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爾特雲是太陽系中距我們最遙遠的區域,即使是奧爾特雲中距太陽最近的天體都要比柯伊伯帶中任何天體更加遙遠。
圖源:
太陽系中大多數天體的運行軌跡都是大致在一個平面內,而奧爾特雲卻與眾不同。科學家們認為,奧爾特雲是一個球形的外殼,包裹住了太陽系內其他的天體。就好像一個由許多冰構太空殘骸聚成的加厚的泡泡壁,奧爾特雲內可能含有成千上百億,體積和大山一般大的太空殘骸。
彗星之家
因為某些長周期彗星軌道極端的長,科學家們懷疑奧爾特雲就是這類彗星的來源。例如賽丁泉彗星,在2014年曾近距離飛掠火星,但是下一次進入內太陽系卻要到74萬年之後了。
圖源:
從太陽到奧爾特雲的距離實在太大,以至於生活中常用的距離單位(公裡、英裡)都不太適用了,我們在這裡使用天文單位(AU,相當於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冥王星軌道的近日點距太陽 30AU,其遠日點距太陽 50AU。而奧爾特雲最內側邊界距太陽大約在 2000AU 至 5000AU 之間,其外側邊界則大約在 1萬AU 至 10萬AU 之間,這樣遙遠的距離,幾乎是太陽到鄰近恆星距離的一半了。
雖然說科學界認為觀測到的長周期彗星來源於奧爾特雲,但是到目前為止,卻沒有直接觀測到奧爾特雲本身中的任何物體,所以以上的推測還處在理論階段。
10個有關奧爾特雲的真相:
1,尚處理論階段
科學界推測奧爾特雲是由很多冰構物體構成,且在處在太陽系的最外層。這樣的推測與對長周期彗星的觀測相吻合,但是卻暫時沒有觀測到奧爾特雲中的任何物體。
2,極其的遙遠
奧爾特雲是由冰構物體聚成的一層圍繞太陽的球狀結構。大概佔據了距太陽 2千至10萬AU的空間。
3,彗星水庫
長周期彗星(公轉周期大於200年)很可能就是來源自奧爾特雲。
4,數量巨大
科學家預測奧爾特雲中可能含有超過一千億個冰構物體。
5,越靠近太陽越大
當來自奧爾特雲的彗星接近太陽時,它們的表層冰汽化,產生彗星大氣(彗發),並且經常有兩條尾巴,其長度可達數百甚至數百萬英裡。 當彗星的軌道使它遠離太陽時,這個現象會逐漸消退,彗發也會塌陷。
6,古老
在彗星上發現的一些分子甚至在太陽出生之前就形成了。它們無法在地球上或地球周圍的溫度與壓力下生存。通過研究原始彗星分子形成的條件,科學家可以更好地了解太陽系誕生時的環境,從而為太陽系的形成和演化提供線索。
7,系外彗星
天文學家已經觀測到了彗星在其他恆星周圍分解的證據,就像彗星ISON在2013年掠過太陽一樣。通過使用光譜學研究這些彗星的化學成分,科學家們可以將我們太陽系的誕生與其他行星系統的誕生進行比較。
8,觸不可及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航天任務去到過奧爾特雲進行探索,但是有五個太空飛行器最終會到達那裡。它們分別是旅行者1號、旅行者2號、新視野號、先驅者10號、先驅者11號。由於奧爾特雲實在太過遙遠,這幾個太空飛行器在到達奧爾特雲前數百年就會耗光其燃料。即使旅行者1號每天就能航行100萬英裡,它也需要300年才能到達奧爾特雲的最內側邊界,然後再花3萬年離開奧爾特雲。
9,寒與暗
這些極凍的類彗星天體不足以支持生命的誕生。
10,揚·奧爾特
19世紀50年代,荷蘭天文學家揚·奧爾特預測了奧爾特雲的存在,並因此以他命名。
作者: nasa
FY: 神靈之踹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