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行星,彗星的體積很小,似乎是很簡單的天體。目前已知的彗星有3697顆,對於人類來說,彗星既熟悉又陌生,很多人都有關於彗星的相關記憶,人類對於彗星的記載有著悠久的歷史,中國關於彗星的記載可見於《春秋》。
然而,人類對於彗星的認識少得可憐,甚至它從哪裡來?有多少數量?還只能在理論中進行推測,實際如何?沒有人知道。
人們只能望著她帶著漂亮的彗尾優雅地划過星空,給人們留下無盡遐想。
彗星在人類的歷史中大多都是災禍的象徵,預示著有不好的事情要發生。小時候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姜子牙在根據封神榜進行封神,每一個神位都對應著天上的星星,這時候姜子牙的老婆馬氏的靈魂來找姜子牙,別人都成為了天上的星,那我是什麼星?姜子牙不勝其擾,大怒說:「你就是個掃把星!」結果馬氏就被封為了掃把星。這個故事一直印象深刻,覺得很有戲劇性,這麼可惡的人居然也撈到了神位。
姜子牙的老婆是否賢惠這個不知道,但是想想姜子牙封地處的後人齊桓公,給了人們更多的想像空間。
好了,還是說回彗星。彗星是一個冰冷的天體,它由巖石、塵埃和冰組成,它的成分中有太陽形成時的成分。2004年NASA對彗星進行了拍攝和塵埃顆粒收集,2005年通過碰撞及光譜分析了彗星的成分。其它時候人們只能遠遠地對這些神秘訪客進行觀測。彗星的直徑幾公裡到十幾公裡,彗尾在距離太陽2個天文單位(地球到太陽的距離)開始出現,彗尾最長可達數億千米。彗尾可分為兩個,一個是氣體成分,另一個是塵埃。氣體尾巴一直與太陽風方向相同,塵埃尾巴與彗星的運行軌跡相同。
最為神秘的是彗星的來源,對於一些短周期彗星(少於200年)認為是來源於海王星外側的柯伊伯帶,而更長周期的彗星,理論上認為來自一個稱為奧爾特星雲的地方,認為是太陽系的外圍星雲,哪裡可能有數十億顆彗星圍繞太陽公轉,奧爾特星雲距離太陽約100000天文單位,有些彗星的公轉周期達到3000萬年。
另外,如果奧爾特星雲存在,人類更難飛出太陽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