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花草改變性別,有科學依據嗎?貴州佔裡村秘密,值得深入研究!

2020-10-18 星辰大海種花家

2004年《中國國家地理》第10期的貴州系列文章之一《佔裡,生育藥師吳乃根》,首次讓貴州佔裡村出現在大家的眼前,而讓佔裡村登上新聞頭條的則是2007年央視十套「綠色空間」的節目「侗寨佔裡傳奇」,介紹了一個讓人嘖嘖稱奇的佔裡村!

這個村子有一個非常神奇的現象,全村人口幾乎零增長,而且出生男女比例始終1:1!據說實現這個神奇結果的關鍵是兩口井和一種當地稱作「換花草」草藥!

換花草到底是什麼原理,能讓胎兒轉換性別?

佔裡村位於貴州從江縣高增鄉,一直以來他們守護著一個秘密,出生前控制胎兒性別!據說村民們的第一胎都是遵循自然選擇,是男孩就男孩,是女孩就女孩,但到了第二胎就會有選擇的生育,而這個關鍵則在於一種叫做換花草的植物!

這種植物是生長在山上的藤蔓,葉子細而尖,根部入藥,據說根是橫著長的吃了可生女孩,豎著長的吃了能生男孩,但光有換花草還不夠,還有兩口神奇的水井,一口男井,一口女井,還得喝下對應水井的水!

當然僅僅是這樣的話,大家都可以自由控制性別了,但並沒有那麼簡單,因為換花草還需要和其他草藥配置,而這個配方全村只有一個人知道,傳女不傳男,同一時期只允許一個人掌握其中神秘的配方!

因此在這個神奇配方下,佔裡村的性別出生嚴格遵循1:1,而在當年調查時發現,男孩只比女孩多一人,而且這只是時間問題,因為後續將會出生女孩,很快就能將這個比例拉平!

  • 人類性別是怎麼決定的?換花草真的能改變性別嗎?

人類細胞中總共有23對46條染色體,其中22對常染色體是男女都有的,還有一對是女性和男性不一樣的,稱為性染色體。男性的性染色體為XY,女性的性染色體為XX,男性會產生兩類精子,一類是攜帶了X性染色體的精子,另一類則攜帶了Y性染色體!

而女性的卵子中則只有XX染色體,因此當X性染色體精子和卵子結合時,就會生出女寶寶,如果是Y性染色體和卵子結合時就會生出男寶寶!所以生男生女是男人決定的,假如你還在責怪媳婦不給你生兒子時,首先撒泡尿照照自己,誰讓你放那麼多X染色體的精子出去啊!

在胎兒的XX和XY性染色體結合確定後,還能用藥物改變嗎?

從理論上來看這是不可能的,但現實中會有很多顛覆三觀的案例!2005年重慶有一位化名為劉星的當地人,19歲時嫁人為丈夫生了個女兒,但在數年後突然長出了男性生殖器,所以這日子就沒法國了,之後離婚劉星外出打工,在30歲時又娶了老婆生了個兒子!

假兩性畸形

估計這樣的案例直接能讓人傻眼,但事實上卻真的存在,那麼這是否是用藥物改變的結果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劉星身體的狀況非常特殊,他(她)是一種非常罕見的兩性畸形!一般的畸形案例中只是部分畸形,比如具有男性生殖器,但體內卻是完整的女性子宮和卵巢,或者反之,這種叫做假兩性畸形!

但劉星的狀況是真兩性畸形,體內有完整的兩套生殖系統,外觀性別是女性或者男性,像劉星這樣開始是女性,而且此時女性身體結構是完整的,因此作為女人生孩子是完全正常的!後來因體內不明原因雄性激素激增,導致男性生殖器完整發育,完成了向男性轉變的過程,此時男性身體結構也是完整的,因此可以讓女性受孕並生下兒子。

這種狀況的前提是真兩性畸形,出現這種案例不是藥物所能改變的,而需要真正的畸形概率!藥物最多只能出現假兩性畸形,而且這種畸形大都伴隨著生殖功能不正常,也就是不孕不育!因此即使在胎兒發育過程中用激素強行改變胎兒性別,那麼絕逼是一個治標不治本的結果。

佔裡村背後的隱藏的秘密

有了上文那麼多廢話鋪墊,相信各位對佔裡村的秘密也有所了解了!結合各位在農村中聽到的各種傳聞,比如B超墮胎,或者生下後發現不是想要的性別,將小孩送人或者以極端的方式處理,一直等到生下想要的兒子或者女兒等等,這種狀況早期在農村是比較常見的!

筆者原本以為這種事情早已絕跡於世,但和朋友深入探討後發現在很多地區,仍然存在這樣的情況!不過對於佔裡村的詳情,有興趣的朋友去搜索下,自然就會知道答案!

相關焦點

  • PLoS Genet: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在昆蟲性別調控研究中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黃勇平研究組和譚安江研究組在國際學術期刊PLOS Genetics上發表了研究論文Bombyx mori P-element Somatic Inhibitor (BmPSI)
  • 全球氣候變暖會改變性別嗎?
    我們需要為它們的生存擔憂嗎?這些問題亟待科學家們去回答。有些物種環境溫度「一決雌雄」為什麼氣候變暖會造成動物的性別失衡呢?對於許多動物,性別是由遺傳自父母的性染色體決定的。雌性過多有益處對於深受氣溫變化影響的動物,它們能逃過這場劫難嗎?但實際情況卻讓我們有理由樂觀地相信,雌性佔優勢的群體不會導致滅絕。事實上,制約種群規模的是雌性而不是雄性的數量。只要有足夠多的雄性服務於整個雌性群體,雌性數量過多實際上是有益的。
  • 原來性別並非只有男女,根據科學證實,人類性別可能有五種
    當有人問你,一個人究竟有多少種性別的時候,你是不是會覺得這個人有毛病呢?看來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答案也非常的簡單,不就是只有男和女嗎?這可是上到老人下到小孩都知道的基礎知識,可是今天小編要說到的可能會令你大吃一驚,實際上人類的性別絕非兩種。
  • 性別研究系列之——從《翠絲》說起
    對於家庭,大雄是一個標準意義上的好男人,掙錢養家;對於母親,十分孝順;對於妻子,即使沒有性慾,但仍舊忠於一人;對於兒女,疼愛有加。沒有人去質疑或否認他是一個忠於家庭的男人。但對於自己,他更願意做一個忠於自己的「女人」。從小到大,至始至終,他內心都藏著一個秘密,他越來越認為自己是一個女人。
  • 腦科學日報:張亭棟/王振義獲生命科學獎;生物鐘的性別差異
    來源:細胞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Physiological Genomic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伊利諾伊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睡眠幹擾、高血壓和腸道微生物組改變之間的關聯,文章中,研究人員旨在確定是否為期28天的睡眠幹擾會改變大鼠體內的微生物組,腸道微生物組指的是生活在腸道中的微生物集合,研究者想通過研究識別出與動脈血壓變化不良相關的生物學特性
  • 性別戰爭 :孩子的大腦,真的男女有別嗎?
    而且這本書出版於2009年,最新的研究是否依然能很好地支持本書結論,還需要我們再做點功課。不過,平心而論,性別研究一直是個充滿爭議的領域,科學也從來不是百分百客觀的,無論實驗設計如何完備,數據如何漂亮,研究背後總有一點價值觀的影子。這本書和她倡導的養育觀究竟如何,最終的評判,在於每一個閱讀她的人想給自己的孩子一個怎樣的未來。
  • 自由意志有性別差異?神經科學與哲學對此爭辯不休
    近年來,科學與哲學關係緊張。他們的角色類似於一個睜大眼睛的孩子和她脾氣暴躁的叔叔。每當這個科學這個年輕的孩子進入一個新的發現是,年長的哲學叔叔就會說:「這就是全部嗎?這必然是真嗎?當如果不是,那這不算什麼?
  • 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有什麼科學依據嗎?俗話有說:「三歲看大,六歲看老」;也有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還有說「三歲定八十」的。這裡的數字也只是一個概述,說的是孩子的性格在三歲就基本定型了,決定了人這輩子的為人處世的風格。3至6歲的幼兒已經對自我形成一定的認知,如自己是否聰明或遲鈍、長得好看還是不如別人帥氣或漂亮。如果經常受到家人或親友表揚和讚賞就會產生自信和自我滿意度。
  • 貴州這個埋藏了3億年的「秘密」,今天有了新發現!
    貴州這個埋藏了3億年的「秘密」,今天有了新發現!「滄海桑田」這個成語,相信各位並不陌生。它往往用來形容漫長歲月帶來的巨變。比如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貴州,時間倒回三億年前,你能想像這裡曾有過一片淺海嗎?當動靜記者採訪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梁昆時,他這樣告訴動靜記者:「3.85億年前,在貴州獨山的大河口雞窩寨地區,曾有一片溫暖的淺海,孕育了種類豐富的生物。」
  • 真的能預測地震嗎?是否有科學依據?
    真的能預測地震嗎?是否有科學依據?在古書當中有這樣的記載,他們通過看雲朵的方式來預測地震的到來,通過雲來觀測地震,看似非常神奇,但這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在古時候沒有現代科學做支撐,我們也只能聽聽罷了,那麼在現代科學當中,我們是以什麼來觀測地震的呢?地震雲是否真的存在呢?我們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觀測地震的到來嗎?
  • 一個基因突變改變人類性別
    來源:環球科學圖片來源:冷泉港實驗室撰文 | 石雲雷  我們都知道,性染色體為XX和XY的胚胎會分別發育成女性和男性,擁有各自的性腺。隨後,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WT1基因上一些突變和多種實體瘤的形成有關。有科學家發現,一些患腎母細胞瘤的男性的性腺發育也會受到影響。原來,在早期男性胚胎的發育過程中,WT1基因表達的WT1蛋白能促進SYR基因的表達。當WT1基因因為突變失去活性或部分失活時,就會導致男性的生殖系統發育出現異常,患上DSD。
  • 郭碧婷疑懷男胎,酸兒辣女確有依據?
    坊間謠言……哦不……坊間傳言「酸兒辣女」是真的嗎?01酸兒辣女有科學依據嗎酸兒辣女之說淵源已久。現代已經可以通過超聲技術識別確定胎兒性別(識別了但不會告訴你,別去查胎兒性別了,沒用),但古代只能通過代代相傳的謠言來判斷腹中胎兒性別。
  • 數據告訴你,論文引文裡有多少性別偏見
    [5] 中,均有研究發現由女性主導的研究被嚴重低估。比如五年以內發表的文章,由於其研究結果較新穎,所以更有可能被引用。由於存在文章特徵的潛在關係幹擾,性別與引文率之間的聯繫就很難判定。而以女性為主導的文章作者的引文中,這一比例有微弱下降,每年以-0.08%的速度變化。儘管女性學者們引用男性工作的比例相對穩定,但缺乏改變導致引文中的性別比例越來越無法代表多元化的領域。
  • 絕大部分實驗鼠是雄性的,為何做實驗也搞「性別歧視」
    《神經科學與科學》(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雜誌的一項研究顯示,2009 年,在神經科學研究中,實驗室哺乳動物的雄性數量是雌性的 5.5 倍。一位科學家呼籲改變這一現狀,這種過時的刻板印象正在影響相關實驗的設計流程。
  • 一個性別平等的社會,並不會帶來更均衡的專業性別結構
    上周發表於學術期刊《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的一篇論文給出了一個反直覺的結論:一個國家在性別平等方面做得越好,專業的性別結構越失衡。這項研究由英國利茲貝克特大學和美國密蘇裡大學的兩位心理學家發起。
  • 貴州/貴陽專業編寫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規劃/設計/評估
    可行性研究報告涵蓋:房地產/土地開發、綜合農業/生態旅遊、產業園區/產業項目、旅遊康養/學校醫院等各行業成功案例。一、為什麼要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可行性研究是我國於20世紀80年代從國外引進的工程學名詞,是工程建設項目投資決策前進行技術經濟分析論證的一種科學方法和工作手段。
  • 負離子對人體有害嗎?空氣負離子的危害有無科學依據?
    然而日前網絡上論壇等非正規信息傳播板塊有關於」 負離子對人體有害嗎?空氣負離子的危害等」的相關錯誤言論。那麼,負離子對人體有害嗎?日前有專家基於某種原因,對關空氣負離子的危害及負離子對人體有害嗎?於回答模糊,「一些通過人工製造的方法甚至可以讓居室內每立方釐米的負氧離子含量高達上百萬個,這是不是有益的,如此高濃度的負離子對人體有害嗎?還有待研究。」
  • 貴州出現遠古生物群,蘊藏超80個物種,或揭開泥盆紀時期的秘密
    實際上在魏格納提出大陸漂移學說之前,達爾文就在對一些海島生物和大陸生物進行對比時發現,該海島過去有可能是大陸的一部分。換而言之,我們今天腳下的陸地在億萬年前可能不是陸地,而是海洋。這樣的變化用「滄海桑田」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這也造就了地球上許多地區古老且豐富的生物群痕跡。
  • 寵物魚前輩常說的「老三樣」科學嗎?升溫換水挺有用,撒鹽很荒誕
    魚缸升溫的大道理當淡水觀賞魚生了病,升溫是有一定道理的。觀賞魚是冷血動物,也叫變溫動物,它的體液循環系統的運行速度是會隨著溫度的改變而做正相關的變化的。簡單說,水溫越高,魚類的體液循環速度越快;反之則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