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子電子質量120億年未發生變化

2020-11-23 中國科學院

質子電子質量120億年未發生變化

可為解釋暗能量提供幫助

2015-03-02 科技日報 王小龍

【字體:

語音播報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根據來自歐洲南部天文臺甚大望遠鏡(VLT)的數據發現,經過超過120億年的時間,質子和電子的質量並沒有出現可測量的變化。這意味著傳統暗能量理論或將面臨重新思考。相關論文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該團隊由來自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和澳大利亞斯威本科技大學的4位科學家組成,他們認為這一研究結果有望為解釋暗能量提供幫助。

  一些理論認為,暗能量這種神秘的力量會導致宇宙不斷膨脹,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漸發生演變。當暗能量與光反應時,會對作用域的時間產生影響,此時作用域的能量產生躍遷,根據愛因斯坦相對論,作用域內的物質質量會有減少。由於宇宙空間不斷發生的中和反應,作用域內的物質質量不斷減小致使物質的引力減小,出現宇宙膨脹。

  如果真是這樣,可能意味著我們所習以為常的很多常量,如重力、光速等常數也會隨著時間而改變。在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試圖對這一假設進行驗證,看看經過上百億年的時間,質子或電子這兩種基本常數的質量是否發生了變化。

  為此,研究人員觀察了一個遙遠的位於銀河系後面的類星體。這種類星體多少也有些神秘,一直讓天文學家感到困惑不解。它們距離地球至少100億光年,是迄今為止人類所觀測到的最遙遠、最明亮的天體,能發射出比星系能量高千倍以上的光和射電,這種超常亮度使其在100億光年以外就能被觀測到。但與其巨大的能量不相匹配的是,類星體卻不可思議地小,與直徑大約為10萬光年的星系相比,類星體的直徑大約為1光天。天文學家認為,這有可能是物質被牽引到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中,導致大量能量釋放所致。

  研究人員發現銀河系中的氫分子會吸收一些來自類星體的光線,這允許他們測量出這個過程中所發生的能量躍遷,以及質子和電子質量的比率。由於該星系先前已經被追溯到124億年前,由其發出的光應該比這個時間更久。研究人員的測量顯示,經過120億年,它們的質量並沒有偏離(在10的負6次方精度範圍內)目前我們所使用的常數。

  因此,研究人員聲稱,如果暗能量是不斷發展的,如此長的時間裡它們不會不發生變化。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根據來自歐洲南部天文臺甚大望遠鏡(VLT)的數據發現,經過超過120億年的時間,質子和電子的質量並沒有出現可測量的變化。這意味著傳統暗能量理論或將面臨重新思考。相關論文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該團隊由來自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和澳大利亞斯威本科技大學的4位科學家組成,他們認為這一研究結果有望為解釋暗能量提供幫助。
  一些理論認為,暗能量這種神秘的力量會導致宇宙不斷膨脹,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漸發生演變。當暗能量與光反應時,會對作用域的時間產生影響,此時作用域的能量產生躍遷,根據愛因斯坦相對論,作用域內的物質質量會有減少。由於宇宙空間不斷發生的中和反應,作用域內的物質質量不斷減小致使物質的引力減小,出現宇宙膨脹。
  如果真是這樣,可能意味著我們所習以為常的很多常量,如重力、光速等常數也會隨著時間而改變。在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試圖對這一假設進行驗證,看看經過上百億年的時間,質子或電子這兩種基本常數的質量是否發生了變化。
  為此,研究人員觀察了一個遙遠的位於銀河系後面的類星體。這種類星體多少也有些神秘,一直讓天文學家感到困惑不解。它們距離地球至少100億光年,是迄今為止人類所觀測到的最遙遠、最明亮的天體,能發射出比星系能量高千倍以上的光和射電,這種超常亮度使其在100億光年以外就能被觀測到。但與其巨大的能量不相匹配的是,類星體卻不可思議地小,與直徑大約為10萬光年的星系相比,類星體的直徑大約為1光天。天文學家認為,這有可能是物質被牽引到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中,導致大量能量釋放所致。
  研究人員發現銀河系中的氫分子會吸收一些來自類星體的光線,這允許他們測量出這個過程中所發生的能量躍遷,以及質子和電子質量的比率。由於該星系先前已經被追溯到124億年前,由其發出的光應該比這個時間更久。研究人員的測量顯示,經過120億年,它們的質量並沒有偏離(在10的負6次方精度範圍內)目前我們所使用的常數。
  因此,研究人員聲稱,如果暗能量是不斷發展的,如此長的時間裡它們不會不發生變化。

列印 責任編輯:侯茜

相關焦點

  • 研究:質子電子質量120億年未出現可測量變化
    研究:質子電子質量120億年未出現可測量變化 2015-03-02 10:31:26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根據來自歐洲南部天文臺甚大望遠鏡(VLT)的數據發現,經過超過120億年的時間,質子和電子的質量並沒有出現可測量的變化。
  • 質子和電子的近120年內的質量比變化
    質子和電子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粒子當中的兩個,它們因電荷相反而相互吸引。儘管它們的電荷強度是相同的(電性相反),但他們的質量卻相差很大。由於質子是由今克組成的,它比它的原子夥伴(電子)要重約2000倍。一個較大的問題是: 情況是否總是如此呢?
  • 炸藥爆炸質量會發生變化?化學反應質量守恆!但質量真的減少了!
    因為在俄國科學家羅蒙索諾夫在1756年就發現了,而且拉瓦錫通過大量定量實驗,發現在化學反應過程中,參與反應的各物質總量等於反應生成後的物質總量!這就是著名的質量守恆定律,當然這個理解在宏觀意義上是沒有問題的,事實上儘管化學變化中質子與中子以及核外電子的數量並沒有發生變化,但核外電子的位置發生了變化,從理論上來看這會產生質量變化,當然在中學化學中我們還知道了另一個概念!
  • 原子的組成:原子核、質子、中子、電子,以及什麼是同位素?
    但是,現在我們知道,原子是由三個粒子組成的--質子、中子和電子,甚至還可以將它們分為更小的粒子,如夸克。原子是在大爆炸137億年後形成的。當這個炎熱而密集的新生宇宙開始冷卻時,這就為夸克和電子的形成創造了有利條件。夸克結合在一起會形成質子和中子,而這些粒子處於原子核中。根據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說法,這一切發生在宇宙誕生的最初幾分鐘內。
  • 當恆星發生坍縮時,坍縮將電子擠進了質子裡,便形成了中子星
    生老病死是大自然不可抗拒的規律,就連生命的母親:太陽也無法逃過這個規律,在天文學中,天文學家通過觀測大量的恆星總結出了這樣一條規律:質量越大的恆星越是不穩定,質量適中的恆星反而存在的時間更長,太陽的質量是1.9891*10^30千克,根據太陽質量進行推算,在不發生意外的情況下,太陽的壽命應該在
  • 美國對撞機開建,破解質子質量之謎
    1月9日,美國能源部宣布:將在紐約州阿普頓的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建造一座電子離子對撞機 (The Electron-Ion Collider, EIC)。這一大科學裝置的設計和建造將用時10年,花費預計在16億至26億美元,由美國國會每年撥款。
  • 物理學家們終於計算出了質子質量的來源
    質子的質量不僅僅是其各個部分的總和。現在,科學家們才知道是什麼導致了亞原子粒子的重量。質子由什至由較小的稱為夸克的顆粒組成,因此您可能希望簡單地將夸克的質量相加即可得到質子的質量。但是,這個數字太小了,無法解釋質子的體積。
  • 首次觀察到質子-質子碰撞產生的三質量規範玻色子
    在過去的幾年中,研究小組使用該探測器收集與粒子相互作用有關的數據,這可能有助於尋找暗物質並促進新物理學的發現。    在該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檢查了2016年至2018年之間使用檢測器彙編的大型數據集,因為他們意識到摩擦乾擾相互作用變得越來越容易獲得,並且事件發生率足夠大,無法從背景信號中識別出來。
  • 宇宙中原子、原子核、中子、電子和質子的壽命各是多久?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到而今江上,每天小編都會跟大家分享有趣好玩的科普內容,本文由到而今江上原創撰寫,未經允許禁止其他媒體轉載,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宇宙中任何東西都是有壽命的,那麼原子、原子核、中子、電子和質子的壽命各是多久?
  • 天體物理學家告訴你質子的質量從哪來?
    這就是巴裡·達菲要我們解決的問題——質子內部發生了什麼?為什麼它的質量超過了組成它的夸克的質量之和呢?為了找出答案,我們必須要做一些深層次的了解。圖解:人體的組成,事關原子的數量與質量。我們身體的整體,等於身體各個部分的總和,直到小到一個很基礎的尺度才不是如此。
  • 質子的壽命10^35年是怎麼來的?人身體裡的質子會衰變嗎?
    先說答案:質子的半衰期至少為10^35年,目前實驗中並沒有測量出來質子會發生衰變,只是一些超出標準模型的大統一理論允許存在違反重子數守恆的現象,才得出來質子衰變這個說法!而在我們人的一生中,哪怕只有一個質子衰變的機率也只有0.001%。這個機率很大嗎?其實並不大!我們下面就分析10^35年怎麼來的?以及為啥說這個機率並不大?
  • 3000億顆太陽質量!120億歲怪物星系突然死亡?專家稱無法解釋!
    一個年齡高達120億歲,質量相當於3000億顆太陽的怪物星系在其鼎盛時期突然「死亡」,引起國外天文學家的高度關注。XMM-2599星系距離地球大約120億光年,加州大學國際天文學團隊最近藉助夏威夷凱克天文臺的多目標光譜儀(MOSFIRE)對它進行了仔細測量。由於從宇宙尺度來說,距離和時間是一回事,因此天學家觀測到的實際上是這個星系120億年前的景象。
  • 不到電子質量的50萬分之一,中微子質量被測出,難怪能穿越地球
    最新研究發現,中微子的質量只相當於電子的五十萬分之一。),精確測量了噴射出的電子的最大能量,從中推斷出未被觀測到的中微子的質量。 通過這次試驗, 他們對中微子的質量提出了新的限定值:不超過1.1電子伏特(eV),10萬年算起來還不到單個電子質量的
  • 物質的質量來自哪裡?進入質子內部看看
    現在我們知道,原子是由更小的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的。電子是基本粒子,意味著它無法繼續分割,但是質子和中子可以進一步分解為基本粒子夸克和膠子。質子是由兩個上夸克和一個下夸克組成的(中子則是由一個上夸克和兩個下夸克組成),但是當我們把三個夸克的質量加起來時,卻發現夸克的質量之和比質子質量的0.2%還要少。(膠子本身是無質量的,而電子的質量不到質子質量的0.06%。)這是為什麼?這其中的原因與一種對我們來說非常違反直覺的力有關——強核力。
  • 這就是為啥中子和質子的質量差很小,卻能發射一個超重W玻色子
    β衰變中的質量差問題我們都很熟悉放射性衰變,其實就是重而不穩定的元素會衰變為較輕的元素。其中一些衰變很快,不到一秒鐘,而另一些可能需要數十億年,例如鈾238的半衰期基本和地球年齡差不多。一些極其罕見的半衰期和目前宇宙的年齡差不多,例如:釷-232的半衰期長達140億年。
  • 中子和氫原子都是由一個質子和電子組成,它們的性質為什麼不同?
    一,中子和氫原子內部結構及質量的區別只能說中子可以由質子和電子形成,但不能說中子的內部結構是質子和電子。而氫原子的內部結構則是一個質子和一個核外電子構成,質子和電子由電磁力維繫在一起,但又有泡利不相容原理產生的電子簡併壓阻止電子落入質子之上,使得氫原子能夠長期穩定存在。
  • 質子重離子治療抗癌是否靠譜?
    近日,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以及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召開工作會議透露,2015年上海市食藥監部門支持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粒子治療設備提前投入運行,率先制定全國首部粒子治療設備證後監管方案,截至目前,上海已收治185例患者,無質量事故及嚴重不良事件發生。 質子重離子治療究竟靠什麼原理抗癌?是不是所有的癌症都適合用質子重離子治療?
  • 原子核聚變後中子與質子數都不變,虧損的質量來自哪裡?
    也許這個問題比較容易回答,因為愛因斯坦在1905年狹義相對論中的質能方程清楚的告訴了我們E=MC^2,損失的質量徹底轉換成了能量!這是原子核中所釋放的,人類最為嚮往的「無限能源」!太陽內核正在發生的核聚變反應!
  • 大型強子對撞機十年:故事還未結束 - 電子,質子,粒子,大型強子對撞...
    北京時間1月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早在2008年,世界上最強大的粒子加速器——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射出了第一道質子束。十年之後的今天,或許我們應該好好評估一下從這一龐大設施中獲取的成果,以及它未來的發展方向。
  • 小明是個質子 有一天……-核子,質子,中子,原子,物理,科普,核電站...
    質子則不同,用長壽來形容他都顯得不恰當,因為他的壽命大於2.1×1029年,那個誰,宇宙的年齡也才138億年左右呢。不扯這些了,反正小明一開始是一個質子就是啦!小明:我們這個家叫做鈾235,他的半衰期是7億多年。假如有一堆鈾235,那麼經過7億年後,會有一半發生衰變。小花:7億年!太好了,咱倆終於可以穩定一段時間了。……………………好多億年又過去了,小明和小花親眼看見無數的鈾235發生了衰變,但他們所在的這個家還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