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詩歌學子執著堅守 北京高校詩社艱難中倔強生長

2020-11-30 央廣網

第三屆北京詩歌節近日在京落幕,詩歌節最大的亮點在於高校詩歌與刊物研討會的舉辦,19所高校詩社成員相聚在一起,隻言片語間,大學生詩社生存的艱難、倔強的成長,呈現出大致輪廓。記者走訪北京多所高校詩社,也被一群單純而執著的學子所感動。

現場目擊

風再大,詩社讀書會也要辦

上周末,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等北京幾所高校的詩社都舉辦了讀書會、詩歌筆會、招新會。周六晚上,京城颳大風,北京師範大學主樓C區4056房間卻溫暖如春,「五四文學社」的讀書會在此舉行。這個1919年誕生的文學社,曾經走出一批又一批先鋒詩人,接力棒如今傳遞到了新人手中。

晚上八時,讀書會正式開始。參加讀書會的8位成員每人拿到一疊列印出來的兩部短篇小說,一部是芥川龍之介的《秋》,一部是石黑一雄的《傷心情歌手》。房內一片安靜,只有翻動紙張發出的聲響。

半個小時後,上演了一場言語交鋒。陳思羽是剛入學的中文專業新生,第一次參加活動,她沒有怯場。儘管好幾位同學都覺得《秋》「太壓抑」,陳思羽卻大膽評價說,「和風濃厚,清清淡淡的感覺,讓人想起日式木屋、清酒。」而在《傷心情歌手》的討論中,她堅持認為這是一部純粹的感情小說,並沒有特殊的政治寓意。

這場讀書會持續了兩個半小時。「五四文學社」的核心成員、北師大電影學博士李嘯洋因故沒有參加,但詩歌筆會他幾乎從不缺席。「北鬥星流下來/發芽的蝌蚪流下來/流成南/流成北/流成最初的相思與流浪……」在名為《雨中仙》的詩作中,他這樣寫道。這是李嘯洋打磨了幾十遍的詩作,誰知在一次討論中,詩友不客氣地指出詩行與詩行間是平行的,沒有加速前進。在此後的寫作中,他聽從了詩友的批評。

不過,儘管有愛好詩歌的學子的堅守,北京高校詩社今非昔比,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知名大學詩社活動成百上千人的盛況早已不再。據調查,北京高校大多有規模不等的詩歌社團,但參與人數已銳減至十餘人至六七十人不等。在娛樂方式多樣化的時代,詩社的吸引力大減。上周末的招新會上,中央民族大學朱貝骨詩社僅招到10位新人。與北師大詩社重名的北京大學「五四文學社」也打破從不開招新會的慣例,到處貼海報拉人。

詩刊調查

印再少,卻是青春紀念冊

在第三屆詩歌節上,19所高校詩社帶來了其編輯、出版的13種詩歌刊物。很多老詩人都發現,他們當年上學時的刊物至今還在。中國石油大學的海燕文學社已有63年歷史,刊物《海燕詩集》《海燕文學》也有63年了。海燕文學社社長吳建邦說,《海燕詩集》每年有春季刊、秋季刊,今年9月,登載有幾十位學生和教師詩作的秋季刊已經面世,這本80頁的詩刊印了500冊。「這是我們石油大學的原生態刊物,很多人一直珍藏。」

校園詩刊見證了無數校園詩人的成長軌跡。馬小貴目前在中央民族大學攻讀現當代文學碩士學位,新近獲得北大「未名詩歌獎」。從上大學開始,他就在中央民族大學朱貝骨詩社創辦的《朱貝骨詩刊》上發表詩歌,至今已有十幾首。在馬小貴的內心深處,一年一期的《朱貝骨詩刊》就像是紀念冊一樣,記錄了青春記憶。「我剛入學的時候,更多是通過詩歌表達自己的憂鬱、痛苦、快樂,是面對整個世界唱歌、講話。」

據調查,這些詩社刊物大多一年出一兩期,甚至有幾年出一期。一本刊物中,一位作者往往能有幾首詩的入選機會。儘管多年來已形成了徵稿、編輯、排版、印刷的固定流程,但人才流失已成為最新面臨的問題,因為新媒體的興起,許多刊物的編輯、美術人才不斷流失,因此,校園詩刊的堅守也同樣舉步維艱。

事實上,不是所有的大學詩社都有自己的刊物。中國政法大學詩社因為經費的問題,一直沒有創辦詩刊。溫新格目前是政法大學校報文藝版編輯,幾十年前詩人海子也曾經承擔過這個角色。但和海子所處的時代不同,詩歌如今在政法大學早已邊緣化,「我們校報、校刊都沒有專門的詩歌欄目,只是偶爾會零星發些詩歌。」

社長感慨

再缺錢,詩歌節也要搞

大學詩社不單是激情昂揚、閒情逸緻的所在地,它還越來越跟生存艱難掛上了鉤。《鐵獅子墳詩選》第一部早在1998年即誕生,由北京師範大學「五四文學社」出版,這是北師大二十年學生詩歌選集。時隔19年,第二部《鐵獅子墳詩選》終於得以艱難面世。「五四文學社」原社長龍智慧說,今年年初編《鐵獅子墳詩選》時,學校給了一些錢,老社員捐贈了2000元。詩集每本成本15元,今年6月印了100本。「這些錢除了製作招新海報、明信片,印詩集,剩餘不到1000元。」

「五四文學社有一個傳統,社長幹一屆是一年,但說實話,我也不想繼續幹下去。」龍智慧說,剛開始組織編輯《鐵獅子墳詩選》,有五六個人的編委會,但到了上學期期末的時候,很多同學都不幹了,最後只剩下她一個人。「校訂、排版、印刷,到學校批錢,全是我一人承擔。那時,我有一種特別想哭的感覺。」

「無錢」,已成為高校詩社近些年的常態。北京大學「五四文學社」社長李照陽直言,以前可以從學校得到一些支持,但現在變得越來越難了,最近一兩年爭取不到錢。龍智慧也有同樣的感覺,她認為學校對詩社的支持力度顯然不夠,而其他一些社團卻得到了學校的大力支持。中國石油大學的吳建邦也說,今年學校的資金支持比往年減少了三至五成,「學校更願意支持新媒體。」

北大「五四文學社」還形成不成文的規定,一旦舉辦詩歌節等活動,費用要由詩社成員墊付。「今年4月舉辦的未名詩歌節,邀請嘉賓的住宿、交通費用都是詩社成員墊付的。」李照陽說,其中有一位嘉賓的住宿費就是他掏的,兩三天住宿費是700元。

面對詩社的困境,昔日從高校詩社走出來的詩人樹才有些心焦。他呼籲,大學生詩人要堅定自己的心志,各個詩社之間也要彼此支持、切磋;同時,學校一定要給予大力支持,「上世紀八十年代,學校那麼困難,還給我們資金支持,現在為什麼就做不到呢?」(記者 路豔霞)

相關焦點

  • 哈代現代詩歌《黑暗中的鶇鳥》欣賞
    黑暗中的鶇鳥我倚在以樹叢作籬的門邊,寒霜像幽靈般發灰,冬的沉渣使那白日之眼在蒼白中更添憔悴。自古以來萌芽生長的衝動已收縮得又幹又硬,大地上每個靈魂與我一同似乎都已喪失熱情。讀睡詩社創辦於2015年11月16日,詩社以「為草根詩人發聲」為使命,以弘揚「詩歌精神」為宗旨,即詩的真善美追求、詩的藝術創新、詩的精神愉悅。現已出版詩友合著詩集《讀睡詩選之春暖花開》《讀睡詩選之草長鶯飛》。詩友們筆耕不輟,詩社砥礪前行,不斷推陳出新,推薦優秀詩作,出品優質詩集,朗誦優秀作品,以多種形式推薦詩人作品,讓更多人讀優秀作品,體味詩歌文化,我們正在行進中!
  • 紀念蕭軍逝世三十周年暨《蕭蕭班馬鳴》詩歌朗誦會在北京舉行
    紀念蕭軍逝世三十周年暨《蕭蕭班馬鳴》詩歌朗誦會在北京舉行2018年12月31日(周一/調休)上午,由中國蕭軍研究會主辦的「迎新年 憶蕭軍 紀念蕭軍逝世三十周年暨《蕭蕭班馬鳴》詩歌朗誦會」在北京東城區第一圖書館舉行。
  • 詩歌的意義之我見:詩歌的產生,是人性的自然體現
    大家知道,詩歌起源於歌,開始是宗教祭祀的產物,被上層社會所接納並用於記錄國事或作為科舉考試科目(唐代開始),並在民間社會活動中得以不斷發展,演變為抒發個人思想感情,記錄生產生活,以及親友交往和娛樂的工具。詩歌的產生,是人性的自然體現,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之一。
  • 北京新增2例,北京大學:堅守前線!清華大學:手寫祝福!
    北京新增2例,累計36人確診北京新增2例截止24日,北京又新增2例具有「在湖北逗留經歷」的感染者,這些被確認者都已經獲得了相應的救助,定點機構也在努力幫助他們抗戰病魔。北京大學:堅守前線!北京大學:堅守前線北京大學的學生除了在文史方面具有極強的實力外,還在醫學方面問鼎國內高校。因此,在病毒傳播之際,這些最優秀的學生,以及教授隊伍都沒有選擇休息,而是與人民一起奮鬥。
  • 勵志的楷模 在艱難中磨礪,逆境中成才的人們
    >古代鑿壁偷光、勵志苦讀的故事圖一、困境出大師在文學藝術領域裡,中外許多享有盛名的藝術大師,都是在困境中度過艱難的生活和創作生涯的義大利著名詩人但丁,童年時父母就相繼亡故,後來,他自被放逐的那一年開始寫《神曲》,在以後長期的流浪生活中,艱難寫作10多年,終於在逝世前不久完成了這部偉大的著作。《神曲》裡凝聚了他畢生的心血。
  • 廣州聽障學子首次被「聾人界的哈佛」錄取
    廣州聽障學子首次被"聾人界的哈佛"錄取  備考赴考路更艱辛,但聽障考生表示,「除了聽,我們什麼都可以做到」  今天是高考日,千萬高考生趕赴考場,書寫人生新篇章。對於廣州市啟聰學校(原廣州市聾人學校)的39名高三畢業生而言,今天很輕鬆。
  • 三行情書風行高校 專家:速讀時代需要優秀的微詩歌
    在武漢七家高校學生參加的「三行情書」大賽中,這首作品因其超高的網絡人氣獲得一等獎。速讀時代,詩歌有些冷落,「三行情書」讓愛簡單,以其或幽默或文藝或煽情或狗血或娛樂至死的態勢,風行中國高校和網絡,方興未艾,參與者不僅有時尚的年輕人,也有白髮蒼蒼的老人。近年來,所謂的「梨花體」、「年糕體」、「廢話體」和「烏青體」詩歌,亦攪得詩壇一片漣漪。一時間,有人驚呼:會敲回車鍵,你就是詩人!
  • 讀睡詩歌|我是一隻年老的刺蝟,在茫茫黑暗中搜尋
    我是一隻年老的刺蝟豎起滿身的刺,在茫茫黑暗中搜尋我標記好每一個轉角窩裡,還有沒睜眼睛的崽我怕,有一趟出門回不去《最美逆行人》文/血魑蘇御忱你的衣服是什麼樣子的?滿是燒痕,透著煙火氣息只是身後,並非正炊人家是回憶中穿破黑夜的爆響是烈火肆意狂舞的模樣是給兄弟發的當做遺言的最後囑託.你的衣服是什麼樣子的?
  • 「詩歌在線」段夢婷:你依然是最美情郎(外二首)
    有小說,詩歌,隨筆,小小說發表在《大冶作家》《新東西》《情感文學》《黃石文學》《泡泡心裡》《巔峰之滇》《中國愛情詩刊》。系大冶作家協會會員,女人花讀書會成員,中國愛情詩社在線詩人。一手支著下巴一手摩挲著薄唇無所忌憚的戲謔若即若離的暖眛你依然是最美的情郎心上人我在等你踩著清晨的露珠輕撫一朵三角梅昨夜的溫柔還在空氣中瀰漫著
  • 詩歌朗誦|《一片衰老的銀杏葉》
    讀睡詩人沈大《一片衰老的銀杏葉》03:54來自讀睡詩社讀睡推薦語這首詩沉鬱凝重、語言精練,詩中「江南米市」「銀杏葉」「水粉畫家」推出一幅又一幅的景象,字裡行間的真情流露,讓讀者體會頗深,「銀杏葉」貫穿整首詩的核心,是一首詩的靈魂,時光遠走他鄉,唯有乾淨的靈魂在故鄉等你。
  • 人物採訪 | 呂凱:因為熱愛,所以執著
    在後來的4年時間中,先後在昆明、北京、西安獲得了中國AOPA/中國民航固定翼無人機教員執照、多旋翼無人機超視距駕駛員執照、多旋翼無人機教員執照、人社部攝影測量員三級(無人機測繪操控)證書、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學會無人機測繪航空攝影等無人機專業資質證書。
  • 【詩行天下】百花園詩社「詠雪」專輯
    百花園詩社「詠雪」專輯文審/水墨丹青薦稿:平安是福(百花園詩社群主)編輯/處安金英籬下笑,梅蕊雪中藏。朵朵恰似天仙女,尋情熱吻寓塵中。寒風拼命摧殘過,卻把艱難作景觀。 鶴沖天.艱難向前去,路遠不見頭。仰天長長嘯,問天路何渺?此路何人定,何以苦寒熬?蒼天不言語,唯有回音遙。回望來時路,空留腳印潦。
  • 《稻生一》 生生不息——中國詩歌之鄉白沙洲「隆平文化驛站」掛牌
    10月9日,袁隆平院士助理、「隆平文化驛站」理事會理事長黃崎,湖南省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書記方志輝、副所長劉詠紅,湖南日報華聲慈善網副總編輯瞿建波,北京高能時代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品牌總監鄧靈燕、公關經理王煥昭,潯龍河黨建辦公室主任陳靜,益陽日報拓展部主任孫殉華,以及沅江市相關領導來到沅江市共華鎮白沙洲村,為「隆平文化驛站」白沙洲站授牌。
  • 丁夏畦:熱愛詩書的數學院士
    (2009年9月22日,為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中科院文聯舉行科學與詩歌研討會,丁夏畦院士發言,說到「老一輩科學家常講,數學是無聲的音樂。」 網絡資料圖)丁夏畦1940年考入育才學校。從小就對數學有著特殊興趣的他,在這裡遇上了一位影響其一生的良師——數學老師張德滋。
  • 「詩歌小鎮」的農民詩人
    75歲的中學退休老師談湛梧,站在德慶縣官圩鎮金林村村口「中國詩歌小鎮」的牌匾下,吟誦著李白的千古名篇。去年12月20日,中國詩歌學會、北京大學中國詩歌研究院授予官圩鎮「中國詩歌小鎮」的稱號,它也成為廣東唯一獲此殊榮的小鎮。談湛梧說,從那時起,他就決定在村裡起詩社,教年輕人特別是小朋友寫詩。
  • 布考斯基詩歌《冰獻給鷹》賞析
    他喜歡描寫處於美國社會邊緣的的窮苦白人的生活,他熱愛寫作,嗜酒如命,離不開女人,幹過苦差,喜歡跑馬。布可夫斯基是一位多產的作家,他寫了數千首詩歌,數百篇短篇故事,6部小說,總計出版了110本書。人們常常將他稱為「貧民窟的桂冠詩人 」。
  • 女性創業家-匯醫慧影郭娜:迎著陽光,倔強生長
    人工智慧領域歷來是男性創業者的戰場,有一些AI女性創業者在這一輪AI的商業場景落地中成為越來越重要的一股力量,她們致力於推動行業的發展進程,並在其中成為垂直細分領域的領跑者。匯醫慧影聯合創始人兼COO郭娜正是這樣一位女性創業家。
  •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海子詩歌中的鄉土情結
    那些質量龐大磁場密集的土地、麥田、豐收、河流、太陽以及高山大川等種種因素,都在不遺餘力的表露著他對故土對家園對文學以及對詩歌本質的堅守與捍衛。他是詩人,但他來自土地。他行走在通衢大邑的那兩隻步履蹣跚的腳掌,沾滿的始終都是高河查灣(海子故鄉)的泥土。以往對海子詩歌的解讀大多是側重於其精神層面的峨冠博帶或語言表述的光怪陸離,很少有人觸及到海子詩歌深處的那些溫情脈脈的鄉土情結。
  • 新生報到勿匆忙 北京高校周邊酒吧玩個夠
    去高校周邊的酒吧轉轉吧,看看同學少年們都在玩些什麼。看似是同樣的花天酒地,裡面也可以有白衣飄飄的純真年代。五道口:聲色犬馬中堅守的學院派BlaBla開在學校裡的酒吧自然帶有濃烈的校園風烙印除了北京語言大學外,恐怕再難有第二所學校裡能開起一間常年生意火爆的酒吧,畢竟沒哪所高校能如這裡般聚集著如此多的老外,畢竟泡吧文化在老外當中遠比中國人要更吃得開。BlaBla門外的那排靠窗長椅及露天小桌上坐著的各膚色飲者永遠都是這裡最好的活字招牌,還沒進入酒吧前你就能遠遠聽到音樂聲,以及夾雜其間的語速飛快的各國語言。
  • 一條倔強的褲子是什麼梗 到底是哪裡倔強了呢?
    一條倔強的褲子是什麼梗 到底是哪裡倔強了呢?時間:2018-02-07 23:29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一條倔強的褲子是什麼梗 到底是哪裡倔強了呢? 一條倔強的褲子是什麼梗呢?小編在看到這個話題的時候相當的好奇,到底是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