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西部生態安全的守護者

2020-08-26 數據禾

引 言

在中國的地形圖上,一條高聳挺拔的山脈橫亙在甘肅省和青海省之間,俯視著河西走廊,這就是古時被匈奴稱為「天山」的祁連山。連綿的祁連山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功能區、西部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和水源涵養地,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優先區域,也是西北地區重要的生物種質資源庫和野生動物遷徙的重要廊道,其生態保護事關我國西部地區的生態安全及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該圖片來源於中國國家地理

地理位置

祁連山地處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交匯地帶,地跨青海、甘肅兩省,東西長約1000 km,南北寬約300 km,屬於阿爾金山-祁連山山系區,是我國著名的高大山脈,平均海拔4000米-4500米,最高峰團結峰海拔5808米。

祁連山地處西北乾旱區,北邊是北山戈壁和巴丹吉林沙漠,南邊有柴達木乾旱盆地,西邊是庫姆塔格沙漠,東邊有黃土高原,祁連山像是一座伸進西部乾旱區的溼島。在祁連山的庇護下,河西走廊形成一個個綠洲城市,並產生了東西方文明交流的通道——絲綢之路。

地理環境

祁連山位於青藏、內蒙古、黃土三大高原交匯地帶,山脈自西北至東南走向,地貌包括山地、溝谷和盆地,以山地為主;祁連山遠離海洋,長期受西風氣流控制,具有大陸性高寒半溼潤山地氣候特徵;氣候、土壤、植被以及環境的緯向、經向和垂直方向的三向地帶性變化明顯,年均氣溫和降水量的分布大體由東南向西北逐漸降低。


祁連山區域土壤類型多樣,有山地草原慄鈣土、山地森林灰褐土、亞高山灌叢草甸土等十多種;主要植被有喬木林、灌叢、草原和草甸;區域土地覆蓋以草地為主,獨特的自然環境孕育了森林、草原、荒漠、農田、水域、冰川積雪等類型在內的祁連山複合生態系統。

祁連山是西北地區重要的生態區,山區河流多,以冰川融水補給為主,水系非常發育,圍繞中心地向四周呈輻射狀分布,主要包括河西內流水系、柴達木內流水系和黃河流域水系,河流向東北進入河西走廊,成就了這條中國千年文明大通道。

生態保護

祁連山是全國重要的生態功能區、西部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和水源涵養地,也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熱點區域和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區域之一,其生態保護事關全我國西部地區的生態安全及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祁連山地區2019年植被覆蓋度呈現從西北向東南呈現遞增的空間格局,基本與2019年淨初級生產力分布趨勢一致,對該地區的能量、生物量化學循環、水循環以及區域氣候變化有重要意義。


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建立祁連山國家自然保護區及祁連山國家公園是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有效措施,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積極手段。


為了精準、科學的保護祁連山,科學技術是關鍵因素。因此,要充分發揮遙感監測大範圍、快速、動態、客觀等技術特點,構建天地空一體化網絡監測平臺,實現天上看、網上管、地面查,為祁連山保護提供技術指導。


註:祁連的山脈山峰數據、土地覆蓋數據、植被覆蓋數據、植被類型數據、自然保護區功能區劃數據、國家公園分區數據、土壤類型數據、地貌類型數據、淨初級生產力數據、水資源數據等由「數據禾」製作並發布。文章轉載或引用,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文化研討會召開
    李江寧 攝中新網西寧12月4日電 (李江寧)4日,2020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文化研討會在西寧召開,來自國家公園建設領域的各位專家學者和管理者圍繞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文化進行深入的探討和交流。祁連山作為中國歷史、文化、生態、地理名山,對中國西部乃至全國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力,也因此孕育了極其豐富的人文、自然資源,開展自然觀察、自然教育、生態體驗等活動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 祁連山國家公園標識啟用
    新華網北京10月17日電(郭香玉)10月17日,祁連山國家公園標識啟用新聞發布會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舉行。「祁連山國家公園標識,是祁連山國家公園對外宣傳展示的載體,設計並發布祁連山國家公園標識,是推進體制試點工作的重要成果。」
  • 《2018年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生態氣象監測公報》發布 園區荒漠...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近日,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省氣象局聯合發布《2018年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生態氣象監測公報》。《公報》顯示,園區荒漠化面積減少,與近十年平均相比,重、中和輕度荒漠化面積分別減少31.92% 、16.23%和8.12%。
  • 【保護生態環境 建設美麗海北】守護「西部小水塔」,海北在行動
    境內有祁連山水源涵養區和青海湖國際重要溼地,是青海省「一屏兩帶」生態安全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西部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也是全國水資源與水生態安全的戰略要地。試點工作開展後,海北州堅持高點布局,以「三河一湖」水生態系統保護與環境修復工程為重點,圍繞水源涵養、水生態保護、水安全保障與水資源高效利用、水汙染防治、水文化與水景觀建設、水生態與水資源管理等6大體系,精心編制《海北州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實施方案》,規劃了9大行動37個子項137個子工程,總投資達18.29億元。
  • 兩大人工影響天氣工程落戶祁連山,促進雲雨轉化遏制生態退化
    兩大人工影響天氣工程落戶祁連山,促進雲雨轉化遏制生態退化 記者11日從甘肅省氣象部門獲悉,國家級人影項目西北區域人工影響天氣能力建設工程和甘肅省祁連山人工增雨(雪)體系工程已「落戶」祁連山。
  • 祁連山國家公園標識正式啟用「神秘圖案」 背後有著哪些寓意?
    10月17日,祁連山國家公園標識正式啟用,在國家林草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祁連山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王洪波這樣介紹標識的「誕生」過程。祁連山是我國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黃河流域重要水源產流地,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是冰川與水源涵養類型的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之一,具有維護青藏高原生態平衡,阻止騰格里、巴丹吉林和庫姆塔格三個沙漠南侵,維持河西走廊綠洲穩定,以及保障黃河和內陸河徑流補給的重要功能。
  • 祁連山國家公園標識發布 將進一步理順完善管理機制、完成本底資源...
    祁連山是我國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黃河流域重要水源產流地,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是冰川與水源涵養類型的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之一,具有維護青藏高原生態平衡,阻止騰格里、巴丹吉林和庫姆塔格三個沙漠南侵,維持河西走廊綠洲穩定,以及保障黃河和內陸河徑流補給的重要功能。
  • 有人說:「祁連山是大型猛獸的天國」,是真的嗎?
    從生物的豐富程度上來說,祁連山並不是大型猛獸的天堂,而且,祁連山的物種豐富度也不如我國秦嶺地區。但是在西部地區,祁連山是我國非常重要的牧場和自然保護區,這裡生活著非常多的當地珍稀動物。大約在2億年前,祁連山地區還是一片海洋,但隨著地球板塊運動,印度洋板塊不斷擠壓歐亞板塊,導致青藏高原的隆起,青藏高原在隆起時順便擠壓周圍地勢,形成了很多山脈,其中就包括祁連山。
  • 甘肅構生態環境遙感監測體系 無人機等新技術投用祁連山
    (資料圖) 楊豔敏 攝中新網蘭州9月29日電 (記者 馮志軍)甘肅省生態環境廳自然生態保護處處長趙曉穎29日表示,甘肅不斷提升全省生態環境監測能力,構建生態環境遙感監測體系。利用遙感及無人機等新技術對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情況進行遙感監測和研判分析。29日,甘肅省生態環境廳舉辦2019年第4次例行新聞發布會。
  • 人間天境祁連山的一場雪,堪比歐洲雪山,驚豔了整個世界
    坐在車上,我還以為看到了大師們關於祁連山的大作,牛羊遍地,駿馬奔馳,綠草茵茵,白雲飄飄,真美!心中便油然而生,如果我要遇到這美麗的風景該多好?我們一邊欣賞祁連山路兩旁的風景,一邊尋找記錄的機會。祁連山位於甘肅、青海兩省交界處,東西長800多公裡,溝壑縱橫,山巒起伏,平均海拔4000多米,山頂終年積雪,是我國西部重要的生態屏障。
  • 河西走廊三個生態屏障的憂傷(一)
    中國版圖上,甘肅橫亙於西北,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被譽為「中華民族的擋風牆」。綺麗的祁連山生態屏障,養育了美麗的河西走廊。河西走廊,猶如一道天然屏障,阻擋著騰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的南移,阻擋著庫姆塔格沙漠的東進,保衛著西北地區乃至整個中國的生態安全。
  • 青藏高原北部的祁連山,為何也稱為天山?
    漢武帝為了打通與西域的聯繫,作為制約匈奴的重大戰略,奪下祁連山是重中之重。漢武帝派大將霍去病出擊匈奴,在祁連山下,漢軍在霍去病的率領下斬匈奴人的首級三萬多。匈奴人痛哭失聲,悲傷地唱道:「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祁連山對匈奴人很重要嗎?何止對匈奴人重要,對任何人都重要。
  • 前三季度,甘肅祁連山人工增雨(雪)降水超7億立方米
    遠處為位於肅南縣境內的祁連雪山(資料圖 王佔東 攝)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11月30日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王佔東)記者今天從甘肅省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獲悉,2020年1—10月,祁連山地區人工增雨祁連山地區的積雪面積、植被覆蓋、內陸河水系徑流量顯著增加。
  • 甘肅張掖蘭標公司:研發生態無水馬桶助力西部鄉村「廁所革命」
    在他的帶動推廣下,一款由張掖蘭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無水免衝生物智慧馬桶正在走進山區農家,傳統的西部鄉村旱廁正迎來一場前所未有的生態廁所革命。生態馬桶解決西部生態「痛點」問題「每天我們景區衝洗抽水馬桶都要用掉幾十上百升的自來水,在七彩丹霞景區裡,最需要的就是便捷的廁所
  • 西北暖溼化調查:生態功能區向好,存冰川縮小凍土退化隱患
    「下一步,要積極開展氣候變化條件下對水、能源、糧食、生態等的應對策略研究,共同服務於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 甘肅 生態效益逐步顯現極端天氣明顯增多 西部的生態安全屏障祁連山,是反映西北暖溼化的最典型代表。
  • 生態觀察:祁連,那一座座連綿的雪山(上篇)
    天峻縣新建的5處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管護站,其中3個管護站設在疏勒河流域,分別為瓦乎斯、蘇裡、花兒地管護站,而其巡護範圍涉及5個管護站,足見疏勒河的生態地位。5個管護站每個管護站3名管護員,都是當地牧民,他們的巡護工作和保護對象是冰川和溼地,還有野生動物,2016年6月管護站房屋全面竣工投入使用並展開巡護工作。
  • 讓「綠色水庫」永葆活力——走進大美祁連山系列報導之二
    祁連山生態系統的「心臟」  一望無際的祁連山大森林,帶來的不僅僅是絕佳的風景,它還如同一座巨大的「綠色水庫」,掌控著整個祁連山生態系統的平衡。長期從事祁連山生態研究的甘肅省祁連山水源涵養林研究院院長劉賢德對祁連山有很深的感情,出生在金塔,工作在張掖,除了西安求學的4年,劉賢德從未離開過河西走廊。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昆蟲專項調查成果評審會順利召開
    為全面系統調查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昆蟲綱、蛛形綱等無脊椎野生動物的種類和分布,掌握其主要類群組成、區域食物鏈結構、生態功能發揮等情況。2019年7月,在「2019年第二批林業改革發展資金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補助資金」支持下,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啟動了「昆蟲專項調查項目」。
  • 發展改革委關於印發西部地區重點
    言  西部地區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是我國大江大河的發源地,是森林、草原、溼地等生態資源的集中分布區和重要的生物多樣性聚集區,也是我國水土流失、土地石漠化荒漠化最嚴重的地區。同時,西部地區又是國家重要資源的戰略接續地。加強西部地區生態保護和建設,對保障國家生態安全和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西部地區生態保護與建設,先後啟動實施了一批重點生態保護與建設工程,林草植被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水土流失減少,風沙危害減輕,重點工程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有效地促進了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建設。
  • 因擅入祁連山保護區非法獵殺馬麝 兩名被告被判刑十年
    原題 因擅入祁連山保護區非法獵殺馬麝 兩名被告被判刑十年  新華社蘭州12月3日電 因擅入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非法獵殺6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馬麝,楊某某等二人被甘肅省祁連山林區法院以非法獵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