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rock and roll的 看理想
Radiohead,《Creep》
說起英國流行音樂,你會想到誰?
是閃耀於六十年代的The Beatles、Rolling Stones,崛起於七十年代的超級偶像David Bowie和Joy Division,還是風靡全球的Radiohead、Coldplay、Oasis?
當我們談論音樂時,儘管我們都不提倡所謂的「鄙視鏈」,但總有幾支英國樂隊,毫無疑問地站在「頂端」。英國音樂, 深深地影響著世界。
隨著《樂隊的夏天》的熱播,許多國內樂隊進入了主流視野。作為聽眾的我們,也常常能從一些國內樂隊的音樂中聽出英倫樂隊的影子。
作為本季《樂隊的夏天》專業樂迷之二,資深樂評人郭小寒和相徵,繼《中國搖滾小史》和《中國民謠小史》後帶來又一檔全新的音樂節目《英倫唱片店》,聊聊搖滾樂的前世今生。
從英國起飛相徵:英國的音樂體系,尤其是英國的搖滾樂體系,在全世界範圍內可以說是獨樹一幟的,甚至我們說它是數一數二的。
很多喜歡聽搖滾樂的同學在私底下都有一個鄙視鏈,認為聽英國搖滾樂的會比較高級一點。
究其原因,其實就是因為英國的搖滾樂體系,整體上是非常龐大的,且它的審美很統一,它存在一個非常清晰的脈絡和傳承。
同時它以音樂為出發點,也對其他的各個行業、各個產業,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比如說對於時尚產業,對於電影工業,對於青少年的亞文化等等。
它的影響力也並不只局限在英國本土,它對於全世界範圍內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和意義所在。
郭小寒:所以我們今天要講述的英倫搖滾,不僅是要講它在當年所取得的高度和非凡的成就,它對於當下這個時代、這個環境,喜歡流行音樂文化的這些人來講,它還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相徵:我們分三個小點來簡單闡釋一下。
首先,英國是對世界搖滾樂貢獻最大的國家,甚至可以說沒有之一,從the Beatles到the Rolling Stones,到70年代的朋克,80年代的金屬,90年代的集大成的英式搖滾樂,我們今天所說的Brit-pop,以及在今天依然大行其道的Post Brit-pop,共同構成了最成熟的搖滾文化的土壤。
第二點,其實英國搖滾樂所普及的文化意義是最值得挖掘的,不僅帶動了美國當代的流行文化,也帶動了全世界的各個領域的文化產業。
最後,最值得說的其實是90年代的社會氣氛。
80年代末,90年代初,柴契爾夫人的保守主義已經實行了很多年,經濟蕭條的問題雖然得到了一些緩解,但是年輕人都特別喪,也很虛無,需要刺激和出口,這些其實都跟當下的西方青年以及東亞青年的處境和精神狀態有著共通之處。
郭小寒:但是英國的搖滾樂隊或者是音樂太多了,太豐富了,當相徵這麼跟我說的時候,我當時就覺得一懵。咱們從哪聊起呢?
相徵:其實提到英國的搖滾樂,我們腦海裡面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體系,但是相對於美國跟西方其他國家這些搖滾樂來說,英國,你總會感覺就像我們剛剛說的,更成體系是吧?美學更統一,甚至你覺得它好像更有文化一點。
其實我們往經典說的時候,你肯定會想到 the Beatles, the Rolling Stones, Pink Floyd, Queen,Led Zepxpelin。當然還少不了David Bowie,Joy Divison, Pet Shop Boys等等。
對了,Punk音樂其實也是在英國起源的,你也不能不了解Sex Pistols為代表的這樣的一群試圖改變世界的少年,對吧?這就要從英美兩國在音樂領域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橫跨大西洋的爭鋒說起了。
其實早在1950年代,英國最流行的也是美國的音樂,比如著名的Elvis Plesley貓王。而到了60年代的初期,英國開始出現了著名的,我們堪稱奇蹟一般的存在的樂隊the Beatles,以及類似於像the Springfields這樣的民謠樂隊。
在60年代的後期,以the Beatles為首的音樂人開始了一輪叫做「英倫入侵」的運動,史稱「British Invasion」,其中也包括了the Rolling Stones、 Donovan等等這些音樂人赴美淘金,並且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這標誌著英倫音樂的第一次高峰。
然後到了1970年代,以David Bowie、Yes和Pink Floyd為代表的Art Rock藝術搖滾、Progressive Rock前衛搖滾以及Psychedelic Rock迷幻搖滾的崛起,同時也包括Sex Pistols、the Clash這樣為代表的朋克音樂硬搖滾的出現,使得搖滾樂在英國這片土地上越走越遠,越走越深,更加具有藝術性和探索性,也使得英國的年輕人更加具有文化認同感。
當然,也不得不提的是80年代出現的Post Punk、New Wave、Indie Rock和Alternative Rock等等獨具特色的新音樂類型,尤其是以被後續追認為所謂盯鞋派或者自賞派的 the Jesus and Mary Chain以及Brit Pop的祖師爺the Smiths這樣光彩奪目的音樂巨星。
但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就是我們剛剛所說過的鐵娘子柴契爾夫人的卸任、長達數年的經濟蕭條,以及政府對文化藝術相對消極的態度,使得英國的年輕人再次呈現低迷狀態。這時候從大西洋彼岸來的美國搖滾樂再次席捲了英倫,最有代表性的就是Nirvana涅槃樂隊。
曾經擁有過數次文化認同感甚至自豪感的英國年輕人坐不住了,對吧?他們感覺到了迷茫和失措,他們需要英國自己的搖滾樂和搖滾巨星,需要講述他們自己的生活和他們的態度。
於是一個輝煌的時代就來臨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Brit-pop的年代。
郭小寒:它是一個更本土的、更自信的和更年輕人這樣的一個狀態。
相徵:沒錯。
郭小寒:對於當下的年輕人來講,可能聽這段故事,不僅僅是這些老的傳奇故事,我們覺得是英國搖滾體系中跟當下的對照關係最緊密的一段開始。
相徵:所以我們就從現代英國搖滾樂體系當中最燦爛的那一段講起,那就是Brit-pop英式搖滾。
相徵:這是一種特別獨特的從英國本土發展出來的搖滾樂體系,也是使得當下絕大多數人認知英國之所以是英國的非常重要的文化潮流,其實是徹底改變了世界對於英國文化印象的一次自發又混亂又精彩的革命和創新。
這麼說,你對於「英國文化」或者「英倫範」這個詞的所有的認知,或多或少都始於這樣一場大放異彩的文化事件,而且Brit-pop這股風潮在整個英國搖滾樂體系當中相對是獨樹一幟、自成一體的,離當下沒有那麼遙遠。而且從音樂審美這個角度來說,完全可以單獨摘出來做分析和分享。
你最喜歡的搖滾樂隊是哪支?
留言告訴我們吧!
原標題:《英倫搖滾樂隊是如何站在鄙視鏈頂端的?》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