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屆五中全會就「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加強數字政府建設」作出重要部署。縣域穩則整體穩,縣域活則全盤活,縣域作為國家發展的重要基石,是踐行數字中國戰略、推進數位化轉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
百強縣前三甲的常客——張家港市,在數字經濟時代再一次走在了前列。當頭雁,迎頭上。張家港市,從昔日的「窮沙洲」一躍而起,短短40年間蛻變為全國「明星之城」,成為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的新興現代化港口城市。「2019中國縣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張家港位列第一,是全國唯一一個五項指數全部A+的縣級市。
敢於爭先與時俱進,港城新時代再出發
從建國初期的「一窮二白」,到改革開放時期的「春潮澎湃」,再到當下新時代「揚帆逐夢」,張家港人有自己的「法寶」,那便是「團結拼搏、負重奮進、自加壓力、敢於爭先」的張家港精神,這十六個字已經深深烙在張家港的城市發展理念中。
當前新基建、數字經濟蔚然成風。在新發展理念下,張家港選擇將智慧城市、數字轉型作為撬動城市發展新動能的抓手,促進智慧城市建設與城市精神傳承「同頻共振」,賦予張家港精神新的時代內涵。
2019年4月,張家港與華為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助力張家港打造縣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示範樣板,打響「全國智慧城市縣域標杆」拔尖戰。通過構築新型城市級能力服務平臺,著力推進能力平臺化建設和共性能力服務模式的轉型,為上層智慧應用提供大數據、GIS、人工智慧、物聯網等面向未來的核心服務能力。
構築數字政府基礎設施,書寫港城高質量發展答卷
以城市數字平臺為抓手,張家港充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深挖政府業務訴求、公眾需求,建成涉及社會治理、公共服務、惠民利企、經濟運行等領域的大數據和電子政務應用項目20餘個,提升政府在應急指揮、聯動治理、城市生活、政務服務、醫療教育等方面現代化治理能力,為張家港高質量發展注入全新動能。
智慧城市未來要走向控制與集成,改變現有煙囪的建設模式,構建面向業務的統一公共服務層,構築數字政府的基礎設施。張家港在推進數字轉型、智慧城市建設中,基於城市數字平臺,通過集約建設的方式將數據統一存儲、統一管理,解決數據孤島問題,提升政府辦事效率的同時,特別注重重構和定義新的政府工作和辦事流程,抽象出新的通用基礎設施供所有部門調用。
如「張家港黨政通APP」,支撐政府內部跨部門的業務高效協作,借力小程序容器支撐將「線下」業務轉換為「線上」服務入駐門戶,以業務場景為牽引,孵化「一網通辦」所需應用模板,支撐跨部門系統數據共享、多部門業務協同;這些部門只需簡單定義審批環節、審批人、審批規則就可以直接復用,無需再重新開發審批流程。
「港城上市通」是張家港市基於大數據平臺推進「政務服務+網際網路」的一項創新舉措,重點解決企業上市過程中核查單位分散、企業多次跑腿、辦理時限不定的問題。凡涉及企業上市的常規核查,統一納入「港城上市通」服務平臺,按照「清單式開展常規核查」的要求,通過「集中受理、規範辦理、優化流程、限時反饋」的方式,實行「一網通辦」。
除此之外,「一網通辦」包括服務總門戶「今日張家港」,支撐群眾和企業辦事「進一網、能通辦」,通過構建用戶畫像,建成「一人一檔」、「一企一檔」,從「人找服務」轉變為「服務找人」,業務從「能辦」向「好辦、快辦」轉變。
張家港數字政府「基礎設施建設」這一特色實踐,給其他數字政府及智慧城市建設提供了一個新思路:政府數位化轉型,不是用「老城區改造」的思路去規劃和建設,而是與舊模式剝離,重新定義數據,業務部門協同參與流程重構,打造數字基礎設施「新城區」。依託智慧城市、數字政府的實踐,張家港以數慧治,充分激發港城新動能,書寫高質量發展的「港城答卷」。
2020年12月3-5日,主題為"人民的城市——融合生長·合作共享"的2020第六屆中國智慧城市博覽會(以下簡稱"智博會")將於北京展覽館舉辦。華為公司將以城市智能體理念亮相智博會,解讀智慧城市發展趨勢與建設思路,分享智慧城市助力高質量發展實踐。
張家港市在2019及2020年高交會「亞太智慧城市評選」中連續兩次榮獲「中國領軍智慧城市」獎項。作為改革開放以來縣域經濟發展的傑出代表,同時也是縣域智慧城市先行探索者,張家港將受邀出席本屆智博會開幕式及「縣域數位化轉型專業委員會」成立儀式,並參加「人民的城市」主題對話論壇,分享縣域智慧城市建設、現代化城市治理方面的最新理念和實踐經驗。(一鳴)
[ 責編:戰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