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作戰有多危險?高海拔負傷極難癒合,低溫加劇傷情惡化

2020-12-05 利刃觀察眼

由於高原地區氣候覆雜,對武器裝備的使用維護構成嚴酷考驗,因此在高原地區作戰風險也會增高。大氣氣壓也會隨海拔的增大而減小,在海拔3000米的地區氣壓會降低30%!而高原空氣的含氧量也要比平原地區平均減少30%-60%。這對醫療補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並且高原地區往往地廣人稀、短時間內無法徵集足夠的醫療物資。如果遇到極端天氣,甚至連注射液都會因寒冷而凍結,影響正常使用。很多在低海拔地區使用可靠成熟的救護器材和衛生裝備,到了高原都會"水土不服"。所以說一旦戰士在高海拔地區受傷,救援隊就必須爭分奪秒地進行救治,否則高海拔和低溫就會迅速奪去戰士的生命。

大雪就是高原常見的惡劣天氣之一。醫學研究表明,如果只穿普通的冬衣,在零下30攝氏度的嚴寒中連續工作兩三個小時,手部力量就會降低20%-30%。特別是在高原地區受傷時,危險係數更是直線上升。在高海拔地區受傷後,傷口會更難癒合。因此必須在第一時間送到醫院進行救治,否則繼續暴露在低溫環境下,會導致傷情進一步惡化。而且高海拔地區的交通條件,與低海拔地區相比也有明顯的差距。這無論是對於傷員的就醫,還是醫療物資的籌集都提出了嚴苛的考驗,同時擁有強大的後勤保障能力也是高原作戰的基礎條件。

為了磨練我軍的高原急救能力。近日西部戰區總醫院牽頭,在夜間組織官兵展開了一場常態化模擬實戰救護訓練。演習高度還原了高海拔戰場救護的特點,重點演練了快速檢傷分類、包紮止血、重傷救治、防疫洗消等戰時救護流程。為了更加真實的還原戰場情況,指揮組還臨時隨機增設了醫療隊突遇敵軍空襲的特情。面對突如其來的"空襲",醫護人員沉著應對,迅速按照流程做出回應。醫療人員緊急處置,多名輕傷員及時得到救治,2名重傷員順利被運送回大後方。經過救治,醫療隊順利完成救治任務,展現了我軍在高原地區強大的後勤保障能力。

受高原缺氧的限制,我軍經過多年的探索也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新疆軍區、南疆軍區為在高原邊防一線巡邏隊連隊配置制供氧設備,海拔3000米以上的執勤哨卡配發制氧機、氧氣瓶供氧、高原部隊基本上已經實現了"床頭有氧吸"。而條件更為嚴苛的海拔4000米以上的邊防哨卡,還為其配發了一款重約2公斤、挎包大小的單兵制氧機。該款設備一次性可連續工作6至8小時。通過這一系列手段,我軍的高原缺氧問題,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高海拔地區環境之惡劣遠超很多人的想像。因此在高原中任何一點不起眼的小問題,如果處理不當都可能會演化為大問題。在傷員救治方面更是如此,很多在低海拔地區很容易處理的傷口,在高海拔地區就是棘手的頑症。高原地區的氧氣相對稀薄,傷口癒合的時候,新陳代謝也比較旺盛,這過程中需要更多的氧氣,所以一旦負傷後得不到及時的救治,傷情也會迅速惡化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高原地區作戰對後勤保障能力也是一種考驗。

相關焦點

  • 防務觀察|高海拔山地作戰,與平地有何不同?(下)
    後勤總是推進著戰爭的進程,在高海拔地區尤其如此,如果沒有良好的鐵路及公路設施,後勤物資集散點無法順利地向前方輸送補給,部隊機動也會耗費更多時間,高海拔山地戰場所需的後勤需求比其他地面戰場上輕步兵戰鬥的類型都要多。
  • 危險!我國青藏高原持續發高燒,凍土退化或預示大危機!
    青藏高原由於高寒乾燥的氣候特性,也是我國多年凍土,但隨著全球變暖的繼續,青藏高原的凍土正面臨大危機!據報導,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遙感與地理信息研究室、青藏高原地球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的研究團隊近日揭示了青藏高原的危險現狀:正在惡化的全球變暖變暖使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嚴重退化,部分地區多年凍土的熱狀態已經被改變。
  • 【新華網】全球氣候變暖加劇青藏高原「暖溼化」
    過去拉薩往往半夜下雨白天晴,現在則是連日細雨綿綿的江南風情;過去當地人穿著厚衣服度夏,現在則換上汗衫短褲;過去湖泊大量萎縮,現在大肆擴張以至淹沒草場……多種跡象表明青藏高原「暖溼化」加劇,而這背後的「推手」指向全球氣候變暖。  原本「高處不勝寒」的青藏高原,正成為全球氣候變暖最典型的受影響地區之一。
  • 為加強高原作戰,印軍欲大量購買裝甲車,國產貨還是美國貨犯了難
    最近印軍似乎在為高原作戰做好準備。雖然前段時間印軍購買了大量的高原防護裝備。但是,印度還是不滿足於其現在擁有的裝備,打算再買一批可用於高原地區的裝甲車。據印度國防新聞8月6日報導,印度陸軍最近打算買一批高原裝甲車,因為印度陸軍認為中國最近在邊境地區部署了裝甲步兵車。
  • 直升機飛上高原,要是結冰怎麼辦?中國有項技術全球只有4國掌握
    據人民日報報導,我軍發布了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直20能在極寒高海拔地區自由飛翔了。我國國產直升飛機直20一亮相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因為在他身上有太多最新的科技應用。其中最難解決的一個問題是,直升機飛上高原,要是結冰怎麼辦?現在我國用實際行動告訴外界,這個難題被克服了,直升機除冰技術已經被我國掌握。
  • 國產直升機發動機取得重大突破,助直-20飛向高原
    眾所周知,直升飛機能飛到6000米以上的高度,在救援,運輸,作戰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在高原地區卻很難飛行,因此高原地區的任務,直升機就完成不了。對此,我國在直升機發動機這方面不斷研發。做到擁有自己的「爭氣機」。
  • 攻克眾多難題,中國獨家掌握,高原反坦克飛彈打靶成功
    高原可以說是精確制導武器的禁區,由於這裡海拔過高,所以大氣密度就要比平原地區低,在這裡使用精確制導武器,其命中率將會大幅降低。現在世界各國列裝的大部分精確制導武器,幾乎都只適用於3000米海拔以下的地區,一旦將這些武器拿到高海拔地區使用,那麼其性能就會大打折扣。
  • 2000米高原紅茶,人人都能喝得起的「高海拔好紅茶」
    當茶葉消費逐漸趨於理性,當越來越多的人在霧裡看花中想要找到一款有質量保證的自飲「好茶」,2000米高原紅茶橫空出世,帶著高山雲霧滋潤下的鮮嫩和甘甜,以及濃濃的暖意,在即將到來的新春佳節,為大眾奉上一杯人人都能喝得起的好紅茶。
  • 中國研製「雲雀」飛行機器人,實現首次機器人化高海拔環境科考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自主研製的「雲雀」自主飛行機器人在青藏高原開展高海拔冰川與湖泊智能化科考工作,實現了我國首次機器人化高海拔環境科考。為此,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支持下,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國內技術團隊,圍繞高海拔極端環境下的機器人移動與作業技術開展聯合攻關。
  • 理塘海拔多少米 理塘有多高海拔
    丁真的家鄉理塘確實是一個很美的地方,有雪山,草原等,大家有時間可以去看看。但是,理塘屬於高原地區,大家要注意高原反應哦。那麼,具體理塘海拔多少米呢?到底理塘有多高海拔?一起來了解。理塘海拔多少米 理塘有多高海拔理塘縣城海拔4014.187米。
  • 驢友因嚴重高反罹難 嚴重高原反應怎麼辦
    「這是一次天堂與地獄之間的穿越,是一段由新驢向老驢蛻變的歷程……」風光奇美的四川稻城亞丁自然保護區,近年來吸引了越來越多遊客慕名而來,在10月黃金遊覽周期到來前,像這樣頗為誘人的招募帖在網上廣為流傳。  其中不乏一些網友自發組織的穿越活動,選擇了一些未開發的路線,加之隊員缺乏戶外經驗和應急能力,時常導致危險發生。
  • 江華:應對低溫天氣 電力部門加強高海拔線路巡查
    紅網時刻1月9日訊(江華融媒記者 黃春華 藍玉春)寒潮來襲,連日來,江華境內持續低溫,國網江華供電公司組織巡邏小分隊加強對高海拔輸電線路的日常巡視,全面開展隱患排查,確保電網安全運行。雪天巡線不比平時,道路溼滑難行,稍有不慎就會滑倒。巡邏人員相互攙扶著來到輸電拉線塔,檢測線路導線的覆冰情況,測量線路周圍的溫度、溼度以及風速等情況,仔細觀察是否有安全隱患,並將情況用手機拍攝下來。經過現場查看,巡視人員發現,拉線塔周圍的雜草已被冰凝包裹,線路迎風側有輕微覆冰,但不影響正常運行。
  • 直-20實現全疆域作戰,雪域高原自由飛,至少能裝備3000架!
    直-20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款10噸級通用直升機,是我國直升機發展史上的一個裡程碑,已經完全具備了全疆域、全天候作戰能力。典型標誌是攻克了旋翼除冰技術這最後一個"攔路虎"。直-20在設計階段時,目標就是成為中國的一款具有最廣泛用途和部署地域的中型通用直升機。成為中國版的UH-60黑鷹直升機,達到與美制黑鷹直升機類似使用規模和交付數量。
  • 氣候變化與高原凍土退化
    青海高原凍土屬我國青藏高原凍土大區,是青藏高原上凍土最為發育的地區之一。  現今青藏高原具有的低溫條件,為高原晚新世紀以來及現存多年凍土的形成與保存提供了必要的氣候環境。青藏高原的抬升對高原多年凍土發生、發展及保存起了決定性作用。
  • 瀋陽自動化所「雲雀」飛上青藏高原 實現我國首次機器人化高海拔環境科考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自主研製的「雲雀」自主飛行機器人(以下簡稱「雲雀」)在青藏高原開展高海拔冰川與湖泊智能化科考工作,實現了我國首次機器人化高海拔環境科考。、危險係數高,人類難以開展工作甚至無法到達,嚴重製約了青藏科考全面深入持續開展。
  • 青藏高原草地植被生長面臨的大氣乾旱脅迫加劇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敬濤報導 在氣候變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大氣水汽壓差持續增加,高原草地的大氣環境趨於乾旱化,而這種大氣乾旱會顯著降低青藏高原草地生產力。近日,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學卓越創新中心、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汪濤課題組發表了有關青藏高原草地植被的相關研究成果。  氣候變暖可導致大氣水汽壓差增加、大氣乾旱化趨勢增強。當大氣水分虧缺時,植物往往通過降低葉片氣孔導度抑制光合作用,還有可能通過增強蒸散發作用加劇土壤乾旱,使植被生長面臨更加嚴峻的大氣乾旱脅迫。青藏高原是氣候變暖最強烈的區域之一。
  • 哪些人不適合去高海拔地區 什麼體質容易高原反應
    高原反應是指在進入高緯度地帶產生的一切不適症狀,當海拔越高,身體承受力就越低。如果是你第一次到達的高海拔地區,那麼在進入高原之前,一定要進行嚴格的體格檢查,切勿肓目進入高原,有些人是不適合去高原地區旅遊的。下面一起來看看哪些些人不適合去去高海拔地區旅行。
  • 人在多高的海拔會出現高原反應?如有高反應該怎麼辦
    人在多高的海拔會出現高原反應?如有高反應該怎麼辦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因此對高原反應的高度存在著差異。即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年齡去高海拔,也會有不同反應。因為,高原反應是一件充滿個人因素和偶然性的事件。有人無氧登頂珠峰也沒事兒,有人倒在了稻城亞丁海拔3720米的地方。對於誘發高反的原因,那就更是五花八本了,心情太激動、洗澡著涼了、晚上沒睡好,飯吃的太多、喝了點小酒,我還見過一高興,翻了倆跟頭,就躺地上起不來的。高海拔地區大量消耗體力的徒步攀登,極易誘發高原反應。如果有高原徒步的計劃,必須進行充分的準備,否則非常危險。
  • 中鐵二十局研發大功率施工設備―― 「電動三件套」助力高原開隧道
    近日,從中鐵二十局集團有限公司傳出消息,由該局生產的「電動三件套」高原隧道電動設備在海拔4000米的四川卓小公路夢筆山高原隧道經歷了2000多小時的施工運行試驗。研發組認為,該套設備已經圓滿通過工業性運行考核,運行穩定可靠,各項參數指標達到預期效果,可以在全國高原作業區推廣使用。
  • 坦克在高海拔跑不動,打不準?沒有的事,人工可校正,後勤較麻煩
    16馬力/噸,沒有渦輪自吸氣時為11.5馬力/噸左右,大概和二戰時期的謝爾曼M4坦克相當,也就說現代坦克在高原並非是完全跑不動,只能說性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且這個下降水平並不大,不足以達到影響作戰能力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