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飛公司將為美國Cessna生產「捕天者」飛機

2021-01-10 民航新聞

  圖:Cessna 162「捕天者」(SkyCatcher)飛機

 

  德事隆有限公司(Textron Inc.)旗下的Cessna Aircraft Co.將成為首家將整機製造工作交由中方夥伴完成的美國飛機製造商。該公司此舉一方面是為削減成本,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培育新興的中國私人航空市場。

  Cessna管理人士表示,瀋陽飛機工業公司(Shenyang Aircraft Corp.)將在當地製造Cessna 162「捕天者」(SkyCatcher)飛機。這種飛機為雙座單引擎,是Cessna各型號飛機中最小的一種,供飛行訓練和輕型運動型飛行愛好者使用。

  在美國休閒飛行市場萎縮之際,Cessna希望靠此舉來降低飛機價格,以吸引到新的飛行愛好者。此外,目前全球範圍都出現飛行員不足的情況,此舉亦有助於降低培訓飛行員的成本檻。

  合作計劃定於周三上午在北京正式公布。而Cessna早在今年夏季就已表示要在中國製造飛機。該公司預計,中國產的Cessna 162將於2009年末面市。

  德事隆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長劉易斯·坎貝爾(Lewis Campbell)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生產的此型號飛機將比在堪薩斯州威奇塔市製造的同類型飛機售價低7.1萬美元。此舉亦有助於Cessna在發展中的中國私人和企業航空市場發揮更大影響。

 

 

  坎貝爾稱,未來10到20年,中國市場將有較大發展,這次合作將給Cessna進入中國市場提供一個立足點。據Cessna公司稱,已經有中國的飛行培訓學校訂購此型號飛機。

  波音公司(Boeing Co.)和歐洲航空防務航天公司(European Aeronautic Defence & Space Co.)旗下的空中巴士公司(Airbus)在多年之前就開始採用中國製造的飛機零部件。但這兩家公司至今都不願像Cessna這樣將整機製造轉移至海外。

  Cessna表示,公司將在美國設計和製造「捕天者」原型機,但所有的量產型飛機都將在中國進行。發動機和電子系統將由Teledyne Continental Motors Inc.和Garmin Ltd.在美國生產,然後運往中國組裝和測試。該公司稱,銷往美國和其他國家的飛機將在拆成大件後從中國運往銷售地,再在獲得Cessna認可的地點進行組裝。Cessna將派人定點監督海外的製造和質保程序。

  雖然中國是許多西方飛機零部件的生產基地,但這個過程涉及的技術離製造整機相距甚遠。麥道公司(McDonnell Douglas Corp.)在九十年代曾在中國建立一條麥道-80窄體客機的組裝線,但由於中國以外地區對此種飛機反應冷淡,負責此項目的合資公司在組裝區區幾架飛機後不得不在1998年關門大吉。

  空中巴士正著手在天津建立第二條外資飛機組裝線,組裝A320型噴氣式飛機。但這家工廠只是負責將歐洲完成的大型組件拼裝在一起。

 

 

  坎貝爾表示,德事隆選中沈飛集團為合作夥伴是因為後者有悠久的軍用和民用飛機製造經驗,並能夠製造當今世界幾乎所有名牌航空器所用的零配件。沈飛集團隸屬與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China Aviation Industry Corporation I)。

  沈飛集團董事長羅陽在一份新聞稿中稱,公司將Cessna視為重要夥伴。而中航一集團總經理林左鳴稱,公司一向站在戰略的高度重視通用航空業務的發展,並將大力支持和推動這項業務。

  Cessna表示,頭一千架中國產Cessna 162的單價為109,500美元,在此之後的售價為111,500美元。這個價格僅次於售價為220,000美元的Cessna 172四座飛機。該公司宣稱,已收到近900架「捕天者」訂單。

  Cessna總裁傑克·佩爾頓(Jack Pelton)表示,如果沒有中方的參與,「捕天者」項目也許就不會起步。佩爾頓稱,如果一家公司要想在低端市場有所作為,唯一的辦法是找中國合作。他表示,此舉不會導致Cessna主要製造廠的工人失業。公司現有價值119億美元的未發貨訂單,並計劃進一步充實高利潤的商務噴氣機的型號。

  近年來,小型螺旋槳飛機製造商在壓低自身產品價格方面的壓力越來越大。而油價高企使得問題變得尤為複雜,美國許多城市的航空燃油價格已突破每加侖5美元。

 

 

  政府機構和飛行員團體稱,由於擁有飛機的成本增加,美國持有飛行執照的人數較八十年代減少了近三成,目前大約為57.91萬人。儘管如此,在剩下的這些飛行員開始轉向先進機型的同時,不起眼的輕型運動飛機市場近年來還是吸引到新的製造商進入該領域並推出新機型。

  此外,航空旅行需求增加也造成全球範圍的飛行員人數不足,甚至威脅到行業的發展。

  這一問題在中國和印度尤為突出。這兩個國家均訂購了數百架新客機,以滿足各自國內外航空旅行需求的爆炸式增長。中國政府近年來放寬了在私人航空方面的許多限制,並鼓勵發展本土的飛行培訓行業。

  然而,據行業組織的數據,目前全中國範圍的商務飛機數量只有大約70架,不過數量正在增加。

  Cessna負責營銷的高級副總裁羅傑·懷特(Roger Whyte)表示,公司向中國賣出頭10架商務飛機用了整整20年時間,而到了去年,一年內就交付10架。

  據中國國家民航總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最新的數據,截至2006年1月,全國共有非軍用飛機12,840架。目前,民航系統共有5所民用飛行學以及兩所科研中心和11個科研基地,在校學員27,000名。

  其中最突出的當屬中國民航飛行學院(Civil Aviation Flight University of China)。近年來,該校的招生能力擴大了兩倍,目前每年能招收1,200名新生。它還擁有一支全球規模最大的教練機隊。到今年末,其機隊將擁有233架飛機,其中將有117架Cessna 172s和6架Cessna CJ1。

0薦聞榜

(美國《華爾街日報》, )

相關焦點

  • 航空工業沈飛:激情進取 開拓新局面
    1979年6月5日,112廠與601所結合,組成松陵機械公司。它集科研生產於一身,加速了殲8系列飛機的研製進程。1984年6月12日,殲8Ⅱ飛機比原計劃提前110天首飛成功,被譽為「創造了一個奇蹟」。1990年10月31日,江澤民同志考察沈飛時說:「我們一定要爭口氣。」
  • 航空工業沈飛引領「超塑」發展
    團隊成員在型號生產任務中真抓實幹,刻苦攻堅,出色完成了多項難加工零件的生產製造,以高標準、高質量的零件保證了生產節點;團隊根據公司建立標準體系的要求,結合實際生產情況,放眼於新一代產品製造要求,與設計部門、生產單位協調溝通,為了更好指導生產,新編、修訂了多份集團、公司標準;團隊著眼於新材料、新技術的預研及推廣應用,承擔、完成了多項國家級、公司級課題和攻關任務,充實了公司的技術儲備,提高了公司的技術領先性
  • 沈飛完成年度「最後一飛」
    航空工業沈飛試飛站筆直的跑道前,人們的視線緊盯著呼嘯的戰機緩緩下行,放下起落架,打開減速板,直到戰機平穩著陸。隨著這架戰機的完美起落,沈飛公司提前完成全年科研批產飛機的全部試飛任務。這一年,沈飛公司深入落實航空工業「一心、兩融、三力、五化」戰略,堅定航空報國、航空強國初心使命,聚焦主責主業,深耕均衡生產,主動擔當作為,年度批產交付數量再創歷史新高。
  • 沈飛引領無人機潮流,新機體型大過全球鷹,技術獨一無二
    沈飛、成飛是我國兩大航空工業集團的代表,兩者在生產飛機領域各有側重,沈飛以製造航空產品為核心主業,集科研、生產、實驗以及試飛為一體,是我國重要殲擊機研製生產基地。它存在的時間較久,50多年沈飛研製出了大量戰機,也創下了航空史上的奇蹟,被譽為「中國殲擊機的搖籃」。
  • 來沈飛航空博覽園參加航空嘉年華
    ,參加「中國航空工業921就愛你」沈飛航空科普嘉年華活動,共同紀念中國航空事業111周年。沈飛小小講解員李奕馨為大家講述了《中國飛機起源》的故事,重點講述了1909年9月21日,馮如駕駛自製的「馮如1號」飛機首飛成功,這是中國人首次駕駛自製的飛機飛上藍天,完成了屬於中國人首次載人動力飛行,中華民族也由此開啟了中國航空事業的偉大徵程。李奕馨聲情並茂的講解,激發了在場所有人愛祖國、愛航空的熱情。
  • 沈飛隱身戰鬥機繼續前進,採用先進超材料,打造更強隱身性能
    中國航空工業龐大的院所中,沈飛和成飛以及西飛是不折不扣的三大巨頭,在人員,資源和技術方面都擁有無可辯駁的優勢,其中沈飛和成飛是長期以來的「死對頭」,兩家研發產品都是戰鬥機,所以競爭激烈,沈飛長期以來都佔據優勢,最近些年開始嚴重落後對手,殲-20戰鬥機的出現,使得成飛獲得了中國第一隱身戰鬥機製造商的寶座。
  • 用標準促進「三個沈飛」建設
    標準化是組織現代化生產的綜合技術基礎,它貫穿於設計、研發、工藝、生產等各個環節,並發揮著重要的牽引作用。在國家標準化委員會指導下,航空工業沈飛與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融融網)等多家企事業單位共同主辦世界標準日活動,沈飛公司系列活動由工程技術中心標準化室承辦。本次活動的主題為「用標準推動法治沈飛,用標準規範數字沈飛,用標準實現精益沈飛」。
  • 美擬將89家中企列管制,國產大飛機C919或功虧一簣
    今日(11月23日)國內各大門戶網站和多家權威媒體報導,川普政府即將宣布將中國航空航天、中國商飛等89家大型公司列入「與軍事活動有聯繫」的企業清單,限制其購買一系列美國商品和技術。名單上的企業包括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及其10個相關實體。
  • 寶劍鋒從磨礪出 記航空工業沈飛技能大賽鈑金工種狀元田劍鋒
    中國航空報訊:2020年,在航空工業沈飛首屆「飛鷹杯」職工技能大賽中,一位年輕的小夥兒在鈑金工種比賽中脫穎而出,一舉奪魁,榮獲技能狀元,他叫田劍鋒。他曾先後獲得沈飛公司青年技能能手、青年崗位能手、優秀團員、技能標兵和瀋陽市青年崗位能手等榮譽稱號。
  • 大飛機C919首次動態展示訂單已超1000 附大飛機概念龍頭股
    10月28日訊,2020南昌飛行大會將於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江西南昌瑤湖機場舉辦。屆時,國產大飛機C919將全球首次動態展示,飛行展示的機型還包括:中國商飛江西生產的ARJ21飛機、洪都公司生產製造的L15、初教6、昌飛公司生產製造AC311、AC311A機型等。
  • 瀋北新城東規劃出爐:沈飛搬遷提上日程
    而為更多人所知的是,這裡正是沈飛新廠址的所在地。沈飛,即瀋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自1951年正式創建,至今已近70在這漫長的歲月裡,沈飛成就了中國航空史上一個個引以為傲的「第一」。同樣,作為沈飛所在地的北皇姑及三臺子,也承載著老瀋陽人關於沈飛的記憶。
  • 巴鐵曾給沈飛寄空白支票:隱身戰機外貿市場,殲31佔一席
    其實在當時,兩家飛機公司接到任務時,成飛的殲10項目正處在首飛前的關鍵時刻,對於第五代隱身戰鬥機,還沒有太多的精力來關注 反倒是沈飛的殲11系列戰機已經輕車熟路開始生產,因此壓力不大,研發新型隱身戰機的人手充裕。尤其是沈飛有蘇27系列戰機的國產化經驗,再加上很早就進行了隱身戰機預研,因此沈飛很快就拿出了一款改進型K98方案。僅僅4年時間,沈飛就完成了第五代隱身戰鬥機的三翼面設計方案,即「雪鴞」戰機,其性能指標上完全超越了預期。
  • 為何與殲20胞弟,沈飛「雪鴞」相似
    ,發動機數都是兩架之多,但飛機推力相差了一半,一個是8噸級,一個是12噸級。該公司在競標中正是擊敗了沈飛的「雪鴞」,這才獲得了殲20這一官方授權編號,而非像「殲31」那樣由網友「命名」。 談起「雪鴞(xiao)」,和「威龍」一樣,雪鴞也有鴨翼,但整體上都是三翼面布局。三翼平面布局使「雪鴞」的移動能力極強,如風洞實驗顯示其最大可控制仰角可達65度,也使其單憑模型就能贏得國家大獎。
  • 國產大型客機C919即將首飛 哪些產業和上市公司受益?
    在這些主要供應商中,西飛、沈飛、成飛都屬於中航飛機(000768.SZ)旗下公司。中航飛機一名管理層告訴記者,此前,中航飛機的主要收入來源還是殲、轟系列軍機,然後是從波音、空客等飛機製造商處獲得零部件轉包生產,民機業務的佔比還很小,主要是新舟60飛機的國內外客戶交付帶來的收入貢獻。
  • 沈飛或正研神秘「隱身轟炸機」,比轟20更先進,美軍曾嘗試
    我們現在來看美國B-2戰略隱形轟炸機的使用情況。B-2於1997年服役,飛行速度可達每小時1000公裡,載彈量近20噸,作戰半徑可達6000英裡,有很強的隱身作戰能力,經常被美國用來作戰攻破對方防空系統的「敲門磚」。
  • 航空工業沈飛決戰決勝2020:轟鳴 那是奏響的攻堅號角
    沈飛廠區內飛機試車的巨大轟鳴聲,似衝鋒的號角,昭示著沈飛人面對繁重的科研生產任務,恪盡職守、堅定信心,為實現「十三五」圓滿收官奮力攻堅!作為軍機生產的最後關口,在攻堅決戰中,站領導幹部牢固樹立「飛機主人」主體責任意識,帶領全站員工充分發揮飛機主體牽頭作用,在各項試飛生產任務攻堅戰中立足本崗、勇當先鋒。各業務主管、站領導帶動各室、大隊團結協作,全員聚焦「計劃目標按時完成」,在問題和困難面前主動協調、積極推動快速解決,帶領各個攻堅團隊向一個又一個節點目標衝鋒。
  • 沈飛這種重型戰鬥機比殲20還長還重,網友稱將其改為艦載機不可行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中國在第五代戰鬥機的研製過程中不光有成飛的殲20項目,在北方的沈飛其實也同步研製了一種重型的戰鬥機「雪鴞」,也有人將其稱為殲-14戰鬥機。不過,無論是哪個編號,最後這種戰鬥機在競標中敗給了成飛的殲-20戰鬥機。
  • 美方漫天要價,殲8模型至今滯留美國
    而美國的軍用飛機(P-3C)是一種低速飛機,我們的軍用飛機也就是殲-8II是一種高速飛機。所以說在美國軍用飛機採取這樣一種強盜行徑的時候,我方的軍用飛機處於一種比較困難的地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張行在談及中美撞機事件時如是說
  • 國產大飛機C919首次動態展示,全球訂單已超1000架,背後有這些廠商
    財聯社10月28日訊,2020南昌飛行大會將於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江西南昌瑤湖機場舉辦。屆時,國產大飛機C919將全球首次動態展示,飛行展示的機型還包括:中國商飛江西生產的ARJ21飛機、洪都公司生產製造的L15、初教6、昌飛公司生產製造AC311、AC311A機型等。
  • 沈飛FC31又有新進展?採用先進超材料,隱身性能再次升級!
    沈飛打造出了FC-31鶻鷹隱身戰鬥機,目前大約4-5架,都是飛行測試機,自首飛以來,雖然曝光度很高,在軍迷中對它的喜愛程度很高,但就目前的狀況而言,它離成功的四代隱身飛機還差得遠。由於FC-31的隱身能力比殲-20差,所以它不得不加班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