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於動態數據做網絡營銷,筆者採訪了公司首席營銷官段培力博士,Dr.段培力認為大數據最重要的商業營銷價值是其「新鮮度和動態化」,維持數據的「新鮮度和動態化」也是數據公司最大的成本所在。
大數據就是時效性很強,數據更新鮮
段培力表示,傳統的數據一般都是靜態數據,這類數據的搜集周期過長,能夠產生的效果也比較差,僅僅適用一些周期比較長的營銷規劃。
在大數據時代,人的消費行為變化非常之快,昨天感興趣的事物第二天很有可能就喪失了時效性,傳統的靜態數據很難適應當下對數據更新速度的要求。「現在運營商做數據的趨勢非常講究『即時性』,大數據就是時效性變得很強,數據更新鮮。」
搜集數據從速度和範圍上已經出現了質的飛躍,數據越新鮮有價值,數據的變現能力也會更快,從非結構數據到結構數據的轉換也是全部智能化完成的。
「即時性」是動態數據的殺手鐧
「動態數據」是美國國防部首先提出的詞,軍方在戰中過程中需要不斷監控現實的戰場上發生了什麼,據此再調整部隊的即時部署。
段培力認為,做品牌營銷是需要是做靜態數據的,品牌營銷在整個廣告投放中得比重不是很大,現在越來越多的廣告主注重效果,整體的營銷投放在下滑,而且投放的比重也在向效果廣告傾斜,廣告行業整體的趨勢就是用最少的錢創造最大的宣傳效果,動態數據是可以支撐這種需求的。
在網際網路上做動態數據有兩個優勢:1、可以非常精準地抓住用戶的行為,利用非cookie技術也很容易追蹤一個用戶的各種習慣,而且這種追蹤還是連貫的;2、時效性強,網際網路上做的數據是24小時更新的,第一時間採集到馬上就能用。
移動端廣告投放約10億,品牌展示偏少
段培力認為,移動端的大數據一般都分為兩種,第一種和固網(PC端)類似,比如使用Wifi接入的移動終端,面對這種用戶需要區分,做數據的人一定要判斷出來,這非常重要。
另一種就是純粹的移動端用戶,現在使用多屏的客戶很多,數量在快速增長。
在純粹的移動端這個方向,也有兩種情況,每一個App都可以被視為一個移動媒體,用戶會選擇不同的App,這一點和固網(PC端)是相似的,採用一些技術可以很快追蹤到用戶在每一個App之間的選擇。另一種情況,就是用戶在單一一款App中得選擇,這時候的數據就是封閉的,是獨立的世界,搜集的速度也會非常快。
用戶在移動端搜索信息時都和LBS有一定的關係,比如找餐館、打車等等,這種數據對一些廠商的促銷和銷售是非常有價值的,比如「大眾點評」和「打車App」。而PC端的信息更容易挖掘出用戶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做個人興趣分析時也耿適用PC端的數據,PC端的用戶行為習慣多是固定的,而移動端用戶有很多即時性的行為,跳躍性比較強,兩種數據是需要分開來看的。目前網際網路廣告的整體投放規模已經達到了1000億元,但是在移動端的廣告投放還不到10億,並且在品牌上展示還是偏少,大部分還是用於促銷類以及與LBS有關的輔助類廣告。
大數據有「保質期」,過期投放就是打水漂
品牌需求是在特定的受眾裡傳播品牌形象,在具體的推廣上一定要對某些具有特定特徵的人進行傳播,從大數據角度來看,你就是要為推廣者提供帶有這一特徵的人群的信息。
對於推廣效果的廣告主,他們不需要鎖定特定的人群,他們需要的數據必須能反映出現實存在的「消費興趣」和「行為數據」,追求效果的推廣者更需要的是即時性的信息,特別是在快銷理財這個行業,很多人恨不得使用昨天的數據、前天的數據看現在的市場情況。
當然即時性數據的使用也有時效性的問題,一個關鍵詞和瀏覽習慣的時效性分析,一般花幾個小時就可以分析出來,分析結果僅有很短的「保質期」,如果在忽視時效性的情況下投放,效果和閉著眼睛投放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