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何方迪
近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四川大學獲悉,學校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詹石窗教授、歷史文化學院霍巍教授均被聘為傑出教授,與兩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與中國工程院)享同等待遇。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增選,是學校時隔10年後再次開展傑出教授的評聘。
何為傑出教授?據學校官網介紹:四川大學傑出教授(文科)是學校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最高學術榮譽稱號,其崗位職責是帶領本學科方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行列,建設一支國內外有重要學術影響力的團隊。
傑出教授的產生也會經歷一系列程序,難度不算小。記者了解到,2019年學校啟動了四川大學傑出教授(文科)增選工作。經過個人申請與單位推薦、資格審核、文科專家委員會初評、校務會對文科初評情況進行綜合審議確定候選人名單、候選人校內公示以及校外同行評議、校評審委員會推選、校務會審議和校黨委常委會審批,最終產生兩名四川大學傑出教授(文科)。
人物名片:
詹石窗
詹石窗
2008年,詹石窗教授正式回到母校四川大學工作。入職以來,他先後擔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特別委託重大項目《百年道教研究與創新工程》、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百年道學精華集成》、教育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宗教史》、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百年道家與道教研究著作提要集成》等項目的首席專家,主持完成了多個科研項目。受卿希泰先生委託,詹石窗教授牽頭組織修訂《中國道教史》(四卷),更名為《中國道教通史》,凡五卷。2018年,詹石窗教授正式擔任國家「十三五規劃」文化重大工程《中華續道藏》首席專家、執行主編。
霍巍
霍巍
考古學與博物館學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霍巍教授主要從事西南考古、西藏考古、漢唐考古、美術考古、文物學與藝術史、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研究。十餘年來,他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項目、國家文物局邊疆考古研究項目等多項課題;先後出版《西藏古代墓葬制度史》、《吐蕃時代考古新發現及其研究》、《西藏西部佛教文明》、《長江上遊早期文明的探索》、《戰國秦漢時期中國西南的對外文化交流》、《西南考古與中華文明》等學術專著多部,相繼在《考古學報》、《民族研究》、《世界宗教研究》、《文物》、《考古》、《中國藏學》、《日本研究》等國內外權威和核心期刊、著名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00多篇。其研究成果曾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獲教育部二等獎一項、省級一等獎兩項,並榮獲中國藏學研究最高獎「珠峰獎」一等獎、吳玉章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等多項獎項。