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Cessna 162「捕天者」(SkyCatcher)飛機
德事隆有限公司(Textron Inc.)旗下的Cessna Aircraft Co.將成為首家將整機製造工作交由中方夥伴完成的美國飛機製造商。該公司此舉一方面是為削減成本,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培育新興的中國私人航空市場。
Cessna管理人士表示,瀋陽飛機工業公司(Shenyang Aircraft Corp.)將在當地製造Cessna 162「捕天者」(SkyCatcher)飛機。這種飛機為雙座單引擎,是Cessna各型號飛機中最小的一種,供飛行訓練和輕型運動型飛行愛好者使用。
在美國休閒飛行市場萎縮之際,Cessna希望靠此舉來降低飛機價格,以吸引到新的飛行愛好者。此外,目前全球範圍都出現飛行員不足的情況,此舉亦有助於降低培訓飛行員的成本檻。
合作計劃定於周三上午在北京正式公布。而Cessna早在今年夏季就已表示要在中國製造飛機。該公司預計,中國產的Cessna 162將於2009年末面市。
德事隆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長劉易斯·坎貝爾(Lewis Campbell)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生產的此型號飛機將比在堪薩斯州威奇塔市製造的同類型飛機售價低7.1萬美元。此舉亦有助於Cessna在發展中的中國私人和企業航空市場發揮更大影響。
坎貝爾稱,未來10到20年,中國市場將有較大發展,這次合作將給Cessna進入中國市場提供一個立足點。據Cessna公司稱,已經有中國的飛行培訓學校訂購此型號飛機。
波音公司(Boeing Co.)和歐洲航空防務航天公司(European Aeronautic Defence & Space Co.)旗下的空中巴士公司(Airbus)在多年之前就開始採用中國製造的飛機零部件。但這兩家公司至今都不願像Cessna這樣將整機製造轉移至海外。
Cessna表示,公司將在美國設計和製造「捕天者」原型機,但所有的量產型飛機都將在中國進行。發動機和電子系統將由Teledyne Continental Motors Inc.和Garmin Ltd.在美國生產,然後運往中國組裝和測試。該公司稱,銷往美國和其他國家的飛機將在拆成大件後從中國運往銷售地,再在獲得Cessna認可的地點進行組裝。Cessna將派人定點監督海外的製造和質保程序。
雖然中國是許多西方飛機零部件的生產基地,但這個過程涉及的技術離製造整機相距甚遠。麥道公司(McDonnell Douglas Corp.)在九十年代曾在中國建立一條麥道-80窄體客機的組裝線,但由於中國以外地區對此種飛機反應冷淡,負責此項目的合資公司在組裝區區幾架飛機後不得不在1998年關門大吉。
空中巴士正著手在天津建立第二條外資飛機組裝線,組裝A320型噴氣式飛機。但這家工廠只是負責將歐洲完成的大型組件拼裝在一起。
坎貝爾表示,德事隆選中沈飛集團為合作夥伴是因為後者有悠久的軍用和民用飛機製造經驗,並能夠製造當今世界幾乎所有名牌航空器所用的零配件。沈飛集團隸屬與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China Aviation Industry Corporation I)。
沈飛集團董事長羅陽在一份新聞稿中稱,公司將Cessna視為重要夥伴。而中航一集團總經理林左鳴稱,公司一向站在戰略的高度重視通用航空業務的發展,並將大力支持和推動這項業務。
Cessna表示,頭一千架中國產Cessna 162的單價為109,500美元,在此之後的售價為111,500美元。這個價格僅次於售價為220,000美元的Cessna 172四座飛機。該公司宣稱,已收到近900架「捕天者」訂單。
Cessna總裁傑克·佩爾頓(Jack Pelton)表示,如果沒有中方的參與,「捕天者」項目也許就不會起步。佩爾頓稱,如果一家公司要想在低端市場有所作為,唯一的辦法是找中國合作。他表示,此舉不會導致Cessna主要製造廠的工人失業。公司現有價值119億美元的未發貨訂單,並計劃進一步充實高利潤的商務噴氣機的型號。
近年來,小型螺旋槳飛機製造商在壓低自身產品價格方面的壓力越來越大。而油價高企使得問題變得尤為複雜,美國許多城市的航空燃油價格已突破每加侖5美元。
政府機構和飛行員團體稱,由於擁有飛機的成本增加,美國持有飛行執照的人數較八十年代減少了近三成,目前大約為57.91萬人。儘管如此,在剩下的這些飛行員開始轉向先進機型的同時,不起眼的輕型運動飛機市場近年來還是吸引到新的製造商進入該領域並推出新機型。
此外,航空旅行需求增加也造成全球範圍的飛行員人數不足,甚至威脅到行業的發展。
這一問題在中國和印度尤為突出。這兩個國家均訂購了數百架新客機,以滿足各自國內外航空旅行需求的爆炸式增長。中國政府近年來放寬了在私人航空方面的許多限制,並鼓勵發展本土的飛行培訓行業。
然而,據行業組織的數據,目前全中國範圍的商務飛機數量只有大約70架,不過數量正在增加。
Cessna負責營銷的高級副總裁羅傑·懷特(Roger Whyte)表示,公司向中國賣出頭10架商務飛機用了整整20年時間,而到了去年,一年內就交付10架。
據中國國家民航總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最新的數據,截至2006年1月,全國共有非軍用飛機12,840架。目前,民航系統共有5所民用飛行學以及兩所科研中心和11個科研基地,在校學員27,000名。
其中最突出的當屬中國民航飛行學院(Civil Aviation Flight University of China)。近年來,該校的招生能力擴大了兩倍,目前每年能招收1,200名新生。它還擁有一支全球規模最大的教練機隊。到今年末,其機隊將擁有233架飛機,其中將有117架Cessna 172s和6架Cessna CJ1。
0薦聞榜
(美國《華爾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