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港:以數字智慧書寫高質量發展港城答卷

2020-12-05 光明網

  十九屆五中全會就「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加強數字政府建設」作出重要部署。縣域穩則整體穩,縣域活則全盤活,縣域作為國家發展的重要基石,是踐行數字中國戰略、推進數位化轉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

  百強縣前三甲的常客——張家港市,在數字經濟時代再一次走在了前列。當頭雁,迎頭上。張家港市,從昔日的「窮沙洲」一躍而起,短短40年間蛻變為全國「明星之城」,成為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的新興現代化港口城市。「2019中國縣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張家港位列第一,是全國唯一一個五項指數全部A+的縣級市。

  敢於爭先與時俱進,港城新時代再出發

  從建國初期的「一窮二白」,到改革開放時期的「春潮澎湃」,再到當下新時代「揚帆逐夢」,張家港人有自己的「法寶」,那便是「團結拼搏、負重奮進、自加壓力、敢於爭先」的張家港精神,這十六個字已經深深烙在張家港的城市發展理念中。

  當前新基建、數字經濟蔚然成風。在新發展理念下,張家港選擇將智慧城市、數字轉型作為撬動城市發展新動能的抓手,促進智慧城市建設與城市精神傳承「同頻共振」,賦予張家港精神新的時代內涵。

  2019年4月,張家港與華為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助力張家港打造縣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示範樣板,打響「全國智慧城市縣域標杆」拔尖戰。通過構築新型城市級能力服務平臺,著力推進能力平臺化建設和共性能力服務模式的轉型,為上層智慧應用提供大數據、GIS、人工智慧、物聯網等面向未來的核心服務能力。

  構築數字政府基礎設施,書寫港城高質量發展答卷

  以城市數字平臺為抓手,張家港充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深挖政府業務訴求、公眾需求,建成涉及社會治理、公共服務、惠民利企、經濟運行等領域的大數據和電子政務應用項目20餘個,提升政府在應急指揮、聯動治理、城市生活、政務服務、醫療教育等方面現代化治理能力,為張家港高質量發展注入全新動能。

  智慧城市未來要走向控制與集成,改變現有煙囪的建設模式,構建面向業務的統一公共服務層,構築數字政府的基礎設施。張家港在推進數字轉型、智慧城市建設中,基於城市數字平臺,通過集約建設的方式將數據統一存儲、統一管理,解決數據孤島問題,提升政府辦事效率的同時,特別注重重構和定義新的政府工作和辦事流程,抽象出新的通用基礎設施供所有部門調用。

  如「張家港黨政通APP」,支撐政府內部跨部門的業務高效協作,借力小程序容器支撐將「線下」業務轉換為「線上」服務入駐門戶,以業務場景為牽引,孵化「一網通辦」所需應用模板,支撐跨部門系統數據共享、多部門業務協同;這些部門只需簡單定義審批環節、審批人、審批規則就可以直接復用,無需再重新開發審批流程。

  「港城上市通」是張家港市基於大數據平臺推進「政務服務+網際網路」的一項創新舉措,重點解決企業上市過程中核查單位分散、企業多次跑腿、辦理時限不定的問題。凡涉及企業上市的常規核查,統一納入「港城上市通」服務平臺,按照「清單式開展常規核查」的要求,通過「集中受理、規範辦理、優化流程、限時反饋」的方式,實行「一網通辦」。

  除此之外,「一網通辦」包括服務總門戶「今日張家港」,支撐群眾和企業辦事「進一網、能通辦」,通過構建用戶畫像,建成「一人一檔」、「一企一檔」,從「人找服務」轉變為「服務找人」,業務從「能辦」向「好辦、快辦」轉變。

  張家港數字政府「基礎設施建設」這一特色實踐,給其他數字政府及智慧城市建設提供了一個新思路:政府數位化轉型,不是用「老城區改造」的思路去規劃和建設,而是與舊模式剝離,重新定義數據,業務部門協同參與流程重構,打造數字基礎設施「新城區」。依託智慧城市、數字政府的實踐,張家港以數慧治,充分激發港城新動能,書寫高質量發展的「港城答卷」。

  2020年12月3-5日,主題為"人民的城市——融合生長·合作共享"的2020第六屆中國智慧城市博覽會(以下簡稱"智博會")將於北京展覽館舉辦。華為公司將以城市智能體理念亮相智博會,解讀智慧城市發展趨勢與建設思路,分享智慧城市助力高質量發展實踐。

  張家港市在2019及2020年高交會「亞太智慧城市評選」中連續兩次榮獲「中國領軍智慧城市」獎項。作為改革開放以來縣域經濟發展的傑出代表,同時也是縣域智慧城市先行探索者,張家港將受邀出席本屆智博會開幕式及「縣域數位化轉型專業委員會」成立儀式,並參加「人民的城市」主題對話論壇,分享縣域智慧城市建設、現代化城市治理方面的最新理念和實踐經驗。(一鳴)

[ 責編:戰釗 ]

相關焦點

  • 在張家港正式發布!
    、中科液態陽光(蘇州)氫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合作開發。(效果圖)  目前,研究院正在積極對接相關部門,力爭將全球首個商業液態陽光加氫站落地張家港以及中車氫能源產業基地、蘇州市氫能產業創新中心等一批龍頭旗艦項目和創新服務平臺的鼎力加盟,「中國氫港」正在港城強勢崛起
  • 港城融合,山東港口日照港與城市發展共描一幅畫
    積極融入區域發展戰略,大力發展向海經濟,推動港城深度融合發展,努力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建設世界一流海洋強港。加強與省港口集團戰略合作。啟動海龍灣片區規劃開發。加快日照港貨櫃碼頭改造三期等工程建設,推進港口布局調整優化。抓好嵐山港疏港高速和疏港鐵路、220省道疏港路西延、嵐山公共油氣管廊等工程。
  • 高標準書寫超大城市服務答卷
    在今年汛期災害性天氣預報服務中,上海市氣象局將業務服務工作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結合,特別將氣象災害預警服務過程拓展為「五步走」,以為民盡責的初心將預警服務不斷精細化,高標準書寫超大城市氣象服務汛期的答卷。
  • 數字經濟引領高質量發展 2020智能建造與智慧城市高端論壇即將啟幕
    數字經濟引領高質量發展積極培育智能建造與智慧城市產業生態新一代人工智慧將成為建造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雙智論壇已經成為智能建造與智慧城市領域規模最大、品質最高、學術權威性最強、行業影響力最廣的盛會。武漢將進一步打造世界頂尖智能建造與智慧城市合作交流平臺,推動和主導人工智慧、智能建造與智慧城市產業和技術創新融合發展。
  • 產城融合的黃金時代,張家港的下一個投資風口在哪裡?
    張家港常年位列全國百強縣前三,經濟實力強勁,從當初一窮二白的虞澄「邊角料」到如今的多點開花,張家港走出了一條有地方特色的發展道路,這就是張家港精神。 在最新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裡:2019年張家港市全年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4530億元。
  • 以「紅船精神」書寫人民滿意的時代答卷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我們黨仍需堅持和弘揚「紅船精神」,以應對時代主題,破解時代難題,書寫人民滿意的時代答卷。   一、堅守首創之心,應對時代主題   首創精神,「敢」字當先,創新為核。20世紀20年代的舊中國,是徹底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 沿著高質量發展的軌道穩步前行
    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發展新動能快速成長,改革開放取得新突破,三大攻堅戰開局良好,人民生活持續改善……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是黨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判斷。
  • 對數字經濟推動民航高質量發展路徑的探討
    隨著信息技術革命的發展,人類社會步入數字經濟時代,數位化技術已經滲透到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目前已經從1.0版奔入到2.0版,以數字+AI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引擎。在這一趨勢下,民航度身定做設定了高質量發展的目標,目標的設定是前進的第一步,比目標更重要的是用何種方法實現高質量發展這是關鍵。筆者認為,用數字經濟推動民航高質量發展是最佳的路徑。
  • 樹高質量發展標杆 望城經開區奮力書寫百日大競賽優異答卷
    作為長沙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三智一芯」產業發展的主戰場之一,望城經開區以「戰時」狀態、「戰鬥」姿態,保持目標不變、力度不降、熱度不減,強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奮力交出「雙過半」優異答卷—— 智能製造迅速崛起。長沙智能終端配套產業園近日成功交付,與此同時,華為HUB倉、德賽二期即將竣工投運,為長沙發展「三智一芯」產業再添生力軍。
  • 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推動前海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深圳新聞網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曾舒琪)8月6日,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舉行「《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前海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方案(2020-2025年)》發布暨專項行動工作會議」,正式發布實施《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前海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方案(2020—2025年)》(下稱《行動方案》)。
  • 集中觀看《用忠誠擔當書寫勇毅前行的山西答卷》紀錄片
    7月15日,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行學習會,集中觀看《用忠誠擔當書寫勇毅前行的山西答卷》紀錄片。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羅清宇主持並講話。   羅清宇指出,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充分體現了黨的根本宗旨和深厚為民情懷。
  • 科技日報:成都高新區高質量發展交出高分答卷
    今天,《科技日報》聚焦「科技創新」,刊發《前三季度GDP增長8%成都高新區高質量發展交出高分答卷》。今年以來該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構建全面「穩增長」格局,正呈現「穩步復甦、持續向好」發展態勢。僅1月至9月,該區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3858.6億元、增長29.6%。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進出口總額連續29個月在全國綜保區中排名第一。在促進國家高新產業技術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當前,成都高新區如何實現逆勢增長?
  • 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山東財經大學:用創新書寫高質量發展精彩答
    ■編者按:高質量發展是時代最強音。山東省教育廳與大眾日報社聯合發起「高質量發展看山東·高校行」大型宣傳推介活動,同步徵集評選山東高校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展示亮點成果和創新探索,形成叫得響、可複製的發展經驗。目前,「山東高校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陸續在大眾日報全媒體矩陣全網發布,敬請關注!
  • 【矚目的答卷 嶄新的徵程】升級高質量發展新生態系統 廣東進軍...
    【矚目的答卷 嶄新的徵程】升級高質量發展新生態系統 廣東進軍全球新型工業化高地金羊網  作者:孫晶、陳澤雲、丁玲、黃婷  2021-01-08 2021年來了,「十四五」大幕拉開,南粵上下踔厲奮發。
  • 智慧旅遊、數位化建設、5G覆蓋…………10部門推動旅遊高質量發展意見出爐
    11月30日,記者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官網獲悉,為堅定不移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持續深化「網際網路+旅遊」,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更好發揮旅遊業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助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經國務院同意,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等10部門共同下發關於深化「網際網路+旅遊」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
  • 廣安鄰水:奮力書寫「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答卷
    建成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住房3339套,政策惠及全縣141個貧困村、234個非貧困村、10092人,老百姓住進新房子、過上好日子,天天喜笑顏開……這是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交出的「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答卷」。搬遷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源自鄰水縣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做得深做得細做得實。
  • 劉奇書記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奮力書寫共抓大保護的合格答卷
    奮力書寫共抓大保護的合格答卷劉奇(中共江西省委書記)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全局高度,以對子孫後代負責的歷史擔當,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明確提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戰略導向,為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 書寫時代奮鬥答卷 「十三五」翠屏經濟成績亮眼
    2020年,是翠屏區發展歷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極其重要的一年。2020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翠屏區一季度主要經濟指標較上年同期大幅下滑。不甘落後的翠屏人民奮楫爭先,勇擔使命,戰疫情、保民生、促發展,在復工復產、穩產穩位上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翠屏風貌。
  • 踐行囑託開新局丨蘇州「新年第一會」:讓「數字」全面賦能高質量發展
    1月4日,蘇州以「新年第一會」的方式,召開全市數字經濟和數位化發展推進大會,主動順應數位化發展浪潮,舉全市之力、聚各方之智,推動數字經濟和數位化大發展。  「當前,數位化正在重新定義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已經成為驅動經濟社會發展變革的核心力量。」
  • 無人駕駛、智慧車間、數字工廠……杭州數字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
    製圖 田蘭芳 記者 傅凌波隨著「新基建」的深入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正加快融合,成為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如何順應時代要求,承擔變革的使命,破解瓶頸制約的難題,杭州自有底氣和實力。錨定「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的杭州,早已在5G、區塊鏈等「新基建」領域發力布局、超前謀劃。今年,杭州全面實施「六新」發展行動,加快推動以數字基建為核心的「新基建」布局建設,全面賦能新消費、新製造、新電商、新健康、新治理,奏響了搶灘「新基建」浪潮、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