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新聞·人物 | 嘉陵江上老水手:輪渡也曾有臥鋪 聽聲看水大半輩子...

2021-01-11 上遊新聞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朱婷 文 李化 圖

乘坐軌道交通最早的班次到達小什字,然後步行到嘉濱路,上船前,先遙望嘉陵江水,然後再觀察躉船吃水位有無變化,上船後,船頭船尾溜達一圈,就能確定錨鏈調不調整、釋放長度多少……57歲的重慶人陳建,大半輩子都在跟船隻打交道,從以前的輪渡到現在的躉船,年輕小夥變為老水手,他不僅練就了一系列「水上技能」,也見證了水上交通的發展變遷。

12月15日,他在自己守護的躉船上,向記者分享了他在嘉陵江上的那些故事。

▲輪渡86號躉船

停泊的躉船,也需要時刻守護

從嘉濱路望向嘉陵江,江邊,寫有「輪渡86躉」的躉船,就是陳建工作的地方。

記者上到躉船採訪時發現,躉船上一共3人,這當中,就包括陳建和24歲的年輕小夥雷詩強。雷詩強才到船上不久,正在熟悉情況,陳建是全職老水手,船隻安全的重擔,自然落在了他的肩上。

▲每天,陳建都守護著輪渡86號躉

對於年齡,陳建毫不掩飾:老是老,但是咱們有經驗啊。別看躉船處於停泊狀態,但他們的工作可是時時刻刻,江中水勢起伏不定,還有風力擾動,要保持船位不變,就需要通過控制一系列的錨設備來實現,其中,錨鏈的收放就是重要一環。

雷詩強將陳建看作心目中的「大神」,他看過水漲水枯時,陳建對錨鏈的精準設置調整,只要陳建一來,不管水漲多高,船隻會越來越穩,箇中精髓,他還在慢慢領悟學習。

▲陳建講述他在嘉陵江上的那些故事

「拋多了,船不穩定,拋少了,一樣不安全。這個度嘛,就是幾十年船上生活的經驗總結,一兩句話也說不清,久了,自然就會了。」習慣了靜靜與嘉陵江、船隻打交道,陳建話語並不多。

塵封的機器,曾有「嘿咗」號子圍繞

錨鏈非常重,因此,收放的時候需要用到絞纜機。

雖然現在絞纜機都是自動化,但是,在這艘躉船的另一頭,記者還看到了需要手動操作的設備,雖然設備刷上了黑色油漆,但是,從其外觀來看,仍然可以看出年代感,尤其是手動推桿,更是老物件的代表。「這艘躉船30多年了,這個設備也一樣哦,沒有自動化絞纜機的時候,就是手動操作它。」陳建說。

▲陳建記憶裡,幾十年前,水手們推手動絞纜機的情景還歷歷在目

手動絞纜機如何操作?陳建還做了示範:「需要收放錨鏈的時候,船長就會過來,大喊一聲『大家聚到一起』,幾個年富力強的水手應聲過來,雙手放在手動絞纜機的杆子上,逆時針推著杆子前進。」因為船體不平,推著杆子前進時,如何不摔倒也成了技術要領,陳建說,把著力點放在杆子上,雙腳順著移動方向,才能平穩度過。

往往這個時候,還有「嘿咗嘿咗」的號子響起,加油鼓勁聲中,大家仿佛更有力量了。陳建對這樣的號子聲很回味,以手動絞纜機為開始,講起了更多故事。

▲年輕時的陳建在渡輪上工作

無雷達,夜晚行船靠的是聽聲看水

原來,這艘躉船是陳建第二個工作的地方,工作之初,他在重慶市客輪公司,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渡輪的舵手。他從小熟識水性,又是交通技校水手班出身,上世紀80年代,到客輪公司不久,就被安排到了駕駛室,跟隨老師傅一起,負責輪渡朝天門——長壽線路。

他記得,那個時候,輪渡已經有了臥鋪,二、三、四等艙都有床鋪,二等艙甚至還有個人盥洗室,不過,二等艙那時候的票價也不菲,得50元。「那個時候,我們一個月工資才10多元,坐一次二等艙要三個月的工資。」

現代船舶在航行時,都利用雷達、GPS來導航,然而,陳建介紹,那個時候,這些現代化設備應用並不廣泛,所以,執行操舵的人就顯得尤為重要,行船時往往有經驗豐富的老水手帶路,而年輕的他們則主要貢獻良好的聽力、視力,以此來綜合判斷。

▲吃水刻度線記錄了船隻的歲月滄桑

如何綜合判斷?他舉例說,比如,看水要看三尺深,除了視力要好,看清水情,還要提前預判前方。又比如,要聽聲,船行至木洞至太洪崗,這一帶屬於峽谷地貌,就可以通過水聲來判斷,水深水淺傳回的聲響是不同的,夜晚航行中,除了聽水聲,還需要聽其他聲音,比如發動機和外界號聲。

嘉陵江上幾十年,船和他都在老去

陳建見識了輪渡的火紅,也見識了城市公共運輸的發展,隨著一座座跨江大橋建成,輪渡逐漸遠離大家視野,輪渡航線減少,公司許多人被分流到了其他崗位,他想要繼續發揮自己專長,於是,選擇來到了「輪渡86躉」。

「那個時候,想的就是如何穩住船,雖然躉船不開航,但是,同樣是在江上,作為船上的工作人員,我同樣要守護它的安全。」在陳建看來,渡輪和躉船,在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別。雖然耐得住寂寞,但是,陳建覺得,躉船和他一樣,都在老去,他老了可以退休,但是「除了偶爾有觀光輪渡在此停泊之外,躉船已經失去了它的功能,有遊客想通過躉船看洪崖洞夜景,但是,考慮安全問題,躉船不對外開放。」

▲躉船偶有渡輪停靠

記者從該躉船所屬的重慶市儲渝江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了解到,「輪渡86躉」已有30餘年歷史,從下水到現在,一直停泊在嘉陵江邊,不曾離開。躉船上相關負責人也告訴記者,船上隨便一處設備,比如照明的燈具外觀,都已經有30多年歷史。

▲船上的燈仍然是30年前的模樣

據介紹,曾經,這艘躉船是一艘加油船,最高峰時,船上有100多號員工,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沿江一帶多數船隻都會在這艘船前停泊。「我有印象,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還是加煤,後來,才改為加油。」陳建說,最多時,這艘躉船一個月要為附近船隻提供1000-2000噸油。

躉船已經停了30餘年,它的未來去向將是哪裡?公司透露,他們正在謀劃躉船未來的去向,也在與有關職能部門溝通,打算根據相關要求,將船隻打造為遊覽休閒打卡點,變躉船為文創項目,相關方案已經遞交給了市國資委和渝中區交通局。

相關焦點

  • 輪渡:從城市「生命線」到浦江「風景線」
    圖說:近十年來,隨著沿岸交通建設的發展,上海吳淞江上的渡口陸續取消,目前只剩下萬獅渡口仍在運營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攝昔蘇州河與黃浦江上的輪渡曾異常繁忙,一度是市民過河過江的主要交通方式,堪稱城市「生命線」。
  • 火車乘務員:如何選擇臥鋪也是有技巧的,最好不要選擇臥鋪!
    而大多數火車都是臥鋪的,因為火車行駛相對較慢,每一趟所需的時間相對較長。那我們乘坐火車的時候,要怎樣選擇位置才比較好呢?對此火車乘務員表示:如何選擇臥鋪也是有技巧的,不過可以的話,最好不要選擇臥鋪!選擇臥鋪也是有講究的,對於一些長期旅遊的國人來說,下鋪是最好的選擇,也是十分方便的。
  • 嘉陵江,神性的西部聖河 李小波
    用現在通俗的話講,就是要從觀光型旅遊向度假型旅遊轉變;二是「山水比德」思想,將山水之型比擬為人的品德,所謂「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山的博大雄偉象徵仁者的胸懷,水的靈動巧然比同於人的智慧;第三個境界則是天地之間的神聖,孟子說:「可欲之謂善,有諸已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 種地大半輩子,全靠他預測!浙江這位氣象達人 看雲觀星寫日記,太神...
    在金華浦江檀溪寺前村,有位普通的農民,為了他深愛的土地,記了47年的氣象日記。寺前村不少老人聽著他的氣象預測種了大半輩子的地,有老人說:「手機不會用,還是問老陳天氣最清楚。」老陳說,他們那一代人,靠天吃飯。
  • 一路聽著海浪聲下行走向堤岸
    我們甲板上轉轉,天很藍,水很清,風很大,景很美,人略怕下船後又是一個多小時車程,前往北部海岸欣賞綿延達8公裡氣勢恢弘的巨人堤。一路聽著海浪聲下行走向堤岸,時而搭級而上,時而平坦,可租講解器深入了解,讓自己的小宇宙爆發,想像遠古的蘇格蘭神話故事。入住酒店,周邊逛逛,看看市政廳,超市購購,Subway搞定晚飯。
  • 簡單而實用的水手結,原來在汽車上也大有用途
    水手打的繩結,要經得起風吹日曬水泡,長久穩固,易結、易解開,卻不容易自己開。幾千年來,航海歷史就由水手結來守護。可以說,沒有水手結,就沒有人類輝煌的航海歷史。後來,水手結也受到了許多戶外運動愛好者的喜愛。而你我的車上,現在也需要用到水手結了。正式看本文之前,您可以先將手機滾到最後。這個廣告經常出現。實際上我們對椅背收納袋的介紹也不止一次兩次了。
  • 慢悠漫遊滲透著「水丸性」
    李福瑩(媒體人) 村上春樹說:「我那些配上水丸先生的畫的文章,真是幸福的文章。」 安西水丸是日本首屈一指的漫畫家,村上春樹的御用插畫家,一個四處晃蕩遊樂、飲酒嘗美食的隨筆家。其著作有《平成版普通的人》《鉛筆畫的風景》《手掌的多君》《荒涼的海邊》《山丘上》《寫生簿的隻身之旅》《回到青山的夜晚》等等。 《水丸的慢悠漫遊》收錄了安西水丸的旅遊日誌與心情素描,同時也是日本一小角的美食地圖,日本的城市風情畫。本書中43篇的散文,散發著獨特文人況味,是日本的風土人情與真實的生活狀態的再現。
  • 大力水手誕生90周年 大力水手叫什麼名字菠菜什麼梗
    ­  說起《大力水手》這部動畫是所有人內心最深刻的記憶,他因「吃菠菜」火遍全球,時隔90年,依然成為眾人心中所愛,他代表的不僅僅是好看的動漫,更是所有人童年的回憶。­  90年前的今天,1929年1月17日,大力水手這一角色誕生,大力水手叫做波派,也是因為愛吃菠菜,所以起了個這樣的名字。
  • 伊利方舟四探內蒙古 「老水手」傳授真功夫
    性別名片課上,孩子們看圖識偉人性別國際在線消息:近日,一條「吉林媽媽拉橫幅為慘遭性侵的7歲女兒討公道」的視頻熱傳網絡。在網友的聲討中不禁發現,頻發的性侵兒童案不絕於耳,這是警鐘的告誡聲,更是千萬孩子的哭泣聲!
  • 專家解讀:重慶本輪洪水 為啥漲得高退得慢?
    長江上遊水文局水情預報室副主任張娜表示,儘管此輪洪水洪峰已經過境,但退水速度比平時慢了許多,「平常長江漲水,最多一兩天便可退水,但這次卻需要3天左右,預計在23日前後,主城水位可逐漸退至保證水位以下。」
  • 火星上曾有海洋?從充滿戲劇性的火星尋水之旅說起......
    水是生命之源。在液態水的環境中,包括蛋白質在內的各種有機大分子才能互相混合,進而通過各種化學反應來形成更複雜的結構,最終演化成真正的生命體。到目前為止,人類還沒有發現任何一種生物能在沒有水的情況下生存。所以,人類對火星上是否有水特別感興趣,也就不足為奇了。早在 19 世紀末,就已經有人猜測火星上有水。其中的代表人物是美國人帕西瓦爾·羅威爾。
  • 嘉陵奪漢:漢朝初年,武都大地震導致漢江上遊改道,併入嘉陵江
    漢江起源於漢中盆地西部,稱之為沔水,過漢中後被稱之為漢水,過安康之後為滄浪水,過襄陽之後稱之為襄水,一直到武漢匯於長江。從這一串名稱可以看出,漢中幾乎是位於漢江的源頭,既然如此,為何會叫漢中呢?其實,在漢朝初期以前,漢江的源頭並不像現在這樣,而是比現在長很多,包括現在嘉陵江的源頭-西漢江。
  • 重慶嘉陵江鵝卵石驚現罕見動物肋骨化石 專家推測或來自蛇頸龍
    不僅發現不少藏在鵝卵石中的珊瑚、貝殼、海百合化石,還曾發現過蟲跡化石、恐龍化石、遠古滅絕植物新蘆木化石等。此外,北碚施家梁鎮大型木化石群及北碚屋基村石壁所遺留的長約上百米的海洋波痕遺蹟,其發現者均為伍定金。今年春節前,這個熱衷於探索自然的北碚人,在北碚施家梁鎮三勝河灘又有了新發現。
  • 激戰嘉陵江「鋼鐵巨龍」在崛起
    嘉陵江特大橋位於南充市,上跨嘉陵江航道,是漢巴南鐵路的控制性工程。一線看進展四川在線記者王眉靈1月5日,寒潮來襲,南充市南部縣下起濛濛細雨。位於該縣富利鎮的漢巴南鐵路嘉陵江特大橋建設現場,數個工點連點成線,橫跨過數百米的江面,形成一座大橋的雛形。
  • 有臥鋪啦!西榆復興號動車組「升級」
    除了目前已有的座席車廂,還會增加臥鋪車廂,旅客乘車體驗將進一步提升。票價方面,西安至榆林二等座157元,二等臥鋪上鋪235元,二等臥鋪中鋪251元,二等臥鋪下鋪274元;一等臥鋪上鋪298元,一等臥鋪下鋪338元。
  • 長途雙層臥鋪客車中國獨有 已被禁止銷售
    換句話說,雙層公路客車的人均運輸成本低於同等長度的單層客車,只要上座率有保證,使用雙層公路客車能給客運企業帶來更高收益。但近幾年,頻頻發生的長途雙層臥鋪客車的交通事故已經引起了國家相關部門的重視,雙層巴士的罪與過到底出現在哪些問題上?17個月至少140人遇難最近17個月全國至少發生了6起雙層臥鋪客車事故,多達140人遇難。
  • 歐洲大航海時代的水手們每天需要做許多危險工作,而待遇卻很差
    ps:歐洲大航海時代廣義上的時間劃分是15世紀前期~18世紀末期。在之前的文章中,小編已經為大家詳細地介紹了大航海時代歐洲水手們糟糕的日常飲食和居住環境,而在今天的這篇文章中,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水手們艱辛的日常工作和嚴苛的工作待遇,相信看完本篇文章後,大家應該就對當時歐洲水手的日常工作有一個大概了解了。
  • 高鐵也有臥鋪了?以後從北京到上海睡一覺就到了!網友:太厲害了
    不得不說,近些年來,我們國家發展的速度可以說是越來越快了,不僅擁有非常方便的行動支付,而且高鐵也是處於一個領先的狀態的,因此,我們現在不論是出遠門或者是短途旅行在路上都是非常方便的,出行的交通工具也是多種多樣的,有很多選擇,如果想要速度快,可以選擇飛機,如果想要價格比較便宜,可以選擇火車
  • 慢新聞·人物|「鐵頭」刑警李興德:智破「吃人」套路貸系列團夥案
    訊問高手智破「吃人」套路貸系列團夥「我已收到XXX打款3萬元,清楚月利息為2%」「我收到XXX公司2萬元,月利息2%」……李興德的手機上,有許多類似的視頻。畫面上,一個個稚嫩的面孔一手拿著身份證,一手拿到蓋滿紅手印的「借款合同」,機械地誦讀著這樣的話。
  • 《牛鈴之聲》:陪伴是你我之間最長情的告白
    而老人與老牛也老了。老人在心目中已把老黃牛當成了朋友,當成了自己的親人,他曾說:老黃牛比誰都好!誰都比過它!他對老黃牛的好曾挨了老伴李三順的不少埋怨,但老人只是聽著,一般也不出聲。曾有村民和他開玩笑說老黃牛比他兒子都好,他也只是笑笑,內心深處算是默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