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蔣介石調集100萬大軍,對蘇區進行第五次圍剿。
此時的蔣軍,在空中力量方面也具備了一定實力:從義大利購買了近90架新式戰機,並在杭州筧橋建立航校,培訓飛行員。

由於有了空中力量的配合,蔣軍對蘇區的圍剿更加肆無忌憚。而如何在缺乏重武器的時候有效組織防空火力,成為紅軍的一大難題。我們在看一些電視劇中,有時連朱總司令都要親自架上機槍來應對蔣軍的飛機。

1934年9月的一個傍晚,紅軍防空機槍連成功擊落蔣軍一架飛機。機上飛行員跳傘,在農田裡被蘇區軍民俘獲。
這名飛行員上尉軍銜,高筒皮靴鋥亮,居然是一名女飛行員,見到蘇區人員,一開始拒絕投降,十分傲慢。

從當時的歷史照片中看,這名女飛行員長著一副洋人的面孔,其實她是一名貨真價實的中國人:只不過在義大利學了幾年飛行,喝了點洋墨水,回國後就到杭州筧橋當了一名飛行教官。
蔣軍發動第五次圍剿時,此女以上尉飛行員身份,在江西前線駕駛意式戰鬥機,與紅軍作戰。

對於俘虜,紅軍自然有政策。經過紅軍人員一番耐心教育,此女逐漸認識到自己參加蔣軍與人民為敵的錯誤。她交出了隨身攜帶飛行地圖和密碼本,並向紅軍交代了蔣軍對蘇區的轟炸計劃。
1934年10月,長徵開始。這名被俘的蔣軍女飛行員由交通員帶領,回到了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