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中國科學家團隊成功研發出了一種超輕質的陶瓷材料,被稱為海綿陶瓷。它結合了海綿和陶瓷這兩種質地完全相反材料的優點,既可以像陶瓷一樣耐高溫、隔熱,又可以像海綿一樣質地輕盈、回彈性好。
海綿陶瓷包含大量尺寸為100納米到1微米的網孔,使得這種材料即使受到巨大撞擊也可以馬上復原。另外由於它的密度比陶瓷要低得多,因此重要也得到了極大的減輕。被應用到航空太空飛行器上具有無法比擬的優點,可以使飛機重量減輕還很耐撞擊。
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它能夠降低紅外信號,其電磁屏蔽的特性可以用在一些先進的隱身戰機身上。而我國的五代機殲20已經運用了這項技術,可以說在隱身性能上不懼任何國家。光啟理工研究員創立者劉若鵬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曾表示,美國六代機才能用上的材料,我國現在已經全面裝備了。至少在隱身性能上,中國已經擁有了巨大的優勢。
最後一點就是耐高溫性,試驗團隊發現陶瓷海綿可以在1100度下自由回彈不變形。當時為了驗證該材料的耐熱性中國科研團隊進行了一個試驗,將7種不同材料製成的「海綿」上分別放置相同的花瓣,然後在其底部加熱。最後其他材料的「海綿」上花瓣全部已經焦黑,只有海綿陶瓷上面的花瓣依然嬌豔欲滴,幾乎沒有發生改變。
可見海綿陶瓷耐熱的優異性能完全可以用作航空發動機的材料,但1100度離挖掘陶瓷2000度耐高溫性能還有一段距離,如果能將海綿陶瓷升級成2000度依然可自由收縮,那麼未來我們的隱身戰機發動機噴口都能完全實現隱身了。
眾所周知,現代隱身戰機隱身的一大漏洞就是發動機尾部的噴口,由於那裡溫度過高,許多隱身材料並不能發揮作用。但是如果海綿陶瓷能夠達到2000度的耐熱性,那麼以後我們的殲20完全可以實現極度隱身,要達到這樣的目標,我們的科學家依然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