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講到,在鄧穎超的提議下,全國各地有55名優秀的女學員被送往航空學校。經過篩選,她們中有14人將被培養成為飛行員。然而,這些懷揣著浪漫飛天夢的女學員,剛一進航校,就被潑了一大盆涼水。
女學員們首先要面對的就是複雜枯燥的理論知識。這其中包括空氣動力學、氣象學、領航學、發動機原理等等知識,一些文化程度偏低的學員,逐漸開始跟不上教學的進度。
在理論學習階段,有一位學員差一點就被淘汰了,她就是照片上的這位,名叫黃碧雲。她雖然已經初中畢業,但實際上只有小學文化程度。
黃碧雲
1952年,黃碧雲在《新中國婦女》雜誌特刊《新中國女航空人員》上發表了一篇標題為《我怎樣學會了飛行》的文章,在其中詳細介紹了當年學習的情景。面對困難,黃碧雲請求教員在課餘時間對她進行單獨輔導,不懂的地方她也反覆向教員請教。為了不影響大家的休息,同學們睡覺的時候,她就跑到廁所裡繼續學習。就這樣,只有小學文化程度的黃碧雲,終於跟上了大家的腳步。
新中國成立之初,教學條件非常的有限。沒有地球儀,教員就只能在蘋果上畫世界地圖。沒有模擬駕駛艙,教員就用麻繩將掃帚、拖把、船槳綁在一起當作飛機駕駛杆。就是在這樣的艱苦環境下,所有的女學員全部都通過了理論考試。
經過三個多月的理論學習後,這群女學員們終於可以近距離的接觸到飛機了。1951年4月12日,女學員們在教員的帶領下開始體驗飛行。對於她們來說,這是終生難忘的一天,期盼已久的飛天夢,終於就要實現了。然而,讓她們沒有意料到的是,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阮荷珍
照片上的這個女孩,名叫阮荷珍,她的腦袋靈光,記憶力驚人,在理論學習階段就表現突出,再加上愛運動、體質好,她被挑選為第一個體驗飛行的學員。阮荷珍十分得意的坐進了飛機。教員坐在她的身後對她說,「別緊張,等會支撐不住了就告訴我,我就早一點著陸。」阮荷珍卻不以為然的說道,「別小看人!」然而,當飛機真正飛上了天,讓大家都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
飛機沖天而去,阮荷珍的心猛然一下提了起來,突然一陣強氣流襲來,飛機產生劇烈顛簸,阮荷珍頓時覺得天旋地轉,忍不住吐了出來。教員發現她越吐越兇,只好迅速下降高度,飛機提前著陸。
當時航校用的是這種美制PT-19飛機,這是解放戰爭時期繳獲的飛機。由於設備陳舊、穩定性差,再加上飛機速度小,只要稍有氣流就會劇烈顛簸。不僅是阮荷珍,許多男學員第一次坐上去也會受不了。
當時有些男學員在旁邊開玩笑說,你們這些女同志就是嬌氣,坐飛機都吐成了淚人兒,就這樣還想開飛機!這句話像針一樣扎在了阮荷珍的心裡,也刺在了每一個女學員的身上。她倔強的再次上了飛機,然而這次,她吐得更厲害了。一次又一次的上飛機,一次又一次的吐著下來,過度的嘔吐和巨大的壓力,讓阮荷珍病倒了。
阮荷珍病倒後,領導曾考慮淘汰她,然而教員卻極力反對,他認為阮荷珍一定能克服這個障礙。為了鍛鍊抗眩暈能力和平衡能力,阮荷珍加大了體能訓練。跑步、轉滾輪,一直練到不吐為止。為了適應汽油味,她甚至將汽油灑在毛巾上隨身攜帶。經過艱苦的訓練,奇蹟終於出現,阮荷珍的嘔吐現象消失了,14位女學員全部通過了飛機體驗關。
14位女學員終於可以真正進入學習飛行的階段了。然而,當見到自己的飛行教員後,竟然有人強烈要求拒絕飛行。盼望了這麼久,為什麼又要拒絕呢?
提出這個強烈要求的就是她,年僅18歲的秦桂芳。她曾經無數次的幻想,自己的教員一定是一位高大的蘇聯英雄,又或者是位颯爽英姿的蘇聯女飛行員,然而,當她真正見到教員時,卻大吃一驚,她的教員,居然是日本人!新中國第一批女飛行員的教員裡,怎麼會有兩個日本人呢?
這兩個日本人,名叫長谷川正和宮田忠明。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宮田忠明和長谷川正所在的飛行部隊,在隊長的帶領下準備經朝鮮逃回日本,途中被共產黨領導的東北聯軍俘虜。經過教育改造後,完成了由戰俘到戰士的轉變。宮田忠明曾多次完成運輸任務,而長谷川正曾經冒著敵人的炮火,給被圍困的解放軍投擲突圍路線圖,使我軍成功突圍。
日本教員 長谷川正(左)和宮田忠明
航校的校長鄭重的對秦桂芳說,現在站在你面前的絕不是什麼「日本鬼子」,他們是你們的教官,你們必須像尊敬我一樣的尊敬他們!然而,秦桂芳從小就親眼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她倔強的就是不願配合日本教員,雖然秦桂芳是所有學員中飛得最好的,但是不久後,她就收到了來自日本教官的一張停飛的單子。
秦桂芳
秦桂芳一直保存著的長谷川正所寫的停飛單。可以看到,「錯誤」的這一欄被填得滿滿的。這些錯誤有忘記減油門、粗心大意注意力不集中、忘記放襟翼等等。雖然記載的每一條都有理有據,並不是憑空捏造,但是年輕的秦桂芳,就是覺得這個日本教員是在為難自己。此時,飛得最好的秦桂芳被停飛了,整個隊伍都士氣大減,而女學員們和日本教官之間的矛盾也愈演愈烈。女學員的飛行之路,又該如何進行呢?
更多內容,請繼續關注「湖北衛視大揭秘」頭條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