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細胞與健康的八大關係,值得一看!

2020-11-29 騰訊網

全球生命療養聯合會

讓不健康的人健康,讓健康的人一直健康。

導語

萬病之源是免疫力下降,主要表現在負責「吃掉」病菌、真菌的免疫細胞少了,免疫細胞失能,身體各個臟器也受罪。

人體每天吸入30多億個的細菌、病毒,如果肺部免疫細胞降低,將直接導致咳嗽、感冒、氣喘、老慢支等疾病。

人體70%免疫細胞集中在腸道和胃部,腸胃免疫細胞減少,致使進入腸胃的毒素、病菌無法清除,腸胃炎、胃痛、胃潰瘍集中爆發。

血液中的免疫細胞減少病毒在血管滋生「長垢」導致血管內血糖、血脂代謝紊亂誘發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

負責解毒的肝臟和負責生津、排洩的腎臟免疫細胞缺失的話肝臟、腎臟毒素淤積,功能受損女性常表現為臉上長黑斑男性常腰酸乏力、夫妻生活不和諧。

免疫力細胞減少、免疫力下降經常體質虛弱、精神恍惚、心慌氣短躺床上渾身難受睡不著,誘發頑固性失眠。

人吃五穀雜糧,哪能不生病,免疫細胞就是人體與病菌戰鬥的先鋒,戰敗=生病 、衰老;戰勝=健康 、長壽。

可以說免疫細胞的數量和活性的穩定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

01

免疫細胞與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免疫力往往比較弱,容易患有各種疾病:糖尿病患者糖代謝紊亂,高血糖和組織細胞內含糖增高、丙酮酸積聚,利於病菌的生長繁殖;脂肪代謝障礙,甘油三酯增多,為病菌提供了豐富營養;白蛋白形成減少,體內抗體和補體水平下降,免疫力降低,同時血液粘度增加,微循環障礙,影響血液與組織間氧交換,進一步導致機體抵抗力降低;糖尿病患者代謝紊亂導致肝臟受損,轉化維生素A功能下降,致使呼吸道黏膜上皮完整性受損,防禦功能下降,易遭受病菌感染。

糖尿病患者或其親屬常伴有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瀰漫性甲狀腺腫伴甲亢、慢性淋巴性甲狀腺炎、重症肌無力、惡性貧血。

II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中,惡性腫瘤發生率明顯升高,患者體內的胰島素抵抗會導致高胰島素血症,而胰島素有促進惡性腫瘤生長的作用。

02

免疫細胞與心血管疾病

大量治療和臨床觀察已證明:心血管病發生後,機體免疫系統可被激活並引發異常的自身免疫應答,導致自身抗體產生,心血管病灶組織細胞異常表達炎性細胞因子,通過自分泌或旁分泌途徑而介導局部炎症反應,從而導致心血管病的發生、發展。

進一步的治療發現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可能與免疫細胞的功能減退未能清理衰老細胞有重要聯繫。基於此,心血管病免疫學已成為心血管病學治療的熱點。

由此可見,維持機體免疫系統的穩態對於機體的健康是十分關鍵的,對於中老年人來說適時回輸免疫細胞可以改善自身的免疫力,對於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治療和預後也會起到一定的作用。

03

免疫細胞與壽命

科學治療發現,隨著年齡增加,造血組織的總量以及骨髓造血幹細胞(免疫細胞的來源)分化能力均明顯下降,造血幹細胞向免疫細胞分化能力下降,從而造成多種免疫細胞功能下降,甚至部分免疫細胞數量也會降低。

免疫功能衰退明顯的影響了老年人的健康、疾病和死亡。

04

免疫細胞與衰老

有關學者提出的免疫衰老學說認為免疫功能的衰退是造成機體衰老的重要因素,隨著年齡的增長,免疫器官老化,免疫細胞及細胞因子降低,機體的免疫功能逐漸減弱,感染性疾病、腫瘤發病率、死亡率逐漸增高。

後續有大量的臨床治療證實免疫功能與壽命密切相關,進一步發展的自身免疫學說認為與自身抗體有關的自身免疫在導致衰老的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衰老並非是細胞死亡和脫落的被動過程,而是最為積極地自身破壞過程,這一觀點有了越來越多的證據。

05

免疫細胞與腫瘤

但生活習慣和環境中的不良因素可能損傷人們的免疫系統,導致腫瘤發生率升高。

06

免疫細胞與病毒

病毒的感染是指病毒通過黏膜或破損皮膚等途徑侵入機體,在局部或全身的易感細胞內複製增殖,造成機體不同程度損傷的病理過程,免疫系統針對病毒感染的應答包括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兩個部分。

非特異性免疫是總體控制病毒複製和播散的關鍵,提供關鍵的第一道防線,限制病毒的擴散; 細胞免疫(主要由免疫細胞中的T負責)是對抗病毒感染的主力,主要起清除病毒感染,促使疾病痊癒的重要作用。

07

免疫細胞與細菌

細菌侵入宿主機體後,進行生長繁殖、釋放毒性物質,能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反應。

致病菌入侵後,在建立感染的同時,能激發機體免疫系統產生一系列免疫應答與之對抗。其結局根據致病菌和機體兩者力量強弱而定,可為感染不形成;感染形成但逐漸消退,患者康復或感染擴散,病人死亡,如果體內免疫細胞功能強健則細菌感染就不會形成。

08

免疫細胞與寄生蟲

寄生蟲通常長期存在於宿主體內,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一大主要問題,常見的寄生蟲包括疥蟎、蛔蟲、絛蟲、弓形蟲、阿米巴蟲等。

寄生蟲會激發機體免疫系統,誘發免疫應答,免疫系統對體內寄生蟲可產生免疫效應,對同種寄生蟲的再感染可產生抵抗力。

適當提高免疫力,為健康做儲備

在人生的整個旅途中,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免疫力、免疫細胞都會不斷的衰退——環境的汙染、輻射線、紫外線、病毒及病菌的感染及不良的生活形態,也會影響到免疫細胞的活性。

年老以後,機體將不再能像從前那樣「抵抗感染」,免疫力的弱化也讓我們的健康每況愈下。

因此,最好的保健品,就是適當補充細胞,為健康做儲備。

聲明:本公眾號文章及內容僅作交流之目的,任何僅僅依照本文的全部或部分內容而做出的行為,以及因此而造成的後果,由行為人自行承擔責任。

相關焦點

  • 科普:人體免疫細胞與衰老、疾病的關係
    人體免疫系統作為機體重要系統之一,隨著人年齡的增長也一樣會發生衰老,即免疫衰老。隨著免疫系統的衰老或功能衰退,與之相連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細菌病毒、自身免疫病等多種疾病的發病率則相應增加。在科學家對細胞的大量研究中,發現免疫細胞的衰老與壽命有重要關係。當免疫細胞消滅入侵的有害物時(即排異反應),人才會不生病。
  • 免疫細胞對於人體健康的重要性!
    ,破壞和排斥進入人體的外來有害物質,或清除自身所產生的損傷細胞和腫瘤細胞等,以維持人體的健康。 調節自身免疫狀態,提升機體對疾病的自愈能力,有效降低組織部位各類疾病的發生;及時殺死體內病變或腫瘤細胞,預防腫瘤發生;及時清除衰老細胞,促進細胞新生,延緩組織衰老。
  • HGH與八大腺體的關係梳理
    HGH與八大腺體的關係梳理(附加案例) Fuji卓越團隊
  • 「科普」3分鐘了解幹細胞和免疫細胞的5個關係
    人體細胞約有40萬億至60萬億個,它們一直在不斷地變化發展,以維持機體的平衡。 那麼在細胞治療中大熱的兩種細胞——幹細胞與免疫細胞之間有什麼關聯以及區別呢? 今天這篇文章將從5個方面闡述二者的關係。
  • NK細胞免疫是如何殺傷癌細胞的?
    正常的免疫系統能及時清除掉一看就不是好人的「癌細胞」。但有時,癌細胞攜帶像面具一樣的蛋白,這使得免疫系統常常因為分不清敵我,而放過了本應該被殺傷的癌細胞。 此外,還有一個特別的原因,腫瘤中的細胞大多來源於人體自身,免疫系統不會輕易把它們視為異物,因此不會主動對它們展開攻擊。
  • 存儲免疫細胞不可不知的好處!
    一個健康的成人大概擁有40萬億-60萬億個細胞,而免疫細胞就是其中的一種,它像一位「警察」,守護著我們的身體,擔負著抵抗、消滅入侵病菌,清除自身衰老、病變細胞的重任。免疫力的作用免疫系統三大功能:防禦功能,自穩功能,監視功能,免疫力是世界上最好的醫生。
  • 免疫細胞存儲有何意義...
    在身體健康時,將您的免疫細胞存儲起來,就是為將來的健康預存一份保障,因為今天體內的細胞肯定比明天的年輕,細胞越年輕,免疫活性越好。不要等到年老時或是有惡性疾病發生時,因沒有存儲年輕的健康的免疫細胞而遺憾!
  • 健康的八大核心標誌
    值得注意的是,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順鉑誘導的急性腎損傷和細菌脂多糖誘導的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模型中,細胞焦亡的級聯保護作用被幹擾。同樣,抑制壞死性凋亡在中風、急性腎損傷和心臟缺血/再灌注模型具有廣泛的改善健康的作用,這表明抑制壞死性凋亡對抑制炎症和退行性疾病有效。
  • 你了解體內的5大免疫細胞嗎?各司其職,為健康保駕護航
    每一個角落都充斥著細菌和病毒,不過人們仍然完好且健康的活著,這主要得益於身體上的免疫細胞,無時無刻抵抗細菌和病毒入侵,清除體內的危險因子。不同類型的免疫細胞在身體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1、巨噬細胞 巨噬細胞是單核細胞分化生成的,雖然巨噬細胞數量少,不過其抵禦能力強。
  • 健康說 - 免疫監視與先天免疫
    我們已知,人體健康的保衛有三大防線。第一道防線是物理屏障,皮膚和黏膜。第二道防線是先天免疫,免疫細胞的直接識別與吞噬。第三道防線是獲得性免疫,比如T細胞和B細胞,B細胞可以分泌抗體狙擊,T細胞釋放炸彈打擊。
  • 肽與免疫系統的關係
    每個人對病毒是未知的,所以一定要做好防範,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今天就和小北了解肽與免疫力的關係吧。 所以人體缺肽會使免疫功能低下,容易並發感染。隨著現代免疫學的進展,人們對肽營養與免疫的關係逐步得到充分認識。人體中的肽營養不良可造成免疫器官發育不全、萎縮,對細胞免疫、體液免疫、補體功能和吞噬作用等方面都有著重要影響。
  • 研究稱超長壽者攜帶特殊T細胞,有助理解免疫衰老和長壽關係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簡稱「理研」)生命醫科學研究中心和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部一個聯合研究團隊發現,超長壽者(110歲以上)的血液中攜帶很多「CD4陽性殺傷性T細胞」。這一發現有助理解免疫與衰老和長壽之間的關係,從而為預防免疫性衰老、延長健康壽命作出貢獻。
  • 美國華裔科學家談免疫系統和肌膚的關係
    但是現代研究發現,有10%的病人感染依波拉病毒,但並沒有死於這種病,原因在於他們身體裡有抵抗力;同樣,有30%的肺結核病人並沒有出現嚴重的症狀,而且還可以自行恢復。免疫系統涉及不計其數的細胞、特殊物質及器官之間的高度紛繁複雜的相互作用。它隨時處於戰備狀態,能夠預防疾病,並能明確地知道應該什麼時候、在哪裡、怎樣採取適當行動摧毀入侵的物質,而不會傷害人體其他細胞。
  • 酵母細胞壁多糖——天然、高效的免疫功能增效劑!
    事實表明,動物營養狀況與機體抗病能力密切相關,適當提高動物營養水平對改善動物健康水平具有積極的意義。在特殊應激條件下,部分添加劑和天然的營養物質可以維持免疫系統的高效運轉。 酵母細胞壁多糖是一種源於酵母的天然高效免疫增強劑,它是酵母經自溶和外源酶催化水解、分離、噴霧乾燥而成。其主要功效成分為甘露聚糖和β-葡聚糖。
  • 健康大腦中存在CD4+T細胞,且影響腦內免疫「哨兵」的發育成熟
    也就是說,大腦有自己的免疫系統 「哨兵」。小膠質細胞(microglia)就是大腦中一種常駐免疫細胞,為組織提供固有免疫反應、炎症反應和組織修復。除了小膠質細胞,健康的大腦還應含有血管周圍巨噬細胞和樹突細胞,以及可檢測到的T細胞、B細胞和自然殺傷(NK)細胞。
  • 看一看免疫細胞如何在組織中挖隧道
    Biophysical Journal上報告說,一種被稱為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CTL)的白細胞能在組織中挖掘隧道,有可能使其他CTL快速到達受感染細胞和腫瘤細胞。結果表明,一些CTL會在通過細胞外基質(ECM)——組織的主要成分——創造通道時移動緩慢。隨後,其他CTL快速通過這些通道,大概是為了有效地搜索並清除目標細胞。
  • 一代重生|抗衰老道路上,免疫細胞發揮了重大作用
    T細胞與年齡衰老的關係T細胞,淋巴細胞的一種,也是免疫細胞中的一員。1962年Walford提出免疫衰老學說認為免疫功能的衰退是造成機體衰老的重要因素,隨著年齡的增長,免疫器官老化、免疫細胞及細胞因子降低,機體的免疫功能逐漸減弱,感染性疾病、腫瘤發病率、死亡率逐漸增高。
  • 細胞與腫瘤治療到底有什麼關係?
    而49歲的王女士與她們不同,在自己的努力堅持和醫生的幫助下,她選擇了一個特殊的治療方式——細胞免疫治療。 用自己的細胞治療自己的腫瘤,細胞與腫瘤治療到底有什麼關係?這種治療能幫助她遠離疾病嗎? 下面,來自CCTV報導的真實案例,講述了一個不尋常的重生故事。
  • 《科學》:細胞裡的油滴竟是免疫關鍵!科學家發現,細胞內的脂質滴是...
    不過油脂本身沒有罪過,它的高熱量特性能夠為機體儲存大量的能量,是細胞關鍵的營養來源;同時,油脂也身扛免疫大旗,能夠成為先天免疫的核心。不不不,這回說的不是勇猛可愛的脂肪細胞,而是我們細胞內的那些脂質滴(LDs)。近期,一項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新研究成果為我們揭示了細胞內脂質滴的關鍵免疫功能。
  • 細胞免疫治療的春天來了?-虎嗅網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還有藥明康德、中源協和、安科生物、姚記科技等多家上市公司進入,A股市場也一度形成了近20家上市公司組成的細胞免疫治療概念股。與VC和PE等投資機構所不同的是,企業進入細胞免疫治療行業還存在完善公司業務布局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