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虎門大橋既然每年都大檢查,為何會出現主纜和吊索腐蝕嚴重?

2021-01-19 小虎有話說

這不能怪專家,專家是根據數據分析問題,人家問了你這個有沒有問題,你都說沒問題,排除法。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到現場親自排查的。

調查的專家們必須實事求是更要有虛心和耐心,任何事都馬虎不得。更不要讓橋的設計師蒙受一些不必要的質疑。各相關部都要重中之重引起重視,大橋是祖國的門面,也是中國最賺錢的橋。美國歷史曾經出現過著名的鋼索吊橋因一定風力產生振動與橋體特定結構的頻率相吻合,而毀滅的事故,側風與一定結構的橋體會產生特定流體現象,這類現象有電視專門節目播過。本次事件,鋼索腐蝕也是必然現象,只是監管或維護是否及時的問題,少數鋼索出現問題,在強度設計上絕對不會有任何不足,但可能影響大橋振動頻率,再加上水馬和特定風速,必然造成振動。

什麼水馬影響?指冬瓜畫葫蘆。車流量遠超設計能力,每日每時超負荷運行,鋼索嚴重疲勞,個別索條出現了鬆弛,造成受力不均勻,才造成了抖動搖擺。要進行全面更換鋼索才是根治之本。

主纜鬆弛是關鍵問題,吊索下沉,安現這個思路推斷的話,橋箱下沉就成路面擠壓狀態,只有處理伸縮縫中間的雜質,清理好之後調整拉緊裝置,使橋箱變短,沒有了拱力,橋面舒展來了,就不會有波動力產生,也就控制住了波動效應。調查結論似乎沒有兩三天就出來,我看那些專家都是關在房間裡面的,不知道有沒有到實地去考察,請把那些給出結論的專家的名字公布出來,這麼不負責任。

靠鍍鋅起不了防腐作用,鋼繩熔煉過程中沒有加入微量抗腐防鏽元素,可能繩芯沒有含油芯,海水汽化、空氣含二氧化硫,遠是鋼纜質量問題,日本人講了不買日本人鋼繩(中國建不了大橋),日本人的鋼纜貴很出奇,努力研究綱纜成分。

虎門大橋發生波浪形的上下抖動,專家說是「水馬」影響風流所致,當時本人不敢苟同此說法。我不是橋梁專家,但目睹過一些橋梁病害或缺陷。人類對某個事物的認知是不斷發展的,永遠不會停留在一個時間點上,工程構築物設計也是一樣。很多先進橋梁設計是從西方引進的,有些可以直接「拿來」,有些就不適合中國國情了!比方說中國行車制是「右行制」,多車道「單室箱梁」的設計引起的病害明顯可見。這次虎門大橋的鋼箱梁波浪式抖動的原因,看似」水馬」是誘因,根本原因應該是懸索或吊索。大橋已使用23年了,很難保證懸索和吊索中間的某些鋼絞索還仍保持設計要求,由此引起的懸索幾何坐標是否偏離了原設計值?

唯一百年不腐的防腐方式被中國高鐵攻克了!中國高鐵接觸網金具及立柱(鐵塔)全部採用滲鋅防腐工藝,任何情況下可以保證100年。 各位專家可以借鑑一下。 但造成虎門大橋鋼纜鏽蝕的根本原因是施工作業人員工作不認真,不規範造成的。工作人員工作不認真首先是向他們的領導學的,總之最終原因是建設單位單價低了,施工單位單位沒法,只能偷減工藝,導致提前鏽蝕。

專業的事還是交給專業的人來做!懸索橋的鋼纜腐蝕一直都是世界性難題!以技術相對比較先進的日本來說,它的懸索橋鋼纜一樣會腐蝕,它的應對方法就是兩樣,一是改進防腐塗層,二是除溼,在鋼箱梁加裝除溼機,在主纜上每120米裝一臺除溼裝置,根據應用這種方法的橋梁(到目前只有20年)來看,效果很好,可以在橋梁全壽命期無需更換主纜。水分才是懸索橋腐蝕最大的因素。

中國近幾年的產品防腐蝕性能大降,可能與這些年成本上升快,行業環境競爭力大,質量審核不嚴有關。但虎門大橋是九幾年建的,那個時候的防腐性能絕對沒有問題的。有問題的可能性還是維護的代替品不達標。這也是國情,你的汽車過了保修換配件,比原件絕對差多了。

橋梁按現有理論,設計是不會有問題的,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客觀的變形量面前,是理論應當修正,而不是專家解釋,一方面專家應拿出補救措施,解決已出現的變形過大問題,如排除水馬,迅速維護,全面仔細檢測,嚴控超負與超載,堅決降低車流量,在今後類似橋梁設計中,適當減少跨度,增加安全係數,多考慮太陽風暴,海水腐蝕,颱風衝擊,尤其長期使用,金屬疲勞,局部應力集中在特定環境下的過度變形,從設計,材料,生產,施工,安裝等等方面保障安全,安全是最大效益。讓鍋振悲劇勿現險情!

交通部專家組的分析仍然不足,沒有證據證明,沒有實驗數據驗證,說服力不強。我國橋梁工程的權威性大學是浙江大學和李國豪教授,還是要把問題搞清楚再說吧!不要急於開通!處理方案也得放一放!根本不是水馬的問題。如果橋上出現擁堵,停滿了車輛,是不是也會發生震顫呢?汽車更高更重,對風的阻擋作用遠大於水馬,是不是沒有風,橋上車多的時候就會發生震顫呢?所以應該是橋的結構和吊索有問題。結構有損傷和吊索鬆動是大橋震顫的原因。

所有鋼索的拉力值要調整好,拉線長度調好,甚至部分更換,伸縮縫結合處,拆開調整到位。全面查腐蝕,嚴重的立即更換,一般地做好更換計劃,備料。 螺栓力矩檢查。潤滑及防腐檢查保養。根據編號記錄。

請國家有關領導多方面徵求有關專家意見,包括網上非常好的關注留言,非常專業。還可以發文面向全世界廣泛徵求處理意見,然後研究決定處理意見,修復完工後再進行嚴格檢查驗收,然後再恢復通車。決不能草率決定通車。追責!追責!嚴重!

相關焦點

  • 虎門大橋渦振持續超20小時,拆除水馬後為何仍振動?專家回應熱點問題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廣東省交通集團連夜組織國內12位橋梁專家召開專題視頻會議進行研判,最終明確:虎門大橋懸索橋本次振動主要原因是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的橋梁渦振現象。交通運輸部專家工作組6日抵達現場開展調查研討。張鑫敏介紹,6日當天,已對虎門大橋主纜、吊索、支座、繩索縫和鋼箱梁的外觀進行檢查,目前各部位檢查情況良好。
  • 用數學物理科學揭秘虎門大橋的抖動渦振
    圖3.往常的虎門大橋俯瞰圖 對於「虎門大橋連續出現抖動」的情況,6日上午,廣東虎門大橋公司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已經拆了橋面上的水馬,因為恢復期比較長
  • 專家談懸索大橋:只要風力不超設計範圍 安全性不用擔心
    專家談懸索大橋:只要風力不超設計範圍 安全性不用擔心  5月5日下午,廣東虎門大橋懸索橋橋面晃動比較大,振幅較為明顯,對行車造成不舒適感。為保障通行安全,交警部門已採取交通管制措施,對懸索橋雙向交通進行全封閉管理。  不止虎門大橋。
  • 專家分析虎門大橋渦振原因:水馬是渦振誘因,虎門大橋結構安全
    根據現有掌握的數據和觀測到的現象分析,虎門大橋懸索橋結構安全可靠,此次振動也不會影響虎門大橋懸索橋後續使用的結構安全和耐久性。然而,抖動現象並未停止,至6日中午,大橋仍肉眼可見輕微的抖動。對此,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教授級高工、業務總監、著名橋梁專家吳明遠表示,虎門大橋這樣的大型懸索橋,重量很大,應該在1.5萬噸以上,像這麼大的一個橋,若發生渦振,需要足夠的時間平息。
  • 怎樣使虎門大橋產生波浪式振動的?
    傳感器技術 發表於 2020-06-16 15:32:39 相信不少傳粉都刷到了「虎門大橋出現強烈振動」這則新聞,5月5日下午14時許,虎門大橋懸索橋橋面發生明顯振動,橋面振幅過大影響行車舒適性和交通安全,大橋管理部門啟動應急預案,聯合交警部門及時採取了雙向交通管制措施
  • 廣東虎門大橋晃動是什麼原理?美國塔科馬大橋曾被微風摧毀
    5月5日下午,廣東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不少過往群眾表示整個大橋像波浪一樣「起起伏伏」地搖晃,各大平臺均熱議。官方回應:虎門大橋晃動原因:受主橋風速大影響產生渦振。據風力數據,發現虎門大橋站15-17時基本都有6-7級大風維持。一般瞬時風6-7級比較常見,持續兩個小時,還是比較少見的。
  • 虎門大橋什麼時候通車?等風來吧!
    近日,有媒體稱虎門大橋或將在未來兩天內通車。5月13日,記者從虎門大橋管理方獲悉,目前虎門大橋仍處於封閉狀態,將採取抑振措施提高行車舒適性,大橋開通時間尚未確定。5月12日,虎門大橋管理方公布了虎門大橋懸索橋結構安全評估報告評審會的結果。
  • 武漢廣東兩大橋先後發生抖動,專家:以後出現渦振可能性會提高
    近幾年我國鋼結構的橋多了,尤其是大跨度的鋼結構橋,基數大了,以後出現渦振現象的可能性會提高。武漢鸚鵡洲長江大橋、廣東虎門大橋十天之內先後發生抖動事件,引發公眾對於橋梁安全問題的關注,即便分析認為渦振在安全範圍以內,其帶來的公眾憂慮和安全風險仍值得關注。
  • 怎麼會讓虎門大橋發生波浪式振動?
    相信不少傳粉都刷到了「虎門大橋出現強烈振動」這則新聞,5月5日下午14時許,虎門大橋懸索橋橋面發生明顯振動,橋面振幅過大影響行車舒適性和交通安全,大橋管理部門啟動應急預案,聯合交警部門及時採取了雙向交通管制措施。據了解,橋梁主體結構未受損,原因是渦振造成的橋梁振動。
  • 舟山跨海大橋迎來十周年大體檢,高空「把脈」,水下「聽診」,蜘蛛人...
    百年大橋,千年夢想,對於大橋的安全而言,「十周年」是一個關鍵周期。今年5月以來,舟山跨海大橋迎來了建成通車後十周年「大體檢」。西堠門大橋作為世界上首座分體式鋼箱梁懸索,用兩根主纜,吊起了一座橋。十年間,數不清的車流在島嶼和陸地間來回穿梭。
  • 東莞虎門大橋發生波浪形抖動,專家解釋抖動原因
    ,虎門大橋橋面呈波浪式高低起伏,橋面晃動肉眼可見。據公開資料顯示,虎門大橋於1999年建成通車,是我國第一座大型懸索橋。武漢大學土木建築學院方正教授表示,懸索橋在設計時會有一個抖動的安全範圍,「肉眼可見的上下起伏,也是正常的,只要在一定範圍內就不會影響行車安全」。15時32分,廣東交警通報稱為確保安全,已經對該橋實施交通管制。▲橋梁專家揭秘虎門大橋波浪式抖動:施工圍擋破壞大橋流體結構。
  • 虎門大橋為何渦振?專家:水馬是誘因,大橋結構安全
    穿 透 力 才 是 影 響 力據專家分析,水馬是渦振誘因,虎門大橋結構安全,相關抑振措施正在研究實施中。5月5日,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廣東虎門大橋公司5日發布通告稱,虎門大橋受主橋風速大影響,產生渦振。
  • 「隨風舞動」的虎門大橋到底咋了,值得你了解的橋梁「渦激共振...
    「不一樣」的還有一座「起起伏伏晃動」的大橋。5月5日下午14時許,位於廣東省內的虎門大橋懸索橋橋面發生明顯振動,橋面振幅過大影響行車舒適性和交通安全。大橋所屬管理部門聯合交警部門及時採取了雙向交通管制措施。
  • 如何看待廣東虎門大橋的頻頻波動?真的是因為天氣影響嗎?
    昨天下午3點30分,廣東虎門大橋的橋面出現了明顯的波動,很多當事群眾更是嚇得不輕,與此同時,管理處,也緊急的封鎖了橋面,虎門交警也第一時間調動了大量警員,對交通進行了第一時間的疏散,好在有驚無險,現場無一人受傷,在經過交警的臨時調整調理觀察後,本以為已經風平浪靜,不料在今日凌00.50又再一次發生異動
  • 虎門大橋因劇烈晃動而封閉?是因為天氣影響還是……
    5日下午,廣東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不少過往群眾表示整個大橋像波浪一樣「起起伏伏」地搖晃,引發熱議。隨後,大橋管理部門封閉了大橋。小編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卡門渦街現象,罪魁禍首很有可能就是橋梁維護中安放的這一排水馬,一種用於分割路面或形成阻擋的塑制殼體障礙物。
  • 虎門大橋簡介建成時間哪一年 虎門大橋渦振是什麼意思
    建成20多年,曾獲多項創新大獎  異常晃動的虎門大橋怎麼了  5日下午,廣東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不少過往群眾表示整個大橋像波浪一樣「起起伏伏」地搖晃,引發熱議。隨後,大橋管理部門封閉了大橋。  據了解,相關領域專家已趕赴現場。
  • 虎門大橋昨晚再次發生振動,12專家連夜會診解釋成因
    5月5日下午14時許,虎門大橋懸索橋橋面發生明顯振動,橋面振幅過大影響行車舒適性和交通安全,大橋管理部門迅速啟動應急預案,聯合交警部門及時採取了雙向交通管制措施。據初步了解,橋梁主體結構未受損,原因是渦振造成的橋梁振動。
  • 廣東虎門大橋抖動原因初步查明!網友找出一期《走近科學》……
    廣東省交通集團6日凌晨通報稱,專家組判斷,虎門大橋5日發生振動系橋梁渦振現象,並認為懸索橋結構安全可靠,不會影響虎門大橋後續使用的結構安全和耐久性。據央視網消息,5月6日中午,從前方的直播畫面中可以看到,虎門大橋的抖動依然肉眼可見。
  • 人類與風的搏鬥:虎門大橋異常振動原因何在?
    時間過去了半個世紀,1940年3月9日,塔科馬大橋在美國華盛頓州西北部海灣建成通車。塔科馬大橋是一座與虎門大橋同類型的懸索橋,主跨長度達到了853米,但橋身卻只有雙向兩個車道和步行過道,加起來寬度只有11.9米。橋梁建設過程中以及通車後,有很多建設者和路人都注意到該橋的振動幅度非常大,以至於很多人慕名開車前來就為了體驗一把在橋面上顛簸的感覺。
  • 虎門大橋主體是否受振動影響?廣東地震局分析結果來了
    5月5日下午14時許,虎門大橋懸索橋橋面發生明顯振動,橋面振幅過大影響行車舒適性和交通安全,晚19時46分,再次發生異常抖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