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開年,上交所專門召開了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專項說明會,可謂聲勢浩大,共5家上市公司公司主要負責人以及來自新華網、央視財經、上證報等媒體記者、知名行業分析師、機構投資者和中小投資者代表、投服中心代表等50餘人參會,新華網、央視財經頻道和上證路演中心全程網絡直播了說明會。會上還向3家市場質疑比較大的多年未分紅公司以及8家具備分紅條件但不分紅或分紅較少的公司發出了監管工作函,要求公司高度重視現金分紅工作,持續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切實通過真金白銀回報投資者。
實際上,現金分紅是上市公司回報投資者的重要方式,也是長期價值投資的基礎和重要參考指標。只是我們所處的股市環境相比歐美成熟市場還有差距,對有分紅的生息資產不太敏感。
而分紅能力其實是從真金白銀來看企業質量,也是引導投資者長期價值投資的基礎,一般同等條件下,高分紅個股明顯更具投資價值。
這也就意味著對於廣大普通散戶投資者來說,選擇分紅能力強的個股往往能帶來更可觀的投資回報。但是高分紅個股選擇比較困難,如搜集上市公司分紅數據,甄別是真實有效分紅還是象徵性分紅。想要更省時省力省心的投資者最好的方式是藉助指數投資,市場上針對分紅其實已有很多紅利策略指數。即按照一定的標準選取市場上股息率最高、現金分紅最多的股票組合而成的投資組合。
現階段在眾多A股紅利指數中,有基金對標,且代表性較強的紅利指數主要有四隻,分別是:上證紅利指數、深證紅利指數、中證紅利指數、標普A股紅利機會指數。
自古「強中自有強中手」,雖然這四種紅利指數各有千秋,但真正的最強者只有一個,今天我們就來將這四種紅利指數進行全方位大PK,決出最終勝者。本次PK將採取回合賽,積分制,最終得分最高者勝出!
首先先來認識一下我們的四位參賽選手:上證紅利指數、深證紅利指數、中證紅利指數、標普A股紅利機會指數。
指數一:上證紅利指數
上證紅利指數由上證A股中股息率高、分紅穩定、具有一定規模及流動性的50隻股票組成;1、樣本空間
從滬市A股選取成份股,並滿足3個條件:
(1)股息率:過去兩年連續現金分紅且每年的稅後現金股息率均大於 0;
(2)市值:過去一年日均總市值排名在滬市 A 股的前 80%;
(3)流動性:過去一年日均成交金額排名在滬市 A 股的前 80%。
2、選樣方法
對樣本空間的股票,按照過去兩年的平均稅後現金股息率由高到低進行排名,選取排名在前 50 名的股票作為指數樣本,但市場表現異常並經專家委員會認定不宜作為樣本的股票除外。
3、調整時間:每年 12 月調整1次
指數二:深圳紅利指數
由深證市場能給投資者提供長期穩定分紅的40隻股票組成;
1、樣本空間
從深市A股選取成份股,並滿足以下條件:
(1)分紅:具有穩定的分紅歷史:最近三年裡至少有兩年實施了分紅;
(2)股息率:在最近三年裡,股息率至少有兩年的市場排名進入前 20%;
(5)流動性:近半年內日均成交金額>500 萬元。
2、選樣方法
對樣本空間的股票,按前三年累計分紅金額佔深市上市公司分紅金額的比重和最近半年日均成交金額佔深市比重按照 1:1 的比例進行加權排名,並考慮經營狀況、現金流、公司治理結構、防止大股東惡意高送股變現等綜合因素後,選取排名在前 40 名的股票。
3、調整時間:每年7月調整一次
指數三:中證紅利指數
由滬深兩市中現金股息率高、分紅穩定、具有一定規模及流動性的100隻股票組成。
中證紅利指數和上證紅利成份股選取方法和調整方法非常類似,只有兩點區別:
1、 選取範圍從滬市A股拓寬到滬深兩市全部A股。
2、 成份股數量從50隻變為100隻
指數四:標普A股紅利機會指數
是標普公司針對中國股市開發的指數,從滬深兩市全部A股股票(非ST、*ST 股)選取成分股,並滿足5個條件:
(1)分紅:當年現金稅後分紅大於0。
(2)市值:指數調整參考日的自由流通市值不低於10億人民幣;
(3)流動性:過去6個月的平均日交易額不低於1千萬人民幣;
(4)利潤率:公司過去12個月的淨利潤必須為正。
(5)盈利增長:考察期的過去十二個月的每股盈利,即EPS(TTM)必須大於三年前的數據。
2、選樣方法:
對樣本空間中的股票按年度股息率排序,篩選股息率排名前100的股票,構成成份股。
3、指數調整:
每年6月和12月調整樣本成份股
好了,了解了四隻指數的基本情況後,我們正式進入PK賽:本次比賽分為四個回合,分別從指數的編制方法、成份股分布及歷史業績三個方面進行對比。
第一回合ROUND 1:指數編制方法
從上面四種紅利指數的基本介紹中,我們可以比較直觀地看到:
1、成份股樣本空間:標普紅利=中證紅利>上證紅利>深證紅利
相較上證紅利和深證紅利,標普紅利和中證紅利樣本更廣,有100隻股票,市場代表性更強,也更有機會優選個股。
2、選股策略:標普紅利>中證紅利=上證紅利>深證紅利
深證紅利僅考慮市值和流動性因素;
上證紅利和中證紅利則僅以市值、流動性、股息率三個條件為篩選標準;
標普紅利指數在對市值、流動性、股息率等篩選因素外,還將公司盈利能力作為重要選股標準,對公司盈利穩定性和盈利成長性進行了考察。
3、調整時間:標普紅利>中證紅利=上證紅利=深證紅利
標普紅利每年調整兩次,更大程度地確保了指數成份股的優質性。
基於上述討論,在指數編制方法上,我們來簡單粗暴地給四位選手打個分數:
標普紅利4分>中證紅利3分>上證紅利2分>深證紅利1分
第二回合ROUND 2:指數成份股行業分布
第二回合我們主要來對比四隻指數的成份股行業分布。
首先我們先來看兩張圖(見文末圖1):
從圖中可以看出:
上證紅利前三大權重行業分別為金融地產、可選消費、公用事業,權重佔比69%;第一大權重行業金融地產佔比33.50%;
深證紅利前三大權重行業分別為金融地產、可選消費、主要消費,權重佔比85%;第一大權重行業金融地產佔比44%;
中證紅利前三大權重行業金融地產、可選消費和工業總計佔比64.5%,金融地產佔比26.4%。
標普紅利指數前三大權重行業金融地產、可選消費和工業佔比66%,其中第一大權重行業金融地產佔比29%。不同於其他三大指數,標普紅利指數在主要消費、原材料和醫藥衛生行業的選股比例顯著提升。這裡特別說明一下,四個紅利指數中,只有標普A股紅利機會指數對於板塊和行業權重有嚴格的上限規定(3%的個股權重上限和33%的行業權重上限),平衡了行業分布和個股分布的風險。
所以此番比拼,考慮到指數成份股行業分布均衡度,標普紅利>中證紅利>上證紅利>深證紅利。同樣,按照計分原則,我們也簡單給四隻指數打分如下:
標普紅利4分>中證紅利3分>上證紅利2分>深證紅利1分。
第三回合 ROUND 3:指數業績表現
Wind數據統計,上證紅利和中證紅利數據分別可以追溯至2005年1月1日,標普紅利可追溯至2004年1月1日,深證紅利指數成立較晚,可追溯到2006年1月24日。這裡為方便對比,這裡都從2006年1月24日算起。由於橫跨兩個牛熊,業績表現也較具有說服力。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從2006年至2017年末月12年時間四隻指數相對於滬深300指數的走勢對比圖(見文末圖2):
從圖中看,標普紅利指數的長期表現最好,顯著強於其他三大指數和滬深300指數表現。自2006年1月24日至2018年1月23日,標普紅利指數漲幅為1012.48%;中證紅利指數漲幅為439.65%;上證紅利指數漲幅243.50%;深證紅利指數漲幅726.63%。
所以長期歷史業績看來:
標普A股紅利機會指數>深證紅利指數>中證紅利指數>上證紅利指數
那麼分年來看呢?
下表數據選取區間為2006年1月24日至2018年1月23日,標紅部分為分年區間漲幅第一名。(見文末圖3)
從表中可以看到,在過去的十二年間,標普紅利指數有8年漲幅排名第一。
所不論是長期來看,還是分年度來看,標普紅利指數的業績表現都是最優異的。這裡綜合上述業績表現,將四隻指數打分如下:
標普紅利4分>深證紅利3分>中證紅利2分>上證紅利1分
三個回合下來,最強紅利指數應該沒什麼懸念了!不管是指數編制、成份股分布還是業績表現,標普A股紅利機會指數都表現卓著。「史上最強紅利指數」當之無愧。難怪之前很多大V說「如果只能投資一隻指數,那麼我的選擇是標普A股紅利機會指數」!
最後PK賽結束之後,我們也順道來談談最終獲勝者——標普A股紅利機會指數對應的基金產品:華寶紅利基金(501029)。紅利基金成立於2017年1月18,成立首年基金淨值漲幅15.63%。
說起大家最關心的業績,很多朋友肯定會疑惑糾結2017年,過去12年8年折桂的常勝將軍標普紅利位列四大紅利指數倒數第一,上次出現這個窘境,還是2007年,可謂十年輪迴。這個怎麼說呢?回到我們常說的一句話——歷史數據不預示未來表現。但是回到投資,需要遵循的是我們相信哪種策略可以長盛不衰。以股神巴菲特為例,本輪美股大牛市,股神也在2009年、2013年和2014年分別落後於標普500指數,其中2013年大幅落後標普500指數11.4個百分點。但並不妨礙股神大概率跑贏市場的表現,並且複合收益大幅跑贏市場的現實。
短期市場沒人可以預測,2018年哪個紅利策略表現最好也沒法預測。但可以明確的是策略勝過預測,何不將眼光放長遠,相信自己選擇的紅利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