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MT歷史上的今天丨在轉基因擬南芥中過表達景天苜蓿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提高了對氧化應激的抗性

2021-02-12 中關村NMT聯盟

NMT作為生命科學底層核心技術,是建立活體創新科研平臺的必備技術。2005年~2020年,NMT已紮根中國15年。2020年,中國NMT銷往瑞士蘇黎世大學,正式打開歐洲市場。


2017年06月13日,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卓仁英用NMT發表了標題為Overexpressing the Sedum alfredii CuZn Superoxide Dismutase Increased Resistance to Oxidative Stress in Transgenic Arabidopsis的研究成果。

期刊: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主題:在轉基因擬南芥中過表達景天苜蓿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提高了對氧化應激的抗性

標題:Overexpressing the Sedum alfredii CuZn Superoxide Dismutase Increased Resistance to Oxidative Stress in Transgenic Arabidopsis

作者: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卓仁英、韓小嬌、李真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is a very important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scavenging enzyme. In this study, the functions of a Cu/Zn SOD gene (SaCu/Zn SOD), from Sedum alfredii, a cadmium (Cd)/zinc/lead co-hyperaccumulator of the Crassulaceae, was characterized.

The expression of SaCu/Zn SOD was induced by Cd stress. Compared with wild-type (WT) plants, overexpression of SaCu/Zn SOD gene in transgenic Arabidopsis plants enhanced the antioxidative defense capacity, including SOD and peroxidase activities.

Additionally, it reduced the damage associated with the overproduc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H2O2) and superoxide radicals (O2 ). The influence of Cd stress on ion flux across the root surface showed that overexpressing SaCu/Zn SOD in transgenic Arabidopsis plants has greater Cd uptake capacity existed in roots. A co-expression network based on microarray data showed possible oxidative regulation in Arabidopsis after Cd-induced oxidative stress, suggesting that SaCu/Zn SOD may participate in this network and enhance ROS-scavenging capability under Cd stress.

Taken together,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overexpressing SaCu/Zn SOD increased oxidative stress resistance in transgenic Arabidopsis and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SaCu/Zn SOD in response to abiotic stress.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活性氧(ROS)清除酶。在這項研究中,表徵了景天科植物景天科植物鎘(Cd)/鋅/鉛超積累的Cu / Zn SOD基因(SaCu / Zn SOD)的功能。

鎘脅迫誘導了SaCu / Zn SOD的表達。與野生型植物相比,轉基因擬南芥植物中SaCu / Zn SOD基因的過表達增強了其抗氧化防禦能力,包括SOD和過氧化物酶活性。

此外,它還減少了與過氧化氫(H2O2)和超氧自由基(O2)過量產生相關的損害。Cd脅迫對根表面離子通量的影響表明,過表達SaCu / Zn SOD在轉基因擬南芥植物中具有更大的Cd吸收能力。基於微陣列數據的共表達網絡表明,Cd誘導的氧化脅迫後擬南芥中可能存在氧化調控,這表明SaCu / Zn SOD可能參與該網絡並增強Cd脅迫下的ROS清除能力。

綜上所述,這些結果表明,過表達SaCu / Zn SOD在轉基因擬南芥中提高了抗氧化脅迫的能力,並為理解SaCu / Zn SOD在響應非生物脅迫中的作用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此外,暴露於Cd下的細胞壁厚度下降導致HE細胞壁中較少的細胞壁鍵合Cd。因此,Cd誘導的根部特徵以及根尖的改變導致了兩種生態型苜蓿鏈球菌對Cd吸收和積累的差異。

FIGURE 4 | Net Cd2C fluxes. Net Cd2C fluxes in the roots of transgenic (OE2, OE3, and OE4) and WT plants treated without (A) or with CdCl2 stress (B),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300 s net Cd2C fluxes (C) are illustrated to highlight the trend differences. Bars indicate means  SD. Asterisks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p < 0.05 and p < 0.01.

聯盟推薦抗疫產品之一:新冠肺炎中醫治療NMT創新平臺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產品詳情

文章連結: 

https://doi.org/10.3389/fpls.2017.01010


2019版《NMT論文集》已出版

關鍵詞:非損傷微測技術、NMT歷史上的今天,Cd 2+流速

相關焦點

  • 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什麼
    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一種源於生命體的活性物質,能消除生物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質。
  • 分布最廣的Cu,Zn-SOD重組人銅鋅超氧化物歧化酶有什麼作用?
    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廣的Cu,Zn-SOD重組人銅鋅超氧化物歧化酶有什麼作用?在之前的介紹中,已知按照 SOD 中金屬輔基的不同,大致可將 SOD 分為三大類,分別為 Cu/Zn-SOD、Mn-SOD、 Fe-SOD。
  • 神奇功效的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完整篇)
    超氧化物歧化酶Orgotein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別名肝蛋白、簡稱:SOD。
  • 超氧化物歧化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Orgotein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別名肝蛋白、簡稱:SOD。SOD是一種源於生命體的活性物質,能消除生物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質。對人體不斷地補充SOD具有抗衰老的特殊效果。
  • 世界權威 SOD——超氧化物歧化酶Orgotein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EC1.15.1.1, SOD)是1938年首次從牛紅血球中分離得到超氧化物歧化酶開始算起,人們對SOD的研究己有七十多年的歷史。1969年McCord等重新發現這種蛋白,並且發現了它們的生物活性,弄清了它催化過氧陰離子發生歧化反應的性質,所以正式將其命名為超氧化物歧化酶。
  • TMT標記定量蛋白組學助力烏菜氧化還原穩態與高低溫脅迫研究
    與對照組相比,LT和HT處理均能顯著提高sHSP17.7、sHSP18.1、ICDH、PSBP1和ERD10的表達水平。這些結果表明,蛋白質的表達模式並不總是與其轉錄表達模式一致,可能是因為應激相關基因支配了對LT和HT的反應。圖6 | 低溫和高溫脅迫下植物葉片中與上調差異表達蛋白(DEPs)相關的基因表達以肌動蛋白(Actin)為內對照,計算其相對表達水平。
  • NMT歷史上的今天丨Plant J:擬南芥WRKY8與VQ9調節鹽脅迫耐受性
    NMT歷史上的今天2013年03月02日,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餘迪求、胡彥如用NMT在Plant Journal上發表了標題為Arabidopsis transcription factor WRKY8 functions antagonistically with its interacting
  • 如何減少仔豬的氧化應激
    中國和德國的餵養試驗表明,提供高質量的蛋白質可能會限制斷奶後應激症候群的影響。超過 25 年的豬場研究和實踐經驗表明,在仔豬飼料中使用高消化蛋白可增加體重,提高飼料轉化率,有效緩解斷奶期腹瀉。眾所周知,這種性能的提高 , 部分原因是仔豬未成熟的腸道需要易於消化的營養物質,而其他的生物過程則不太為人所知。
  • 氧化應激影響生育力,如何增強身體抗氧化水平?
    氧化應激影響生育力,如何增強身體抗氧化水平?過量的兒茶酚胺使得機體的代謝水平異常增加,造成過量氧化產物堆積,對組織器官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氧化應激」傷害。 「氧化應激」是指體內氧化與抗氧化作用失衡的一種狀態,產生大量氧化中間產物。氧化應激是由自由基在體內產生的一種負面作用,並被認為是導致衰老和疾病的一個重要因素。
  • 氧化應激與肺纖維化肺泡上皮凋亡的研究進展
    張偉中醫大講堂∣一個有 溫度 的公眾號 氧化應激指機體內高活性物質如活性氧簇產生過多,超出了機體的清除能力,導致的氧化與抗氧化體系失衡。活性氧簇包括羥基自由基、超氧陰離子、過氧化氫等,可通過信號通路及轉錄因子的激活直接或者間接地影響機體,較高水平的活性氧簇,會破壞細胞的生物分子,如 DNA 、蛋白質、脂質,進而導致細胞的凋亡和衰老。
  • 氧化損傷生物標記物如何檢測氧化應激?
    氧化應激(Oxidative Stress,OS)是指體內氧化與抗氧化作用失衡的一種狀態,傾向於氧化,導致中性粒細胞炎性浸潤,蛋白酶分泌增加,產生大量氧化中間產物。氧化應激是由自由基在體內產生的一種負面作用,並被認為是導致衰老和疾病的一個重要因素。
  • 在多種疾病中抵抗氧化應激的潛在途徑
    Scripps Research的科學家在了解細胞如何保持健康的任務中取得了令人驚訝的發現,揭示了細胞的糖代謝與其抗氧化反應之間的重要聯繫,這是保護細胞免受氧化應激和其他有害物質影響的關鍵機制之一。
  • 生物物理所提出「氧化還原應激反應能力」新概念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教授陳暢提出了「氧化還原應激反應能力(RRC)」的新概念,並證明這種動態反應能力的下降是衰老的一個本質特徵。)雜誌上。另一方面,年輕線蟲(活細胞)也通過上調分子伴侶表達、提高蛋白酶體活性表現出更好的降解氧化損傷蛋白的能力。  在實驗結果基礎上,陳暢課題組提出氧化還原應激反應能力(RRC),它包括產生適量ROS/RNS激活細胞信號通路的能力、激活抗氧化系統維持氧化還原平衡的能力和降解氧化損傷蛋白的能力。該研究提出並全面描述氧化還原應激反應能力的概念,並通過實驗數據直接證明年輕和衰老之間的本質差別。
  • Cancer Dis:結直腸腫瘤藉助NUAK1避免氧化應激損傷
    2018年4月14日 訊 /生物谷BIOON/ --利用氧化應激進行癌症治療最近逐漸成為一種可能的治療策略,而抗氧化防禦也是癌細胞抵抗化療和放療的重要機制。靶向抑制癌細胞的抗氧化防禦機制能夠提高癌症治療結果,但到目前為止對癌症細胞抗氧化應激防禦機制的了解仍然不是特別充分。
  • Redox Biology: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陳暢課題組提出「氧化還原應激...
    傳統的自由基衰老學說認為氧化應激是對細胞的一種損害,是導致衰老的一個重要因素。大多數關於氧化還原和衰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靜息狀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的高低。很少有研究去比較年輕和衰老個體對於氧化還原刺激的動態反應能力。陳暢課題組分別以線蟲和複製性衰老細胞為模型,比較了年輕和衰老線蟲(或細胞)對於氧化還原刺激反應能力的不同。
  • 氫氣抗心肺復甦後氧化應激【來自日本的臨床研究】
    過去曾經有關於安全性和研究方案方面的文章,我們都進行過介紹。最近日本學者再次從氧化和炎症方面報導了部分數據,值得我們關注和了解。在氫氣醫學研究方面,日本學者相對比較務實,特別是在臨床研究上,重視連續性。我們的學者方向往往相對多散亂,從事基礎研究的研究範圍過大,這雖然有利於發表論文,但對於回答科學問題並沒有幫助。通過不斷更換動物模型,不斷重複一個假說故事,但對真正的科學問題視而不見。
  • 項目文章|靶向代謝組學助力華東師範大學探究擬南芥細胞死亡機理
    中文標題:擬南芥GAAP1 - GAAP3通過抑制內質網應激下水楊酸途徑的上調在細胞死亡抑制中發揮冗餘作用研究對象:擬南芥發表期刊: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圖3 | GAAP2突變提高了幼苗對TM處理的敏感性(A)gaap2-1和gaap2-2中T-DNA插入位點的示意圖;(B-C)用RT-PCR(B)和qRT-PCR(C)方法檢測了GAAP2在Col、GAAP2-1、GAAP2-2和GAAP2-1轉基因植株7日齡幼苗中的表達
  • ...氧化應激信號通路增加心房顫動易感性的機制並在Redox Biology...
    另一方面,隨著人類預期壽命的延長,高齡人群在合併心血管疾病的基礎上罹患腫瘤成為多發現象,兩者治療間的相互幹擾日益成為關注的焦點問題。 依魯替尼是一種治療復發和難治性淋巴瘤的藥物,雖然有良好的耐受性,但在其應用中房顫的發生率較高,使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顯著下降。依魯替尼導致房顫的病生理機制很複雜,涉及多種通路相互作用,但其具體分子機制尚不清楚。
  • SIRT1調節缺氧缺糖海馬神經元的氧化應激
    基於以上背景,來自中國的研究人員通過使用白藜蘆醇和EX527調節原代培養的海馬神經元中SIRT1的活性,深入探究了SIRT1在缺血缺氧性腦損傷中的作用機制。而在隨後的實驗中,研究人員使用多種方法探究了EX527對細胞存活率的影響,結果顯示,EX527預處理會降低OGD後的細胞存活率,另外其氧化應激指標也表現為升高。
  • 中和氧化磷脂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中和氧化磷脂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22 20:48:06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Joseph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