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真是再也不想理他了。 /在嗎? /在。」 速讀時代「三行情書」帶來什麼
導讀:速讀時代更需要優秀的微詩歌。不創新毋寧死,惟思想可以生。這是我多年前一句自勉的話。中國現代詩歌要找到自己正確的路徑,除此似無他法。
部分「三行情書」選登。
點擊事實
「我真是再也不想理他了。/在嗎?/在。」在武漢七家高校學生參加的「三行情書」大賽中,這首作品因其超高的網絡人氣獲得一等獎。速讀時代,詩歌有些冷落,「三行情書」讓愛簡單,以其或幽默或文藝或煽情或狗血或娛樂至死的態勢,風行中國高校和網絡,方興未艾,參與者不僅有時尚的年輕人,也有白髮蒼蒼的老人。
近年來,所謂的「梨花體」、「年糕體」、「廢話體」和「烏青體」詩歌,亦攪得詩壇一片漣漪。一時間,有人驚呼:會敲回車鍵,你就是詩人!
1月6日,@大河網在新浪官方微博上發布了小編創作的「三行情書」,引來無數吐槽。
網聚觀點
因為存在而共鳴,鼻子酸到想飆淚
騰訊網網友「木熾焱」:有幾個作品還真是不錯,回味深長。甚至在讀了一些三行詩後,感動到想飆淚,鼻子酸酸的。
大河網網友「洛水河畔」:這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詩歌,但體現了年輕人解構傳統、打破規則、追求自由的精神,可能會和學院派的觀點形成張力。未來,或有幾個學生成為偉大的詩人。
@詩者無疆:這是一種新的詩歌語言形式,顯得如此「低俗」,這種「低俗」是針對以前詩歌所謂「高雅」形式而形成的表面錯覺。而這種「低俗」為何如此感動人?不是因為它的形式本身的新,是這種新的存在意義在感動人。
大河網網友「叮噹藝人」:「三行情詩」活動,可使更多的同學了解詩歌韻律,關注中國文化,走出教室,感受校園美景,提升同學的人文素質,提高學校文化底蘊。
請不要「傍」著詩歌的名義唱卡拉OK
大河網網友「琦琦醬」:一點兒也沒詩意,感覺現代人沒有古代人有才。不得不說,多數都是口水歌,部分略帶噁心,我是否該說,都沒看懂?
新華網網友「施平」:藝術的通俗,不是庸俗,更不是低俗。沒有精心創作、精湛表現和精深思考,是做不出藝術的,頂多就是搞點「廢話」。既然是廢話,就請不要「傍」詩歌的名義了。
大河網網友「水中石頭」:梨花體、廢話體、烏青體和年糕體,回顧當代一些所謂的詩歌,實際上起到了兩個作用。一是把高雅的詩歌打落神壇,成為誰都可以撒一把野的卡拉OK;二是把人們對詩歌的敬畏心、嚮往心給消解了。
下裡巴人憑啥按詩人協會的感情寫作
@樊雨潺:詩歌也不是不能大眾化,而是很難大眾化,或者不願大眾化。因為詩歌骨子裡就固守一種「我是最高級的文學」的優越感與精英意識。看不起大眾,看不起大眾文化,看不起俗文學,覺得他們淺薄媚俗甚至低俗,而詩歌天生就出身高貴,高雅,不是下裡巴人……
大河網網友「一句歌詞凝落」:詩歌而已,不需要條條框框。什麼詩人協會,憑什麼要按你們的感情寫作?詩歌,在我看來是大眾的高雅藝術,不是少數資歷者的低俗玩物。
@土家野夫:詩歌本質上就是小眾的,就必然是受冷落的,在西方國家,也沒有那麼多詩人。我覺得詩歌的黃金時代還會到來一次。在現世安穩俗氣逼人的時代,詩歌註定是平庸的。
真正的詩人應該堅守自己的精神家園
大河網網友「虛竹子」:梨花體、年糕體、烏青體,這些所謂詩歌的走紅,其實凸顯的是文化創意的嚴重缺乏。不少認真寫詩的人,他們堅守著自己的精神家園,維護著文壇的公義。
@詩者馬科:一個時代的詩歌如果以低俗作為先鋒,甚至得到共謀式的讚譽,我認為這個時代的詩歌理所當然應該被驅逐出主流文學,甚至沒有必要作為一種文學形式而存在。
網易網友「亮有一計」:真正的詩應該是美的,真正的詩人應該關注人性之美,自然之美;詩歌應該與愛、生命、創造聯繫在一起;病態不是詩,虛偽不是詩,醜惡骯髒更不是詩。
記者連線
時代需要優秀的微詩歌
河南省詩歌學會副會長、秘書長吳元成
一直以來,有學者和詩人在呼籲,詩歌要短些短些再短些。網絡介入文學創作之後,各大論壇詩歌版塊風行,國內曾經火爆的詩江湖論壇和大河網的大河詩歌版塊,都吸引過大批詩歌網友;到2005年前後,博客橫空出世,逐漸蓋過了詩歌論壇的風頭;近年來,140字的微博又挑翻了博客,短詩歌的實踐變得更加便捷和可能。現代詩歌創作有自身的規律,絕不適宜大批量、規模化生產,形式的創新必須與詩歌內容及其所應有的詩意相結合。創作現代詩歌不是變得簡單了,而是更難了,越是精短的詩歌,越是考量一個詩人生活的厚度和思想的深度。想靠敲回車鍵分行成為詩人,是不可能的。
速讀時代更需要優秀的微詩歌。不創新毋寧死,惟思想可以生。這是我多年前一句自勉的話。中國現代詩歌要找到自己正確的路徑,除此似無他法。
詩歌應該時尚化現代化
詩歌評論家李霞
「三行情書」在高校熱行已有四五年,這是詩歌時尚化現代化的極好體現。詩歌是最古老的文學樣式,她之所以生機依然,與她是青春與愛情的「寄生蟲」有重要關係,近年遇見網絡手機微信等現代信息平臺,熱行就成了必然。
現在不少人對漢語言推廣有危機感,通過書寫「三行情書」,年輕人總歸會帶來一些新鮮東西,這對漢語言文學應用能力的提高會有促進作用。
名詞解釋
三行情書,也叫三行情詩,源自日本漢字協會為推廣漢字教育而發起的一種詩歌體裁,往往以某事物為主題,要求作者以60字以內、排列成三句的詩歌形式表現出來。
儘管三行情書風靡日本,但並不是日本人所創。文藝復興時期的詩人但丁的名著《神曲》便是應用最多三行韻律的詩歌,《神曲》全書100首詩歌一律用三行韻律或三行連鎖押韻法寫成,每首詩歌都是由三行詩節一環扣一環、連鎖接成的長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