負載提供472 GFLOPS(每秒十億次浮點運算)的計算性能,且在美網售價僅250美元。
擁有JetBot並不是夢,而且還能「定製」。「JetBot本質是一款針對『嵌入式設計者、研究人員和 DIY 製造者』的Nano開源自動化機器人套件,與許多流行的配件兼容,並附帶交互式教程,可以實現跟蹤、避障等目標,允許用戶構建自己的自動駕駛機器人。」英偉達中國區GPU應用市場總監候宇濤向36氪介紹。
據了解,自JetBot項目發布後,網上創客們腦洞大開,製作出一系列驚豔作品,包括可以攀巖走壁的四足機器人「JetSpider」等。(楊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