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渡:從城市「生命線」到浦江「風景線」

2021-01-11 新民晚報

圖說:近十年來,隨著沿岸交通建設的發展,上海吳淞江上的渡口陸續取消,目前只剩下萬獅渡口仍在運營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攝

昔蘇州河與黃浦江上的輪渡曾異常繁忙,一度是市民過河過江的主要交通方式,堪稱城市「生命線」。一旦遇到大霧天停航,幾乎半座城市都會癱瘓。

今蘇州河早已告別輪渡,黃浦江仍有17條航線,日均客流量約15萬人次。近年來,核心江段沿線渡口舊貌換新顏,輪渡變身浦江「風景線」,信息化和服務水平也明顯提升。

1997年12月16日上午,蘇州河最後一個渡口強家角,在最後一批乘客的掌聲中謝幕。新民晚報記者劉珍華當天及時搶發報導,記錄了上海輪渡發展的歷史一刻。

蘇州河的輪渡運輸曾十分繁忙,最多時有7個渡口、十多條渡船、200多名職工。隨著多座新橋飛跨兩岸,河上輪渡漸漸退出歷史舞臺。「我和強家角橋很有緣,因為就住在南岸離橋不遠處。前些日子陪丈人去橋上散步,喜看燈光溢彩,河水靜流,我還給他指了渡口舊址所在,講了最後一班渡船的故事。」劉珍華回憶,當年76歲的水手吉林發,曾許下心願:再過幾年,黑臭的蘇州河變清爽。「眼前水清岸綠景美,足以告慰老水手了。」

圖說:新民晚報截圖

在21年前的報導裡,另一名老水手劉篩扣感慨說:「心裡還真有點捨不得,不過大上海總歸要向前發展的,想到這點心裡蠻開心!」

城市發展的車輪滾滾向前,輪渡告別蘇州河,僅在黃浦江上來來往往。歷經多年蛻變,其不但承擔著傳統交通功能,還是乘客欣賞兩岸美景、體驗上海風情的絕佳選擇。

誕生於1911年1月5日的浦江輪渡,發展到上世紀80年代,已成為全球最繁忙的輪渡航線之一,日均客運上百萬人次,堪稱城市「生命線」。上下班高峰,許多渡口人潮擁擠。一到大霧天,幾乎半座城市都會癱瘓。

伴隨浦東開發開放和過江隧道、大橋陸續建成,越江交通越來越立體,輪渡的客運壓力大幅緩解。如今,自吳淞口溯黃浦江而上,共有17條客渡航線、34個渡口。其中,除東金線(東昌路渡口到金陵東路渡口)只載行人外,其他航線還兼顧搭載自行車、助動車和摩託車。

這座城市每天約15萬人次有渡江需求,輪渡在越江交通體系中依然不可或缺。

去年,配合45公裡濱江岸線公共空間貫通和開放,黃浦江核心段沿線的輪渡站、遊船、碼頭全部舊貌換新顏,亮點多多。比如,寧國路渡口的通透性傘狀結構設計,既傳承楊浦濱江工業文脈,又具現代氣息;歇浦路渡口的直紋曲面屋頂,與江面光影呼應;復興東路渡口屋面則與濱江公共平臺貫通融為一體。

今年,上海輪渡繼續整新。改建一新的董家渡渡口即將亮相,輪渡標識、服務設施更統一,渡口服務更標準、規範。民生路、陸家浜、港口等多個渡口也在改造中。電子售票、智能檢票、語音宣傳引導和節能環保照明等軟硬體服務都將升級登場。

刷卡或掃碼過閘,是上海輪渡提升服務的亮點——10月9日一早,美國蘋果公司CEO庫克來到楊家渡輪渡站,用蘋果手錶的虛擬交通卡功能刷卡過閘。蘋果用戶只需開通相應功能,即可輕鬆乘坐全市所有輪渡。楊浦大橋到南浦大橋間的10條輪渡線還開通了刷碼過閘功能,方便使用「騰訊乘車碼」微信小程序或上海交通卡App掃碼,這一刷碼過閘功能年內有望覆蓋全市輪渡航線。

此外,其他一些便民設施設備也陸續亮相。年底將啟用的閔行輪渡站設立了「媽咪愛心小屋」,推出母嬰服務,並將陸續推廣到其他有條件的輪渡站;其秦線明年則有望成為首條全線可免費上網的輪渡線路……

上海還規劃新增世博L4、L5碼頭、夢中心、前灘(東方體育中心)4處客運碼頭,以解決世博園區一帶航線稀疏的局面。

如果老水手劉篩扣看到上海輪渡日新月異的今天,一定更加開心了。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曹剛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一條跨海鐵路,長345千米耗資48億,被稱作海南生命線
    到2020年12月底,福平鐵路投入使用,我國將再建一條海上鐵路。2003年1月7日,我國第一條跨海鐵路正式開通運營,雖然只有17年,但科技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於粵海鐵路開通前,人們到海南只能乘汽車或飛機,因此粵海鐵路運營,結束了內地與海南不通鐵路的歷史,對海南來說,意義重大,因此人們稱其為「海南生命線」。瓊州灣,東西長約80公裡,南北平均寬29.5公裡,火車是如何穿過這片海的?實際上,這條鐵路主要分為三大部分,在廣東境內從湛江至海安,在海南境內從瓊州海峽到叉河西環,之所以能通火車,瓊州海峽的鐵路輪渡功不可沒。
  • 為城市「生命線」安全運行保駕護航
    長期在結構工程與地震工程領域從事研究工作,在隨機力學、工程結構可靠性與生命線工程研究中取得了具有國際聲望的研究成果。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各1項、部省級科技獎勵一等獎5項。2004年被評為上海市勞動模範。
  • 九十年代的人力三輪車,記憶裡的城市「風景線」
    REC1九十年代人力車,是一道風景線這一幅幅老照片,記錄的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杭州的人力三輪車和騎車師傅們的模樣。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他創辦了自己的運輸公司。雖然是略顯簡陋的人力車,但是車輛牌照、從業人員執照一樣都不少。杭州振華起重運輸裝卸有限公司董事長 朱壽松:「我們總共有76部車,師傅都是我們農民,近郊農民。
  • 「鋒」採短視頻 | 董海:扮靚城市「綠色風景線」
    「鋒」採短視頻 | 董海:扮靚城市「綠色風景線」 2020-12-02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百度地圖聯合上海浦東上線浦江東岸綠道導覽引領市民共享綠色生態
    作為城市中串聯公園、廣場、遊憩空間和風景名勝的「綠色動脈」,城市綠道既是市民休閒鍛鍊的天然氧吧,還成為了外出遊玩的「打卡」地。為給市民綠色出行、暢遊綠道提供便利,百度地圖繼上線北京、深圳等地城市綠道後,近日又與上海市浦東新區浦江辦合作,將浦江東岸綠道「搬」到百度地圖中,並推出「一鍵導航」、「綠道設施標註」及「全景看綠道」等一系列惠民功能,讓綠道美景進入更多百姓視野,深度融入市民的「綠色生活」之中。
  • 軌道集團為廈門增添亮麗風景線 助力文明城市創建
    作為廈門地鐵建設和運營的主力軍,廈門軌道交通集團強化責任擔當,積極主動作為,在保障建設安全和速度的同時,注重文明施工、開展志願活動,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來到廈門,乘坐全國首條最美海景地鐵,看到一座座經過特別設計的地鐵站廳,您會感嘆建設者的付出;生活在廈門,雨天沒帶傘、出行遇難事,及時出現給予幫助的地鐵工作人員,您會在地鐵站內感受到家的溫暖;行駛在廈門的大街小巷,看到地鐵工地外自動開啟的防塵噴淋系統和色彩鮮明的圍擋圖案,您會覺得特別暖心……廈門軌道交通集團(簡稱「軌道集團」)為廈門增添亮麗風景線,助力文明城市創建。
  • 飛機、輪渡、高速......海陸空齊發力
    水陸聯運無縫銜接「零換乘」近日,海南海峽航運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該公司全資子公司海口新海輪渡碼頭有限公司擬投資建設海口新海滾裝碼頭客運綜合樞紐站工程,投資總額為14.51億元。具備旅客集疏運、車輛導流、人車分離、海關監管查驗、候船、商業、口岸單位辦公等核心功能,並與交通中心(GTC)工程形成一體化建築,通過GTC對接水路輪渡和陸路城市交通、海南島高速網絡,實現水陸聯運無縫連結「零換乘」。
  • 穿越峽灣之國,輪渡仿若夢遊仙境
    在挪威的4天自駕遊,幾乎每一天都要經過峽灣 輪渡。挪威是一個峽灣之國、萬島之國,位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西部,領土南北狹長,海岸線漫長曲折,無數大大小小的峽灣從挪威南部的北海、西部的挪威海、一 直到北部靠近北極圈的巴倫支海,一些較窄和地理條件許可的峽灣會架橋,但大部分是依託輪渡將發達的公路網連接起來。空中俯瞰萬島之國,如一個碩大的盆景。38.5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只有500多萬人口,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12.6人。
  • 浦江城區空中「蜘蛛網」將清除
    根據《浦江縣老舊小區改造三年行動計劃》,浦陽街道聯合相關部門積極開展戶外纜線整治工作,改善老舊小區生活環境和居住條件,提升城市形象和文明程度。管線整治工程主要通過通信線路四合一綜合箱的形式,按照「去除廢線、歸併散線、簷下走線、合理入地、管線成景」的「二十字戰法」進行,解決部門多、線路雜的問題,消滅亂接亂牽亂拉亂掛現象,清除「空中蜘蛛網」的城市敗筆。
  • 生命線系列遊戲新作 《生命線4:雪茫危機》曝光
    Three Minute Games打造了知名的《生命線 Lifeline》系列遊戲,而現在他們的最新作品《Lifeline:Whiteout 生命線:雪茫危機》也曝光了,這一次的故事在冰天雪地中。
  • 慢新聞·人物 | 嘉陵江上老水手:輪渡也曾有臥鋪 聽聲看水大半輩子...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朱婷 文 李化 圖乘坐軌道交通最早的班次到達小什字,然後步行到嘉濱路,上船前,先遙望嘉陵江水,然後再觀察躉船吃水位有無變化,上船後,船頭船尾溜達一圈,就能確定錨鏈調不調整、釋放長度多少……57歲的重慶人陳建,大半輩子都在跟船隻打交道,從以前的輪渡到現在的躉船,年輕小夥變為老水手,他不僅練就了一系列「
  • 新郎用共享單車做迎親隊伍 在城市形成的一道獨特風景線
    同時這獨特的迎親隊伍也為雲南昭通這座城市形成了一道獨特而浪漫的風景線。
  • 行人過馬路,斑馬線兩邊亮起跑馬燈,浦江這條斑馬線有點酷炫
    最近,浦江市民許先生開車路過浦江縣環城東路與人民東路交叉口,還沒到路口,遠遠就看到了斑馬線前閃爍的「跑馬燈」。他提早踩下剎車,在斑馬線前停下。這是浦江縣建設局安裝的智慧斑馬線,也是浦江在中心城區安裝的首個智慧斑馬線。以此助推文明城市創建,補齊文明創建短板,不斷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城市文明形象,減少交通事故、提高交通利用率。環城東路與人民東路交叉口是十字形路口,有4條人行橫道,4個方向路寬平均33米,本次智慧斑馬線項目共投入60餘萬元,安裝了紅綠燈聯動控制系統、警示燈、地面紅綠燈、語音提示樁(燈控路口)。
  • 日本一艘輪渡與鯨魚發生碰撞事故 80人受傷
    3月10日,據日媒報導,日本海岸警衛隊表示本周六一艘日本輪渡撞上了日本海佐渡島旁的一條鯨魚,事故造成了80人受傷。具體來說,當地時間下午12:15分輪渡與鯨魚發生碰撞,碰撞導致了輪渡船尾部分出現了15cm長的裂縫,水下側翼也受到損傷,該輪渡時速為80公裡/小時。
  • 浙江浦江旅遊口號等你來定!
    浦江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供圖浦江,東漢興平二年建縣,距今已有1800多年,可浦江的歷史卻可追溯到1萬年前。1萬年前,浦陽江畔的先人擇水而居,「上山文化」遺存中的一顆萬年稻穀,「萬年浦江」改寫了世界稻作文明的歷史。浙江因為「萬年浦江」而有了「萬年浙江」的稱號。
  • 藝術的「上海時間」|景觀設計師眼中的「城市即展場」
    隨著2017年底從楊浦大橋到徐浦大橋實現濱江實現貫通、2020年底蘇州河濱水岸線基本貫通開放,「一江一河」沿岸成為人們漫步、跑步、騎行、健身、攝影等活動的首選之地。從「工業鏽帶」到「生活秀帶」的變化,也見證了上海這座城市的發展,以及「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浦江貫通24小時城市活力圈」和「外灘燈光秀」是如何打造的?
  • 走進中韓海上黃金高速通道-連雲港中韓輪渡(高清組圖)
    原標題:走進中韓海上黃金高速通道-連雲港中韓輪渡(高清組圖) 辦理相關手續的遊客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姜玉):作為新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交匯點,連雲港港在中韓經貿合作交往中發揮著重要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 藝術的「上海時間」⑦|景觀設計師眼中的「城市即展場」
    隨著2017年底從楊浦大橋到徐浦大橋實現濱江實現貫通、2020年底蘇州河濱水岸線基本貫通開放,「一江一河」沿岸成為人們漫步、跑步、騎行、健身、攝影等活動的首選之地。從「工業鏽帶」到「生活秀帶」的變化,也見證了上海這座城市的發展,以及「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浦江貫通24小時城市活力圈」和「外灘燈光秀」是如何打造的?「澎湃新聞·藝術評論」為此專訪了上海市政總院景觀院院長鐘律。
  • 浙江浦江經濟開發區:栽好「梧桐」樹 引得「鳳凰」來
    以最真誠的態度對接每一家企業「其實一開始讓我們把項目落在浦江,我們是猶豫的,但你們一次次上門,詳細給我們介紹環境、土地、政策等各種優勢,還邀請我們去浦江實地考察,你們真誠的態度讓我最終選擇把項目落在浦江。」蒼南縣廣穎工藝品有限公司許總笑著說道。
  • 市婦聯赴浦江開展調研和「三服務」活動
    嚴小俊表示,生命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家庭作為社會組成的基本細胞,婦女、兒童的生命安全教育關係到家庭的安全與社會的穩定。要將生命教育列入家庭綜合服務平臺建設的重要內容,進一步挖掘方式載體,加強生命教育與婦聯幹部培訓、婦女素質提升、平安家庭創建、家庭教育、親子研學等婦聯各項工作的有機結合,將生命教育落到實處、落到基層、落到每一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