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三界鎮打造長三角區域炭科技產業聚集區

2021-01-21 滁州市人民政府

木醋液、淨水炭、木炭洗面奶……近日,在明光市三界鎮轄區內的安徽炭元高新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展覽大廳內,陳列的木炭工藝製品、木醋液、木炭淨水品吸引了不少人駐足參觀。「這些產品兼具環保、安全、綠色等特點,是我們依託南京工業大學生物資源工程研究所、南京工業大學生物資源協同創新中心等平臺持續創新的成果。」安徽炭元高新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林銀水說道。

今年以來,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帶來的嚴重影響,三界鎮經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同時,該鎮搶抓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等戰略機遇,聚焦創新創意木業、高端食品製造、現代服務業等重點行業領域,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任務,積極探索形成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奮力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產業集聚地。

截至目前,該鎮實現入庫稅金734萬元,同比增長32.4%,其中產業園區內企業實現入庫稅收567萬元,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值29283萬元,同比增長20.23%,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利稅3023萬元,同比增長19.29%,固定資產投資實現8155萬元,其中工業投資3447萬元,超額完成任務72.25%。2020年1至12月,全鎮實現入庫稅收1023萬元,全鎮工業企業產值達到37683萬元,經濟運行穩中有進、進中向好,企穩回升勢頭強勁。

相關焦點

  • 孵化「網際網路+汽車」產業聚集 阿里巴巴諸神之戰助力長三角汽車...
    未來(北京)黑科技有限公司從19個城際賽企業和項目中脫穎而出,榮獲一等獎,上海銀基信息安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PIX像素智能獲二等獎,上海京矽智能技術有限公司、容贊電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新石器無人車獲三等獎。
  • ​國際創新創意產業投資合作促進中心長三角分中心揭牌
    12月1日,國際創新創意產業投資合作促進中心長三角分中心落戶蘇州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首個央地合作投資促進實體化平臺。據悉,該平臺將通過各方力量的協同合作,努力實現高精尖產業轉移和人才、資本等產業要素的整合落地,推動長三角地區新舊動能轉換與產業轉型升級,並形成在相關區域乃至全國範圍內可複製、可推廣的發展模式,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 國際創新創意產業投資合作促進中心長三角分中心在相城區揭牌
    >相城區委書記顧海東:相城位於長三角核心區域,是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和長江經濟帶「三圈一帶」的重要節點區域。加速新興產業的技術創新和加速發展,構建創新產業生態,為相城跨越發展帶來新動能,我們有信心將國際創新創意產業投資合作促進中心長三角分中心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專業服務能力和推動產業發展能力的綜合性產業標杆品牌。
  • 秀英區打造金融產業聚集區 金融資源集聚效應顯現
    經過多方接洽,胡進偉通過海南銀保監局聯繫上了秀英區政府,金融聚集區吸引了胡進偉的注意:「周邊有很多總部企業,而且金融類企業逐步落地,我們可以提供企業的團體保險、個人保險、財產保險等等保險服務。」 胡進偉表示,海南正在發展總部經濟,國內外總部企業紛紛落地,所需要的保險服務逐步轉移到海南,海南發展總部經濟重點區域集中布局在海口、三亞,西海岸片區的金融聚集區、未來產業園將給保險行業帶來巨大潛力。
  • 長三角區域率先形成「新發展格局」的路徑選擇
    他強調,要深刻認識長三角區域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結合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相統一,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抓好重點工作,真抓實幹、埋頭苦幹,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不斷取得成效。座談會還對長三角提出「率先形成新發展格局、勇當我國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加快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三大戰略定位新要求。
  • 【地方】涇河新城:打造大西安北跨戰略核心聚集區
    、引最多優秀人才、聚最強高端產業」,一個具有影響力的「科技中心、創新中心、人才中心、休閒宜居中心」正在崛起,涇河新城緊扣時代發展脈搏、緊抓時代發展機遇,致力於打造大西安北跨戰略核心聚集區。,著力打造高端人才創新創業聚集區,讓創業創新的源泉在涇河新城充分湧流。
  • 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遷入新址,蘇州材料產業再添有利支撐
    江蘇省此前籌備成立的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經過一年過渡後,正式啟動遷入新址。12月27日,據《蘇州日報》報導,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遷入位於蘇州相城的蘇州長三角國際研發社區啟動區。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由江蘇省政府、中科院、中國鋼研科技集團和中國寶武鋼鐵集團共同發起,具體由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和蘇州相城區政府合作共建。
  • 高水平科技供給握指成拳 長三角院士專家齊聚浙江
    長三角區域如何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給支撐全國高質量發展?成為眾多院士專家熱議的焦點。目前,長三角三省一市集聚了全國1/5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共101家,集成電路和軟體信息服務產業規模分別約佔全國1/2和1/3;經濟總量約佔全國1/4,金融體系完備。
  • 打造中山科技創新資源集聚區
    他表示,東莞以「二十年磨一劍」打造「松山湖科學城」、向高科技產業轉型的發展路徑為南區提供了努力方向,南區將結合自身優勢,對標東莞松山湖,通過做好空間戰略留白、完善城市配套、加速招商選資等,加速創新資源聚集,力爭把南區乃至周邊鎮區連片打造中山科學城,為中山重振虎威貢獻應有力量。
  • 「國際創新創意產業投資合作促進中心長三角分中心」在蘇州成立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人民網北京12月4日電 (孫陽)12月1日,由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北京電子城高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蘇州相城經開區三方合作共建的「國際創新創意產業投資合作促進中心長三角分中心」(以下簡稱「長三角分中心」)在蘇州相城區正式揭牌成立
  • 上海金山區搭建研發共享平臺,助力打造長三角碳纖維產業生態圈
    ,吸引了國內頂級碳纖維材料專家及行業領袖匯聚一堂,重點討論如何大力整合資源、開展合作研發、創新體制機制、以技術、人才、資本為核心要素,為打造面向長三角的碳纖維複合材料產業生態圈提供重要支撐。 現場發起了長三角碳纖維複合材料研發資源共享服務平臺聯合倡議、「長三角碳谷綠灣示範區——打造長三角碳纖維產業生態圈」聯合倡議等,同時出爐上海碳纖維複合材料創新研究院發展報告。
  • 長三角一體化嘉興如何作為?聽聽專家怎麼說
    可以說,在上海和杭州的雙城引領下,長三角區域的金融科技城市在全國的金融科技發展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和非常亮眼的表現。 嘉興是浙江接軌上海的"橋頭堡",是長三角區域交通樞紐城市,區位優勢得天獨厚。同時,嘉興市已經正式確立實施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首位戰略,依託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永久舉辦地、省科技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G60科創走廊重要節點三大平臺,成立全省首批科技銀行和首家科技保險公司(太平科技保險),擁有南湖基金小鎮和國家級秀洲高新區,金融科技資源豐富,參與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中共同打造長三角金融科技城市群,具備良好的基礎。
  • 蘇滬「牽手」,組建陸海空天科技創新型企業集團 ——長三角區域...
    蘇滬「牽手」,組建陸海空天科技創新型企業集團 ——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中江蘇大院大所的創新實踐④ 2019-12-20 1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三角多城召開「新年第一會」,數字經濟和創新成熱詞
    國際數字之都是要牽引長三角41個城市,打造長三角一體化的城市數字共同體。「其中的經濟數位化,關鍵在於上海科創中心,要為長三角各地區提供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與研發支撐,並承擔產業大腦的資源協調功能,與長三角各地區各行業工廠供給能力聯動連結。」賀仁龍說。
  • 聚焦| 第三屆長三角科交會開幕,看看有啥「明星科技成果」→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鍾志華,上海市科技工作黨委書記劉巖,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阮青,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長、分黨組成員瞿榮輝,上海推進科創中心建設辦公室二級巡視員陶賢俊,嘉定區委書記陸方舟,嘉定區人大常委會主任許謀賽,嘉定區委常委、副區長沈華棣,嘉定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周文杰,嘉定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陸祖芳,以及長三角合作城市等領導出席開幕式。
  • 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產業制高點 合肥全面構建高質量現代產業體系
    」合肥市發改委長三角合作推進辦公室工作人員打開電腦中的一份方案告訴記者,為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今年4月,合肥市發布推動長三角地區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重點工作推進方案,謀劃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產業制高點,圍繞長三角製造業協同發展規劃的制定實施,按照「部分引領、擇優承接、共同培育」的發展思路,融入長三角產業分工協作體系,構築產業大平臺。
  • 杭州灣新區是長三角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區域之一,未來的生活到底能...
    所形成的灣區經濟,涉及到港口、城市、產業等不同形態的疊加效應,從而形成了一個高度開放、區域融合、創新驅動、產業高端的一個灣區經濟的特點。前灣新區在杭州灣的區位,來源:寧波發布 前灣新區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確定的「滬浙合作發展區」,也是浙江省大灣區戰略行動明確的四大新區之一。
  • 上海理工大學教授楊俊和:石墨烯走向冷靜發展期 長三角區域可構建...
    國家戰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已駛入快車道,石墨烯領域應搶抓機遇,構建長三角一體化石墨烯發展體系,推進長三角區域協同發展。   長三角區域作為我國石墨烯產業發展最早、   楊俊和強調,當前長三角一體化戰略進入全面實施新階段,推進長三角區域石墨烯一體化協同發展,是把握國家機遇,整合長三角區域石墨烯創新資源和各方利益的關鍵環節,是長三角石墨烯產業參與全國石墨烯競爭和合作的最優方案
  • 智庫動態|如何解決長三角產業同質化,發展不均衡問題
    波士頓諮詢公司全球合伙人兼董事總經理朱暉指出:長三角一體化建設,目標不僅是增強區域經濟體量,更需加強區域經濟韌性,從而打造更具有區域競爭力的全球城市群。長三角一體化更難的問題,在於更深度的一體化,與更廣泛、更堅決的各方行動。
  • 長三角能源約束條件下的大氣汙染問題及對區域協作的啟示
    隨著工業化、機動化、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速,長三角區域能源消費總量不斷攀升,但增速逐步趨緩。2015年長三角兩省一市能源消費總量達到6.12億噸標準煤,能源消費總量位於三區之首。其中,江蘇省消費總量為3.02億噸標準煤,浙江省消費總量為1.96億噸標準煤,上海市為1.14億噸標準煤,2005—2015年間年均增長率為5%,近5 年年均增長率僅為4% 左右(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