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從彗星中發現氧分子 或改變太陽系形成理論

2021-01-10 環球網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香港《文匯報》10月30日報導,歐洲太空總署(ESA)彗星探測器「羅塞塔」號再有新發現。ESA於28日宣布在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探測到氧分子,這是人類首次在彗星發現氧,可能改變人類對太陽系形成過程的理解。

報導稱,氧元素在宇宙中頗為常見,但因容易與其他元素產生化學作用,科學家普遍認為它難以長期保存,此前僅曾證實木星和土星上存在氧氣,但從未於彗星發現氧分子。

羅塞塔上的質譜儀過去一年中多次探測67P彗核釋出的氣體,美國密西根大學科學家比勒爾等人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間分析3000多個有關樣本,發現水蒸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多種氣體,並有含氮及硫分子的氣體,但更重要的是發現氧分子,豐度約為3.8%,較水分子少得多。

據報導,科學家又發現67P在接近太陽期間,釋出的氧分子及水分子比例一直接近,並沒因接近太陽而改變。科學家估計這顯示67P上的氧和水均來自彗核,氧分子更可能早於彗星形成前或形成期間,便已跟彗核融為一體,歷史比太陽系更長。

報導稱,研究團隊在28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公布了該成果。比勒爾形容此發現屬重大驚喜,可能改變太陽系形成的理論,瑞士伯爾尼大學的阿爾特韋格更稱這或有助於其他星球尋找生物。不過法國天文物理學家羅卡爾指出,目前仍需作進一步觀察,不宜妄下定論。(實習編輯:李梓瑄 審核:譚利婭)

相關焦點

  • 「羅塞塔」首次在彗星上發現氧分子
    對太陽系形成理論發起挑戰  「羅塞塔」發現彗星上存在氧分子。圖片來源:ESA/Rosetta本報訊 科學家日前在彗星67P/Churyumov Gerasimenko彗核周圍的氣體中探測到氧分子——這一意想不到的發現或許將挑戰太陽系形成理論。10月28日出版的《自然》雜誌刊登了由歐洲空間局(ESA)「羅塞塔」彗星探測器獲得的這一發現。
  • 「羅塞塔」發現彗星上存在氧分子
    「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下稱「67P」)彗核周圍的氣體中探測到氧分子。這是首次在彗星上發現氧氣,或將幫助人類更好地理解太陽系的形成過程。彗星彗核釋放出的氣體蒸發物又稱彗發,主要由水、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組成。過去一年,「羅塞塔」已在67P彗星的彗發中探測到多種氣體,包括水蒸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以及其他含有氮、硫、碳分子的氣體和某些稀有氣體。儘管科學家曾證明木星和土星上存在氧氣,但它從未在彗星上被發現。
  • 美科學家發現古老彗星碎片有可能重返太陽系
    關於太陽系構造的許多理論模型將被重塑,這些理論模型中一個很關鍵的不同之處便在於奧爾特雲究竟是由什麼天體組成的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來自夏威夷大學天文研究所的Karen Meech教授及其團隊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關於C/2014 S3(PANSTARRS)彗星的文章,文章認為,該彗星幾乎與地球同時在內太陽系中形成
  • 地球上看到的彗星來自哪裡?發現彗星通往內部太陽系的門戶
    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博科園由中佛羅裡達大學科學家領導的一項新研究,可能會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對彗星如何從太陽系外圍到達並被輸送到更接近地球的內部太陽系的理解。在發表在《天體物理學快報》期刊上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Gal Sarid及其合著者報告了許多彗星在接近太陽系之前通過的軌道「門戶」發現。這個入口是模擬在木星和海王星之間混沌軌道上移動的小冰體。
  • 地球上看到的彗星來自哪裡?發現彗星通往內部太陽系的門戶!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由中佛羅裡達大學科學家領導的一項新研究,可能會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對彗星如何從太陽系外圍到達並被輸送到更接近地球的內部太陽系的理解。在發表在《天體物理學快報》期刊上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Gal Sarid及其合著者報告了許多彗星在接近太陽系之前通過的軌道「門戶」發現。這個入口是模擬在木星和海王星之間混沌軌道上移動的小冰體。研究小組模擬了來自海王星軌道之外,穿過這顆巨大行星的區域,以及木星軌道內的天體的演化。這些冰體被認為是太陽系誕生以來幾乎原始的物質殘留物。
  • 彗星上沉睡千年的氧分子說明了什麼
    人類首次在彗星上發現了氧氣分子。這一意外發現,對目前的太陽系形成模型提出了質疑。
  • 發現太陽系第二個排列直面——彗星平面
    日本國家天文臺發文,太陽系第二準直面被發現。對長周期彗星軌道的分析研究表明,彗星的遠日點,也就是它們離太陽最遠的地方,往往要麼落在行星所在的眾所周知的黃道面附近,要麼落在新發現的「空黃道面」附近。這對太陽系中彗星最初是如何形成的模型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太陽系中,行星和大多數其他天體在大致相同的軌道平面上運動,被稱為黃道面,但也有例外,如彗星。
  • 彗星大氣中的分子氧不是在其表面形成?
    博科園:科學科普-天文學類科學家們發現,彗星67P周圍的分子氧並不像某些人所說的那樣產生於它的表面,而是可能來自它的身體。羅塞塔科學小組最初報告說:氧氣極有可能來自彗星的主體或原子核。這意味著它是「原始的」——46億年前當彗星本身形成的時候,它已經存在了。然而一組外部研究人員認為,彗星上可能存在不同的分子氧來源。他們發現了一種在高能離子(帶電分子)觸發的空間中產生分子氧的新方法。在67P彗星表面有能量離子的反應,可能是探測到的分子氧的來源。現在,羅塞塔團隊的成員根據新理論分析了67P氧的數據。
  • 外來力量正在改變太陽系的形態
    日本國家天文臺(NAOJ)日本學者Arika Higuchi近日通過分析長周期彗星軌道發現,太陽系可能存在第二個黃道面。黃道面是以太陽為中心的一個平面,太陽系已知的所有大行星都在這個平面附近圍繞太陽運行。黃道面和太陽的赤道面基本上是重合的,太陽系的一些小天體也活躍在這個平面附近。黃道面的特點能夠反映太陽系形成初期原行星盤的特點。
  • 神秘莫測的彗星,它來自哪裡,怎麼形成?一切還在理論中
    相對於行星,彗星的體積很小,似乎是很簡單的天體。目前已知的彗星有3697顆,對於人類來說,彗星既熟悉又陌生,很多人都有關於彗星的相關記憶,人類對於彗星的記載有著悠久的歷史,中國關於彗星的記載可見於《春秋》。然而,人類對於彗星的認識少得可憐,甚至它從哪裡來?有多少數量?
  • 一顆彗星揭開太陽系三個謎團
    根據天文學家對彗星形成過程的了解,彗星上氮元素的含量應該會比較多,但他們實際探測到的氮,只有理論預測的1/10。其餘的氮到哪裡去了呢?來自「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的一項發現或許能揭示這個謎。而這個謎一揭開,又有助於揭開太陽系另兩個謎。
  • 太陽系所有彗星都來自同一地方,科學家認為那裡隱藏著生命的種子
    因為看起來像掃帚一樣,因此人們又將彗星稱之為「掃把星」,一直到今天,科學家們一共在太陽系中發現了1700多顆彗星,最著名的哈雷彗星,繞日運行一周,大約需要76年的時間。與其他天體具有固定的體積和質量不同,彗星一般都隨著距離太陽遠近而體積不斷擴大或者縮小,近日點的時候,彗星的體積會變得非常巨大,彗尾也會很長;遠日點的時候則體積會急劇縮小,彗尾也會變短。
  • 是誰「創造」了太陽系?科學家研究發現,太陽系的「母親」是它!
    是誰「創造」了太陽系?科學家研究發現,太陽系的「母親」是它!關於太陽系的起源沒有爭論,因為所有的恆星都出生在一個星雲中,但是星雲在哪裡產生了我們的太陽系?最近,美國媒體報導說,科學家已經發現了產生太陽系的星雲的來源,或者發現了它。太陽系的母親。那麼這裡發生了什麼?當科學家研究隕石時,他們發現了一種同位素。
  • 經過幾光年的旅行之後,在我們太陽系中,應該有隱藏的星際彗星!
    在經過幾光年的旅行之後,應該有隱藏在我們太陽系中的星際彗星。蘇黎世大學天體物理學家、NCCR行星成員湯姆·漢茲(Tom Hands)表示:也許我們已經看到了一顆彗星,但認為它是太陽系中形成的一顆「正常」彗星。幾個世紀以來,彗星一直令人類著迷,這些奇異的物體是從哪裡來的?
  • 太陽系遙遠的邊緣,長周期彗星之源
    奧爾特雲是太陽系中距我們最遙遠的區域,即使是奧爾特雲中距太陽最近的天體都要比柯伊伯帶中任何天體更加遙遠。,科學家們懷疑奧爾特雲就是這類彗星的來源。,所以以上的推測還處在理論階段。
  • 太陽系遙遠的邊緣,長周期彗星之源
    科學家們認為,奧爾特雲是一個球形的外殼,包裹住了太陽系內其他的天體。就好像一個由許多冰構太空殘骸聚成的加厚的泡泡壁,奧爾特雲內可能含有成千上百億,體積和大山一般大的太空殘骸。 雖然說科學界認為觀測到的長周期彗星來源於奧爾特雲,但是到目前為止,卻沒有直接觀測到奧爾特雲本身中的任何物體,所以以上的推測還處在理論階段
  • 又發現一個從其他太陽系,跑到我們太陽系的星際天體!這次是彗星
    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包括貝爾法斯特皇后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有了一個歷史性的發現,在一顆從另一顆恆星系統中漂泊到我們太陽系的彗星中檢測到了氣體分子。這是天文學家第一次能夠在星際物體中探測到這種類型的物質。
  • 又發現一個從其他太陽系,跑到我們太陽系的星際天體,這次是彗星
    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博科園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包括貝爾法斯特皇后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有了一個歷史性的發現,在一顆從另一顆恆星系統中漂泊到我們太陽系的彗星中檢測到了氣體分子。這是天文學家第一次能夠在星際物體中探測到這種類型的物質。
  • 最新:太陽系中的所有彗星,可能都來自同一個地方
    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博科園新的研究表明,所有彗星都可能來自相同的出生地。天文學家克裡斯蒂安·埃斯特魯普(Christian Eistrup)有史以來第一次將化學模型應用於14顆著名的彗星,令人驚訝地發現了一個清晰的模式,其研究發現已被《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接受並即將發表。彗星穿過我們的太陽系,由冰、塵埃和類似巖石的小顆粒組成,彗核可以大到幾十公裡寬。
  • 「彗星」宇宙中奇怪的天體!科學家:裡面或許藏著太陽系誕生秘密
    「彗星」宇宙中奇怪的天體!科學家:裡面或許藏著太陽系誕生秘密彗星一直是宇宙中一種比較奇特的天體,一開始只是一顆不起眼的黑色「石頭」,隨著運動軌跡不斷地靠近太陽,太陽的溫度把它表面的冰層蒸發,把它內部被冰凍的物質融化,從固態轉化為氣態。緊接著氣態衝破外部軀殼的束縛,浮在彗星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