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菌具有智慧「思考能力」 可以巧妙穿越迷宮

2020-12-08 央視網科教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變形黃色黏菌看上去不太像是構造未來「生物計算機」的基礎元素,但目前日本科學家最新研究顯示,黏菌能夠思考,在迷宮路徑中最直接有效地尋找到食物,它將顛覆我們所理解的傳統智慧生命體。

  如圖,這是斯洛伐克一個枯死樹幹上黏菌的行進路線,目前科學家指出,這種擁有1億年進化歷史的微生物可以「網絡」狀分布巧妙地避開障礙和危險物尋找到食物。

  黏菌群可以自已「組織」在一起,以最直接的路徑穿過迷宮找到食物,同時它們可以有效地避開光線的傷害,甚至它們還能夠記憶危害物,並在行進路徑中避開。

  黏菌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微生物,其進化歷史可追溯至數億年前,在進化過程中逐步形成了處理危險環境的能力。其工作能力遠超出一些先進計算機和軟體包,它的「信息處理」水平使我們無法相信是由單細胞微生物能夠完成的。

  日本函館市未來大學的中垣俊之(Toshiyuki Nakagaki)在接受法新社記者採訪時說:「簡單的微生物可以解決一些難題。如果你希望利用這種微生物的智慧,它們是很容易進行控制的。」

  事學上黏菌並不具備我們傳統理解的智慧能力,它們僅是能夠靈活地反應光線壓力,並進行適度調整,甚至它們能夠解決令計算機困惑的路線問題。黏菌細胞能夠以「網絡」形式進行操作控制,它們還能記憶所遇到過的壓力、危險和變動。

  研究人員指出,這種原始簡單的微生物網絡對於建造新一代生物計算機至關重要。中垣俊之現已示範通過該原始航行系統黏菌能夠設計出類似東京鐵路幹線,據悉,這位科學家曾在2010年以此項研究獲得了年度搞笑諾貝爾獎。

  搞笑諾貝爾獎是頒發給「不可能實際研究」的一種諷刺性獎項,對那些讓人們感到幽默,但令他們深思的科學家進行的獎勵。

  黏菌的導航能力使其具有許多人類專家的能力,目前一些研究人員認為理解這些原始微生物的導航能力,將對於理解人類智慧是「至關重要」的。日本一些研究員現著眼建造中垣俊之的研究項目,同時形成模擬這些黏菌原始導航能力的計算機算法。

  日本琦玉縣科學研究所Masahi Aono說:「最終我將致力於使用真實黏菌來建造生物計算機,使其信息處理系統非常接近於人類大腦。」通過使用黏液作為基礎元素,將引導科學家建造一種完整全新的計算機系統。

相關焦點

  • 奇特黏菌擁有思考導航能力可研製生物計算機
    這種擁有上億年進化歷史的生物可以像網絡一樣為自己導航,從而避開危險和障礙,快速地尋找食物。  北京時間12月3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日本公立函館未來大學科學家近日在研究中發現一種奇特的現象,即一種黃色黏菌能夠像變形蟲那樣調整和組織自己的形態,能夠在迷宮中「思考」最佳的直接路徑以穿過迷宮。科學家認為,這種黏菌似乎擁有某種不確定的智能跡象,或許有可能用於未來「生物計算機」的研製。
  • 你所不知道的黏菌 導航能力絕不輸給機器
    黏菌是變形蟲門錐足亞門黏菌下門的生物總稱,和變形蟲是近親。系統發生學上變形蟲們應該是動物和真菌共同的姐妹群。   通過實驗你會發現,黏菌會伸展自己的細胞質並覆蓋住整個迷宮平面直至發現食物,然後縮回多餘的部分只剩下最短路徑,黏菌能夠思考,在迷宮路徑中最直接有效地尋找到食物
  • 奇特黏菌擁有思考導航能力可研製生物計算機-科教臺-中國網絡電視臺
    這種擁有上億年進化歷史的生物可以像網絡一樣為自己導航,從而避開危險和障礙,快速地尋找食物。  北京時間12月3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日本公立函館未來大學科學家近日在研究中發現一種奇特的現象,即一種黃色黏菌能夠像變形蟲那樣調整和組織自己的形態,能夠在迷宮中「思考」最佳的直接路徑以穿過迷宮。科學家認為,這種黏菌似乎擁有某種不確定的智能跡象,或許有可能用於未來「生物計算機」的研製。
  • 奇特黏菌擁有思考導航能力可研製生物計算機_遊俠網 Ali213.net
    在斯洛伐克,黏菌沿著一棵枯死樹幹前進。這種擁有上億年進化歷史的生物可以像網絡一樣為自己導航,從而避開危險和障礙,快速地尋找食物。  北京時間12月3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日本公立函館未來大學科學家近日在研究中發現一種奇特的現象,即一種黃色黏菌能夠像變形蟲那樣調整和組織自己的形態,能夠在迷宮中「思考」最佳的直接路徑以穿過迷宮。科學家認為,這種黏菌似乎擁有某種不確定的智能跡象,或許有可能用於未來「生物計算機」的研製。  研究人員介紹說,這種現象其實是由黏菌微生物群形成的。
  • 快和黏菌"工程師"一起走迷宮吧
    運動形式類似於變形蟲,生殖時很像植物,因為它會產生孢子,而且具有纖維素壁。生活環境?有過飼養經歷的人知道,黏菌喜歡溼潤的環境。廣泛分布於各陸地生態環境中,常見於林下潮溼的腐木、枯枝落葉層等環境中。會走迷宮、有學習能力、可以模擬人造交通網絡布局。它幾個小時就能實現一群人類工程師幾十年才能完成的道路規劃。可以想像,這群單細胞生物有多厲害!Part 2&34;找出最優解。
  • 《科學》:黏菌具有建立高效運輸網絡的能力
    日本研究人員最近發現,一種單細胞生物——黏菌具有建立高效運輸網絡的能力。他們希望在將來的城際鐵路網絡、通信網絡等基礎設施的規劃設計中發揮黏菌的這種能力。
  • 酷似「毒液」的黏菌—世界上最小的道路規劃師。
    本周開始,巴黎動物園將展出一種神奇的生物「黏菌」擁有驚人的生長和自愈能力,還能選擇最優的尋找並路線吞噬食物。當我第一眼看到黏菌,我想到的便是電影《毒液》中的共生體。不過黏菌既不是動物也不是真菌,科學家暫時將這個「四不像」的生物歸為原生生物,單列黏菌門類,它外形類似黴菌一類,會形成具有細胞壁的孢子,但是生活史中沒有菌絲的出現,但有一段黏黏的時期,因而得名(slime molds)。這段黏黏的時期是黏菌的營養生長期,細胞不具細胞壁,如變形蟲一樣,可任意改變體形。
  • 帶上它,再複雜的迷宮也走得出來,還在擔心你是「路痴」嗎
    Part 1生物學家首次將黏菌帶進實驗室,發現其運動方式與眾不同。會走迷宮、有學習能力、可以模擬人造交通網絡布局。它幾個小時就能實現一群人類工程師幾十年才能完成的道路規劃。可以想像,這群單細胞生物有多厲害!
  • 養「會認路」的黏菌呀
    讓這些無腦生物設計鐵路網也沒問題其實這不是黏菌第一次火起來,黏菌早就因為其獨特的解迷宮的能力在網上火過。把黏菌放在迷宮的入口,把一食物放在出口,不久就會發現,黏菌似乎能很容易「找」到出口。這易操作、易觀察的實驗極大地刺激了人們的好奇心,黏菌被用來解各種各樣的迷宮,很少讓人失望過。△ 黏菌解迷宮。
  • 《迷宮穿越》畫面簡約精緻的闖迷宮類解謎益智手遊,考驗你的智慧
    迷宮穿越迷宮穿越是德國工作室Fishlabs的最新產品,其迷人的美學與其逐漸深刻的難題完美融合。然而,他們並沒有感受到那麼深刻,這就是其概念的簡單設計。這是你的工作,讓年輕的女主人公Pi與她的機器人式立方體伴侶團聚,最終幫助她達到家的安全。
  • 黏菌「教」科學家繪製宇宙網地圖
    這個算法模仿了黏菌,特別是多頭絨泡菌尋找食物的行為。黏菌是專業的長絲建造者,它們會建造複雜的地下網絡來尋找食物和資源;它們擅長解決「最短路徑」的問題,比如在迷宮中以最正確的路徑,穿越迷宮,找到食物。 星系之間的氣體也可以看成一種「宇宙食物」,為恆星的形成提供「營養」。
  • 黏菌:沒有大腦也能學習,還是超越人類的城市規劃師
    它沒有大腦,卻走得了迷宮,當得了導航,甚至還能解決複雜的城市規劃問題;它在地球上活了幾百萬年,足跡遍布全世界,但它不是動物也不是植物。這個神奇的物種,就是黏菌。黏菌是單細胞原生生物,形狀各異,色彩紛呈,是人類發現的首個沒有大腦卻具有決策能力的有機體
  • 遊戲中的史萊姆原型,沒有大腦的單細胞生物,卻能走出迷宮!
    遊戲中的史萊姆原型,沒有大腦的單細胞生物,卻能走出迷宮!通過研究之後,他們認為黏菌可能是一種原生生物,因為它和原生生物有非常多的相似之處,它在生長期的範圍內可以不斷的活動在繁殖的過程中又可以長出細胞壁,進行有性生殖,但是在生產的過程中又可以變成像蘑菇一樣的幹硬物質,和真菌非常的相似,所以它的性質和分類長久以來都備受爭議,為了方便直接將這種生物歸結為原生動物中的粘菌類。
  • 新「四不像」:巴黎動物園新添「神秘生物」——黏菌
    近日,在法國巴黎動物園,黏菌完成了它的「個人首秀」——公眾可以在這個器皿裡一睹它的「廬山真面目」。不過,想要看清楚它運動的樣子,還得通過延時攝影。「黏菌究竟屬於哪一類生物?」直到現在,這個問題仍然讓科學家們頭疼不已。首先,黏菌不是什麼粘液細菌,而是一種單細胞「真核生物」,在全球各地約有900個類似種類。
  • 黃色黏菌具超強抗壓反應能力 或為新一代生物計算機研發關鍵
    近日,日本科學家發現單細胞生物黃色黏菌可能成為設計新一代生物計算機的關鍵參考,幫助解決電腦處理不了的導航問題。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28日報導,黃色黏菌是一種長壽命的微生物,已經在地球上存活了數億年的時間,並且已經進化到具有處理危險環境的能力。日本公立函館未來大學的中垣俊之(Toshiyuki Nakagaki)教授對它進行研究後發現,這種生物具有某種難以相信的智慧。
  • 單細胞生物愛思考 黏菌有時也犯錯
    一個生物體沒有大腦並不能說明它不會思考。  澳大利亞雪梨大學的Tanya Latty和Madeleine Beekman利用單細胞的黏菌進行了一項「食物試驗」:在簡單的測試中,這種類似於真菌的生物體必須在不能吃的瓊脂中選擇食用濃度為2%、6%或10%的燕麥片——這之間的差別是相當明顯的。
  • 科學的發展源於人類的智慧,智慧究竟是什麼?又是如何產生的呢?
    簡而言之,智慧是一種用於解決問題的機制。特別是有關維持生命的問題,其中牽扯到了覓食、尋找棲身之所,性擇,或是躲避天敵。智慧並不是單單一樣東西,它包含了搜集知識、學習、創造、策略,或是批判思考的能力。它能在各式各樣的行為中被凸顯出來。像是天生的反射動作,或是不同程度上的學習,又或者是某種程度上的自我意識。但是科學界對於智慧的界限還有所爭論。
  • 黏菌也能有市場?看這位女孩是如何開拓菌類市場的
    她在淘寶店上賣起了類似傳說中的東西——黏菌,一種微小的原生生物,長得像鼻涕蟲,外觀就是一大團脈絡狀的粘液,通過爬行覓食。黏菌無毒無公害,主要作用是科學實驗,但是人們給她了一個稱呼:「淘寶賣菌第一人」。首先我們來一起看看黏菌是什麼吧。黏菌喜愛有機質豐富的潮溼環境,枯枝落葉、腐木上常能找到。
  • 黃色黏菌或助人類研製全新生物計算機
    單細胞生物黃色黏菌近日,日本科學家發現單細胞生物黃色黏菌可能成為設計新一代生物計算機的關鍵參考,幫助解決電腦處理不了的導航問題。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28日報導,黃色黏菌是一種長壽命的微生物,已經在地球上存活了數億年的時間,並且已經進化到具有處理危險環境的能力。黃色黏菌對能給其帶來傷害的壓力反應非常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