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潛圓融意象 神造端莊之盛——趙伍雷楷書《心經》

2021-01-07 白浪情

趙伍雷,技師,大專學歷,愛好書法。1956年生於河南濟源。1974年12月應徵入伍在鐵道兵一師特務連電臺。1978年5月先後轉入長清油田、勝利油田、新鄉衛生學校,從事電教30年。於2016年退休。

文人作書 平和端正

——記著名書法家趙伍雷

常言有論,楷不練歐。並不是不能練,而是歐體難成,入門謂難,得法更謂難,楷不練歐是勸人知難而退,別圖他路!可是趙伍雷先生憑藉超強的筆墨功夫,最有解鎖歐楷玄機的勇力,以九成宮為法本,心追手臨,寒暑不輟,不但入得歐楷之門,並且解得歐楷上法,取法為上,得法亦為上乘,把歐體寫得出神入化,世莫能辨!

趙先生的楷書,極有筆墨見精神的塑造,有意識地介入了圓融意象,經過筆墨的急去緩回,把楷書寫得微肉而多骨。有骨又有力,是謂聖!整體風格處於肥瘦相宜的狀態,骨肉勻稱,非常適合東方審美哲學要義,方圓周備,剛柔相濟!有陰柔之妙,亦有陽剛之盛!秀潤挺拔,寫出了儀態含蕾之感。

他寫楷書,對筆墨細節的要求相當嚴謹,點畫橫豎都交待的相當清楚。所以筆筆相生無疵弊,筆筆相怏作精湛。長撇、長捺有自始到底的筆墨控制力不因長而亂,不因長而散,筆勢綿延而續,猶如武士配刃,勁而不粗糙,秀而不甜俗,趨於中和美稍偏陽剛質!

這種書風的習成,顯然是筆意所至也是修養所濟。趙先生修養醇厚,威而不狂,這種心性情態,最是適合寫歐體,並且經由心入書的覺悟,可以寫得極好,徑達真諦!

看他用楷書抄心經,是書法欣賞的快意,也是心無掛礙的修行。他用溫醇且澤潤的筆墨意象,通過筆墨的煥神表現,平正地在紙上抄心經,也是適意地在心田說禪理。通過黑白對比,寫出空色不易的真諦。

從頭讀到尾,心被楷書的端正所陶冶,情被心經的空性所薰陶,果然就是心無掛礙,遠離顛倒妄想的澄懷境界!書法益經,修身養性,其作品非常耐讀,也非常耐品!

文人作書,平和端正。趙先生寫楷書有專注唯真的定力,精益求精攀巔頂,從來不作醜書怪書,楷書技法已臻岀神入化之境,可以把北碑的險絕之勢與南帖秀雅之姿作以調和,以端正為要義,以正大為氣象,成為當代書壇真書一支筆!

著名書畫評論家 史峰

2020年12月14日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

薩行深般 若波羅蜜 多時照見

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 厄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 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

無色無受 想行識無 眼耳鼻舌

身意無色 聲香味觸 法無眼界

乃至無意 識界無無 明亦無無

明盡乃至 無老死亦 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 道無智亦 無德以無

所得故菩 提薩埵依 般若波羅

密多故心 無掛礙無 掛礙故無

有恕怖遠 離顛倒夢 想究竟涅

槃三世諸 佛依般若 波羅蜜多

故得阿耨 多羅三藐 三菩提故

知般若波 羅密多是 大神咒是

大明咒是 無上咒是 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 苦真實不 虛故說般

若波羅蜜 多咒即說 咒曰揭諦

揭諦波羅 揭諦波羅 僧揭諦菩

提薩婆訶 趙伍雷學字

責編:嚴京平 李郎傑《白浪情》

相關焦點

  • 《心經》全文硬筆楷書作品欣賞
    硬筆書法 楷書《心經》(橫版) 公眾號:天天練字書法學堂 硬筆書法 楷書《心經》
  • 《神烏賦》的鳥意象書寫
    1996年《神烏賦》的圖版、釋文在《文物》第8期發表之後,引起了學界的轟動,學者們從多方面對這篇寶貴的佚賦進行了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本文試圖在有關成果的基礎上,從先秦兩漢鳥意象書寫的角度,對《神烏賦》進行審視。
  • 啟功鋼筆書作《心經》鑑賞,三分行書七分楷書,行楷相彰,好書法
    用筆之法更是出神入化,自然灑脫。整篇布局雖疏密變化不大,但自然天成,渾然一體。一個字是好,兩個字很好,三個字實在好! 啟功鋼筆書作《心經》鑑賞: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彼岸花開正盛
    因為執著,人生才有痛苦,放棄執著,痛苦之源就消失了。一旦領悟了這個道理,你就會覺得佛教的教義並不深奧,也不神秘。所謂色即是空,就是讓我們放棄執著,佛經中通過各種故事闡述了這一點:《金剛經》中用木筏的比喻,闡明了執著的愚蠢。
  • 硬筆書法理論知識|楷書的概念及其特點
    一、楷書的概念楷書,又較真書、正書,也叫楷體、正體。其稱為楷,有字中楷模之意;稱為正,意為各種字法中的正宗。初學書法一般皆以楷書打基礎,而楷書中則先學唐楷,然後學魏碑,以求從嚴謹的唐楷中解放出來。楷書,顧名思義是有法度、可作楷模的法書,因完整規範、法度嚴謹而得名。
  • 心經.直簡白話解
    到彼岸、【多】譯為「定」煩惱無儘是為多定心生起煩惱滅回歸為「定」所以古德將「多」譯為「定」 、【心】譯為「無」體內心臟是肉團心動念之思維是妄想心或說假心所以譯為「無」、【經】字譯為「詮」你將心經悟明白了心無掛礙了' 所以譯為「詮」才能達到究竟涅槃
  • 《心經》常識:怎樣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
    《心經》是大乘佛學的經典經文,也是非常不錯的經文,我們修持《心經》的好處是非常多的,但我們也要有正確的方法,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怎樣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持誦《心經》注意事項:1 、持誦時必須發出聲音,但無須大聲朗誦,重以誠心誠意的恭敬心和懺悔心護念之。2 、持誦時,或跪、或立、或坐皆可。
  • 帶你了解什麼是意象
    中國古典文論對意象概念的界定並無定論。《周易》是一部卜卦之書,書中包含著樸素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其中《周易·繫辭上》篇對「意」、「象」的關係進行了解釋: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繫辭焉以盡其言。」
  • 稻盛和夫:人生的一切都始於心,終於心
    這位年近古稀的行腳僧原來就是大名鼎鼎的日本經營之神稻盛和夫。創建了兩個世界500強企業,並在78多那些再度出山,成功挽救即將破產的日航!脫去西裝革履,穿上草鞋僧衣,託缽化緣的經歷對於稻盛和夫來說,比打贏商戰還要難忘。稻盛和夫通過行腳逐漸印證、升華了自己的一些人生想法。
  • 【心和Talk】王育琨:從0-1,造物造人
    在40分鐘的演講中,心和儒商書院特邀導師、中國地頭力學創始人 王育琨先生 以「從0-1,造物造人」為主題,在此刻,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開端,指條一個培養人才的新思路,從企業家「造物」入手,企業專注提升產品和服務,可以培育與錘鍊更優秀的人才。
  • 「心和Talk」王育琨:從0-1,造物造人
    在40分鐘的演講中,心和儒商書院特邀導師、中國地頭力學創始人 王育琨先生 以「從0-1,造物造人」為主題,在此刻,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開端,指條一個培養人才的新思路,從企業家「造物」入手,企業專注提升產品和服務,可以培育與錘鍊更優秀的人才。
  • 書法結構|楷書結構10大原則之9--包圍結構變異原則
    一、前文《楷書結構原則之形態應變原則》回顧;在上一篇文章中,筆者分析楷書結構布局中的形態應變原則。一條原則下,可以衍生出多種多樣的實際處理方法,但是只要滿足了這些布局原則,我們的書法作品的一筆一畫或長或短、或直或曲,或方或圓都有了依託,而非憑一念臆斷。
  • 舊文「心」聽:神造天地的意義與經過(九)
    神在第六天造了地上的牲畜、昆蟲、野獸,並按他自己的形像造人。從物界來看,由於陸地上升,海平面下降,許多水生植物被迫進入沼澤地帶。這時候,水生植物只有擺脫水的束縛,改水生為陸生,才能在新的環境中繼續生存下去。這其實是我們前面所說的第三天造青草、樹木和菜蔬的過程。
  • 心經常識:人去世後親人念心經可以嗎
    《心經》是非常經典的經文,也是非常流行的經文我們修持《心經》全文對我們的好處是非常多的。人去世後親人念《心經》是可以的,這樣可以為逝去的人多消除一些業障,也可以為逝去的人求得福報。為什麼"般若心經"能有這特殊的效果呢?那我們也必須知道及理解人為什麼會變成"冤鬼"呢?所謂"無冤不成鬼",人在生的時間,因為心中有許多看不開、甚至想不透的冤屈,死後便集了一身的怨氣,久久不願去地府報導,情願魂寄存於人間,不願安息。從此空間不能順利到另一空間,而被夾在兩個空間之中,十分痛苦甚至到了極點,每日處於黑暗之中,也不是發生什麼事。
  • 三百多本瘦金體、草書、隸書、楷書等古代書法書籍合集約7G
    編號:SF001-4本篇資料共收集了小楷、瘦金體、草書、隸書、楷書、顏真卿等書法書籍,及一些碑刻高清圖共340多本書法書籍6.5G左右大小,是學習書法的不錯的參考資料│ (元)趙子昂小楷臨黃庭經│ (元)趙子昂小楷漢汲黯傳│ (唐)顏真卿楷書竹山書堂連句│ FileTree.txt│ 「西山風
  • 舊文「心」聽:神造天地的意義與經過(七)
    神說:「天上要有光體,可以分晝夜,作記號,定節令、日子、年歲,並要發光在天空,普照在地上。」事就這樣成了。於是 神造了兩個大光,大的管晝,小的管夜,又造眾星,就把這些光擺列在天空,普照在地上,管理晝夜,分別明暗。 神看著是好的。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四日。 我們在前文說過,神造天地的第四天,是我們劃分其它幾天的一個重要依據。
  • 楷書歷史悠久,林則徐的楷書承前啟後,在晚清獨樹一幟!
    殊不知人館閣體骨力精純心無雜念,雖見板滯刻削,亦有一番正人君子凜然尊嚴之貌。林則徐一生中的詩作數量極豐,但流傳下來的並不多,他曾自編《試帖詩稿》、《使滇吟草》、《拜石山房詩草》、《黑頭公集》、《閩中小題礪鍔集》、《雲左山房詩鈔》等詩集。
  • 「品類之盛」的「之」商榷
    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選錄了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文中有這樣兩句話:「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必修2》第29頁對「品類之盛」的注釋是:「地上萬物的繁多。品類,指自然界的萬物。」同理,若將「品類之盛」的「之」譯為「的」,那就表示「品類」是定語,「盛」是中心語,兩者之間是「品類」修飾「盛」。而實際並非如此,「品類」是名詞,「盛」是形容詞,從事理上看,它們之間應當是「盛」修飾「品類」,而不是「品類」修飾「盛」。可見,將「品類之盛」的「之」譯為「的」是不合事理的。「之」用作助詞,可放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 了解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意思,讓你更好領悟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我們也可以理解,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的就是如何讓自己,從此岸過河,到達彼岸。要想過河就需要過河的工具,這個工具也就是智慧,要想過河需要獲得大智慧,才能脫離苦海,到達極樂的彼岸。因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所講的是空性精華。我們之所以會遭遇恐怖、災難、違緣等侵擾,其根本在於對人我和法我的執著,倘若證悟了無我空性,斷除了人我執和法我執,一切魔障就沒有猖狂的餘地了。
  • 你的心不可偏離神!
    因為在出埃及記32章提到,儘管以色列人親眼看見上帝榮耀的大能,並且逃離了為奴之地,但之後,他們的心很快就遠離上帝。當摩西在西乃山上接受上帝頒布的律法時,他哥哥亞倫就造了只金牛犢讓百姓膜拜,使上帝的百姓遠離上帝。希伯來書的作者提醒我,上帝對拜偶像的行為,以及那些「心裡常常迷糊」(希伯來書3章10節)的人有多麼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