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模型在原油市場中的應用

2020-11-23 和訊網

  投資時能更好地把握供應情況


  A 囚徒困境


  相對其他博弈模型,囚徒困境是我們較為熟悉的一種。作為非零和博弈的典型代表,囚徒困境理論於1950年被提出。該理論預先設定兩名共犯X和Y被捕後無法相互溝通,定罪方式如下:兩人均坦白,各判刑8年;1人坦白,自身無罪,對方判10年;兩人均抗供,則各判5年。


  表為囚徒困境博弈


  如上表所示,站在局外人的角度,二人均不坦白,似乎都可少判一些時間。然而,將情況放在單個犯人身上,只考慮自身利益的話,結果大不相同。對X來說,選擇坦白,最好的結果是無罪釋放,而選擇抗供,起碼要被判5年。因此,最優選擇一定是坦白。對Y來說,同樣,選擇坦白的結果也要好於抗供。從人性的角度出發,大概率兩名犯人的最終結局就是都坦白,各判8年。

  回到原油市場,類似的博弈遊戲也在進行。在

美國

頁巖油革命之後,供應成為市場上的突出問題。中東地區是傳統的原油生產地,大約60年前,為了反擊西方壟斷、更好地協調區域貿易,OPEC組織成立。站在風口浪尖,OPEC成員國面臨兩個選擇:減產,還是增產。


  表為OPEC的囚徒困境


  用囚徒困境的思維模式看,在外部條件不變的情況下,(X1,Y1)集合中的油價一定大於其他方塊,所有OPEC成員國一致減產,對於油價一定會產生較為積極的作用,這一點毋庸置疑。然而,對這些產油國而言,不僅需要一個高油價的環境,而且需要提高出口競爭力,利益最大化的檢測標準公式是價格乘以數量。2016年年底,該組織開始推動減產時,由於國力和原始產量不同,市場份額本就不同,很難保證減產過程中沒有「開小差」的成員國。伴隨著油市的回暖,囚徒困境的博弈結果是所有國家都坦白(或者說背叛減產),換言之減產計劃終將破產。實際上,囚徒困境的根源是兩位囚犯事先無交流,而現實生活中,即便OPEC內部就減產的前景已經做了優劣分析,但對「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進行抉擇時,人們往往為了追求「個人利益」而放棄最佳策略。

  目前,減產進行了1年有餘,總的來說還是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以

沙特

為主導的部分成員國甚至超額完成減產目標。究其原因,一方面,沙特在整個減產過程中佔據主導地位,話語權較強。從當前的形勢看,沙特方面傾向於繼續減產,主要是當前油價暫未超過其目標價。另一方面,減產開始前,油價長期低迷,而大部分OPEC成員國財政收入與原油出口相掛鈎。在

俄羅斯

態度捉摸不定以及美國減產無望的前提下,顯然只能選擇犧牲一部分市場份額來推動供需平衡。


  各大機構的最新月報顯示,OPEC的供應已經低於全球市場對OPEC的需求,6月會議OPEC將再次商討是否繼續減產。對OPEC成員來說,減產必定會損失一部分市場份額,為了利益最大化,他們可能不願意再做貢獻。當然,如果油價低於他們的心理預期,那麼減產大概率還是會繼續下去,直到今年年底。不過,一旦油價突破75美元/桶(覆蓋中東絕大部分國家的財政平衡成本),就無法保證後續減產的完成率。可以說,囚徒困境恰當地反映了OPEC減產過程中成員國的選擇方向與心理變化。是否延續減產仍舊是一道選擇題。

  對沙特來說,增產還是不增產不僅關乎其財政盈利,也關乎其政治傾向。當前,油價暫時站穩70美元/桶,但

川普

仍舊發推,認為油價過高,並施壓OPEC。在我們看來,沙特並不會因為一條推特就立馬轉變減產立場,而是需要更多時間來穩固當前的油價,因為增產將引發連環多米諾效應,並不利於油市再平衡的推進。


  我國是主要的原油進口國,而非出口國,在囚徒困境的情景中可視為「旁觀者」。不過,了解相關策略有助於把握原油價格波動、調整進口節奏。


  B 古諾模型

  早在1838年,

法國

經濟學家古諾就提出了被認為是納什均衡早期版本的古諾模型,全稱古諾雙寡頭模型。該模型闡述了相互競爭並無合作關係的兩個壟斷廠商,在了解對方行動的情況下,進行最優化產量選擇,以實現利益最大化。


  該模型的假設如下:X與Y是市場寡頭,互為競爭對手;X與Y生產的產品無差異,產品的單位成本不變且相同;二者處於同一市場中,需求曲線明確;X與Y只調節產量,不打價格戰。

  如上圖所示,P軸表示價格,Q軸表示產量,AB代表市場需求曲線,總產量為OB。假設存在兩家市場壟斷寡頭X、Y。企業X為了追求最大化盈利,產量Q1=1/2OB,此時價格為P1(P1×Q1此時最大)。Y作為市場上另一個寡頭,同樣追求最大化的盈利。一旦Y進入市場,X則需要調整產量,此時對X來說需要讓Q2=1/4OB,而此時價格已經下降至P2。對X來說,他需要根據Y的現狀調整產量,於是,將Q(X)調整至剩餘3/4OB的一半,也就是3/8OB,Y則繼續將產量調節至5/16OB,以此類推,最終,根據求和公式可以得到X的均衡產量Q(X)=1/2-1/8-1/32-……=1/3OB,Y的均衡產量Q(Y)=1/4+1/16+1/64+……=1/3OB。對行業而言,均衡總產量為2/3OB。古諾模型的衍生形態很多,可以將雙寡頭模型用於多頭市場。OPEC、美國、俄

羅斯

為當前原油市場的寡頭,假設其出口產品的原油品質相同,產量分別為Q(O)、Q(U)和Q(R)。為了能夠更清楚地表達,我們將Q(i)全部取正整數。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需求不變則產品價格一定,市場總產量Q=Q(O)+Q(U)+Q(R),需求函數為P=P0-kQ,此處P0代表市場原始需求,k為斜率,假設該函數為只考慮產量影響的一元線性函數,為了方便計算和理解在此處k取1,P0取10。設定如下:P=P(Q)=10-Q=10-[Q(O)+Q(U)+Q(R)]。根據以上公式,當Q大於10時,P為0,也就是說價格為0,利潤也隨之為0。那麼,三大產油區理想狀態的總產量不超過10個單位,這是大前提。利潤方面,M=P×Q。分塊看,三者的利潤分別為:


  M(O)=P×Q(O)={10-[ Q(O)+Q(U)+Q(R)]}×Q(O);


  M(U)=P×Q(U)={10-[ Q(O)+Q(U)+Q(R)]}×Q(U);


  M(R)=P×Q(R)={10-[ Q(O)+Q(U)+Q(R)]}×Q(R)。


  在上述公式下,可以得到很多個組合結果。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並不要求Q儘可能的小。通過枚舉法,分析以下幾種可能:


  其中很獨特的一點就是三者產量相等,Q(i)=3。但這樣的均衡態並不能使總利潤最大化。例如,P=2、Q(O)=2、Q(U)=3、Q(R)=3時,總利潤很顯然超過了平衡狀態的結果。


  這就引發了一個討論:既然總產量與價格總是負相關,為何不通過減產來提高價格繼而尋找最大化利潤的平衡點呢?通過數學的方式,結果並不難得出,當Q=2、M(0)=M(U)=M(R)=8時,結果既公平又理想。放到現實中,為何無法實現呢?這是因為,之前著重考慮的是總利潤。然而,當Q(O)=2、Q(U)=3、Q(R)=2時,M(0)=M(R)=6、M(U)=9。雖然總利潤相對減少,但對美國而言,利潤反而增加了。對於單一國家或地區來說,高價環境下的高產才是最終目的,這也解釋了為何OPEC減產而美國依舊我行我素繼續增產的原因。當油價在限產推動下得以恢復至完全成本以上時,部分生產商為了追求更多的利潤,一定會趁機增產。


  當然,由於產量競爭下的古諾模型設定了較多的前提條件,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中,現實中邊際成本並非靜態常數。針對這個問題,將前面一個例子修改成更加貼近生活的版本,如下:市場上有多個寡頭,產量分別為Q1、Q2……Qi。市場需求函數不變,<Z:\KT2019\190522c4.tif>,<Z:\KT2019\190522c3.tif>各寡頭的獨立收益通式為<Z:\KT2019\190522c5.tif>。至此,整個收益公式似乎沒有太大變化,由於市場上原油寡頭的邊際成本並不一致,我們設定為C1、C2……Ci。為了利潤最大化,對公式進行求導,最後得到2kP+k×ik2Q=Ci-P0。在i變化的時候,Ci也在發生變化,那麼Q的值一定不會完全相同,Ci越小,Q越大。換言之,成本低、產量大,盈利多。


  映射到當前油市,美國頁巖油革命之後,伴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展,頁巖油井的開採成本不斷降低,產量逐漸提高。古諾模型的衍生推導說明,在不考慮價格競爭的情況下,從逐利角度看,美國主動限產的難度很大。

  產量競爭下的古諾模型說明,為了更好地佔領市場、獲取利潤,只要價格在成本以上,全球原油產量增長的勢頭就難以從根本上改變。引入納什均衡的概念,油價將在歷史走勢的低位建立平衡區間。不考慮地緣政治因素等不可測條件,可以預判,150美元/桶的

黃金

年代已經過去,頁巖油革命帶來的不僅是美國產量的崛起,也是國際油價回落的序章。


  C 斯塔克伯格模型


  數量競爭下的斯塔克伯格模型與古諾模型具有相似的假設,而前者還設定了一個更加具體的模擬條件:參與競爭的企業規模不同,即市場地位不一樣。小企業在了解大企業的行為之後,將作出自身的產量決策。大企業也會設定跟隨小企業的反應函數,以此決定產量,進而實現利潤最大化。

  與原始古諾模型相比,單就假設條件看,斯塔克伯格模型更加貼近當前原油市場的現狀。該模型反映出市場話語權不一的生產者在進行產量決策時的慣用方式,總結如下:第一,領先企業在斯塔克伯格模型中將賺取超過古諾模型的利潤,換言之,美國、沙特與俄羅斯傾向

於利

用該模型調整產量;第二,追隨企業無法威脅領先企業,這一點在兩個模型中均有體現,只是後者更加明確。當前的市場雖說已脫離

石油

「七姊妹」的控制,但本質而言,由於不可再生資源地域分布的不均勻,油價依舊會受到產量寡頭的較大影響。


  我們在此討論的模型基本從產量決策出發,實際上,博弈論中也有很多價格決策模型,例如張伯倫模型,其考慮的是邊際收益MR和邊際成本MC曲線。當MC=MR時,單個廠商可實現短期均衡。然而,當新企業加入價格競爭,需求曲線也會同期下調,以實現行業的長期均衡。考量現實原油市場,需要將產量決策與價格決策的分析同步進行。

  原油作為

大宗商品

之王,具有金融屬性與商品屬性。因此,研究一些經濟學和數學模型在快速發展的市場中如何應用是極其重要的。國內原油

期貨

上市已一年有餘,參與度逐漸提高,交易逐步活躍,已經超過阿曼市場,居全球原油期貨交易量第三位。今年,對於原油市場來說將是裡程碑式的一年,當前基本面最大的矛盾仍集中在供應端,美國的頁巖油生產何去何從、OPEC減產是否會繼續下去都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通過對經典博弈論模型的介紹,我們希望能夠給廣大原油投資者提供一些交易的新思路。

(責任編輯:劉思雨 )

相關焦點

  • 常見概率模型在金融市場中的應用
    這類模型首先在物理學中得到應用,隨後在自然語言處理中被發現取得 良好效果。目前這類模型也常出現在金融、經濟等學術論文中用於檢驗經濟指標有效性 或者用作預測。這類模型在國外一些對衝基金公司也有所應用。  概率模型可以比靈活地從較少量數據中調校出來,但是在傳統機器學習問題上,比 如分類,非線性回歸等,這類模型效果在精確性和擴展性方面表現不會特別好。
  • 生意社:原油強勢帶動橡塑上行 供需博弈各產品漲跌分化
    據生意社價格監測,2020年05月大宗商品價格漲跌榜中橡塑板塊均漲跌幅為3.83%,4月份為0.77%。榜單中漲跌幅在5%以上的佔榜單產品的一半,漲幅前3的商品分別為ABS(13.62%)、PC(13.22%)、PVC(12.26%),跌幅前3的產品分別為PP(纖維)(-8.82%)、PA66(-5.53%)、順丁橡膠(-1.12%)。
  • 國際疫情發酵原油需求堪憂 沙美俄之間談判牽動市場
    後期原油走勢更多是交易層面的超跌反彈,但總體趨勢難改弱勢。而後半年油價的企穩取決於需求端真正的好轉。OPEC+會議談崩後,原油市場連續兩周大幅下挫,上周三國際原油再度上演一天10美金的下跌態勢,疊加國際疫情發酵,全球股市聯動暴跌,美國股市兩周內已經四次觸及熔斷,國內外市場一片哀嚎後,原油是否會繼續下跌?後期空間還有多大?
  • 基於遺憾最小化算法的謠言抑制與演化博弈模型
    謠言是指未經驗證或者篡改真實的信息,隨著通信網絡的快速發展、即時通信和新興網際網路技術的應用,謠言傳播在速度和廣度遠超歷史任何時代。惡意謠言可能造成遠超以往的大範圍恐慌和嚴重經濟損失,對信息擴散過程與謠言抑制的研究成為社交網絡的研究重點。
  • 貝葉斯勸說模型研究的進展和應用
    貝葉斯勸說問題早就存在於現實生活中,只是未被系統性地建模分析和探討。實際上,相關統計顯示,勸說行為大概佔據了美國經濟行為的1/3。近年來,一系列研究在各個方面拓展了基本模型,這些拓展研究包括兩個方向:一個是深入探討信息設計的策略本身;另一個是討論市場結構和信息設計策略的相互影響對市場均衡的塑造。
  • 原油:最好的時代最壞的時代
    原油市場均衡較前期得到極大改善,推動油價進入復甦階段,從冰點絕地反擊並長期振蕩於40美元/桶關口。至於後期疫情的變化,對油價的影響明顯邊際減弱,市場更關注供需關係的修復情況。階段三:後疫情時期新常態,市場振蕩中砥礪前行全球疫情進入動態防控階段,雖然多國經濟數據開始有限好轉,但原油需求的復甦進度遠不及此前的樂觀預期。
  • 漫談博弈論
    最後,博弈論還有一個比較前沿的研究方向叫「行為博弈論」,主要是用試驗的辦法來研究現實中大家玩各種博弈的時候,究竟會出現什麼結果。總的發現是,它的很多結果與博弈論的分析有較大的出入。能發現現實中大家決策的真實規律,這當然是非常有意義的工作;但是,並不能用這些實驗結果來簡單地否定依靠完全理性模型得出的結論。經常有科學家宣稱,他們的實驗結果推翻了經典博弈論的預測。這是非常不合適的說法。
  • 新股前瞻 | 嶽峰高分子材料:一場運營控制力與原油價格波動的博弈
    港股市場中,不乏許多冷門行業標的。而所謂行行出狀元,即使是在冷門行業中,也存在營收規模相對可觀的公司。8月14日,一家主營塑料添加劑的公司——嶽峰高分子材料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其中,據財報顯示,2017-2019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29億、3.67億、4.98億元人民幣,複合年增長率達約47.5%,實現全年近5億營收規模。
  • 風險模型方法研究——基於A股市場的應用
    來源:中證指數在數據存儲與分析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數量化方法對投資領域的滲透超越歷史任何時期。大量的創新性方法被提出並得到應用,以數據和模型為核心的現代投資方法體系已見雛形。在組合風險預測領域,線性風險模型方法不斷在理論框架內升級完善,成為組合管理者所採用的風險預測主流方法。
  • 「工業的血液」面臨的問題與應對——原油市場論壇成功舉行
    上期所將全力維護市場穩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堅持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宗旨,不斷加強一線監管,築牢風險防範的底線。8月12日,上期所將上市第二個國際化期貨品種,在原油期貨方面,盡力推出期權,指數,積極研究推出原油盤中結算價交易機制,為市場提供更多的交易品種和交易方式,同時鼓勵境內外現貨貿易積極採用中國原油期貨價格作為基準價。
  • 頁巖油成本下降 對原油市場衝擊持續深遠
    這次革命將改變頁巖油在全球供應中的地位。在此次變革之前,頁巖油生產商被廣泛地看作機動生產者。也就是說,當油價高於其成本,頁巖油就進入市場,從而抑制價格的進一步上漲。相反,當油價低於其成本,頁巖油退出市場供應。這種機動生產者的地位,影響了以沙特為首的OPEC及傳統產油大國俄羅斯等的定價策略。頁巖油繁榮將威脅這些國家在原油市場中的地位和超額收益,甚至可能成為市場的掘墓人。
  • 短短兩天 原油市場到底發生了什麼?
    ,原油市場就又變天了: OPEC代表已經官宣,OPEC+緊急會議已經推遲到4月9日舉行,關於這次延遲,官方消息人士表示,目的是留有更多時間讓產油國就削減原油供應進行談判。短短兩天,原油價格戰風雲突變,OPEC+緊急會議推遲的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信息量巨大!短短兩天,原油市場到底發生了什麼?
  • 17日原油市場機構觀點匯總
    打開APP,查看更多高清行情》1、金聯創:需求不振料限制油價上漲空間;上周原油價格觸及近期新高,走勢先揚後抑,其中,11月9日原油收盤創5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金聯創分析認為,受美國大選、新冠疫苗取得進展以及OPEC延長減產的預期提振,油價有望保持震蕩上行走勢,但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前,市場對原油需求的擔憂仍將限制上漲空間 2、華泰期貨:歐佩克技術委員會建議推遲增產;近期利比亞快速復產疊加歐洲再度封鎖,從邏輯上看大西洋盆地的原油現貨市場應該走軟
  • 原油暴跌對瀝青期貨價格影響簡評
    新冠疫情在全球(除中國外)加劇蔓延,是原油近期持續下跌的根本原因,春節假期中國新冠疫情爆發,油價重挫,但節後國內疫情持續好轉,財政刺激和貨款寬鬆政策逐步推出,原油一度反彈幅度超10%。但隨著韓國、義大利等國的疫情發酵,市場極度擔憂原油需求受到拖累,各大金融和行業機構紛紛下調後期油價預期。
  • 國際油價的動蕩之春:OPEC+減產協議不及預期 原油市場上演「頁巖油...
    截至收盤,美國WTI原油5月期貨收盤下跌2.33美元,跌幅9%,報22.76美元/桶,盤中曾一度觸及28.33美元的高點;布倫特原油6月期貨下跌1.36美元,跌幅4.1%,報36.68美元/桶,盤中曾一度觸及36.38美元的低點。減產1000萬桶杯水車薪在長達近8個小時的漫長會議之後,OPEC+終於敲定了一份減產協議。
  • 戰略管理會計:競爭策略的博弈分析
    三、戰略管理會計分析的方法   自從上世紀60年代美國學者Andrews提出戰略態勢分析(SWOT)法以來,該方法在戰略管理分析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國內一些學者也將其引到了戰略管理會計之中。  (四)SWOT與其他分析方法的融合   儘管SWOT矩陣在戰略分析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也存在較多的不足,應該注意與其它分析方法相互融合,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 [隆眾聚焦]:利好利空博弈 芳烴溶劑漲跌互現
    原標題:[隆眾聚焦]:利好利空博弈 芳烴溶劑漲跌互現    圖
  • 華創宏觀張瑜:沙俄油價戰是「殺敵八百自損一千」 全球原油或將供...
    綜合來看,全球原油大概率將再次進入供過於求的基本面,庫存大概率將再次提升,中國經濟不能形成實質觸底企穩前與美國疫情達到峰值之前,油價將難有起色。 第三個維度是當下各個產油國的博弈現狀,市場份額變化如何?油價成本分別是多少?誰更能抗?
  • 詳解:論 DeFi 獨特的價值主張:從合作博弈到非合作博弈
    加密技術第一次將人類社會從合作博弈轉變為非合作博弈,與任何其他形式的經濟不同,區塊鏈經濟不需要人們彼此通過建立合作關係來交換價值。非合作博弈在傳統市場中,信息不對稱迫使參與者彼此合作完成交易。比方說,想購買股票的投資者通常不會直接從股票發行公司購買,因為她不清楚購買此類股票所涉及的文書和流程。相反,她會通過經紀人進行投資,該經紀人隨後可以在證券交易所為她購買這些股票。
  • 原油化學脫硫劑的研究與應用現狀
    原油化學脫硫劑的研究與應用現狀北極星大氣網  來源:石油石化行業資訊  作者:王宏  2016/5/31 8:40:01  我要投稿  北極星大氣網訊:原油中的硫化物已鑑定的有百餘種硫化物通常具有惡臭、劇毒和強腐蝕性,對原油的集輸、加工及成品油的品質有不良影響。溶解在原油中的硫化物會嚴重腐蝕管道、設備,威脅人身安全,在原油煉製過程中硫化物會導致設備腐蝕、催化劑失活、成品油硫含量不合格等一系列問題。脫硫劑的研製及各種脫硫技術的開發成為解決上述問題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