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了解什麼是意象

2021-01-15 挖史人

意象是文藝美學中的一個重要範疇,由「意」與「象」兩部分構成,是主觀與客觀的統一。「意」為藉助客觀物象表達的主觀情意,「象」是與主體發生情感關係的客觀物象,意象作為一個核心概念,在中國古典文論及西方文論中都有論及,並在文學作品中被廣泛地使用。

中國古典文論對意象概念的界定並無定論。《周易》是一部卜卦之書,書中包含著樸素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其中《周易·繫辭上》篇對「意」、「象」的關係進行了解釋:

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繫辭焉以盡其言。」

可見,中國古人早就發現「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所以提出「立象以盡意」的命題,用「象」來表「意」。莊子則認為「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就是「象」並不能夠很好地表「意」,故莊子多用寓言來闡明抽象哲理。雖然《周易》與《莊子》分別對「意」、「象」進行了論述,但此時的意象仍然只是一個模糊的範疇,並未形成明確的概念。

意象作為一個美學概念,最早出現於劉勰的《文心雕龍神思》篇。《神思篇》說:「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研閱以窮照,馴致以懌辭,然後使玄解之宰,尋聲律而定墨;獨照之匠,窺意象而運斤;此蓋馭文之首術,謀篇之大端。」②也就是說,劉勰主張在創作中「窺意象而運斤」,要求作家用「象(具體的物象)」來表現「神(作家的思想情感)」,這樣才能讓文章更加精妙。「意象在這裡已經被作為一個明確的概念來使用,此後歷代的文論專著也經常使用這一概念。當意象史的腳步走進唐朝時,意象理論得到了較大的突破與開拓,「象」被加以「意」化並形成審美狀態,「意象」的內涵已發生了一定的變化,意象與意境在此時已經相互聯繫。如王昌齡《詩格》中云:

詩有三格:一曰生思,二曰感思,三曰取思。生思一: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感思二:尋味前言,吟諷古制,感而生思。取思三:搜求於象,心入於境,神會於物,因心而得。

可見王昌齡已經認識到了情景交融對於意象生成的作用,他認為意象不僅僅只是一種陪襯,作為詩歌意境的有機組成,它們會使詩歌達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妙境。意象具有不可忽視的審美價值及作用。

雖然《詩經》中有些意象已是其所處詩歌意境的組成部分,但大部分意象與意境的關係還沒有達到唐朝一些優秀詩歌作品中那種水乳交融的狀態。唐朝「情景交融」的詩歌藝術創造,不僅「促使唐詩蘊藉深沉和景象生動,同時也推進了對審美意象內在結構和表現形式的探索,為意象說的內涵進一步深化提供了理論依據。」意象理論發展到明代時已經日臻成熟,雖然意象理論經歷了一個長期而複雜的發展過程,但直至中國當代文論中,對意象的內涵仍無完全一致的界定,意象範疇仍會經歷著連續不斷的發展過程。

而在西方文論中,意象卻有其特定的意義。17 世紀英國哲學家霍布斯提出,「感覺是一切知識的源泉,感覺通過意象印在腦海裡,想像則是儲存感覺印象(意象)的巨大倉房。」康德在《判斷力批判》一書中將意象概況為「想像力所形成的一種形象顯現」,即在想像力的作用下,意象「把自然運用來仿佛作為一種暗示超感性境界的示意圖。」詩人龐德認為「意象是在一瞬間顯現理性和情感的複合體,是詩人最重要的顏料和詩歌的核心,是一種超乎系統化語言的語言,只有它才是詩人傳情達意的特殊工具。」

由此可知,西方文論的意象的象徵意義十分明確,與中國古典文論中的意象內涵存在較大的差別。無論目前中國古典文論及西方文論對「意象」的闡釋是怎樣紛紜,其中有一點是確定的,即:意象必須是主觀情感與客觀物象的統一。本文不會對各家之說進行辨析,而是要明確提出筆者所理解的意象概念,以便論文的展開。綜合以上說法,筆者認為「意象是通過藉助被主觀情感投注了的客觀物象,並對其運用象徵、比喻等手法而獲得的一種主觀情感的具體表現。」總而言之,意象為「意」與「象」的有機結合,是構成詩歌意境的組成部分。

相關焦點

  • 意象是什麼?意象如何分類?最簡單最正確的解讀來了
    一、意象是什麼意象是什麼?意象是表達了某種意思的事物。這個問題相對比較簡單,容易理解,也沒什麼爭議。提起意象,很多人都會想到古詩詞。沒錯,意象基本上屬於古詩詞專用,雖然在別的行業和領域也有使用,但是都借鑑了古詩詞。無論意象怎麼使用,其中的意思都是一樣的,都是在古詩詞中的意思。
  • 意境、意象、境界怎麼區別,寫好詩文的關鍵是什麼?
    意象「意象」就是我們腦海中對客觀事物帶上了主觀色彩的反映。比如一匹馬站在那裡,就是現實存在的一匹馬,我們不能稱之為意象。但是一旦進入文人筆下,成為文藝創作的素材,附帶了文人心境的主觀意識存在,它就變成了「意象」。
  • 什麼是色彩意象?各種色彩的象徵和意象的含義
    「意象」的概念是出自於中國傳統美學的範疇。「意」即「意境」,是指在創作過程中設計者的個人感受、情致和易趣;「象」即「朦朧美」,是指客觀對象經設計者想像後的形象。在具體的繪畫中,兩者相輔相成,以意表象,以象達意,密不可分。在色彩設計中,「意象」是指設計者主觀情感意願與客觀對象交融而成的心理形象。
  • 高考中經常丟分的古詩鑑賞題:什麼是古詩的「意象」?
    「意象」一詞是中國古代文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那麼究竟什麼是意象呢?所謂「象」,即物象,也就是可以看得見的事物;所謂「意」,即詩人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意象」實際上就是客觀物象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
  • 盛唐是什麼?盛唐詩歌中的兵器意象
    在這些詩篇中有一個重要且獨特的意象——刀槍劍戟等兵器戎戈意象。本文則試以劍意象為主意象對盛唐詩歌中的眾多兵器意象進行分析,從時代的華美篇章中去窺見那個時代的恢宏氣魄。縱觀人類歷史,從某個方面來講,可以說是一部戰爭史。戰爭有著對國家民族的存亡榮辱起到深遠影響的重要性。唐王朝以武力推翻隋朝,其後又進行了一系列大規模的戰役擴張疆土直至統一天下。
  • 電影翻譯中文化意象的重構、修潤與轉換
    關鍵詞:電影翻譯;文化意象;寓意;重構;修潤;轉換 中國的電影翻譯事業已走過了五十多年輝煌的歷程。在這半個世紀中,電影翻譯工作者給廣大觀眾奉獻出了許多優秀的譯製片,觀眾從這些優秀的譯製片中不僅領略、了解到了異國的風土人情,同時也感受到了語言給人帶來的無窮魅力。許多優秀譯製片中的精彩對白已成為中國觀眾爭相傳誦的佳句。
  • 如何理解「美在意象」說
    葉朗所說的「美在意象」, 不是指客觀的物具有什麼自身的意象, 而是指審美主體在對客觀對象的審美活動中生成的「意象」, 也就是說, 美的意象在主體 (這裡指讀者) 的審美經驗中, 而不在主體之外的客體——藝術作品中。這裡存在這樣幾個問題:一是讀者在審美欣賞活動中生成的「意象」與作品所呈現的作者的「意象」是什麼關係?二是呈現了「審美意象」的藝術作品是不是「必然」會產生「審美意象」?
  • 從意象到意境——以吳耀華荷花圖意象體系為例
    作者:閔靖陽(南通大學藝術學院教授、中國國家畫院博士後)  「意象」是中國美學的核心範疇,中國畫通過筆墨色、章法等形式語言塑造「意象」,通過「意象」實現真、善、美的統一,而真、善、美又凝合成「意境」,因此「意象」是中國畫一切元素與關係的中心。南通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吳耀華的荷花圖系列中國畫作品,以荷花意象塑造為中心,建立了具有三重結構的荷花意象體系。
  • 外部意象 | 陳蒙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正如埃德蒙.雅貝斯在《鏡子》一詩中所表達的那樣:「在相似性的宿舍裡/樹葉有它們自己的思考/石頭們了解被蜜蜂/染得金黃的聲音/白晝深切聯結起/它們的聽覺它們的失望/為了時光的空氣和水/大自然舞蹈/土中每一青草/有隻行走的跣足/但你永遠也不會聽到/一聲疲憊的呻吟」[5]詩人要通過一種完整體向世界說話。
  • 詩歌鑑賞|盤點古詩詞中的經典意象
    意象是詩歌鑑賞中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審美元素,了解和認識了詩歌中的意象,也就能夠很容易的了解全詩的意境以及詩人的情感。意象是詩人在寫詩的時候間接表達自己的情感的某一種事物或者景物。很多學生在進行古詩鑑賞時總會忽略了意象這個重要的信息,導致對詩詞的理解有所偏差。今天,小船就為大家整理一下古詩詞中常見的意象以及它們代表的含義,希望對你們品鑑古詩詞有幫助。
  • 在《紅樓夢》中,籤語及其他意象是如何兆示盛極必衰的思想的?
    《紅樓夢》中的籤語及其他意象兆示了《好了歌》所包含的盛極必衰、熱極必冷的佛道思想,透漏出絲絲哀音。和露摘黃花,帶霜烹紫蟹,煮酒燒紅葉。名利場中的汙濁醜陋與退隱田園的高雅曠達,形成鮮明對比。馬致遠與曹雪芹對於出世的認識是不盡相同的,然而他們對於追逐名利的否定性認識則是一致的,曹雪芹也認為塵世間為「蠅頭微利」、「蝸角虛名」而爭鬥的場面甚是無聊,如同唱戲一般,「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看似忙忙碌碌,實際上夢醒戲散,萬境歸空。
  • 董元奔:意象美·境界美·哲思美——江月為什麼引人入勝
    江月的美,首先表現在它的意象的美,其意象的美有兩個層次,一是現實生活中客觀實在的物質意象,一是古典詩詞中精神層面的藝術意象。在靜謐的長江之畔的夜晚,你站在金山寺的寶塔上,或者多景樓的最高層,看一輪皎月懸在長江上的半空之中,它的是那樣的飽滿,它的顏色像煉乳一樣白的發膩,它散發的光輝是那樣柔和。
  • 對中西「意象」概念的考察和梳理
    「意象」作為中國傳統美學的核心範疇,一直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20世紀的西方詩界受到中國意象理論的啟發,也開始基於西方既有文化資源來建構他們的意象概念。值得注意的是,意象派詩歌流派開始具備相當的影響力之後,西方意象概念反過來又對中國學界產生一定的影響。
  • AI主播帶你了解什麼是全國兩會|全國政協的組織結構有哪些
    AI主播帶你了解什麼是全國兩會|全國政協的組織結構有哪些 2020-05-23 13:03:43
  • 玩沙子也能解決心理問題 「意象沙遊」你擺對了嗎?
    龍頭新聞記者 李丹 文/攝近年來,只能在電影中看到的意象沙遊已經走入人們身邊,在哈爾濱市心理諮詢圈悄然興起,通過一些意象事物的擺放,淡化諮詢者的心理防線,並將真實的心理問題展現出來。有一段時間,平平出現異常反叛,怪異的舉動,甚至讓張女士差異,「孩子藝術天分高,我就讓孩子多涉獵,孩子想要什麼東西,我就儘量滿足,可孩子卻和我越來越疏遠,對我卻愛理不理,甚至與陌生人關係親近。」疑惑之下,張女士希望將孩子送入自閉症康復學校進行康復,因此,平平來到心理工作室進行沙盤心理疏導。
  • 2020年高考複習|古詩鑑賞知識點:意象
    意象一、物象與意象的區別:物象是指客觀事物所呈現出來的樣子。如花草樹木,山川河流、風雨雷電等客觀存在物都以各自的形態存在著。物象一旦進入詩歌,打上詩人的感情和思想的烙印。這種滲透了詩人思想感情的對客觀事物的印象,就是意象。二、意象的類別:從內容上分,意象可以分為景、物、事、人等四大類。
  • 學習意象對話,直面自己的潛意識的自我成長是非常重要的
    用自由聯想和意象對話的方法直面自己的潛意識,是我很容易進入潛意識狀態的一種方法,涉及到了用意象對話探索童年對於原生家庭的感受,目的是為了更理解童年的自己,以便於更好地支持到自己。這時候潛意識裡,自然浮現出一句話:「我陪你一起上路。」周圍的場景顯得陰暗、荒蕪,這哪裡是通往童年,簡直是一條通往陰曹地府的路。到了小時候住過的大院子時,老師讓聯想童年住過的地方變成了橫店影視城,不同的地方有各種各樣的影片拍攝的布景,看過之後,走進自己的原生家庭代表的影片布景裡。
  • 呂國英:意象 抽象——論高維之美的藝術創造⑤
    老莊「天人合一」哲學思想的建構與一脈相襲,既令成就東方藝術體系之中國成為意象的故鄉,也使意象語言似乎「名正言順」地「統攝」至今,雖時間演進而於宇宙萬物之意象「立象」幾近未變。如此,有極端藝術評論言,傳統意義上的中國繪畫只是一幅畫(意象繪畫),而書寫也只有一幅字(「五體」書法)。  依藝術哲學論,哲學是藝術的靈魂。
  • 心靈意象畫:人體的生命之花
    被譽為中國繪畫「靈性派的開拓者」的47歲畫家兼作家韓金英,從8月到10月,在北京宋莊原創藝術博覽中心舉辦「生命本元——韓金英的心靈意象油畫展」。這已經是她第二次在宋莊舉辦油畫展了,去年7月,韓金英就舉辦了名為「體驗內丹」的畫展,提出「心靈意象」概念。
  • 「通世智庫」張華作品賞析:「意象」對「畫」世界
    「意象」是中國繪畫最高的表現形式。特殊的紙與筆、墨、水彩接觸後留下的筆觸痕跡,大到形象形態,小到點、線運用組合,筆到之處都流露著意象表現,含蓄而深遠,委婉而博大。中國水墨的意象筆趣,是畫家精神、氣魄、人格、修養的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