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中經常丟分的古詩鑑賞題:什麼是古詩的「意象」?

2021-01-15 壹教堂

「意象」一詞是中國古代文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那麼究竟什麼是意象呢?所謂「象」,即物象,也就是可以看得見的事物;所謂「意」,即詩人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意象」實際上就是客觀物象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

如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中「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這些事物就是詩中的意象,這些意象寄託了詩人內心悽清蒼涼、羈旅他鄉的感受。

常見的古詩意象有哪些呢?望月(思鄉);折柳(惜別);長亭(離情);聞笛(相思);梧桐(悽涼、悲傷);白雲(漂泊、隱逸);紅豆(相思);吳鉤(報效、失意);菊花(高尚、純潔);梅花(不願同流合汙的高尚情操);杜鵃(悽涼、思歸);寒蟬(悲涼);鴛鴦(恩愛);丁香(愁思)。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塞雨連天夜入湖,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題幹表述:本詩運用了什麼意象?或請簡要鑑賞分析詩中的意象。

答題提示:首先要找出詩中的意象,是一個還是幾個;第二步是分析這些意象中所包含的詩人思想感情;最後分析運用這些意象的好處。運用了意象,一般就具有了生動、形象、含蓄等藝術特點答題示例:本詩運用了「寒雨」「楚山」「冰心」「玉壺」四個意象。「寒雨」連天,「楚山」孤,兩個意象渲染了悽涼的離別環境,而「冰心」「玉壺」兩個重點意象則傳達詩人自己依然冰清玉潔、堅持操守的信念。「寒雨」「楚山」形象刻畫了別離環境,而「冰心」「玉壺」兩個意象通過暗喻的手法含蓄表達了詩人的道德選擇。#加油吧考生#

看完解析,來做個加強訓練題吧!閱讀下面這首詩,分析鑑賞其中所運用的意象。

蟬 虞世南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梋,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注】緩:古人結在領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的頭部伸出的觸鬚,形狀與其有些相似。

相關焦點

  • 2020高考語文知識點:古詩詞寓意順口溜
    詩詞鑑賞題在高考語文卷中所佔的分值越來越大。考試大綱對詩詞鑑賞這部分所提出的要求是「鑑賞古詩詞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並分析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考題多以主觀題形式出現。  古詩詞的形象包括人的形象以及物的形象。那麼,意象又是什麼呢?
  • 背誦和默寫:古詩文教學頭宗罪
    目前,小學教材中的古詩文篇目,可謂不少矣。僅以蘇教版為例,小學生有配套教材《古詩文誦讀》(拼音版),小學階段,必背75首古詩。 考試就是指揮棒,考什麼教什麼,怎麼考怎麼教。考試又不考詩句的涵義,只要能準確地寫出來,填空默寫,上下句完美銜接,就能拿到分。大部分地方的中考,除了默寫之外,是不考古詩鑑賞的。
  • 2020年高考複習|古詩鑑賞知識點:意象
    意象一、物象與意象的區別:物象是指客觀事物所呈現出來的樣子。如花草樹木,山川河流、風雨雷電等客觀存在物都以各自的形態存在著。物象一旦進入詩歌,打上詩人的感情和思想的烙印。這種滲透了詩人思想感情的對客觀事物的印象,就是意象。二、意象的類別:從內容上分,意象可以分為景、物、事、人等四大類。
  • 只分析意象,能不能讀懂古詩?來試試這首七絕
    站在詩人的角度來讀詩,我是沉於古詩。讀詩,要分析意象,這是普遍共識,也是很多人的讀詩習慣。但有時候,只分析意象,反而容易走進「死胡同」。不信您來讀一讀,中唐詩人張籍的《涼州詞》(其一)。邊城暮雨雁飛低, 蘆筍初生漸欲齊。無數鈴聲遙過磧,應馱白練到安西。
  • 詩歌鑑賞|盤點古詩詞中的經典意象
    意象是詩歌鑑賞中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審美元素,了解和認識了詩歌中的意象,也就能夠很容易的了解全詩的意境以及詩人的情感。意象是詩人在寫詩的時候間接表達自己的情感的某一種事物或者景物。很多學生在進行古詩鑑賞時總會忽略了意象這個重要的信息,導致對詩詞的理解有所偏差。今天,小船就為大家整理一下古詩詞中常見的意象以及它們代表的含義,希望對你們品鑑古詩詞有幫助。
  • 英語和數學當道的時代, 背古詩有什麼意義呢?
    不管在家裡待多久,該上的學還是要上的,所以,該背的古詩也還是要背的。於是乎,每天上樓等電梯的時候,就會經常聽到類似這樣的對話:對話A:「這首詩叫什麼名字?」「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送(宋)楊萬裡。」「這首詩說的是什麼?」「送完林子方再送楊萬裡。」「%*&*!!!」對話B:「下一句是什麼?」
  • 古詩鑑賞答題技巧中寫景技巧之快問快答
    小升初必考考點之快問快答類古詩鑑賞技巧本文主要講解快問快答類古詩的寫作技巧,通過這些個技巧功能,你能夠在鑑賞古詩中給出詳細的使用說法的描繪,從而對此類古詩進行詳細的鑑賞考點的解答。快問快答的方法通常包括意象組合(包括但是不限制於意象的並列組合、對比組合,以及跳躍組合),動靜結合等手法。【筆記】1、 動靜結合 ( 1)含義:同時描寫靜態的事物和動態的事物,讓靜景和動景相輔相成、 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 2) 類 型: 動靜結合技巧還可以拆分出化動為靜、化靜為動、以動襯靜、 以靜襯動、動靜互襯等等不同的類型。
  • 孩子幼時學古詩,長大就忘沒意義,常讀90首古詩,大腦留下潛意識
    在我們的潛意識裡,都知道教孩子古詩很有好處,但是要讓我們說出到底有什麼好處,卻又一時語塞。是為了向別人展示孩子多聰明?是為了上詩詞大會現場比賽?這個實驗說明,孩子在多年後雖然不能完整地背出古詩,但是在大腦中會留下「潛意識」,再重複學習古詩時就會更輕鬆。
  • 360首古詩串起一年360天 南昌一文學愛好者5年編寫古詩日曆
    那麼,如果將農曆中的節氣、物候與中國詩歌文化結合,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在南昌,就有一位名叫吳蘭俊的中國古典文化愛好者,將農曆與古代詩歌相結合,編纂了一本古詩日曆,通篇閃爍著智慧的靈光,曆法文化與詩歌風韻水乳交融,令人讚嘆。
  • 飛鳥在中國古詩中有著漂泊和思鄉兩種意象
    鳥在中國古詩多言飛鳥,飛表示一直在尋找停靠的地方,一種永遠尋找歸程的鳥;到了家就不用再飛了,可以休息了。其中蘊含著漂泊的情感,沒有家的歸宿感;不就是千千萬萬背井離鄉,漂泊在大城市裡而沒有屬於自己的一個家來歇息的打工者的心理寫照嗎?鳥一直在飛,不知何枝可依;打工者一直在努力工作,一直在漂泊著,不知何時在大城市有自己的家。
  • 長大後又不需要古詩,那從小讓孩子背古詩還有啥意義?
    在某問答平臺上看到一個問題:讓孩子背誦古詩詞、古文有什麼意義?這確實是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因為在我們現在的文明社會,既不用文言文,也不需要古詩,懂不懂文言文古詩,對人的生活影響根本不大,甚至幾乎可以說忽略不計。
  • 2020高考語文知識點:古詩文默寫題型
    古詩文默寫向來是語文考試的必考內容。考核的重點依然包括課內的名句名篇,考試大綱規定的必備篇目更是重中之重。古詩默寫本來都被默認為是一道送分題的,可是很多同學硬生生的把它做成了丟分題,這是很不應該的,今天我們就嘗試解決下這個問題。
  • 2018年高考古詩文閱讀與鑑賞滿分答題經典技巧
    原標題:2018年高考古詩文閱讀與鑑賞滿分答題經典技巧 ‍ 小口徑問題什麼答什麼,大口徑問題一般要包括三個要點: ●(1)採用的寫作手法:常見寫作手法(技巧)見後面所附四大類13小類。 ●(2)手法揭示的內容:結合詩句,分析該手法寫出了意象(人,物,景)的什麼特點,或抒發(突出了)什麼思想感情(哲理)。 ●(3)所起的作用:此種寫法在內容或形式上起到的作用。
  • 古詩描寫四季以春天居多,原因其實很簡單,古人愛在春天做這些事
    中國古詩的內容總是包羅萬象,就連一年更迭變化的四季,都能成為詩人筆下浪漫優雅的詩詞。就在這些描寫四季的詩詞中,人們絕對會發現,關於「春天」的古詩數量,要遠勝於其他幾個季節。為何如此多的古詩中,文人墨客總是偏愛「春天」呢?春之「意象」在中國古人的觀念裡,變化更迭的四季從來都不是一個抽象概念,每個季節都有著自己的具體形象。
  • 春分什麼意思代表寓意什麼 關於春分的詩句古詩大全
    春分什麼意思代表寓意什麼 關於春分的詩句古詩大全時間:2020-03-20 09:5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春分什麼意思代表寓意什麼 關於春分的詩句古詩大全 春分什麼意思代表寓意什麼 春分是反映四季變化的節氣之一,春分是24節氣中的第4個節氣。
  • 上海復旦附中語文老師:讀古詩文本就是一件偷著樂的事
    原標題: 上海復旦附中語文老師:讀古詩文,本就是一件偷著樂的事【編者按】在《中華詩詞大會》一口氣背出「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並奪冠的武亦姝火了,包含多首她在節目中背誦的帶「月」字詩句的復旦附中校本教材《中華古詩文閱讀》也火了。
  • 小學生背古詩大哭:「為啥要謝謝櫻桃?」網友:像極了小時候的我
    在最新的「部編本」語文教材中,古詩文所佔篇幅以火箭速度大幅提升。小學古詩文比重劇增了87%,初中的古詩文更是會佔據全部課文的一半以上。除了篇幅增多,難度也在升級。所以現在有了一句話叫做:得語文者得天下,得古詩文者得語文。
  • 寫景技巧之快問快答類古詩鑑賞習題練習
    快問快答類古詩鑑賞習題練習本次課程針對上次給出的習題進行相關的古詩鑑賞習題的練習,希望大家認真完成。【練習】高適《塞上聽吹笛》「雪淨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天山」,詩中一二句___________景色 ; 三四句 景色 。2.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送韓十四江東省覲省 杜甫兵戈不見老萊衣,嘆息人間萬事非。我已無家尋弟妹,君今何處訪庭闈?
  • 漢代經典詩歌古詩十九首,「胡馬依北風」的下一句是什麼?
    漢朝經典詩歌的最高成就,一般都認為是古詩十九首。這19首古詩都沒有題目也沒有作者,但是卻是發展非常成熟的詩歌集。在學習古詩十九首的時候我們知道這些古詩的思想內容表達,多數都是對於遊子思婦真情實感的流露。但是在表達這一思想主題的過程當中,通常會出現很多對仗工整的精彩詩句。
  • 《寫給兒童的古詩遊戲書》,一套讓孩子從小愛上古詩的神奇遊戲書
    《寫給兒童的古詩遊戲書》就是這樣一套給孩子詩詞啟蒙的好書,它以通俗有趣的方式,把古詩講成故事,變成遊戲,這樣一來,孩子們就能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學著背詩詞,並且徹底愛上古詩。有畫面感的古詩,像一個個故事。這是經過優化的古詩學習方式,孩子們有興趣,正如北京大學學霸同學撒貝寧所說,「背古詩詞有一個前提是理解,許多詩詞生背是背不下來的,但如果你理解了之後、有了畫面以後,對這個詩詞的意境感同身受之後,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