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詹石窗、霍巍被增選為傑出教授 與兩院院士享同等待遇

2020-12-04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何方迪

近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四川大學獲悉,學校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詹石窗教授、歷史文化學院霍巍教授均被聘為傑出教授,與兩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與中國工程院)享同等待遇。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增選,是學校時隔10年後再次開展傑出教授的評聘。

何為傑出教授?據學校官網介紹:四川大學傑出教授(文科)是學校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最高學術榮譽稱號,其崗位職責是帶領本學科方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行列,建設一支國內外有重要學術影響力的團隊。

傑出教授的產生也會經歷一系列程序,難度不算小。記者了解到,2019年學校啟動了四川大學傑出教授(文科)增選工作。經過個人申請與單位推薦、資格審核、文科專家委員會初評、校務會對文科初評情況進行綜合審議確定候選人名單、候選人校內公示以及校外同行評議、校評審委員會推選、校務會審議和校黨委常委會審批,最終產生兩名四川大學傑出教授(文科)。

人物名片:

詹石窗

詹石窗

2008年,詹石窗教授正式回到母校四川大學工作。入職以來,他先後擔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特別委託重大項目《百年道教研究與創新工程》、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百年道學精華集成》、教育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宗教史》、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百年道家與道教研究著作提要集成》等項目的首席專家,主持完成了多個科研項目。受卿希泰先生委託,詹石窗教授牽頭組織修訂《中國道教史》(四卷),更名為《中國道教通史》,凡五卷。2018年,詹石窗教授正式擔任國家「十三五規劃」文化重大工程《中華續道藏》首席專家、執行主編。

霍巍

霍巍

考古學與博物館學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霍巍教授主要從事西南考古、西藏考古、漢唐考古、美術考古、文物學與藝術史、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研究。十餘年來,他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項目、國家文物局邊疆考古研究項目等多項課題;先後出版《西藏古代墓葬制度史》、《吐蕃時代考古新發現及其研究》、《西藏西部佛教文明》、《長江上遊早期文明的探索》、《戰國秦漢時期中國西南的對外文化交流》、《西南考古與中華文明》等學術專著多部,相繼在《考古學報》、《民族研究》、《世界宗教研究》、《文物》、《考古》、《中國藏學》、《日本研究》等國內外權威和核心期刊、著名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00多篇。其研究成果曾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獲教育部二等獎一項、省級一等獎兩項,並榮獲中國藏學研究最高獎「珠峰獎」一等獎、吳玉章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等多項獎項。

相關焦點

  • 四川大學聘任詹石窗、霍巍為傑出教授,與兩院院士享同等待遇
    四川大學新聞網 圖據四川大學官網8月29日消息:日前,該校正式發文決定聘任學校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詹石窗教授、歷史文化學院霍巍教授為四川大學傑出教授,他們將在校內與兩院院士享有同等待遇。四川大學方面介紹:近年來,為推進四川大學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和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新的偉大事業,學校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18年學校出臺了《四川大學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若干意見》,為落實該文件2019年學校制定了《四川大學傑出教授(文科)增選工作暫行辦法》,推進學校高層次人才建設,完善文科傑出教授評審辦法。
  • 兩院院士增選工作啟動 處級以上官員無資格候選
    1月1日啟動,這是自2014年6月兩院院士大會修訂章程之後的首次院士增選。兩院為規範院士增選工作,均在去年12月底公布了新的院士增選實施辦法或細則,而新的辦法或細則則提出多個遵循去年修改後的章程精神的新規。中國工程院內部人士對新京報記者介紹,年輕化、取消部門遴選、處級以上幹部不得成為候選人等規定是此次增選的變化亮點。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改革院士遴選和管理體制,優化學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實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
  • 川大教授霍巍、李永憲:我們與西藏考古的三十年
    今天大川要為你介紹的,是本次四川大學考古隊的指導老師,歷史文化學院的霍巍教授與李永憲教授。從1990年開始,兩位老師在西藏進行田野考古工作與研究,至今已近三十年。川大與西藏,學科與人生,他們的故事是個人的經歷,也是考古學的歷史。我們與西藏考古的三十年。
  • 蓋茨當選的外籍院士,只有榮譽沒有待遇
    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2017年選舉產生的新院士名單日前公布,兩院外籍院士增選結果也同步產生。這次增選外籍院士,由於有比爾·蓋茨當選工程院外籍院士,因此引起輿論的關注。有網友好奇地打聽,外籍院士享受的待遇是什麼?
  • 屠呦呦再次落選兩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回應稱消息不實-虎嗅網
    2020年2月29日,中國工程院相關工作人員也向界面新聞表示,上述消息不實,兩院院士去年剛剛增選過一輪,且屠呦呦並沒有參選。網絡傳聞近日稱,「2020年兩院院士評選,屠呦呦教授再次落選」,原因是「沒有留洋背景,沒有博士學位,沒有足夠的論文」。
  • 山東大學兩位教授當選院士 兩院院士總數達17人
    原標題:山東大學兩位教授當選院士,兩院院士總數達17人11月22日上午,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分別公布2019年新增院士名單,山東大學陳子江、李術才兩位教授分別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子江教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院士,李術才教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院士。
  • 兩院新增院士揭榜 新當選的兩院院士你了解多少?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兩院新增院士揭榜 新當選的兩院院士你了解多少? 11月22日,2019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增選結果揭曉。經過推薦、通信評審、公示、會議評審以及全體院士終選投票等程序,2019年共產生中國科學院院士64名,中國工程院院士75名。
  • 兩院院士到底是什麼?
    大家好,在小編上大學時,就聽說過院士的厲害,一個院士對學校的重要程度高的無法想像,小編是無法接觸到的,但還是有許許多多的大學高校有著很多的院士。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關於中國的院士到底是什麼吧。目前我國院士一共分為兩種,一種是中科院院士,另一種是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中國科學院院士從國內外最優秀的科學家中選出,每兩年增選一次。工程院院士其主要任務是對國家重要工程科學與技術問題開展戰略研究,提供決策諮詢,致力於促進工程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
  • 兩院院士增選正式啟動,獲得諾貝爾獎的屠呦呦,這次有機會嗎?
    隨著2021年的到來,我國科學院院士以及工程院院士的增選工作正式啟動。每兩年舉行的院士增選,都會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因為兩院院士是我國科學界的最高榮譽稱號,每一位院士都是「國寶」,都是各行各業裡面的頂尖專家。這次的院士增選,引來外界諸多的關注。主要是因為這次的候選人裡面,有很多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科學家。
  • 院士們到底享受啥待遇
    迄今為止,1000元仍是全體兩院院士享受的月度津貼標準。80歲以後的兩院院士成為「資深院士」,不再擁有院士選舉的投票權,但另外領取「資深院士津貼」,每年1萬元。    王夢恕當選院士時,工作地點在河南省,按照省裡的文件規定,他每個月還能領到500元的技術津貼,直到他離開當地。    目前,他的工資關係在中鐵總公司,作為副總工程師,他的月薪不到兩萬元。
  • 還有多少人願意放棄「院士」待遇?
    經過三年四度請辭,88歲的歷史學家章開沅今天終於取下了自己頭上的「資深教授」桂冠。他也由此成為中國社科界辭去「院士待遇」第一人。2014年04月17日08:21 來源:中國青年報 據報導,張開沅請辭的「資深教授」是人文社科領域的最高學術頭銜。資深教授由高校自我評選,在教育部統一報備。資深教授享受與院士同等待遇,且同樣終身制。
  • 中國「兩院院士」五成有官員背景 山東籍院士約90位
    近五成院士有官員背景「兩院院士」是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的統稱,凡是在工程及科學技術領域做出創造性成就及重大貢獻,並具有中國國籍的研究員、教授或同等職稱的學者、專家,可被推薦並當選為「兩院院士」,享受由國家發放的每月1000元的津貼。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中國科學院院士共70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共760人。
  • 屠呦呦因沒有論文和博士學位落選兩院院士?抱歉,這是個假消息
    由於兩院院士增選都採取提名制和院士投票制,會使其中有一些操作空間,讓一小部分德才不足的人入選。但絕大多數入選者通常是德才兼備的學術領袖,在國際上有一定的學術號召力。,學風正派,具有中國國籍的研究員、教授或同等職稱的學者、專家,可被推薦為院士候選人。
  • 什麼樣的人能成為兩院院士?2021年增選院士的硬核條件來了
    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俗稱「兩院院士」,這是中國科學界的最高榮譽,且這個榮譽伴隨終身。能獲得兩院院士榮譽的,都是我國各條科研戰線的領軍人物和精英人才,因此,他們備受社會尊崇,當然,要當選也有著極為嚴苛的標準。根據相關規定,兩院院士每兩年增選一次。
  • 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的區別以及級別待遇
    院士是某些國家所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一般為終身榮譽。在中國,院士通常是指中國科學院院士或中國工程院院士。那麼院士是什麼級別幹部的待遇呢?1院士的級別待遇院士沒有行政級別,只是享受的工作待遇(包括醫療保健、乘車等)相當於副部級。資深院士是對年滿80周歲的院士授予資深院士稱號。
  • 兩院院士談院士制度:院士們到底享受啥待遇
    他1995年當選院士,當時每月的「院士津貼」是200元,幾年後上調至每月1000元。迄今為止,1000元仍是全體兩院院士享受的月度津貼標準。80歲以後的兩院院士成為「資深院士」,不再擁有院士選舉的投票權,但另外領取「資深院士津貼」,每年1萬元。   王夢恕當選院士時,工作地點在河南省,按照省裡的文件規定,他每個月還能領到500元的技術津貼,直到他離開當地。
  • 重慶大學特聘教授麥可胡德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在渝兩院...
    23日,記者從市科協和重慶大學了解到,依託重慶大學申報的特聘教授Michael Hood(麥可胡德)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在渝兩院院士增加到16位。2019年11月22日,中國工程院正式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依託重慶大學申報的特聘教授Michael Hood(麥可胡德)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 屠呦呦再次落選兩院院士?中國工程院:消息不實
    近兩天「屠呦呦落選院士」突然上了熱詞榜。有網絡媒體傳言稱,「2020年兩院院士評選,屠呦呦教授再次落選」,原因是「沒有留洋背景,沒有博士學位,沒有足夠的論文」。對於此消息,2月29日,中國工程院相關工作人員也向媒體公開表示,上述消息不實。
  • 重慶面向全球特聘「兩江學者」 待遇接近兩院院士
    今年,我市將面向全球公選特聘首期25名教授、專家出任「兩江學者」,待遇接近兩院院士。據悉,目前兩院院士每月崗位津貼8000元,科研經費每年多為30萬至50萬元。
  • 中科院公布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浙大教授胡海嵐上榜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8月1日,中國科學院發布《關於公布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